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世博没留到柴世景黑了的脸,兀自说着,“六哥,弟弟是为你好啊,这夫纲不振可不行啊,我跟你说......啊......”
柴世景见他越说越没谱,夹了一块猪肉塞到了他的嘴里,“多吃点儿肉,少说那些废话!”
柴世衍拉了柴世博一把,“坐好!”
柴世博坐好后,眼睛乱看了一圈,“楚蕴那厮呢?哎呀,让他跑了......”
他很是不甘心,不经意间看到了另一桌上的余庆,“听说余庆那厮也快要订亲了,我去找他说说话。”
闹完了洞房,道贺的人纷纷告辞,柴世景乘马车先送康悦然回四季园。他搂着康悦然满心欢喜,“我找过钦天监了,后年出了正月咱们就成亲。”
他掰着手指算,“现在是八月末,还有四个月就过年,再有一年零五个月咱们就成亲了,悦然,你高兴吗?”
“高兴,我很高兴!”
柴世景的手紧了紧,轻吻了一下康悦然的额头,“我也很高兴!”
这两人甜甜蜜蜜,另一边,柴世博还在拉着余庆喋喋不休。
坐在马车里的宁王妃忍无可忍,吩咐小厮,“去,把王爷拖过来!”
小厮领命而去,但他不敢真的拖柴世博,只劝道:“王爷,时辰不早了,咱回吧,有话明天再说。”
余庆用了用力,想从柴世博手中将自己的衣袖拽出来,可惜没成功,“宁王爷,你都说了一晚上了,你说的我都记住了,你放过我吧!”
“余庆,你这态度不端正啊,我跟你说......”
“你别再说了!我成不成亲与你有什么关系,你瞎操什么心!”忍了那么久,余庆的耐性已经被消耗的丁点儿不剩。他掏出防身的匕首划破了衣袖,转身走了。
两人相识多年,这是余庆第一次冲柴世博发火。“哎?哎?余庆,你别生气啊!”
小厮扶住柴世博,稍稍用了些力道,拉着柴世博往马车上走,“王爷,余公子想必是累了,咱们明天再找他说话。”
上了马车,柴世博一脸不高兴,“余庆怎么回事啊?”
宁王妃劝道:“余庆的亲事自有余家人操心,你别瞎管。闭上眼睛歇一会儿,到家还得些功夫呢。”
余夫人这一年多为余庆的亲事操碎了心,也求了到了宁王妃这里,想给余庆介绍个大家闺秀,可余庆就是不点头。被问急了,就说自己年纪还小、缘份不到。
余庆回到家,刚洗漱完,余夫人就过来了,她见余庆没喝多,心情又十低沉,叹了口气嘱咐了两句早些休息,起身走了。
余庆突然红了眼,想说他同意说亲事了,可几次张口,余夫人都走了,他也没有说出口。他早知道,康悦然不属于他,他早知道的,可他还是不想娶别人。
楚蕴成亲有几天假期,宁王妃好说歹说,最终劝住了柴世博去找楚蕴说话。
知道康悦然来了京城,杜如会给柴世景送了个信儿,请柴世景和康悦然去他那里喝茶。
知道杜如会喜欢喝茶,康悦然给他准备了两饼普洱茶。
她拿着茶刀和茶针,很轻松了取了一块茶饼。“普洱茶,可以消食,性温,比较适合冬日里饮用。”
杜如会拿了一个新的紫砂壶,亲自泡了一壶,“闻着味道不错。”
柴世景调笑道:“我还没喝过呢。”
杜如会有几分得意,“你要是想喝了就来我这里,我有空的话就给你泡一壶。”
尝过茶的味道,杜如会眯着眼一脸享受,“不错不错!”
茶喝上了,该入正题了。杜如会问道:“康姑娘,永泰郡主去北境的事你怎么看?”
因为怕消息外泄,所以康悦然和柴世景之间减少了通信,而且只问好和表达思念,不谈正事。“秦舒去西南了,她去查卢国公的私兵去了。”
柴世景笑了一下,“我也猜到她不会留在北境,只是,你前脚走,她后脚走,恐怕卢国公猜到她会去西南。”八壹中文網
“永泰郡主不是冒失的人,敢去西南,必定有所倚仗。”
“老师是猜测,镇国公在西南埋了人手?”
康悦然打断两人,“不是镇国公,是圣上,圣上在西南有探子。”
杜如会神情一黯,“圣上这是已经做好准备要对卢国公出手了,世景,你要当心!”
康悦然觉得杜如会话里有话,“老师这话是何意,阿景为什么要当心?圣上对付卢国公,卢国公哪还有功夫对付阿景?”
“圣上的心思多变,我也是怕卢国公会狗急跳墙。”
这倒也说的过去,康悦然点了下头,“等我回到安州,我会想办法联系一下我在宁州的探子。”她没有探子,但她可以直接去一趟,反正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你在宁州也留了探子?”
康悦然没有回答应,掏出两张纸,“一张写的是西南效忠卢国公的副将、参将的名字;另一张是卢国公拉拢的西南官员的名字。”
杜如会接过去看了一遍,脸色越来越难看,“康姑娘,这名单来源可靠吗?”
“可靠!西南有一商户被卢国公害的不轻,他明面上不敢反抗,私下里一直在搜集关于卢国公的消息。”
柴世景从杜如会手里拿过来也看了一遍,“想不到庶州太守也投靠了卢国公。”
康悦然问道:“庶州太守很重要吗?”
庶州也是边城,与东朝国接壤,东朝国国土很小,但人人好武,经常骚扰庶州百姓,尤其是秋收的时候,他们每年都来抢粮。”
“每年都来?那朝廷为什么不管?”
“东朝国地少还贫瘠,不抢粮他们的百姓就得饿肚子,所以他们只能年年都来抢。东朝国国主特意成立一支占粮军,人数不多但十分强悍。庶州也有驻军,只是打不过占粮军。
圣上也曾想吞并东朝国,但东朝国与怀州相邻的南陈国关系密切,所以两次吞并,两次折戟沉沙。”
东朝国一旦被吞并,南陈国离被吞并也就不远了,反过来亦然,所谓唇亡齿寒就是这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