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见黛玉推辞,便道:“哪里就耽误了正事了?在金陵一待许多天,还能天天办差不成?况且也早该拜会拜会林姑父呢。”
黛玉便笑笑,王熙凤又拉着她的手说了一箩筐的话。黛玉虽然才思敏捷,口角也上的去,但以她这个年纪,跟八面玲珑世事精通的王熙凤的比起来,还是差些火候。说到最后就连黛玉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满怀感激的道:“如此,便劳烦琏表哥了。”
“哎呀,这便对了。”王熙凤说着亲亲热热的拉黛玉在身边坐了,一手揽了大姐儿,一手扶着黛玉的肩膀,笑道:“好妹子,你或许还不知道我的心呢。我这些年见得女孩儿多了,也只你第一眼便叫我爱上了,这个年纪,能有妹妹这样气度的,百个里面也未必挑的出一个呢。也不知林姑妈究竟是如何调理人的,养出妹妹这个可人疼的女孩儿来。我的大姐儿将来若有妹妹一两分我便知足了。”
黛玉倒被她夸的有些不好意思,抿着嘴儿道:“嫂子过誉了,我就是普普通通的小女儿而已,哪里就像嫂子说的那样了?况且,大姐儿可爱的紧呢,谁见了不喜欢?再过几年,越加出落得标志了。”
在炕上爬来爬去大姐儿听到人说她的名字,便抬起头,一会儿看看王熙凤怀里,一会儿看看黛玉,眼神在黛玉和王熙凤之间转了几个来回,她怔怔的发了一会儿呆,似乎有些为难究竟往谁那里去似的。最后,终于还是一头扎进王熙凤的怀里,抓着王熙凤的手玩,玩了一会子便用手比划着含糊不清的告诉王熙凤黛玉给她好吃的,还送她小白兔。
王熙凤笑着亲了亲大姐儿的脸蛋儿,抱在怀里一阵揉搓。
黛玉原说把自己那两只小白兔送给大姐儿的,但大姐儿看见后来跟贾赦讨的这两只也十分喜欢,不想让黛玉拿走了,黛玉便索性把这两只给她。
回到自己院里,黛玉逗了一回鹦哥,又为了小白兔,便进了权作小书房的一间耳房,展开纸张,命英莲研磨,写了一封书信,又将自己前些日子做的一个绣竹叶儿的荷包和近期日写的一些字稿装在一个小匣子里,打发人送去王熙凤那里。
书信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事,除了开头一些问候的话,多数就是黛玉告诉林如海近些日子干了什么,平日如何打磨时光,除了说几句又去了康郡王府的事,关于陆离的,一字未提。总之是一些无聊的事,真真假假,提防万一有人拆开来看,也没什么妨碍。
很快便到了大年初一,从前一天开始,一直到初五,都是忙,给长辈磕头拜年,封赏下人,到处去应酬拜年,忙乱的人脑袋都是懵的。黛玉收了许多压岁的荷包,积攒了几天,到初五晚上都堆在一处,在床上清点。
花花绿绿的荷包堆了一床,每一个荷包上都写着签子。
黛玉先挑绣工精巧,花样清雅的荷包看,有一个在一众荷包里很起眼,是石青底儿,桃形,用金银线绣的菊花荷包。她一手拿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分量很重,另一手在那,绣的活灵活现的菊花上摸了摸,道:“这荷包绣的倒十分雅致,绣工十分了得,夕雾姐姐,恐怕比你的绣工还要强些。”
夕雾看了一眼,道:“确实比奴才的绣工强很多。”
英莲笑道:“这是康郡王妃给姑娘的,姑娘接过荷包便慎重交给奴才,一共四个,凑够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都是这十分清雅的颜色,奴才记得真真儿的。”说着便将梅、兰、竹这三个荷包都找出来,堆到黛玉跟前儿,有圆的,有桃形的,十分好看。
黛玉笑道:“我也记得呢,只王妃姨母给的是四个,别人都是两个或是一个。而且姨母身边的绣娘是宫里出来的,功夫自然是很好,关键是绣法也跟别的两样,倒是容易认。”
说着便伸手将绣着菊花的那荷包拿起来,慢慢打开,只见里面满满的装了一包金瓜子、金锞子,少说也有五两之重。四个荷包加起来,便足足有二十两。
黛玉暗道,怎的装了这么多?
