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争魏 > 第五百四十五章 妥协

第五百四十五章 妥协(1 / 1)

“封钟会为扬州刺史,持节,都督淮南诸军事,赐节杖、鼓吹、羽葆!”

钟会养子钟邕被派来宣读诏令。  钟会不娶妻不生子,所以钟毓就把自己的儿子钟邕过继给钟会。  司马昭派钟邕来宣旨,也是在安抚钟会。  “臣谢陛下隆恩!”

钟会拱手,却并不接旨。  淮南三叛,吴国连续大战,淮水之南早就成了废墟。  司马昭把钟会封过去,意思再明显不过。  等上几年,司马昭缓过气来,集合青徐、淮北、荆州、洛阳之力,再来一次泰山压顶……  钟会两次参与平叛,岂会不知司马昭用心?  自钟会把这十四万大军带回中原起,与司马昭便是不死不休的关系。  司马昭在冯飒惨败,十六万大军灰飞烟灭,关中、太原全部失手,而你钟会南下汉中,攻下阳安关,拿下汉、乐二城,还成功把大军带回关东,这已经是在打司马昭的脸。  陈泰六十多岁了,土都埋了一半,司马昭自信能活过他。  但钟会才三十六,有大功,还是颍川士族出身……  这种局面与当初司马懿何其相像?  司马懿带给天下的最大祸患便在于此。  君臣之间永远都防着一手。  所以同时代的诸葛武侯才会被衬托出来。  “臣丢失汉中,有过无功,若受此大赏,有何面目对阵亡在西土的将士?万不敢受此封赏,此次领军回返,只为送将士回乡,别无他意,赤胆忠心,天日可表!”

钟会指天而誓。  不管别人相不相信,反正在场的中军士卒都热泪盈眶。  “我等为国征战,今回返家乡,却被拒之门外,天下焉有此理?”

“相国败了,又不是我们败了!”

“住口!休得胡言!”

钟会勃然作色,“再非议相国者,斩!”

众人闭口。  钟会的个人威望也在这一次次的运作中,不断被推高。  钟邕拱了拱手,“儿这就回返洛阳。”

钟会却拦住了他,“邕儿留下,他们回去即可。”

“唯。”

钟邕也正有此意。  众人退散,父子二人才能单独相处。  “父亲这是何意?若要问鼎洛阳,当速速攻破伊阙才是,若要保全身家,则驱兵许昌,取颍川士族之力。”

钟邕二十出头,被钟会培养多年,才识极高。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得了许昌,颍川士族就会为我所用吗?不,他们会第一个起兵攻我!”

颍川士族早已不是几十年前了。  钟、荀、韩、陈,韩氏已经没落,陈泰跟钟会不是一条心,荀氏则完全站在司马氏一边。  “既然如此,父亲何不立即攻打伊阙?若能匡扶大魏,亦青史留名。”

“你以为这十二万中军真的跟某一条心?他们不过是想回乡而已,一旦兵临洛阳,子上一道诏令,诸军回乡,某必兵败,所以只有陈兵伊阙,才能令司马昭不知我虚实。”

钟会看似成竹在胸,实则也是如履薄冰。  有士族的支持,返回洛阳清剿司马氏已经不可能。  十二万中军当中,就有不少士族将领,王濬、王浑都是,他们一定不会卖力攻打洛阳……  既然不能清剿,就只能互相妥协。  皇帝曹髦承诺,只要钟会攻打洛阳,他就会在内响应,成功之后,钟会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密令都送到他手上。  但钟会却期待皇帝或者司马昭给的更多,如此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司马昭的扬州都督根本没有任何诚意。  “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父亲……”  “时机未到。”

钟会笑道。  洛阳。  司马昭听完副使的汇报后,终于摸清钟会想要什么,既然能谈,那么事情就不会坏到哪去,司马昭长长松了一口气,“钟会现在是在待价而沽,看来扬州都督满足不了他。”

钟会奈何不了司马昭,司马昭也奈何不了钟会。  问题在于,十四万大军在门口顶着,司马昭也觉得难受。  不找个地方安置钟会,这十四万大军就会一直堵着。  说不定就真出了什么大事。  “青徐、兖豫、河北皆为国家腹心,既然不要扬州都督,那么就只能荆州。”

贾充捻须道。  曹魏手中虽然只有半个荆州,但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阳、樊城、新野。  而且荆州还囊括南阳盆地。  钟会占据此地,要兵有兵,要粮有粮,上庸三郡也相当于附赠了。  此外,钟会还能与凉州、东吴勾结……  哪天心情不好,向东垮一步,就是许昌,向北进一步就是洛阳……  这种要命的地方,司马昭当然不敢给钟会,思索一阵后道:“封钟会为淮北都督!”

淮南是无人区,淮北却不是。  曹魏收复淮南之后,将人口全都转移到淮北,司马懿听从邓艾的建议,在淮北大兴屯田,凭借这些屯田,死死压制东吴。  给钟会淮北,实际上也将淮南给他了。  但眼下的局势,不得不如此。  兵戎相见,对谁都没有好处。  两人都需要时间恢复精力,投入下一场搏杀。  而司马昭还有更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  以前凭借讨灭诸葛诞的功绩,压制皇帝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则不然了。  冯飒大战败的太惨,以前的功绩也一笔勾销了,士族之所以还支持他,只是为了不破坏现状,维持稳定。  但皇帝一直蠢蠢欲动,各种小动作不断。  在位数年,威信和名望都立了起来,此次大败,司马昭感觉已经有些压制不住了。  既然压不住,不妨再换一个新的。  这一次任命,钟会总算同意了。  十二万中军,有三万愿意追随钟会。  假惺惺的给司马昭上书多么的身不由己,等他钟会在淮北休养四五年,训练士卒,积蓄粮草,一定为司马昭剿灭东吴。  司马昭头痛不已,淮南叛乱好平定,淮北就没那么容易了。  钟会比毌丘俭、诸葛诞更难对付。  “相国不必忧虑,钟会轻浮,即便有淮北,又能如何?一旦中原实力恢复,可先灭钟会!”

所有人都败了,只有贾充赢了。  一跃成为司马昭最信重之人。  长女贾褒嫁给司马家第三代最有才能的司马攸,与司马家完成捆绑。  平阳贾氏也一跃成为曹魏最鼎盛的士族之一。  “诚如公闾所言。”

司马昭一脸的疲惫。  贾充拱手而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何遇 网游之杀手生涯 梦幻抗日 逍遥小帝王 我的次元缘交群 人在民国:开局手表换巡洋舰 王者归来赵洞庭颖儿 听见秋光 网游:我的箭能无限叠加暴击!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txt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