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求表扬(1 / 1)

第四百零四章

吴闵建议李承乾直接改变官员的品级和职位设定,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官职和复杂的职务设置彻底改变。

李承乾接受了她的建议。

与刘席等人商议之后,朝廷便推出了新的官员品级,并明确了各级官员的职能。

新的官员品级打破了官员和雇员的界限,将所有的官员和雇员全部归纳为朝廷公务人员。

朝廷公务人员分为十一个级别,分别为一级到十一级。

一级最高,为左右仆射和中书令三人方可等到皇帝的一级任命。

十一级为最级别最低的新人,由吏部直接选拔。

所有级别的公务人员职能只与其待遇相关,与其权力和所在部门无关。

不同部门之间的高级别人员与低级别官员之间无隶属关系。

吏部根据朝廷公务人员的工作年限、经验和能力给所有工作人员定级。

如果公务人员表现良好,可以参加五年一次的升级考核,优异者可提升等级。

原则上,级别与能力及贡献相关,但只要公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没有重大过失,每五年,待遇可以升一级,但是其职位高低与职位无关,年限晋升最高不得超过三次。

也就是说,朝廷公务人员如果在二十五年的工作时间内没有突出表现,就会进入二线等待退休。

朝廷在推行新的官员级别的同时,将各级官员的职位称呼也定下来了。

三省人员官职不变。

六部只保留尚书、侍郎两个职位,剩下的人员按照工作内容组成相关的办公室,办公室设正副两个主任,各办公室的两个主任直接向尚书负责。

御史台与大理寺合并为监察院,设监察院总管一人,副总管三人,下设监察办公室若干,负责朝廷公务人员及律法执行情况的监察工作。

其他朝廷直属部门架构参照监察院调整。

市舶司与智库维持原有架构不变。

参谋部划归中书省管辖,直接向皇帝负责。

道级区划及地方保留左右刺史、道员、左右县令、镇长等职位,这些职位下属的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所有的蒙荫官、勋位官、散官不在晋升体系中,而且这些不在体系内的官职朝廷将只授予为大唐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蒙荫官将不再授予任何人。

新的官员级别引来了大多数官员的不满。

原因很简单。

新的官员级别和职能安排极大的削弱了原有朝廷官员的权力。

其实这一点官员们还能接受,毕竟中枢一直在削弱官员的权力,皇帝更进一步也不是不能理解。

问题的关键在于,官员与雇员的屏障被打破,昔日在自己的手下工作的雇员突然成了自己的同僚,这种心理落差可不是官员们能接受的。

官员与雇员的差别在于,官员是得到朝廷正式认可的,雇员是朝廷用钱雇来的临时工,官员在面对雇员的时候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如今皇帝直接让临时工转正了,原来那些官员的心里落差大到有些接受不了。

雇员们倒是对皇帝的决定欢欣鼓舞。

如果说科举的改革和雇员体系的出现给了寒门子弟一条出路,那么新的官员级别推行,就是在事实上消除了出身对于仕途的影响。

门第一词将成为过去,无论出身如何,所有人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至少从表面上看,新的朝廷公务人员体系把所有人都拉到了比拼能力和才华的相对公平的阶段。

不管怎么说,朝廷公务人员体系的出现让寒门子弟有了更多的上升机会,自然深受数量庞大的朝廷雇员群体的支持。

加上皇帝对朝堂的掌控力,朝廷公务人员体系就这么强行推行了下去。

说来好笑,那些反对新官员体系的官员在皇帝下达正式旨意之后,口风一转,反过来不停的夸赞皇帝的英明神武。

没办法,雇员群体中可不缺有能力的人。

朝廷公务人员体系是把所有官员变成了朝廷的打工人,皇帝随时可以用更有能力的人来取代他们。

人总是要生活嘛!

恰饭,不丢人.......

大唐的内部调整陆陆续续进行了两年的时间。

天元十八年底,大唐从上至下,焕然一新。

随着置换迁移计划接近尾声,大唐基本结束了千年以来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转而进入类似后世合作社与承包制混合而成的农业生产模式。

百姓承包朝廷的土地,种植方式和品种由朝廷来规划安排,进行统种统收统售,农业生产的环节绝对禁止私人资本进入。

武训当年发起的卫生活动进行的轰轰烈烈,但是收效甚微,即便是朝廷强力支持,百姓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

搬到新城镇之后,所有东西都是新的。

房子是新的,家具是新的,社区式新的,给排水、道路、活动场地,包括社区的生活方式都是新的。

拿到新的东西,不用人提醒,百姓自然会珍惜,顺带着就把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转变了过来。

总之,没有花钱的不是。

家里有冲水厕所,门口有垃圾桶,社区有环卫工和监督员,百姓不舍得脏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不舍得丢下脸皮去扫大街,农业生产活动都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新城镇的环境自然就好起来了。

大基建带动着大唐的相关行业飞速的发展起来。

水泥厂、玻璃厂、砖瓦厂、采石场、木制品厂、生活用品厂等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既可以满足百姓激增的需求,还给民间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大基建还在继续,这些工厂的产能不会浪费。

看着朝廷各部的年终工作报告,李承乾相当的满意。

李世民和吴正义离开了这么长时间,李承乾挺想他们的,大朝会一结束,就带着全家跑到了琼州。

名义上他是来看望长辈,实际上他是来求表扬的。

李世民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说了很多的鼓励和赞赏之言,把李承乾乐的鼻涕泡都快出来了。

不过吴正义却连见他都不见,更不要说表扬他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明末赘婿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 三国之七美人 三国召唤无双 亮剑:二道贩子的抗日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抗战之神风传奇 开朗演义 三国:许攸的人生模拟器 重生之大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