久居后宫的女人,尤其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田氏,那可是操控情绪的高手。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戏精。前一秒还满脸哀求的田氏,瞬间就哭的梨花带雨,我见犹怜。“陛下,他好歹是您的亲儿子啊。”
“老四他长这么大,就没出过远门。”
“辽东在关外,天寒地冻的……他身边没人护卫、没人伺候,甚至连藩王府都没有,他到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既然正儿八经地劝说没用。那就打感情牌。只要崇祯心软了,没准借着藩王府未曾建成而下达诏书,将朱慈炤给召回来。最不济。也能让心有不忍的崇祯派人派兵护卫朱慈炤。毕竟,虽说辽东已经是天下大乱,中央皇权的影响名存实亡。但是,筛选出仍然忠于大明的辽东官府、地方政权,还是没问题的。即便是崇祯没能心软召回朱慈炤,下几道圣旨,在辽阔的辽东一带,挑选出一块安全的地方,派重兵把守让朱慈炤就藩,保住这个老四的性命还是没问题的。在田贵妃的哭泣下。崇祯确实心软了。他刚打算下令。又有太监来报。“陛下,永王殿下已经出城了。”
“随行只带了一名贴身丫鬟,数十余铁骑步卒。”
“您看,是否需要按照田贵妃的意思派些人护送?!”
啥?目下离散朝还不到一个时辰。这小子,在朝堂上又哭又闹,死活要在自己跟前尽孝。结果,朝会刚散,不仅对着三皇子朱慈灿口出狂言、质疑祖宗遗训、驳斥自己的国策,而且还匆匆忙忙领着几十号人就跑了。这哪儿像是要在自己膝前尽孝的?明显就是想要赶紧远离自己。性格刚愎自用的崇祯,原本就怒气未消,现在更是被朱慈炤的莽撞行为给惹的怒火中烧。他将目光聚在跪倒在地,哭的梨花带雨的田贵妃,脸色逐渐冰冷。“你也听见了吧,田贵妃。”
“不是朕不讲父子情谊,实在是你娇生惯养的老四,压根就不领情呐!”
“王府没必要建了;更没必要派遣虎卫同行;辽东那边的地方官员自然也不用知会了。”
“这老四不是挺牛嘛,我倒要看看他能给朕搞出什么样的惊喜!”
眼看崇祯动了真怒,连自家亲生骨血的死活都不打算管了。那前来汇报的太监,吓的是跪倒在地,满头大汗。他瞅瞅哭的更厉害的田贵妃,又瞧瞧满脸铁青的崇祯,不知如何是好。“怎么,连你也要违背朕的旨意吗?”
“我倒要看看,老四到底能有多大的能耐。”
“以为杀了五六百建奴骑兵就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了?”
“等他碰见十数万后金铁骑;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僚;水火不进的乡绅豪强时……他会哭着鼻子滚回京都的。”
朱由检冷哼口气。也不去再看哭成泪人的田贵妃。而是径直坐回案座前,批改那些半人高的奏折。“遵旨。”
“陛下。”
此刻的朱慈炤还不知道。自家的便宜老爹,崇祯朱由检已经决定不加派任何人手护卫自己的安全。甚至,连辽东地带的地方官府都没打算知会。简单来说,是对朱慈炤进行了放养政策。嗯。他若是指导的话。估计得笑的乐出花来。若是自家这便宜老爹时时刻刻盯着自己。他还如何苟着发展?他要的就是个没人干预的辽东。借着藩王名号的大义,系统的逆天存在。乱如麻的辽东地带,对朱慈炤而言,可谓是天高地远,大有可为。……辽东湾,也就是后世的渤海。辽东湾西侧的广宁卫,距离京都八百余公里。此地,距离大明北部长城重镇山海关不过三百余里。是大明在关外能够完全掌控的最后座重屯。辽东一带,原本就并不发达。加上兵祸连年,又碰上明朝小冰河时期。此时的广宁卫,已经称得上是满目荒凉、人烟罕至。数十名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官员,早早地在官道侍立等候。他们也是前天才听说,朱慈炤要来辽东就藩。按照常理推断。整个辽东地带,只有广宁卫仍完全掌握在大明手中。所以,这个皇子肯定会在相对安全的广宁卫一带落脚,并建设王府。“这位永王,四皇子朱慈炤殿下,怎么会跑咱们广宁卫来?”
“这兵荒马乱,百姓民不聊生的,希望他能省事儿点,可别折腾。”
作为广宁府知府的高平,无奈地苦笑着。“唉,不折腾?难咯!”
“我在朝中有人,听说前些日子,这位永王殿下当朝驳斥圣上,要搞什么变革。”
“结果陛下大怒,将他发配辽东,让他来咱们这搞啥子变革。”
“建奴都已经剑指山海关了,咱们辽东已经乱成锅粥,他还要搞什么变革?”
广宁卫指挥使周举,叹着气,接过同僚的话茬。知府高平、指挥使周举,是广宁府最高文武长官。只是他们的穿着,甚至连大明腹部、江南一带富足些的普通百姓都不如。实在是连连战乱,加上天灾人祸,将好好的一个广宁府折腾的穷苦困顿不堪。都已经寒酸到连文武最高长官连像样官服都凑不齐的广宁府,还要接待供养一位大明皇子、永王殿下。这令二人想想就觉得有些牙疼。“你说,陛下会不会划拨些钱粮过来?”
“即便永王殿下是被陛下赶过来的,但好歹是大明皇子。”
“没准我们能跟着沾光,让百姓也过几天好日子。”
知府高平算是个好官了,时时刻刻想着治下的百姓。但他的“幻想”很快就被周举给浇灭了。“别想了。”
“我可是听说了,陛下原本都打算派重兵护卫,甚至命内务府划拨钱粮,筹建藩王府了。”
“结果,咱们的永王殿下太任性了,当朝顶撞陛下后,不仅不认错求谅解,甚至不等陛下回过神来,带着几十个人就跑出京师了。”
“陛下一气之下,对四皇子放养了。”
“这……”高平听的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