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二十八

《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二十八(1 / 1)

问:《周易》第六十三篇《既济》文讲述了什么?答:为君子讲述事情成功后,应小心谨慎行事,谨防开始成功而到后来出现变故现象发生的政治道理。《既济》原文:“ (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繻有衣袽 ,终日戒。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濡其首,厉。”

《既济》讲述的意思是:“渡河已经成功,亨通;小心谨慎行事有利,谨防开始成功而到后来出现变故现象的发生。拉着车子过河,浸湿了车尾,没有害咎。妇女丢失了头饰,不要寻找,过一段时间就会得到。高宗率兵讨伐西北的鬼方,经过三年征战获得胜利,而没有身份的人不被使用。华丽的丝帛绸衣,终会变成破衣败絮,终日要小心戒备。东临殷纣杀牛举行盛大的祭祀,而不如西邻文王的薄祭,使百姓更能得到福祉。过河浸湿到头顶,就有了危险。”

“既济”:《尔雅释言》“既济,犹言事情已经成功。”

“既”:已,已经。“济”:过河,渡。“既济”是指过河已经成功。本篇的立论是“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其意是“事情虽然初始成功,亨通;但小心谨慎行事有利,应坚守正道,谨防开始成功而到后来出现变故现象的发生。”

《既济》一文立论的意思是,成功后要防患于未然,要居安思危,要提防“初吉终乱”的局面发生。这是隐喻着政治上要做好长治久安的打算。《既济》内容也就围绕着事情成功后如何保持长治久安,提防“初吉终乱”而展开的论述。《既济》一文通过比喻及引用来说明这一道理。①“曳其轮,濡其尾,无咎”(“拉着车子过河,浸湿了车尾,没有害咎”)。②“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这是用妇女丢失了头饰,而不要追找,过一段时间就会获得。这是“七日来复”的认识观,认为一些事物会自然而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③“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本句是引用古代历史事件来说明事理。为何不用“小人”呢?因“小人”是百姓,不属“君子”之列,“小人”是统治的对象,又是“君子”关爱的对象。像政治上的大事,是用有血统身份的“君子”,而不会用没有血统身份的“小人”。其目的是防止“初吉终乱”的社会局面发生。此处引用殷商王朝的高宗武丁能够克伐鬼方部落而取得胜利,正是‘亲君子远小人’的结果,其目的是保证分封统治的长久不移。④“繻有衣袽 ,终日戒。”

这意思是“华丽的丝帛绸衣,终会变成破衣败絮,终日要小心戒备。”

这是比喻,意在说明事物是在不断的转变中,如华丽的衣服会变成破衣败絮那样,以此提醒统治者时刻要有忧患意识,及戒备的心理,免得“初吉终乱”的局面发生。⑤“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这还是引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来说明道理,虽然这里没有直接点明东临与西邻是谁,但从本段内容来看,这里的“东临”应指殷纣王,而“西邻”是指周族文王。这里引用的事例是说明谁的政治得民心,谁就能得天下。这里表明西邻那种得民心的政治,即使比不上东邻殷纣王朝的盛大祭祀去讨好鬼神,可一样的获得成功。得天下不在于祭祀的隆重,而在于政治上百姓是否能得到好处。《既济》文章的最后从另一面表进的道理。最后文章的意思是“过河浸湿到头顶,就有了危险(“濡其首,厉”)。”

这是比喻政治上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就如同过河水淹过了头顶,岂不是遇到了灭顶之灾。这也寓意开始时是好的局面,而到后来就出现了乱世局面。《既济》是讲成功后,依然要小心戒备,防止国家走向衰败。以渡河成功来比喻政治上的事情获得成功,但成功后更应防备变故出现,即避免“初吉终乱”局面的发生。《既济》篇是层层展开来论述“初吉终乱”的政治道理,并引用了历史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旨在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会停留在静止的层面上,而是在变化中,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成功后潜在着变故的因素,安定的背后隐伏着危机。《既济》一文里的忧患意识特强,目的是告诫统治者要居安思危,谨防“初吉终乱”的局面发生。《大象传》对《既济》一文阐释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的道理。其意是“君子由此要懂得思考祸患并要加以防备”的道理。 这《大象传》所阐释出的政治道理,完全符合《既济》文章里所论述的思想内涵。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 魔术之王 穿越异世当地主夜星辰 马蹄声 极品小太监 穿越异世当地主 从红楼世界开始 一代军魂 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大唐技师(逍遥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