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全说到做到,隔天一早拎着羊肉领着全家去村子。农家少闲月,一日有一日的忙。都习惯了天不亮出门,天不黑不回家的生活。留守家中的方氏招呼了温家人,就要去地里喊人回来。白氏拦了她,“你大着肚子别跑了,我娘在堰塘洗衣服?我自去就行了。”
温晴跟她一起。堰塘在山脚下,老大的一个,很好找。才走近就听见此起彼伏的捣衣声,伴有妇人笑语。温晴踩着一弯小路上去,入眼是几棵生得高大的树,树下有一群妇人忙活着。白外婆正聊得入神呢,忽然有人说她闺女和外孙女来了。她忙扭头一看,可不是白氏和温晴两个么?白氏喊了一嗓子,“娘,你可洗完了?”
白外婆将手里的灰布褂子在水里荡了荡,拧干水放进身边的木盆里,“早洗完了,唠闲呢。”
方氏敬她但也怵她,跟孙媳说话哪有跟同辈的说话自在呢。她站起来捶捶腰,跟旁人道别,“先走了啊。”
有人应声,“快回吧,中午可得做顿大肉招待。”
白外婆回头笑道:“那肯定。”
说罢要端盆,被温晴抢先一步。“重,给我吧。”
“阿婆,没事儿,咱走吧。”
踩上小路了,白外婆还说白氏,“就叫你闺女端着,不帮把手?”
白氏扶着她,“您慢些,养闺女这么大还不能叫做事啊?她有劲着呢。”
还找人打架,都厉害上天了。白外婆有些日子没见过温晴了,此时细细打量,“我瞧着身子骨健壮了些,可还吃着药?”
温晴回,“没吃了,已经大好了。”
“那就好。”
白外婆高兴,又问白氏,“今儿不年不节的,怎么过来了?”
白氏嗔道:“这话说的,非年节我还不能来看爹娘了?”
可惜白外婆不吃她这一套,拍了一下她的胳膊。“少作怪,多大的人了,要是小晴这么着我还喜欢。”
“嘁。”
被波及的温晴轻笑,替老娘解围,“景哥儿县试成绩出来了,考了头名。”
白外婆脚步都停了,看向闺女,“头名?”
白氏肯定,“可不是?”
这样子,跟温晴回家那天的情景一模一样。白外婆缓了一下,高兴得简直不知道怎么好了,一个劲地拍着闺女的手。“哎呀呀我的个傻闺女啊,真是傻人有傻福,嫁个汉子疼人,生个儿子能干。”
白氏:……她娘夸人好像骂人。温晴扭头看树,忍笑。白氏打断白外婆的话,“我记得卖肉的那家在附近?买些肉回去吧。”
村里有个屠户,隔两天杀一头猪,不光在镇上卖,村里也卖,还便宜一文钱。白外婆被她带偏,连声道:“就在前边不远,我领你们去,买,多买!”
等到了屠户家一问,还剩十斤肉三斤自家灌的肉肠,预备留着自家吃的。屠户家枝繁叶茂,多为青壮,能吃得很。温晴头一回看见肉肠,还挺稀奇,“怎么没在镇上见过?”
白氏小声说:“镇上有三家卖肉的,不在一块,你去的那家没有。”
温晴:……那边白外婆道:“我家有喜事,都给我呗。”
屠户媳妇不免问一句,“啥喜事?你家山子要娶妻了?”
白外婆矜持道:“早呢,不是那个,也不是啥大事,就是我外孙子县试考了个头名!”
农家人总对读书人有种莫名的敬佩。屠户娘子一听,忙把肉和肉肠装好过秤,嘴里念叨。“哎哟哟,羡慕死人了,真是大喜事。”
她看向白氏,又羡慕,怎么人家这么会生呢。白外婆叫白氏帮忙拎了肉,“出来洗衣服的,没带钱,回头给你送来啊。”
屠户娘子摆手,“行,我记下了。”
出门走远了,温晴还能听见屠户娘子的大嗓门,念叨自家儿子咋一个个跟榆木疙瘩似的,送他们去学堂跟要杀了他们一样。不开窍。白外婆也听见了,整个人更显得意,特意绕路去田里喊人。白氏背地跟温晴吐槽,“瞧你阿婆嘚瑟的。”
随后就吃了白外婆一记眼刀。温晴赶紧救场,“这个点就喊外公他们回来好吗?”
白外婆冲外孙女笑笑,“没事儿,这个月主要是种点菜跟拔草,没多大活,早点晚点回家没什么影响。”
到了地头,白外婆宣布了好消息,白外公立马领着儿孙回家。路上,温晴跟白丘说话,“地里的草拔得怎么样了?”
白丘抱着原本在温晴手里的木盆,幽怨得很。“人死草都不死,一茬一茬的,天天拔,就没有拔完的时候。”
白山嘴里叼着根草,嘲笑他弟。“什么死不死的,净胡说,当初就叫你去读书,你非不去,说什么看见字就头疼,知道种地苦了吧?你瞧景哥儿多有出息。”
“就不去。”
白山嘟囔。去啥啊?他们说是兄弟四个,但却是两房人。他是老小,难免多得些偏爱,吃的喝的就罢了,读书可是牵扯全家的大事。往深了讲,难保大伯大伯母心里没想法,没得坏了两房情谊。当然主要是他对读书确实没啥兴趣,他认识字,字不认识他啊。白丘看他哥叼根草的样子怪自在,伸手在路旁也拔了根戳嘴里,优哉游哉地大步往家走。“拔草就拔呗,我连根拔,天天拔!”
大抵掌一家经济的主妇对银钱都比较吝啬,瞧见温全拿来的羊肉,旁人开心,白外婆却将白氏扯到一旁。“要死了你,怎么买那么羊肉?多贵啊!”
白氏无辜,“可不是我买的,小晴那丫头在县城买的,没告诉我。”
白外婆一听是外孙女的孝敬,立马满脸笑,“哎哟我外孙子外孙女都是顶好的孩子。”
白氏习惯了这种区别对待,翻了个白眼走了。家里人多,白外婆没叫白氏和温晴沾手,大舅母领着妯娌和儿媳做的午饭。热热闹闹吃了一顿饭。期间说起温景县试,温全要出远门。还有白山的婚期敲定,秋收后都闲下来了就办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