接着又打开贾母给的,一共两个,都是大红底儿,一个绣的是牡丹,一个是海棠。每个荷包里两个小金锞子,单个一两,加起来便是四两,换成银子也足足有四十两呢。王夫人、邢夫人每人也是两个荷包,一个里面装的是金锞子,一个是银锞子,跟他们府里的三位姑娘是一样的。
后来贾赦见了黛玉,便掏出来一个荷包给她。贾赦给的虽然是一个,荷包却做的很大,很实在,里面塞的满满的,足足八个小金锞子。
还有便是外面应酬得的了,约莫有十几个小荷包。
一番清点下来,黛玉共得金六十两,银一百两。虽然不太多,但是也不算少,都够一二十个中等之家一年的嚼用了。然黛玉又不缺钱用,白放着也是放着,她想倒不如救济些穷人,正好听说城西有许多流民,每日吃穿住行都成问题。黛玉能力有限,管不了太多,便只是让英莲把银子给陆离送去,托他设个粥棚,施舍给无家可归的流民,大过年的总不能让人饿肚子吧。
两日后便收到了陆离的反馈,说粥棚已设好,让黛玉安心,他自己又另拿出两千两银子买了些被褥、棉袄之类的东西,让那些流民不至于受冻。
黛玉一面看信,一面暗自点头,心里对陆离的做法很是钦佩。有善心又能付出行动之人,原本就不多,偏生还叫她碰上一个,也算是老天馈赠了。
陆离提到元宵灯会的事儿,问黛玉到时候去不去。
平日大宅门里的女子常年幽居于内宅一隅之地,除亲戚、故旧之间偶尔来往外绝不出二门一步,但每年的元宵节是个例外。家家户户都要闹元宵,从十三日起,各街市灯火通明,欢笑达旦,十五日是正夜,最是热闹不过,圣上往往携宫妃、皇子、公主灯亲临阙天楼,点巨山灯,与民同乐。不仅普通百姓,连官家的女眷,甚至宫中的宫女都能出宫赏花灯观烟火,而不会为人诟病。
这自然是极好的外出机会,但……黛玉蹙蹙眉头,自己如今在大舅舅家住着,大舅妈又是个不好凑热闹的性子,只怕不愿意到外面赏花灯,大舅妈若是不去,自己也不好去呢。
想到这里便叹了一口气,接着往下看,不由得小小讶异了一下。陆离竟料到这方面,还提前都为她打算好了,说“你若是想去,便让英莲带个信儿,十四那日我托姑母接你到康郡王府住一天,翌日跟姑母一块赏灯去岂不好?”
黛玉犹豫了几天,还是让英莲送信儿出去了。
十四这日康郡王妃派了两个贴身女官带着八个嬷嬷来接黛玉。
见了邢夫人,相互厮认寒暄过后,其中一个女官便道:“我们娘娘说小孩子家都好热闹,叫接林姑娘今日过府,明儿好一块逛灯节呢。我们家早几日便设好了帷幕,就在阙天楼下面,对面就是跟阙天楼等高的灯山,景致倒还可看。姑娘们坐轿子到阙天楼下,街上人再多,也挨擦不着,夫人尽可放心。”
邢夫人骨子里还是小门小户的思想,一听郡王府派人来了,便唬得脑子一片空白,坐在堂上都没敢正面打量这两个女官,晕晕乎乎不知道自己究竟说了什么话,而且就连她们具体说了什么都没在脑子里过,便忙道:“是是是,本该这样办。”
女官们又说了几句寒暄的话,便带着黛玉告辞了。
邢夫人才忽然间回过神来似的,看着身边的丫鬟,有点不敢相信的问:“不就是见了两个四品女官,怎么我到现在脑子都是恍惚的。”
丫鬟:“其实奴才也有点恍惚……”
邢夫人愣了片刻,将房内一扫,蹙眉:“黛玉哪里去了?”
丫鬟道:“太太,林姑娘跟方才那两个女官走了,您忘了?”
邢夫人“噢”了一声,微微一点头,“这倒是了,她们原本就是来接林丫头的。就是怎的这样快……我不过是一晃神的功夫,人就已经走了?”
丫鬟笑说:“太太哪是一晃身,是足足愣了好长时间,林姑娘都走好一会儿了,您才反应过来。”
邢夫人瞪了她一眼,斥道:“小蹄子,我纵容你们得了益是吧,一个个这般放肆,连我也敢笑了?”
丫鬟忙道:“奴才不敢。”
却说黛玉略收拾了收拾,带几件换洗衣裳和常看的书本、笔墨等,便同那两个女官一起去了康郡王府。康郡王妃正歪在炕上闭目养神,听见禀报,忽地睁开眼,眼睛里满是喜悦。
黛玉一过去便被她抱在怀里了,康郡王妃捏着黛玉的脸道:“可算又见着你了,你上次来,府里好几拨堂客,都不及跟你好好说会儿话。好妞妞儿,告诉姨母,这些日子想姨母了没有?”
