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一事,哪有那么容易就将这罪名摘除,若是没有这一回事,只是澄清,那还简单,只需稍加言语,附上证据,此事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可废太子逼宫的事情,大臣们心知肚明,为朝为官,谁人不知废太子就是因为逼宫,才成为“废太子”的。
澄清事情不难,难的是胡说八道。
也不知道是哪个传播出去的,叫他们一番苦吃了。
第二日,皇城内早已经被贴上了太学府连夜赶制出来的文章,并且盖上了皇帝的印章。
引得百姓围观。
“哟,前几天说的太子逼宫,现如今只是谣言?
这事到底有没有谱?”
“太子逼宫,不都板上钉钉了?
我家那个有位朋友在宫中,太子逼宫,闹得可大,太子都被皇帝抓住大牢中,哪有见到太子入狱,再者,太子都被废了,此事还能有假?”
对于此事,百姓定是不相信。
前些日子闹得沸沸腾腾,今日一封布告,就能全盘否定?
“是啊,太子犯了什么天大的事,才会被废?
那不就……咳咳。”
百姓见到布告旁的官兵气势汹汹的样子,连忙止住,可别被官兵听了去,只不过是嘴碎一些,可不想因此惹了皇家、惹上性命。
湛墨翎出门一趟,得知百姓的饭后闲谈,还附加上了太学府的文章。
他一猜,就知道,定是皇帝因为此事烦扰而命太学府做的文章,想要扭转舆论,却不想更加让百姓笃定太子逼宫一事。
该怎么说呢,皇帝这一招,属实是急了。
但这也不完完全全是坏事。
既然太学府的文章火急火燎地贴在布告栏,那就足以证明皇帝烦心此事。
如果六皇子能在这个时候为皇帝排忧解难……心中突生一计,湛墨翎立马回府,以六皇子的名义,举荐他最看好的颜如玉。
他自然是相信颜如玉能够完美地将此事解决。
他也可以直接找颜如玉。
只不过,湛墨翎可不想平白无故帮助废太子解决民间舆论的事情,经此辗转,就是为了给六皇子添个好印象。
也不为别的。
很快,皇帝见舆论控制不住,只好按六皇子的举荐信,将此事交于颜如玉。
不出几日,颜如玉果真不负湛墨翎的厚望,将太子逼宫的“谣言”扼杀住。
皇帝的奏折、早朝上的大臣,也不在上奏民间关于废太子的传言,皇家的颜面,总算是勉勉强强地保住了。
而此事最大的功臣,便是六皇子。
“清枫,这件事情你做得不错,举荐的,确是一个能人。
没想到太学府办不成的事情,竟让你解决了。”
皇帝早朝之后单独召见六皇子,“枫儿想要什么赏赐?”
“为父皇分担,是儿臣分内之事。”
六皇子是想要在皇上面前刷刷好印象,并不是冲着什么赏赐去的,想必当初湛墨翎打的也就是这个如意,至于赏赐,推脱掉并不是一个解决的好办法,便客套,“只要是父皇赏赐的,儿臣都欢喜。”
仅此一事,皇帝对六皇子,更加青睐。
说话办事的能力、效率,这哪一点不合他的心意?
皇帝对着六皇子点点头,他很满意。
皇帝解决了心头大事,心情也逐渐好转,竟然破天荒地留下六皇子,聊起了国家大事。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边疆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