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平平无奇的黑色轿车,在国家玉石博物馆门口停下。
车门打开,一名约莫有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从车内走下来。
这人身材中等,挺着个啤酒肚。身上穿了一件特别定制的唐装,戴着一幅金丝眼镜。
再加上左手手腕儿上私人定制的老款手表,全身所有名头加起来,至少有好几十万!
但打扮出来却是丝毫不显,颇为低调内敛。
他刚下车,就见一名年轻人从博物馆的侧门打着哈欠走出来。
中年男子连忙堆满笑容迎上去。
“小吴!”
“三叔?你怎么来啦?”
“我有事儿来找陈馆长。昨晚就打了电话想要预约,不过你们两都没接。”
年轻人摆了摆手:“陈教授昨天为了修补一个唐朝的玉狮子,忙碌了一整夜没合眼。这会儿正在休息室补觉呢,三叔你还是改天再来吧!”
年轻人说完,打了个哈欠就要走。
却听中年男子淡淡道:“我找到一件古物,是用神品翡翠做成的玉器。第一时间就想让馆长给鉴赏鉴赏,毕竟,陈教授他可是国内玉石鉴定第一人!”
这话虚虚实实又带着奉承的意味,说得非常漂亮,让人生不出丝毫恶感。
但年轻人却只是嗤笑一声:“三叔,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了,你搁这儿唬谁呢?”
“真要是有神品翡翠问世的话,玉石界早就传遍了,也用不着您过来报信啊!”
三叔表情变得有些复杂:“这事儿,玉石界的确已经传遍了。不过,昨晚你跟陈馆长都没看手机,所以不清楚……”
他说着,把早就准备好的手机图片翻出来,拿给对方看。
看到那张图片的时候,年轻人的脸色立即就由戏谑变成严肃。
很快,就由严肃变成了震惊。
……
十几分钟后,三叔就被那名燕大考古系的高材生助理,带进一间古色古香的办公室。
一名文质彬彬的瘦削老人,正坐在办公桌前,仔细查看着自己手机上刚收到的图片。
“和光同尘?”
“啧啧!还真是神品翡翠!!”
“竟然还有龙形雕刻?这可算得上是国宝啊!”
三叔也没打扰,就默默坐在旁边等着。
又过了一会儿,又有几名老人先后进来。
三叔认得,这些都是国家博物馆的特聘专家。
每一个拿出去,都是古董玉器鉴定界一言九鼎的大佬!
其中有两个是国际拍卖会镇场子的存在!
平时,邀请其中任何一个,都是花费不菲。
也就只有国家博物馆,才能把这几人全部凑在一起。
这也是三叔会直接把消息带到博物馆来的原因!
陈教授见人都到齐了,也没寒暄,直接问道:“老吴,这玉器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要马上去把它收回到国家博物馆来保存!”
“……”
三叔嘴角轻轻抽了抽。
“陈教授您别着急,先看看这个东西。”
说着,又把另外一张图片递过去。
几人围拢一看,图片上面展示出来的,是一块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白色玉石。
“这是……羊脂白玉?”
“不对!就算是顶级的羊脂白玉,也做不到这么纯净……”
“这光是怎么回事?有打光吗?”
“这块白玉跟刚才的神品翡翠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叔听完,才耐心作答——
“没有经过实际考察,玉石的具体品种我也不清楚……”
“拍摄时非但没有打光,而且还是在夜晚。这周身的光芒,跟神品翡翠的绿光一样,都是玉石自己散发出来的……”
“这白玉原本是藏在神品翡翠做成的暗盒之中。被人掰开翡翠之后,才掉落出来,重现天日。”
“!!!”
“!!!”
“!!!”
听到最后一句话,陈教授和旁边的几名行业专家,顿时全都是一脸震惊之色。
“什么?神品翡翠还只是个盒子吗?”
“用神品翡翠盒来装,这也太奢侈了!”
“那这块白玉到底什么来头?”
三叔对几人的反应很满意,不慌不忙沉吟道:
“根据我的猜测,能够有资格用神品翡翠当做盒子来盛装的玉石,这世上恐怕只有一件!”
他只给了一个提示的眼神,却没有明说出来。
立即就有人做出了抢答:“和氏璧?!”
