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摆摊售卖的。然而家里实在热闹,一拨拨的人。昨儿人多,七嘴八舌的说不上话,顶多道个贺,今儿有了时间,能坐下来细细相询。“一年要三两银子的束脩?”
“不止呢,还有三节的礼,再有笔墨纸砚才是大头。”
“天老爷哦,读书真是抛费。”
这是来问读书花费的。看着长大的孩子成了童生,一些家长不免要想:自家孩子成不成?白氏懂他们的心思,来问的无不详答。得了回复,有人欢喜,这些年也攒了些家底,能叫孩子去读;有人发愁,这读书忒花银子,也不知道几年能读出来。白氏便说:“孟家私塾束脩贵,其他两家也可去问问,认个字也是好的。”
来人便道:“你说的是,我再看看吧。”
*白大舅和大舅母来家的时候,还惊讶了下。白大舅妈拉着温晴的手,“你家人咋那么多?”
温晴解释。白大舅妈恍然,“可怜天下父母心。”
要不是当年家里没银钱,她是很想叫两个儿子去读书的。看看景哥儿,真是叫人羡慕。她看向堂屋,白氏正满脸笑的跟人说着话。她想着,说不得小妹有做那秀才娘的福气呢。“娘,大舅和大舅母来了。”
温晴喊了一嗓子,领两人往屋里走。堂屋其他人告辞,“我们就先走了。”
白氏起身,“哎,有空来说话。”
有妇人道:“行,你别送了。”
她们一走,白氏脸上的笑就落了下去,揉了揉脸皮喝了两杯茶,才跟白大舅他们打招呼。大舅母笑道:“来叫我瞧瞧童生娘。”
白氏拉她坐下,“别打趣我了,可累坏我了,小晴给你舅妈倒水。”
温晴应声,给两人递水。两人一路过来也渴了,咕咚咕咚喝完。他们俩来也没旁的事,就是听说景哥儿成功上岸,来道一声贺。“另外娘说你们才回去过,要是家里事多,就不必再回去了。”
“老娘疼我,家里还真一堆的事。”
大舅母就说:“都是好事,人家也是因为景哥儿厉害才登门不是?”
即使已经听了好多遍别人夸景哥儿的话,白氏还是很高兴。白大舅夫妻没久待就走了。原本要留他们俩吃饭,但两人觉得白氏忙,就坚持走了。他们前脚走,后脚就又来了人。温晴耸肩,“你看,舅母说准了。”
白氏哀怨,“我这嗓子都说哑了,你帮我回吧。”
温晴应下。不过就是私塾束脩,笔墨纸砚花销等问题。她全记住了。然而,来得却不是替自家孩子问学费问题的家长,而是——媒婆。温晴愕然。来的这个媒婆姓花,人长得有些胖,衣着喜庆,头上戴朵花。要是再点颗媒婆痣,就是温晴印象里刻板的媒婆印象了。她的眼睛在花媒婆脸上流连,惹得花媒婆看她好几眼。然而花媒婆今儿的目标不是她,很快转移了视线。她在屋里打量一圈,没看见温景,心里有些可惜,但很快握住白氏的手。“我今天来啊,是有好事。”
“啥好事啊?”
白氏一愣,旋即欢喜,“可是小晴的事有眉目了?哪家的?”
花媒婆脸上笑容一滞,语气有些干巴。“不是你家大女儿,而是儿子的好事儿。”
“……景哥儿?噢噢,哪家的?”
不止白氏惊讶,温晴更为惊讶。温景,好像才十二岁吧?哦不,按时下虚岁才讲,应该是十三来着。但,也太小了吧。在温晴看来,温景不过是个初中生而已,谈婚论嫁为时尚早。可在临平镇这个小地方,一个十三岁的童生,前程可期,家里没拖累,实在是个挺好的结亲人选。白氏呢,也想听听有什么人家。儿子虽然年纪还小,但能先挑着嘛,免得好的叫人挑走了,到时候哭都没地哭去。两人说的火热。起码温晴觉得白氏嗓子都有些哑了。小半个时辰后,白氏喝完一杯水,止了话题。“行,多谢你啊,这些我考虑着。”
“成,过两天我再来。”
“花媒婆,你神通广大,能找着这么多家好姑娘,我们家小晴……”话没说完,就听花媒婆转移话题。“我记着你家小闺女也有六七岁了吧?”
“她还小。”
白氏听出话音,礼貌送走花媒婆。等人走,这回她脸上的笑是真切的没了,十分气愤。“什么人啊!”
*“什么人啊!”
花媒婆在街上遇到同行李媒婆,跟她吐槽。李媒婆的目的地也是温家,瞧花媒婆来的方向,不免多打听几句。“你从温家回来?怎么这是?”
“还不是那个和离回家的探花夫人,你是不知道,人家娘仗着儿子年轻压根不怎么听咱说,一个劲的问她姑娘的事。”
说来花媒婆这么大怨气,还是有缘由的。她是临平镇最出名的媒婆,经她撮合成的新人没百对也是八十。白氏自然求到她头上,并许以重金。花媒婆信心满满的接了下来。二婚嘛,虽然比初婚难些,但温家大闺女长得好,家境也不错。这事好办。哪想到,她找到一家,白氏驳一家。又要男方长得好人上进,又要男方家里关系简单好相处。花媒婆“呸”一声,有这样的,哪会娶和离的姑娘啊?“我看呐,你也甭去了,没用。”
花媒婆摆摆手,劝告李媒婆。李媒婆看了眼温家所在的方向,声音低了低。“她这样挑,也不怕到时候被随便配个什么人。”
“那谁知道,跟咱无关。”
“说的是,我听你的劝,回了啊。”
*温晴并不知有两个媒婆在背后说她。她将温全带回来的花找出来,插在头上,同样给白氏也戴上。白氏一脸疑问,“戴它干啥?”
温晴冲外头努嘴,远远的又有人来。“爹不是说要卖这个么?”
现在就是个很好的机会啊~白氏想到昨天的凉皮凉面,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