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宫春意盎然,外朝却有许多人家,过早的陷入了酷暑将至的躁动。
郊迎礼后,在京官员各回本司,除了个别官场咸鱼数着滴漏盼放衙,但凡有上进心的朝臣,都盯着宫门的动静。
“日前太上皇帝违豫,凶逆窃居名位,罔思分忧,逼宫惊驾,以致宁寿垂危!朕闻此祸,痛心疾首!臣节悠重,不可不慎!着法司覆问逆臣,书罪定刑,宜从重典!严惩不贷,以申忠义!”
一封杀气腾腾的手诏,惊落了无数杯盏。
政事堂的五位宰辅,无论为公为私,都不愿兴起大狱。难得政事堂意见一致,联名求见陛下,却只换来了一封“太上皇寝疾权不听政敇”。至此,连几位世家大佬都坐不住了。
是陛下借题发挥?还是太上皇真的病危?等到君逸羽留宫侍疾的消息传出宫门,许多人想起荣乐王也曾是京城名医,更觉心慌意乱。太上皇已年逾花甲,撑着一口气等儿孙回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近期的纷争牵连广泛,如果陛下只为震慑群臣,世家联手周旋,必能让天家投鼠忌器。可若是太上皇真的病危……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既有实权又占理的皇帝,真想大开杀戒,谁冲在前面谁就死得最快。偏偏陛下以侍疾为名暂免朝参,世家联盟想探听虚实都没有机会。投石问路?能跻身世家的,就算门第有高低之别,也都是家大业大的人物,谁愿意去当那颗石头?没看肖家肠子都快悔青了吗?
玉安的多处官宅,一夜无眠。修仁区的孙家正院,还发生了一场争执。
第二日,孙勋上表请罪。
昏聩失察,从附凶逆?孙家这回倒是知进退。君天熙微觉意外。
若要整肃朝风,孙家这棵根深叶茂的墙头草,必须拔除。君天熙打算将孙氏交付法司,在得知那天参与宫门之乱的孙家子弟,只有孙勋父子上请罪表后,君天熙一分意外添成了十分。最终,她下旨将孙勋贬为了汉州别驾,孙勋之子孙成则官降两级。
孙勋贬谪京外,让犹疑者更加犹疑,动摇者更加动摇,唯一一致的是,众臣的视线在此之后,都集中在了潘宁身上。在前些日子的叩阙事件时,潘宁与孙勋同为参议政事,又同是“宫门之乱”的参与者,孙勋都请罪了,潘宁还能无动于衷?况且大家心知肚明,潘宁实是始作俑者。
潘宁没能说服同盟,反而被一群老狐狸推出来当探路石,只能安慰自己还有皇长子。没等潘宁下定决心请罪,右相韩钦抢先上了辞呈。
御笔一挥,韩钦罢相。
陛下,竟然真的罢免了我……不是对世家都留有余地吗……难道是要敲打摇摆不定的寒门?汉州虽远在千里,却是上州,若是针对寒门,不该对孙勋轻拿轻放啊……对孙家还有余情?或是……连一次挽留都没有,天家对我早有不满?
韩钦傻眼的时候,各个曾经参与“宫门之乱”的庶族官员,争先恐后的写起了请罪表。历来重臣辞位,三留三让,方显君臣和谐,像韩钦这样直接被罢免的宰相,可称一大奇闻。算起来,韩相那日只是袖手旁观,陛下就对他如此不留情面,他们这些实打实的投机者,哪里还能侥幸?
