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713章中原大地乱成粥

第713章中原大地乱成粥(1 / 1)

“楚国,作为唯一一个不与我赵国接壤之国,同时又与秦国有着血海深仇,绝不能允许楚国倒向秦国。”赵括再度强调道。

“是。”平原君也立即点头答应道:“楚国方面,微臣会让虞卿亲自前往,尽力说服楚国出兵助我。”

“好。”赵括点点头,随即继续说道:“一旦秦军开始正面向我军推进,楚军便随时可以出击,且出兵的时机宜早不宜迟。”

“是,微臣明白。”平原君再度答应道。

“齐、魏方面。”赵括微微皱眉,随即说道:“魏国有信陵君在,极有可能已经看清了赵强而秦弱的趋势,这样一来,魏国极有可能已经倒向了秦国。

因此,对于魏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重点不要放在魏王和信陵君上,放到一般的大臣,诸如龙阳君等人身上,搞清楚魏国的态度,以及其可能出兵的方向更为重要。”

“是。”平原君继续答应道:“臣请开国府内库,挑选一些名贵珍馐之物以应不时之需。”

“准。”赵括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只要能搞清楚魏国的动向,把孤的内库搬空了也无碍。”

“多谢我王。”平原君随即拱手道

“孙崮。”赵括转过了身,却是看向了汇报完毕后退到了一旁的羽林卫孙崮将军。

“末将在。”听到赵括的召唤,孙崮也是立即站了出来。

“安排魏国的密探,严密监视魏军,尤其是信陵君的动态。寡人预计,魏军若有动作,挂帅之人依旧会是信陵君。掌握了信陵君的动向,几乎就可以掌握魏军出兵的时机。”赵括接着吩咐道:“配合平原君派出的使者,把魏军的底细给我摸清楚。”

“是,末将明白。”孙崮也立即答应道。

“至于最后的齐国。”赵括随即又看向了舆图的一角,接着说道:“能让他们按兵不动,便足矣。”

“是,微臣明白了。”平原君再度应诺道。

看着眼前的舆图,赵括又细细梳理了一遍,从内部的调兵,再到外部的准备,从兵力到粮草再到外交,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遗漏的了。

剩下的,也只能交给战场上的将士们了。

“此战之重,已无需孤再多言。”转过身,赵括随即看向了众人,颇为严肃地说道:“虽然这统一战来得有些出乎意料,但既然它来了,我们便只能面对。三皇五帝之功业,尽在此战,拜托诸位了!”

“是!”

话音落下,在场诸人当即齐声地应道。

很快,随着赵括的命令下达,赵国这台机器也飞快地运转了起来。

为了抢时间,赵国的动作也没有丝毫掩饰的意思,摆明了就是告诉秦国,我知道你要来打我了。

没有悬念,秦国的黑冰台第一时间便将赵国的情况汇报到了咸阳。

而得到消息的秦国,也随即撕去所有的伪装,全力发动了起来。

秦赵两国的巨大动静自然也波及到了其他所有的国家,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都处于一片忙乱的恐慌之中。

谁都明白,这将又是一场如同长平之战一般的震古烁今的大战。

只是,长平之战充其量只不过是三国之间的角力,可这场眼前的战争,肉眼可见地将要席卷整个中原大地。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必须站队了。可明明他们希望的是坐山观虎斗,让赵秦两国两败俱伤。

只是想可以这么想,做却没法这么做。

就像是职场之上,不站队的,往往会是最先被消灭的一波。(除非中立派已经足够的强大。)

没办法,即便地处边缘,齐国也还是向秦、赵两国派出了使者。

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探听两国的虚实。

很简单的道理,既然要站队,那就要站队能赢的那一方。

可惜,好巧不巧,还没等齐国的使者抵达赵秦两国的国都呢,秦、赵两国的使者几乎是同时抵达了齐国临淄城。

更巧的是,无论秦国还是赵国,对齐国的要求也几乎一模一样:中立。

是的,秦、赵两国都不希望在战场上看到齐国的旗帜。

没办法,齐国的军队实在太难掌控。不仅仅是齐王和臣子的角力,会让军队的态度轻易改变。

更要紧的是,这齐军久疏战阵,在秦赵这样激烈的战斗面前,还真不够看的。

万一因为齐军的溃败而导致全局的崩坏,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不怕对手太强,就怕队友太菜的道理,显然秦赵两国都很清楚。

也因为秦赵两国的要求出乎意料的统一,倒是让齐国不需要任何的选择,安安心心地便与两国做起了生意来。

打仗嘛,缺的就是粮草!

