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排的华夏士兵顶着日军的炮火进入了防御阵地。双方的消耗,坐山观虎斗的日军成为了唯一的受益者。尽管知道进入阵地,大概率是死亡,但华夏士兵无人退缩。因为他们这一退,就要有更多的人卷入战斗中,无论生死,阵地必须要留在他们的手中。日军一轮又一轮的炮火打击,越来越多的士兵牺牲。前沿的团长非常着急,伪军的两次冲锋,让两个排的弟兄近乎全军覆没。“我们再让出阵地,跟敌军共用一个阵地的办法不会再奏效了。”
团长说。“这样下去,弟兄们的伤亡会越来越大的。”
战斗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持续一天,一个团的兵力随时会被打光。“我接到的命时,没有命令,不得撤退,在阵地上坚守到最后一个人。”
团长坚定地说。没有破敌之策,但他们还有血肉之躯。小鬼子想要踏过阵地,就先要踏过他们的尸体。远在第二道防线后方的赵志国,得知伪军加入战斗之后,就已经对前线战况有了判断。毕竟小鬼子打仗的手段也就那么多,没有多少新意。“我们部队在今天会增加不少伤亡,要不要派一支部队过去支援?”
马修文担忧地问。兵力损失过大,阵地随时会有失守的可能。日军占领一处阵地,其他阵地也会摇摇欲坠。马修文害怕引起连锁反应,部队发生溃败,在撤退途中,无人掩护,日军疯狂追击,造成更大的伤亡。“日军拿伪军当炮灰来冲锋,伪军的伤亡定然比我们部队的伤亡要大很多。”
赵志国说。伪军的战斗力是众所周知的。相等甚至是两三倍的兵力都不一定能够拿下华夏士兵防守的阵地。要想攻入阵地,起到炮灰的作用,伪军的兵力最少是他们防守部队的四五倍之多。他们损失一个士兵,伪军就要搭进去四五个!按照这个消耗速度计算,伪军派往前线的兵力撑不了多久。“心疼我们的士兵啊,他们对付伪军,以一当十。”
马修文说。他们的战士从一个朴实的农民,一步步成为忠诚的战士,流过多少汗和血,却被一群伪军拉着同归于尽。“通讯兵,给前线所有部队发电报,告诉他们,今天晚上各部队交替掩护,撤出阵地,赶往平城和晋阳城以西休整。”
赵志国下令。时间已经过了正午,赵志国对前线的部队只有一个要求,守住最后的这几个小时。“给我哥发电报,告诉他,公路阵地交给他了,他们没有撤退的命令,要么等到我们打回去,要么他们……”赵志国深吸了一口气,“他们全军覆没!”
尽管在战斗打响之前,他已经做了各种心理准备,但面对结果的时候,赵志国仍旧难以接受。一个整团的士兵和他亲哥就这样被扔进了包围圈。随着赵志国下达完命令,指挥部内陷入了安静,所有人都望着赵志国。谁也不知道,自己下令把自己最亲人的扔在最危险的地方是什么感觉,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都看我干什么?看着我能把小鬼子打跑了吗?”
赵志国发现了指挥部内的异样,大吼一声。指挥部内的所有人立刻忙碌了起来。“心里不痛快了?”
“能痛快吗?小鬼子动用了不到一半的兵力,我们就已经准备把第一道防线给放出来了,岗村手里最少还有一半的兵力在待命呢。”
赵志国说。仗打成这个样子,作为指挥官,赵志国肯定不痛快。马修文拍了拍赵志国的肩膀,他知道赵志国在有意隐藏对公路阵地的思考。其实谁都不知道赵志国对公路阵地的决策是不是正确。“好好指挥,弟兄们都相信你,防区内的百姓也都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把日军挡住的。”
防区内的百姓都眼巴巴地盼着八路军把小鬼子击退,而第一军分区的官兵都在看着赵志国。“哎~告诉老高,从明天开始,就看他的实力了。”
赵志国不想在公路阵地的问题上多思考什么,因为那儿只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压力,反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那么好的精力,还不如直接思考接下来怎么对付小鬼子。“老高精明地狠,前线部队撤退,必然会经过他们布防的区域,不用我们多说什么。”
马修文说。高仓的战斗嗅觉还是很敏锐的。“撤回来的部队我们得给他们快速补充兵力,参与接下来的战斗。”
赵志国说。他们有预备部队,虽然这些士兵都没有上过战场,但训练还算充足。“恐怕并不是所有部队都能够补充到满编。”
并不是所有士兵都训练充足,把刚刚招募来的新兵编入作战部队,即对新兵不负责,也是对部队的不负责。“如果实在不行,可以暂时将两个团合并为一个团,小鬼子不撤退,我们防区的每一个兵力都能够用到。”
他们的兵力数量本来就不如小鬼子。而且赵志国的计划中,是围歼一部分日军。除去骑兵和装甲部队要发挥出作用之外,他们也要保证有足够多的机动兵力,对局部区域对日军形成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个应该没问题!等仗打完了,他们损失的兵力,我们尽可能地给他们补充。”
马修文说。只要把小鬼子打退,赵志国他们的部队就会在这片大地赢得广泛的支持,还会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年轻人。对于日军采取的让伪军跟华夏守军同归于尽的办法,赵志国也没有破解之策。毕竟他们处于的是被动防守的地位,而且日军的炮兵阵地在日军营地大后方,想要偷袭日军炮兵阵地,难度很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阵地让出来,把小鬼子往纵深吸引。日军战线拉得越长,他们的兵力就会越分散,反而会给赵志国他们更多反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