潘宁见形势大变,有意拉着各大世家抗争一二,以免过于被动。可惜宫中一套迷魂拳,不仅打动了庶族,也打散了世家联盟的心。而大理寺卿、参知政事纪典那头,见陛下没有兴大狱的意思,很快将肖崛判了大逆,呈送内廷。
才丢了太仆之位的肖恢,从一开始就没有救子的心思,多方奔走,只为避免连坐之忧。在各大世家看来,陛下贬几个人、杀几个人,都是应该的。但若是揪住秦州肖氏任意杀伐,则侵犯了世家的底线。尤其潘宁,深知若不能保住肖氏,恐怕今后再也没人敢为他卖命,对肖恢的请托,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肖恢拿到世家联盟的许诺,还没来得及歇上几口气,又险些栽倒在地。无他,只因宫中对肖崛案的批复,令人脑门发黑。圣意说:经君逸羽的用心诊治,太上皇的龙体有所起色,念在肖崛大错未成的份上,可暂免死罪,但是不忠之门,不配奉君,肖崛及其子孙,自今往后,勿令齿叙。
所谓世家,累世显宦才称世家。断绝仕途,等于掀翻了世家的立身根本。虽然陛下只是禁锢了肖崛的子孙,可名下挂着个“不忠之门”的儿子,其他子孙的仕途有何指望?肖恢越想越闷,偏偏还得叩谢圣上的不诛之恩。
狱中的肖崛接到圣旨后,生不如死。以他的家世,革职为民,也大可锦衣玉食。可是子子孙孙都禁锢仕途,他的血脉,哪里还配称世家?秦州肖氏资源有限,就算是嫡系血脉,家族也不会眷顾无用之徒。肖崛想起族中那些落魄人,几乎看到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凄惨未来。他宁死也不愿接受这样的结果,执意不肯出狱,指望潘家和肖家能捞自己一把。
事实上,经历前代的战乱摧残,世家在华朝立国之初,就不复先代的光芒。科举取士以来,凭着家学渊源,才力压寒门一头。如今宫中占理,若世家铁板一块,也许还有一争之力,但是世家之心早就散了,更别说世家中还有长孙氏那样的帝党。况且,明摆着宫中无意赶尽杀绝,人家凭什么为肖崛的儿孙拼命呢?说难听点,大家都还得在一个锅里吃饭,少了肖崛那一口,大家还能多吃点。
潘宁深知这一点,对肖崛案有心无力,只能在其他方面对肖恢提出补偿。
肖崛没有等来想要的转机,只等来了家族的无情——肖恢为顾全其他的儿孙,与肖崛断绝了父子关系。
君承天在病中也关注着外朝的消息,他看出了女儿不想君逸羽涉足朝局,却与其意见相左。常常趁君天熙不在时,为赵羽分析时局。
赵羽早知道君天熙意在“禁锢子孙”,却着实看不懂中间的弯弯绕绕。通过君承天的解说,她才知道,君天熙的动作虽然不多,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权术运用。中间但凡有一丝差错,都会引起世家的反扑。此外,她还从君承天嘴中得知,禁锢肖崛的子孙,如今瞧着无甚大碍,等到今后再有世家子弟想替人冲锋陷阵,都得先为子孙掂量掂量后果,可谓是用意深远。
赵羽佩服君天熙的权智,也为她叹息不已。因为侍疾的缘故,君天熙最近也住在太上皇的宁寿宫,与赵羽的房间相隔不远。虽然免了早朝,但是积压的政务还得处置。赵羽有时午夜梦醒,还能看到君天熙房中的灯光。
杀鸡儆猴之后,本以为再将那天“受人蒙蔽”的官员不痛不痒的贬几级,“闯宫”的事就可告一段落,没想到肖崛竟是个妙人。他抱着我不好过别人也别想过好的心思,自称是受人指使,才会逼宫惊驾,一连串报了六个人名。
那六个名字,包括潘宁在内,每一个都是世家执牛耳的人物。更为绝妙的是,这六位族长所在的世家,门楣有高有低,天家若是有意,将他们绑在一起一气儿处理了,也不会过于棘手。
肖崛此举,等于是在向天家投诚求饶。君承天闻讯大喜,有意顺水推舟,重挫世家势力,还想放肖崛一马。君天熙却不愿再助长党争的气焰,直到此时,她才将自己的意图告知君承天。父女两人辩论了一番,最终,君天熙说服了君承天,下旨秉公审问。
天家无因势利导之心,外间却不乏党同伐异之人,甚至涉案的六家世族内部,都有人想取族长而代之。一时间,无数明刀暗箭飞到了六位族长身上,又串联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狱。
君康逸一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回到了玉安。
早年为了逃避和亲,君若珊名义上一直是一名女冠。君承天派她去找君天熙时,就对外宣称她在闭关祈福。不好突然中止“闭关”,抵京后,君若珊去了华清观。长孙蓉则返回了翼王府。入宫探疾的,只有君康逸夫妇二人。
皇城纷纷扰扰,让君康逸和萧茹都有些忧心,踏入内廷后才发现,宫中竟然丝毫未受影响,宁寿宫中,更有些温馨的意味。
君天熙忙碌,君煕佑也得上学,为了多陪陪君承天,赵羽带着君若萱,一向在君承天寝殿中玩耍。
与君康逸夫妇见礼后,赵羽牵着小公主离开了寝殿,殿内侍候的宫人也鱼贯而出。
等殿内没了晚辈和外人,君康逸才红了眼眶,“叔父……见老了。”
“年纪上来了,就是该老了。”
君承天宽和的笑容,依稀有当年的风采。君康逸望着他鬓边的银发,更觉不是滋味,他一撩衣摆,重跪在地,哽咽道:“逸儿不孝,辜负了叔父。”萧茹也跟着跪地。
“也是熙儿处置得不妥当,羽儿又生死不知,你有误会也是人之常情。好在羽儿安平。过去的事都不提了,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君承天不容拒绝的扶起君康逸,眼神是老人特有的期待,“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君康逸哪里还说得出“走”字?在高堂辞世后,他只剩这一位至亲长辈了。就算孩儿没回来,岳父大人在京,他与爱妻也早晚是要返京的。
“不走了。”
“那就好。”
收整情绪诉说了一番别情和病况,君承天才道:“正好今日茹儿也在,我有意以冲喜之名,让熙儿和羽儿尽快完婚,你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