齐国也算是趁着这个机会狠狠地赚了一笔。

只是,这点小钱,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根本都不看在眼里。很简单的道理,只有能把对手击败,齐国怎么拿走的,就得怎么还回来,成倍地还回来。

与此同时,赵国的使者也是飞马赶到了楚国如今的国都——寿春。

身为内阁辅臣之一的虞卿亲自来到楚国,可谓是给足了楚王面子。而虞卿给楚王带来的筹码也不可谓不重。

只要楚国愿意出兵,不论多少,战后赵军都将为楚国复陈都之地;

而若是楚国能为赵军牵制秦军二十万兵马以上,那么赵军将在战后为楚国光复鄢郢之地。

这两地,一个是曾经的国都,一个则是曾曾经的国都,显然无一不是楚国人梦寐以求想要夺回的土地。

赵括可以说也是下了血本了。

要知道,从赵括的判断之中,赵秦之战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就是颍川郡。

换言之,即便赵军取胜,能得到的,也就是如今秦国所占据的陈郡而已,而只要楚国出兵,赵国就要将这块土地直接让给楚国。

更别说那易守难攻的鄢郢之地了。

对于楚国而言,这绝对是一个绝好的复国的机会。夺回了陈郡和鄢郢之地,楚国将毫无意外地成为国力暴增,甚至成为战国的第三极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买卖对于赵国而言,也是稳赚不赔的。

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争夺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有些显得下乘了。

秦赵倾全国之兵而战,这必然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而只要能消灭掉对方的主力,至少十年之内,赢的一方都将处于绝对的优势中。

虽然暂时将两块膏腴之地给了楚国,但只要赵国愿意,随时都可以刀锋向西,直逼函谷。

应该说,楚王面对赵国提出来的条件,是狠狠的心动了。

可问题是,如今的楚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或者说,如今的楚国还没有从秦国的阴影中走出来。

两年前的陈都之战再加上后来的偷袭,楚国都输得太惨了。兵力的损失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楚国上下,都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恐秦症。

二十万秦军是什么概念?

楚国人甚至觉得这二十万大军都能直接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寿春防线给推平了。

自然,在这样的心态下,楚国根本不可能承担这样大的军事任务。

甚至,就算是虞卿飞鸽传书赵括,将牵制二十万秦军的要求下调至十八万,甚至是十五万、十二万,楚王都不肯松口。

十二万,当然不是赵括的极限,若是可能,哪怕是多牵制一万人,对于前线的战斗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是,这个数字对于楚军而言,并不算太难。

毕竟,一直跟楚国做着军械生意的赵括,当然也明白楚国的战力情况。

连牵制十二万大军都不答应,继续降低要求也毫无意义,甚至还会让楚国滋生出不该有的想法。

楚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出兵可以,但真的要与秦军作战却不行。

虽然对楚国的态度有些失望,但楚国能出兵逼近陈都,无疑也会拉扯住秦军一部分的精力。这对于赵军和赵括而言,已经算是个好消息了。

没办法,在魏国都城大梁的使臣和羽林卫密探双双发回了消息:魏国疑似已经倒向了秦国。

原因很简单,魏国,确切地说是魏王实在太平静了。

平静到似乎魏王早知道这场旷世之战就要开打似的。

事实上,魏王也确实比赵括还要早知道秦军的动作,自然也对赵国使臣的到来早有所预料。

可以说,魏国对于赵国使者的接待是十分的有力有礼有节。

也正是因为这有条不紊的安排,却是让使臣起了疑心。

而更令使臣确定魏国已经倒戈的原因,还是信陵君的失踪。

是的,作为如今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信陵君,居然不在大梁城内,直到第二日魏王宴请赵国使者之时,才匆匆赶回来。在宴席之后,信陵君又是乔装打扮飞马奔出了大梁城。

很明显,信陵君就是为了在宴席上亮个相给赵国的使者看的。

好在,这一切都被藏在暗中的赵国羽林卫的密探给看在了眼中,可惜的是,信陵君在出城之后,很快就凭借着快马将赵国的密探给甩脱了去。

也因此,赵国虽然已经确定了魏国的倒戈,却根本不知道魏国什么时候下手,更不知道魏国为了这次的倒戈准备了多少的兵力。

未知,从来都是最为可怕的。

一封封急令被飞马传向了东郡的田单和颍川郡的廉颇......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帝时代 大宋巨星 天子即国家 召唤猛将之最强霸主 第三帝国 抗战之烽火燃血秃头小怪 最强超级战神 三国之单挑猛将 大宋天朝1630 混乱:我军阀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