黛玉便乖巧的点头道:“想姨母了。”
康郡王妃揉着黛玉的小脸说:“小丫头,姨母也想你了。”她一眼瞥见英莲,不由得想起英莲做的吃食来,“英莲来了,我倒是有口福了。”
英莲凑上前,莞尔道:“娘娘想吃什么,奴才好准备准备?”
康郡王妃摆摆手:“我不吃太甜的,其他的随便,你做的,自然都是好吃的。”
英莲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笑了笑:“娘娘过誉了,奴才做的东西,哪能跟您府上的大厨比?娘娘也就是看奴才小,逗着奴才玩罢了,要说为着奴才做的好吃才叫奴才做,必是没有的。”
康郡王妃说:“我可不是这样想的。”
英莲又笑着说了几句,便退下去小厨房里捣鼓食材去了。
黛玉倚在康郡王妃怀里,颇有兴趣的玩她身上荷包的翠绿色穗子。康郡王妃看她这乖乖巧巧的样子,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母爱爆棚。她生了三个儿子,虽然小时候个个可爱,可是长到三四岁之后便不得不放到外院由嬷嬷、师傅们教养,两三年的功夫,都变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性子似的,跟自己也不再像幼年时那般亲近。她平日想散发一下自己时常蓬来的母爱都没地儿散去,也就是黛玉来了之后,这心里头才觉得受用了。
光是看着这乖乖巧巧的小人儿就觉得十分受用,总忍不住这摸摸那揉揉,虽然知道可能会揉得黛玉不舒服,但没办法,就是忍不住,不揉手痒啊。
康郡王妃将自己屋里好吃的东西都命人拿出来给黛玉打牙祭,其中有一盘红的发紫的葡萄,个个硕大如卵,在这个时节可是十分稀有的东西。康郡王妃亲自用纯金打制的小剪刀剪下一颗葡萄,剥好皮儿送到黛玉嘴边儿,一面说:“这东西是姨母昨儿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赏的,统共就这么多,连你三个哥哥我都没给,特特给你留着呢。”
黛玉已经张嘴咬了一半,听见这话愣了愣,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咀嚼。然硕大的葡萄刚到嘴里汁儿便溢的到处都是,整个口腔都充斥着甘甜的味道,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儿,她忍不住咽了一口香甜的汁液。
正要喂第二口,康郡王妃发现黛玉第一口还没咽,便问:“怎么不吃?不好吃么?”说着也不嫌弃,把黛玉咬剩的半个葡萄塞放进自己嘴里,“挺甜、味道甘而不腻,好吃,丫头你快吃啊。”
“好。”说着黛玉也开始咀嚼,果肉肉质坚实中带着脆,细嫩多汁,一点都不酸,是黛玉吃过最好吃的葡萄,在如今这个时节更为难得,想了想,她说,“姨母,我尝尝味儿就行,您多给几位哥哥留些吧。”
康郡王妃这会子也明白黛玉不是不喜欢吃,而是不想吃独食,心内又是安慰又是好笑,便道:“你尽管吃便是,你那三位哥哥见天儿的往宫里跑,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不差这一样的。倒是你,生的这样纤弱,才该好好补补,正好我新得了许多上等血燕,你走的时候带些,每日让英莲煮些你吃,天长日久下去,好处多着呢。”
说话间又剥了一个葡萄给黛玉吃,一连吃了五六颗,黛玉便不肯再吃了,她摸着肚子说:“已经吃了不少了,我还要留着肚子吃英莲做的东西呢。”
黛玉又剥了几颗葡萄喂给康郡王妃,喜得后者半个时辰嘴角都挂着笑。
一时英莲端了大提盒进来,打开是一盘子水晶豆沙糕,一盘炸元宵。英莲做的水晶豆沙糕比黛玉从前吃过的更加晶莹剔透;外面是透明的点心,里面是颜色漂亮的豆沙馅,做成各种形状,树叶形、花朵形、元宝形、星星形等。至于那盘炸元宵,黛玉一开始根本没认出来,只知道是金黄色的圆球球,闻起来甜甜香香的,还带着一股子奶味儿,问过之后才直达是炸元宵。
英莲笑道:“王妃娘娘不喜欢吃太甜的,可巧我们姑娘也是,奴才做的时候减了些糖,吃起来不会觉得腻。”
康郡王妃看着那盘子炸元宵,有些讶异:“元宵还能炸?我吃元宵吃了许多年,倒从未吃过炸元宵。”
