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530章诸使上殿仪态异

第530章诸使上殿仪态异(1 / 1)

看着泾渭分明的两条队列,缓缓向着议政殿中走来,赵括的心中也是大定。

别看只是六国劝和变成了五国,这一增一减之间,少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已了。

因为楚国的不配合,秦国势必不能全力向赵,至少,在鄢郢之地和巴蜀的军队,秦王不敢轻易调离。这样一来,秦王所能调动的兵力就很有限了,毕竟长平之战秦国的损失可还在赵国之上。

一旦秦国不能挑起大梁,剩下的几国自然也会有所迟疑。因此,如今看似凶猛的五国干涉,不过是徒有其表的纸老虎而已。

有了这个基本的判断之后,赵括的心情自然好了不少。

很快,六国的使臣便都已经走上了殿来,在距离赵括大致十五步外,众人齐齐停住了脚步,随即六国使臣纷纷微微前倾,略略一躬身,对着赵括见礼道:“外臣,见过赵王!”

“各位使臣远道而来,辛苦。”按照“国际惯例”,赵括简单地寒暄了一句道。

“不敢。”众使臣也是立即回礼道。

“不知众使臣今日联袂而来,是为何事?又有何教于寡人哉?”赵括也不多废话,当即就向众人问询来意。

“禀赵王:本使奉我王之命,只为调停赵燕之战而来!”秦使不卑不亢地笑着回道。

“哦?调停?”赵括微微一笑,根本不尿,当即又笑着问道:“其余使臣,皆是为此事而来否?”

“然也......”齐、韩、魏三国的使臣也立即答道。

正在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是突兀的响起。

“非也。”

却见楚国使臣当仁不让地走了出来,对着赵括微微躬身一拜,随即说道:“我王听闻赵国遭燕国所袭,先王陨落,不甚震惊。而我楚赵本为同盟,本欲提兵北上,不想王上已然力挽狂澜。故特遣本使前来邯郸,一则祭奠先王之灵,二则为贺王上之登基,三则欲与赵国再修同盟之约也!”

赵括闻言,差点笑出了声!

这楚国的使者是真的狠呐!一通话术可谓是狠狠地打了秦国等一众使臣的脸,可偏偏,人家说的还是实话:挑起战争的是你燕国吧?把人家王上给杀了的也是你燕国吧?现在打不过了想和谈了?

怎么什么事情都是你燕国说了算呗?

我楚国就第一个不答应!不仅不答应,咱还要跟赵国站在一起!看你们能怎么办。

一番话语,楚国几乎是明明白白地站在了秦、燕联盟的对立面了。

若是楚国置身事外,赵括不会有什么意外,可楚国突然间这么强硬,赵括却是有些意外的。要知道,这些年楚国可没少吃秦国的亏,愤怒、仇恨那都是可以预见的,但明目张胆地反抗,却还是少见的。

毕竟国力强弱摆在那里,尤其鄢郢之战后,楚国对秦国,那是既恨又怕。

实际上,楚国能如此的强势,还要多亏了赵括。

没错,就是长平一战,让楚国看到了挑战秦国的可能,尤其是白起的自裁,更是将楚国脖子上的绞索给松了一大圈。

长长喘过一口粗气的楚国自然是要好好地报复一番了。

而好死不死的,燕国之事就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自然,楚国的使者就强硬了起来了。

“好好好。”赵括当即连声叫好,随即说道:“寡人与楚国亦早有所盼也,结盟之事,就由平原君亲自操持之。”

“遵王命也。”平原君也立即答应道。

看着一唱一和的赵国君臣,秦国使者只觉得前所未有的愤怒。

多少年了,自秦国商君变法东出以来,秦国的使者何尝遭遇过如此的慢待?!

但很快,秦使还是冷静了下来。不为别的,仅仅一个“赵括”的名字,便足以令秦使冷静下来。更何况,如今的赵括已是赵王。

头一次,秦使似乎意识到这次的出使恐怕难以完成网上交代的任务。

秦使保持着沉默,其他国家的使者那就更不敢插言了,不过,显然其他国家对于燕国的存亡也并不算太在意。

只是,这却是苦了燕国的使臣了。向为自己的国家说句话吧,又怕根本没有人理会,可不说话吧......

终于,在与楚国使者寒暄了数句,将一众使臣晾了半天之后,赵括这才缓缓回过了神,转向秦国使者,问道:“秦使此来何事耶?寡人记忆似乎不是太好了。”

闻言的秦使顿时脸色就不好了,记忆不好,您才多大?

