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王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今天的大伙儿居然把他给冷落了!
只不过,刘天王的修养比较好,很多的东西他也能够应付,只是这种情况让他感觉有点吃惊而已。:
于是刘天王又看了一眼陈惜,看到了现在的陈惜。
这个家伙看起来长得还真是相当帅,而且坐在那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沉稳,这是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的……
的确,别看很多人都说陈惜是陈大炮什么的,但是根据刘徳华之前恶补的陈惜的一些东西来看,这家伙每次说话都是有的放矢的,根本就不是胡言乱语,也不是满嘴放空炮,他说的东西基本上都能做到。
所以这个家伙在很多事情上还真是带着那么几分独特的魅力。
而刘徳华真正比较动容的还是陈惜的《地心引力》,这个电影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犹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徳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个电影的奇妙,尤其是这部电影之中能够让人品味出很多东西来。
一千个人之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地心引力》就是会产生那样的感觉,一千个影迷会看到不同的地心引力,不过大家都会在中间想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进化论的信徒们会在这里面看到一种人从水中的东西走到岸上,然后变成两脚生物,然后开始进化的感觉,上帝的信徒们则是会在这里面看到一种宗教的光辉,看到一种神灵存在的感觉,佛教弟子们,则会从中间看到一种生命的轮回,而对于普通人们来说他们也会在其中看到一种生命的美丽……
所以,这部电影给他的兴趣真的很强烈!
刘徳华也是第一次真正看到了陈惜这个人的才华。
这样他也比较愉快的接受了《地心引力》的拍摄邀请,成为里面的最重要角色之一。
这个时候,有人开始询问刘徳华:“这个《地心引力》,和之前你拍摄的科幻片《未来警察》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两者哪一部要更好一些呢?”
这些记者们的提问还真是包藏祸心,毕竟如果现在刘天王如果回答说《地心引力》更好(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觉得的)。那他在圈内也会被一些人诟病,毕竟那是他拍过的电影,哪怕是烂片那也要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吞,后世的刘天王哪怕是《富春山居图》的骂声一片也不好出来说太多。
当然。大骂导演毁了电影,自己原来不是那样的人倒是也有,不过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人虽然出口的时候觉得很爽,但副作用也是明显的。
而且《未来警察》也就只是大家觉得烂。对于王京来说也不算特别烂,王京这个人很有才华,也拍过很多才华横溢的片子,但是更多的还是一些玩玩闹闹的屎尿屁片,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
他和陈恺歌之流就是纯粹不同的两种类型,王京哪怕别人说他的电影烂他也不在乎,反正只要赚到钱,又能够让观众开心,一切就ok了……
但以陈恺歌为代表的。包括6汌等人就不一样,这伙人就是总感觉自己拍的电影是相当牛逼的,观众不懂得欣赏而已,要提高的是观影水平而不是他们的拍摄水平。这方面陈恺歌最牛逼,其他导演其实说自己的电影好,被多问几句也就说不上来了,因为他们自己可能都有点儿心里打鼓,但是陈恺歌却是从头到尾都觉得他的电影太牛逼了,很多地方都是经典之作……
任何一部电影最后被骂,陈恺歌都能够通过曲曲绕绕的理论自圆其说。一些人还真会恍然大悟:陈导我们错怪你了!
而且陈恺歌还有一个本事,就是把拍烂片经过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最后归结为体制问题。好吧,如果只骂观众不懂欣赏毕竟得罪观众。那就换一个目标,攻击体质那就皆大欢喜啦!
……扯远了!现在的刘徳华倒是很能够处理这种事情,他微微一笑说道:“我觉得这两部电影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类型,之前陈导自己也说过,这并不是一部真正的科幻片,这中间存在着很多和现实一样的事情。也是出自于现实,这两者之间非要做一个比较我觉得没有必要,至于说相似的地方我觉得也不多,最大的相似点,就是两者都是华语电影吧!”
刘天王的冷幽默不好笑,大家也就是随便陪笑了一下。
采访一个接着一个,陈惜刘徳华章梓怡都是大家相当关注的,所以话筒也在三人之间流转。
等到这个开机布会结束,陈惜也有点儿满意,不管怎么说,现在他想要做的已经在这个新闻布会上做到了,他反正就是要把这个电影的期待值直接扩散出去,这一点他和《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时候想的一样。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有的话肯定是不能说的。
例如说电影的什么哲学思想,还有电影里蕴藏着的一些宗教之类的味道还有能够引人的深思,这些事情陈惜是真的不打算说出来。毕竟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做捧杀的东西,陈惜如果说的是票房的话,他自然有信心越之前的《源代码》,但是说到口碑那还真不好说!
有的时候一个电影的口碑崩坏并不是因为这个电影很差,而是因为和大家的期待值相去甚远,例如说《一步之遥》,这个电影其实本身并不差,但是因为大家对这个电影的期待值实在太强烈了,于是最后就成为了姜炆大帝的一个滑铁卢。
所以现在的陈惜想要走一条在票房上可以吹嘘一些,还有视觉效果上都可以吹嘘一下,但是在电影的具体表现程度上就要稍微低调一些,最好别让大家真的对这个电影抱有一种神片的期待。
这是一套战略!