英莲躬身夹了一粒金黄的炸元宵到康郡王妃跟前儿的小碟子里,笑道:“奴才还是听离大爷说的,元宵炸着吃也不错,便试了试,起先时候不知道如何炸才好,外面裹什么粉;试了几次才找到诀窍,娘娘您尝尝味道如何,不行的话奴才再改进。”
那里黛玉早夹了一粒炸元宵送进嘴里,咬了一口,里面的奶香汁儿流出来,不妨备竟被烫了一下,张着嘴不住吸气。康郡王妃忙叫她把炸元宵吐出来,又命人端温水给她喝。
英莲万分懊恼,蹙眉拍了一下自己脑门儿:“是奴才的错,忘记提醒姑娘里面有汁儿小心烫了。”
黛玉咕嘟咕嘟饮了几打口水,抬起头第一句话便是说:“太好吃了。”
康郡王妃好笑的摇了摇头,夹起一粒炸汤圆慢慢咬了一口,汁水当即便顺着小口往外溢,她吹凉,才小口小口十分文雅的吃了,一边吃一边点头,吃完给予英莲很高的评价。
“便是宫中的御厨也不过如此。”她道。
水晶豆沙糕自然也是十分好吃,黛玉吃了三块,又喝了一小碗米酒汤圆,直到觉得自己独自饱了才停下。康郡王妃还在一边儿笑她:“一会子可免了晚饭了。”
黛玉擦干净嘴,笑眯眯的坐在炕沿儿上蹬着腿,玩的不亦乐乎。
黛玉吃了有五六个炸元宵,那东西是黏米粉做的,不易克化,康郡王妃怕她吃多了积在肚子里不受用,便催着她出去转转。知道黛玉素喜梅花,便道:“府里有一个梅园,里面种的都是各样梅花,如今开的正好,你到园子里逛逛,顺便也消消食,岂不两便?”
黛玉也觉得甚好,便由一个女官引着,自己带着贴身的几个丫鬟,英莲、夕雾等人去了。还没进梅园,便在一个小亭子下碰见了琼华、琼英两位姑娘。琼华身上穿着银鼠袄儿,淡黄滚边白底印花裙儿,披着大红星星毡斗篷,头上是缠丝点翠金步摇,带着赤金镶红宝石的耳环,腕上戴着金镯子,打扮的十分俏丽华贵。琼英虽然也是一身锦衣,衣料质地却比琼华低一等,身上的首饰也是如此。
黛玉上次见她们俩还都穿一样的衣裳,一样的金银首饰呢,怎么这次差了这么多,关键是就连琼华身边丫头的打扮也比琼英的丫头要好。
女官笑着施礼,叫琼华“县主”,琼英却是“二姑娘”。
怪不得呢,黛玉暗道,原来琼华已经是县主了。想着便微微屈身施了一礼,跟琼华琼英打招呼,琼华忙回了一礼,琼英却很不屑的瞥了黛玉一眼,当没看到这个人,女官叫了一声“二姑娘”,她才不情不愿的回了礼,用眼白翻黛玉一下,道一声:“林姑娘有礼。”算是打过招呼了。
黛玉也不计较,横竖她当看不见自己,自己也当看不见她便是,同琼华寒暄了几句,双方别过。
走出去约莫有十几步远,女官在凑在黛玉耳边低声道:“年前两位姑娘随娘娘入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琼华姑娘得了皇后娘娘的青眼,要说给她的内侄儿英国公世子为妻。那英国公世子如今十六岁,现领着御前侍卫,是圣上跟前儿的红人。圣上得知了这件事便将琼华姑娘叫进宫瞧了瞧,赐了婚不说,还御笔封为荣宁县主。”
这就是了。黛玉暗道,怪不得今天看见琼华,觉得她眉宇间隐隐透着一股子骄矜之气呢。
依惯例,郡王之女中,唯嫡女一出生便可封县主外,余者如无特殊情况,一般要到及笄时才有机会被册封为县主。但不是人人都可册封,一般十个里有四五个能被册封的便不错了,要看父族、母族,或是议定夫家的实力,再不然若是得了皇太后、皇后的青眼也使得。
总之,被册封为县主对郡王府庶女来说,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也就是拥有差不多相当于嫡女的权利,成亲时内务府也会备一份嫁妆,嫁到夫家也会更有底气。
怪不得琼华那么神气呢。
“姑娘,梅园到了。”女官笑着提醒一句。
黛玉抬头,看见硕大的“梅林苑”三个字的匾额,闻见馥郁的梅花儿香,才猛地反应过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
黛玉没有立刻进到园子里去,而是盯着梅林苑那三个字端详了半天,觉得这三个字笔走龙蛇、遒美健秀、气势磅礴,很有功底。
女官笑道:“那是先王爷写的,倒有些年头了。”
先王爷,也就是现今康郡王之父,曾经的康亲王,当今圣上的嫡亲叔叔。爵位承袭都是递减的,康亲王为先皇的胞弟,到这一辈儿便降为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