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丧礼的事情根本就无需秦昊和朱元璋操心,自然有朝廷的礼部监办。不管是从规格上,还是从规模上都有严苛的规定。只不过是不管怎样奢华的规模,都无法将朱标从死亡当中拉出来。不管参加葬礼的人多么的悲哀,依然无法阻止死神。随着流程的进行,到了朱标进入皇陵埋葬的时间,随后就是孝期。儿子走了。做父亲的还是想给他最好的。朱标谥号:懿文太子。足见朱元璋对他的深沉父爱。朱元璋这两天的心情稍稍的恢复了一点,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且朝廷的事情也离不开他。秦昊难得的清闲了几天,但是因为朱标死亡的原因,所以这几天他都老老实实的在家里面陪着徐妙云。而且他还一直在想着朱标留给自己的那封信。“朱标算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
“他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他的心里装着的还是大明江山,所以才会留下将位置留给朱棣的书信。”
听到秦昊的感慨,徐妙云点点头。她也认为并非是所有的人都会有如此地魄力,也并非是所有的人会想着大局总是会有人自私自利。哪怕就算是坐在皇位上,只能是享受几年的时间。亦或是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如其他的人带来的成就大,但仍然会有许多的人不会放手。毕竟这可是万人之上的位置。现在朱标却能做出这种选择,这也让徐妙云特别的钦佩,她颇为感慨的说道。“夫君,你把太子培养的非常的成功,才让他有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
“可惜天不遂人愿,让太子英年早逝,否则的话,他倒是一个成为帝王的合格的人选。”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秦昊倒是无法回答。毕竟坐在太子位置上的时候的性格和思想,与坐在君王位置上的时候的想法,未必会保持一致。虽然他相信朱标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人,但是毕竟历史当中没有这一段记载,所以他还真不敢给出准确的答案。他只能是带着淡然的笑容,对着徐妙云说道。“人可是会变的,从历史来看,有不少人作为皇子时候的态度和作为太子的时候不一样。”
“有的太子成为了君王的时候,也是祸国殃民。”
“所以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只不过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朱标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也是一个未来的君王的合格的人选。”
徐妙云认可秦昊这番话,夫妻二人又是在聊着天。几日过后。孝期过了,秦昊知道自己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因为现在所有的藩王都要回各地就藩。他找到了朱元璋,然后对着朱元璋说道。“我看是不是应该把朱棣留下,这样除了是培养朱棣之外,也要尽快的确定位置才行。”
“现在朝廷上架的那些官员,在私底下也肯定会议论这个事情,所以还是尽早的公布比较好。”
“储君的位置的确立,也能够安民心,也能让这些官员安心。”
朱元璋点点头,他这两天也在考虑这个事情,而且从悲痛中走出来之后,他已经着手安排此事了。“咱也是这么想的,咱这就让人去给老四送消息,让他留在京都。”
“有些事情还是要拜托国师,不管是标儿的两个孩子的教导,还是对老四的培养,都不能放松。”
朱元璋也知道历史的车轮只会向前滚动,如果总是站在原地回忆或者是悔悟,那只会影响到大明江山。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一番话语,他把所有的心痛和郁闷都隐藏在了心底。秦昊认真的点点头说道。“陛下请放心,我当初既然答应了太子,要培养这两个孩子,不管这两个孩子未来在什么位置上,但是这个培养我是会尽心尽力的。”
“这也算是我将对太子的感情延续到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吧。”
朱元璋点点头,二人商定之后,秦昊从皇宫这边离开,然后朱元璋就让人去下达旨意。其他的那些皇子都回到各地了,但他们得知朱棣没有走的时候,这些人顿时就意识到了什么。一时之间在这些皇子的内部议论纷纷。就连满朝的文武官员都对这件事情在私底下有自己的见解。毕竟剩下的这几个皇子当中,朱棣也算是不错的人选。有人却对此表示了担忧。因为在最初的时候,他们可是看出来。朱元璋有意将储君的位置交付给朱标的两个儿子之一。但这些人在朱元璋还没有公开的宣布消息之前,他们只能是在底下私自的议论。他们也不敢将这个事情摆到明面上面来说。只不过在朱棣的府邸那里,这几天来拜访的人明显要比之前多了许多。而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吕氏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愁眉苦脸了几天的时间。她坐在房间里面咬牙切齿,愤愤不平的说道。“为什么会这样子?不是说让我的儿子坐在那个位置上吗?现在为什么太子刚一死,这个事情就变了卦。”
“难道这其中有人使用了阴谋诡计,不然为何会传出这样的消息来!”
“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才让皇上转变心意。”
吕氏在愤怒的时候还没有失去理智,否则的话就会去找朱元璋问清楚这个事情了。但是即便是现在,吕氏也不准备就这样算了,她当然要给自己的儿子争取那样的位子。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朱允炆坐在皇位上那么简单,而且这对她及其家族也是很有帮助的。为了这个皇太后的位置,她必须要竭尽全力,也必须要让自己绞尽脑汁想办法。“绝对不能这么认输,但是家族的势力不大,肯定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帮助的。”
“这个时候其他的人都去巴结朱棣了,也绝对不会站到自己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