开机布会结束之后《地心引力》正式开始了拍摄……
《地心引力》的真实投资是3亿人民币左右,这么大的投入在现在的这个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上那真的是相当恐怖的,而且这是一个危险至极的数字,哪怕是中国已经相当成功的一些商业片导演,包括张奕谋冯晓刚他们都会觉得这3亿人民币的投入是他们不敢拍胸脯说可以赚回来的。
陈惜自己倒是比较有信心。
3亿人民币的投入,国内如果有5亿以上的票房,国外卖出去一些版权。那就可以收回成本,别人的电影想要在国外卖出版权很难,但陈惜就不一样了,他现在的知名度。在海外卖个片还真是简简单单。
现在的陈惜,只要《地心引力》不算太差的话,想要在海外卖出一个几千万美金的版权还真是比较简单的事儿,当然了,如果这个电影太差的话。那这样卖出去就带着几分品牌套现的意思,也就只是一锤子买卖。
经过《源代码》的锤炼之后,现在的陈惜对于市场的征服力还真是以前没有办法比拟的。
而这3亿的投入之中,其中大概有1亿是用在宣传费用上的,这么高的宣传费用也足够给大家建立起一定的印象。
除了三亿之外,其他真正用在电影制作上的也就只有那么三千多万,其他的都是花在特效上了!
事实上,陈惜说出来自己特效要求的时候,特效公司这边有好几个人都是摆手觉得太难了。
因为陈惜这中间是准备好了很多东西的。
《地心引力》是一部太空片,这部电影之中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难点。
先就是最大的一个失重问题……毕竟是太空电影。这就存在一个失重的事儿,毕竟那可是不不存在引力的外太空。
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直到《地心引力》出现之前,大部分太空探索影片的拍摄还是在依赖“威亚+绿幕+cg后期”这种主流的方法。而在这之后,能越本片的恐怕真的只有去到太空中实拍……
这就是因为《地心引力》经过导演他们的多方面探索,才最终弄出来的一些解决方案!
陈惜拍摄的《地心引力》周期要比那个导演拍摄的时间短得多,这中间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个导演他们之前经过好几年才探索出来的《地心引力》的拍摄的所有办法,现在陈惜却都是知道的!
所以他可以直接运用这些成果,当然这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现在先解决的失重问题。陈惜是用了一种视觉欺骗的办法。
毕竟,大银幕上的失重,其实是画面视角的失重,而不是真的失重。所以。这些太空片创作者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变换的视角问题。陈惜用的就是之前的《地心引力》用到的办法,用灵活精准的i日s机械臂来承托起演员的身子。
这种i日s机械臂拥有4米/秒的运动度,运动半径达到3.1米,动作精确到o.o4毫米,多达7个关节的轴心。并配有一个过1o米的轨道,足以完成各种复杂的而且精细的动作,拍出随心所欲的各种刁钻角度的镜头,所以这种东西的存在,就是方便导演和影迷,但是折磨演员的。
在这一点上,刘徳华和章梓怡将会颇有体会。
陈惜之前想要让章梓怡去健身,事实上除了他想要章梓怡到时候呈现出来的身材比较完美之外,也是为了能够让她真正适应这样的一些东西。
不过,这点儿对于整个特效公司来说倒也不是大事,毕竟cg技术展到现在已经繁衍到了巅峰,很多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了应该怎么应用,很多东西都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现在最让特效公司们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陈惜的灯箱的制作!
所谓的灯箱,就是一个巨大的箱子,在这个箱子之中,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摄影棚。
灯箱高是几米,在灯箱的四周是由18o万个小灯泡组成的,每一盏灯都能够独立控制,按照电脑程序的要求变化这个灯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
事实上,这个灯箱就花了陈惜三百多万,贵的要命!
而这个钱是必须花的!
这个灯箱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毕竟,《地心引力》大量的cg制作带来了另一个难题,这就是如何让实拍画面与cg环境合成得天衣无缝。演员的打光通常都跟cg环境不同,而如果灯光不对的话,合成后的效果看上去便会不自然。这就要求必须寻找到匹配实拍光照与cg环境光照的办法。
所以这个灯箱总算是出现了。
这个装置的四壁全部由1ed屏幕构成,播放着模拟周围环境的视频或者图片,用机械臂控制的镜头就在这个空间里灵活地旋转。视效团队负责在1ed屏幕上打出虚拟场景的图案,匹配演员的主观视角。这样1ed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就会照亮演员,让演员置身于环境中,这就像是太空在围着演员转一样……
当然,这样的事情虽然方便了摄制组,但是对于后期来说就是一件相当蛋疼的事儿:本来如果是用比较简单的机械臂打光的话,那他们到时候抠像很容易,但是现在他们要面对的却是光源复杂的灯箱……要把这些东西替换成漆黑的宇宙,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抠像的原理比较广泛采用的都是利用颜色的不同来实现的,所以背景的光源越是复杂,想要完成抠像的过程就越是艰难。
这一点不知道被特效公司的人骂了多少句shit,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说,也不得不承认陈惜在《地心引力》上使用的一些东西的创新性。
灯箱就不用说了,这绝对是影史第一次,以后很可能其他一些太空片也会被这个电影的拍摄手段影响。
而机械臂上面的使用,也是太空片之中的一个不错的突破。
毕竟以前想要解决失重的问题太麻烦了,哪怕是到了诺兰的《盗梦空间》,失重都要用钢丝吊,画面表现是平行于地面的,在拍摄的时候就要把演员吊半天,这对演员的要求太高了。
曾经的《阿波罗十三号》的失重场面是最真实的,因为本来就是在失重环境下拍摄的:剧组毕竟得到了美国航天局的赞助,于是直接用了一架航天飞机,这架航天飞机在一些原理的支撑下,可以通过在大气层中的活动实现25秒钟的失重,剧组居然就是利用这25秒钟的时间一点点拍出了那个片子……
而且那样的25秒钟的失重,就是几十万美金的灰飞烟灭!
而现在《地心引力》的方式,却也是一种小颠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