“这……不可能吧?”
一旁的年轻助理道:“根据学界推测出来的情况,和氏璧的厚度至少是10厘米。而且还曾经被打造成为大秦的传国玉玺,必定是有着严格的规格和刻字。”
“而这块玉石,就仅仅只是巴掌大小的璞玉而已。甚至都没有经过加工,怎么可能会跟和氏璧扯上关系?”
这年轻人虽然名为助理,但本身专业能力也是极强。而且,能被陈教授带在身边,其实也是被当做亲传弟子来看待的。因此,说出来的话,也带着不小的行业权威。
不过此时,包括馆长在内的几名专家,全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明显面带疑虑之色。
良久,才有名戴眼镜的老人率先开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毕竟,谁也没见过和氏璧的原貌,现有的形状都只是推测而已。”
旁边另一人也点头:“至于传国玉玺的事,就是个传闻,没有太多的历史依据可以佐证。”
“说不定……这块璞玉还就真是名闻天下的和氏璧!”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脸上都充满了兴奋之色。
“如此重宝,还是赶紧拿到博物馆里来吧!”
“对!这才是当务之急!别又让这种宝贝流落到国外去了!”
陈教授没有说话,看向三叔。
三叔苦笑道:“恐怕没这么容易。”
“怎么不容易?”立即有人反驳道:“国宝出土,自然应该上交国家!”
“还是说,你觉得连和氏璧都算不上国宝?”
三叔连忙解释道:“和氏璧跟神品翡翠,自然都是国宝不假。但如果,它们同时又是别人的传家宝呢?难道博物馆也要去抢吗?”
“传家宝?”
一众专家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
“这宝玉在卧龙,是当地一名青年发现的……”
三叔把罗枫昨天上山寻宝,以及亲手掰断龙纹翡翠盒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这跟传家宝有什么关系?”年轻的助理听完,疑惑问道。
三叔拿出一本早就准备好的《明史》,直接翻开。
“据史书记载,明建文帝自幼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曾跟随宫中匠人学雕刻之术……”
接着,又翻出另外一本明显是临时打印出来的史料书籍。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七十大寿,各方都有重宝送入京城贺寿。这是我昨晚好不容易查到的当时的礼单。上面说,西南王遣人送来两块宝玉。此玉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应该就是神品翡翠……”
“老吴,这跟传家宝有什么关系?你到底想说什么?”有专家不耐烦道。
三叔苦笑着摇头:“的确,如果单独看,这几条记录跟和氏璧都扯不上任何关系。但如果把它们全部联系起来看的话,就能推断出一条大致的脉络!”
“失传的和氏璧,应该早就被朱家找到,传到了建文帝朱允炆手中。为了保证这宝玉的安全,建文帝自己动手,将西南王赠送的神品翡翠打造成盒子,并把和氏璧藏进去。”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为了躲避追杀,带着和氏璧逃到了卧龙沟二龙山。当地也有建文帝的传说,正好可以互为佐证。”
“呵呵!”
旁边一人轻蔑笑道:“这种没头没眼的传闻也能拿来作为佐证?那历史岂不成了笑话?”
三叔也不恼,反驳道:“如果不是这样,那和氏璧又是如何流落到了二龙山?”
对方立即闭嘴,无法回答。
其余几人似乎想要张嘴反驳,但却又找不到由头,全都欲言又止。
只听年轻的助理接着道:“可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和氏璧是什么人的传家宝吧?”
三叔不慌不忙,缓缓摇头道:
“什么人会那么肯定,神品翡翠就藏在二龙山上?而且一上去就直接找到了藏匿地点?”
“又有什么人,会舍得把神品翡翠直接掰开,直接找出里面的另外一块宝玉?”
周围众人被这两个问题引导,纷纷陷入沉思。
一片安静之中,仿佛有什么天大的秘密在缓缓破壳而出……
年轻的助理闭上眼睛,将所有条件迅速联系在一起。
某一刻,他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
然后睁开眼,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除非……他是清楚其中所有秘密的自家人?!”
“也就是说,这个挖宝人,竟是大明帝王之后?”
“他去挖宝,只是挖出自家的传家宝而已?”
听到这个猜测,在场众人全都被震在当场。
一个个目瞪口呆,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