显然,这是对自己的蔑视,更是对秦国的警告。

只是,身为秦使,为了秦国,即便再多的屈辱,也只能默默忍住。

当即,秦使再度躬身道:“吾等与韩、魏、齐三国之使臣此来,皆为赵燕之战而来。”

“哦?”赵括随即略带惊喜地问道:“燕国无故侵我赵土,攻我都城,致使先王罹难,秦王这是要为赵国出兵共灭此无义之国乎?”

秦使瞬间又被赵括的话语给噎住了。

好在,能作为秦国的使者,肚子里还是有些货的。当即,秦使就缓缓躬身而道:“赵王容禀:外臣闻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昔燕王有错在先,却已然幡然悔悟,决心痛改前非,故遣使于四方奔走,欲告罪于赵王,而息刀兵之祸,保黎庶之安者也。

自古燕赵不分家也,今我四国使臣并燕王使臣,齐齐觐见赵王,是为欲化干戈为玉帛,令两家重修旧日盟好之事也。

望赵王察而鉴之,勿使赵国黎民再度涂炭也。”

嗯,不得不说秦使深得张仪之真传。

首先就用“春秋”的笔法,将燕国入侵的问题大事化小,一句“有错”,虽然看似承认了错误,却无形中将入侵他国这样不可饶恕的错误,改写成了走错路一般的小错,可谓深得“春秋”之奥义也。

接着重点突出了燕王改过的决心和动作,又是幡然悔悟的决心,又是四方奔走的行动与毅力,着重地表现了燕国解决问题的态度,既有决心又有行动,这你还不原谅?

紧接着,又抛出一个刀兵、黎庶的大帽子,你原不原谅,不原谅你就是妄动刀兵之人,不原谅你就是置黎庶安危于不顾的王上。

这顶帽子,对于任何一个王上而言都是决不能戴上的。更别说赵括还是一个刚刚登基的赵王,枉顾黎庶妄动刀兵的帽子,他是万万不能戴上的。

可明明,先开战的是燕国啊!

那不管,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了!

当然,只是这样的帽子显然不足以说服一个拥有着绝对优势的国家。

再接下来,秦使就果断地亮出了底牌:你看我身后站的都是谁?除了楚国之外,其他国家可都站着我身边支持我,这你要是不好好当王,小心咱们几个王,一起合计一下把赵国的王给换了去!

尤其是最后的涂炭!可要注意啊,秦使说的可不是天下黎民,也不是燕国百姓,而是赵国的黎民。

也就是说,涂炭的事赵国百姓。

什么意思?你最好能把事情了了,不能了,说不得我们几个国家就得出兵了。

一通的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谁心里都得咯噔一下啊!

赵国是把燕国给打得丢盔弃甲的,可再厉害的赵国,国力跟秦国比也还是有差距的,更别说燕国后面站着的可不仅仅是秦国一家而已。

若是一般的赵王,恐怕还真会被秦使的这一套话术给吓回去了。

可问题是,如今的赵王,可是赵括——那个将长平之战彻底翻盘的男人!怎么可能会屈服在秦使的区区话语之中呢?!

当然了,已经胸有成竹的赵括倒也并不介意猫戏耗子般看看各国的底线。

当即,赵括便问道:“常言道:罪则赎之,过则改之。既然燕国依然知罪,却不知燕王将以何赎其罪焉?”

秦使闻言只当是赵括语气缓和,当即看向了燕国的使臣。

燕国使臣也早有准备,当即出声道:“我王欲以十城割让赵国,以赎罪也。”

“十城?”赵括笑着问道。

“然也!”燕国的使者继续迫不及待地回答道。

“可是武阳外之十城?若是如此,便是那蓟城也在十城范围内了吧!”赵括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

“赵王戏言也。怎会是武阳城外之十城?”燕使立即答道:“那是燕赵边境线上之十城也。”

“哦!”赵括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但随即便又继续笑着说道:“若是如此,寡人所言无错也。如今武阳城,便是赵燕之边境也。”

“来人......”不待燕使反应过来,赵括便已经唤来了侍卫。

“李牧将军所传之军报何在?”赵括继续问道。

“在此也。”侍卫立即托着军报答道。

“念。”赵括看着一旁的使者们,继续淡淡地说道。

“是。”侍卫点头答应道,随即展开手中帛书,朗朗而道:“今,午时三分许,破燕之重镇武阳城,得俘虏两千,特报佳捷,并求下一步之指令也。将军,李牧敬上。”

侍卫的声音不大,但在这偌大的议政殿上却是那么的清晰而宏亮。

一时间众人都给听呆了——武阳城,就这么轻易地被破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天子即国家 抗战之烽火燃血秃头小怪 第三帝国 大帝时代 大宋天朝1630 混乱:我军阀之子 大宋巨星 三国之单挑猛将 最强超级战神 召唤猛将之最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