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七年,北京城里热闹非凡,但又笼罩着紧张的气氛。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官兵刚贴上,学子书生们一拥而上,顿时有人哭泣有人喜。榜上前三位的,官兵早已到他们家里报喜,并接进了宫。
乾隆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文章,问道底下三人这是谁写的。
一人身穿蓝色衣服,腰间挂着一个针脚不齐的荷包的人出列,“回皇上,是学生所写。”
乾隆满意的点点头,“写的不错,你很有治国头脑啊。不知你师承何处?”
乾隆看这书生穿着平庸,身上有一股书卷气息性子却又不是很迂腐,眉眼间正气荡然。写的文章处处直戳要害犀利无比,怕是个寒门贵子啊。只不过,一个学生尚且如此,他的老师应该更为厉害。
“回皇上,学生恩师姓艾名琪,学生小的时候家里父母双亡,是恩师不收学费教导学生,这么多年,都是恩师一手培养学生的。”说到自己的老师,李季元就滔滔不绝,还拽着腰间的荷包补充道“学生这次来京城考试,师母还给我缝了个荷包,说是保佑学生过关斩将。”
李季元面露感激之情,师傅师母就是他的再生父母,他激动的讲完,没想到一抬头,看见乾隆比他还要激动。
乾隆拿着试卷的手都开始发抖了,艾琪?会是他的儿子艾琪吗?
“你家住何处?”
竟然还会问住哪儿?李季元虽心里纳闷,却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学生云南大理之人。”
是永琪了,肯定是永琪。“来人,笔墨伺候!”乾隆吩咐道。
李玉把笔墨放置李季元的面前,属实是把李季元整懵了,这是让他现场发挥一次吗?
应该是的,李季元执笔,准备听乾隆出题。
另外两位一同榜上有名的人,也百思不得其解,还没听说过要现场写文的。他俩也竖起耳朵听题,先想想怎么写,不至于临笔时自乱阵脚。
“你自修书一封,说朕要见他,对了,让你师母和她哥哥嫂嫂们都来。另外,告诉你师傅师母,你高中状元了。”
乾隆并未出题,只说要见他师傅师母以及师母的哥嫂。李季元震惊,乾隆怎知师母有哥嫂,但他不敢问,只提笔写道“问师傅师母安
季元应君王之命殿前提笔,季元已中状元,感谢师傅多年来的授课辛劳,也感谢师母赠与糠饼以裹季元之腹。君王有令,邀师傅师母与师母之兄嫂一同前往北京。”
见李季元写好后,李玉赶紧接过,乾隆让快马加鞭送去。
十六年了,永琪和小燕子已经离开北京城有十六年了。随着年龄的增加,乾隆是愈发的思念故人了。
李季元本就是他属意的状元郎,可是他没想到,李季元这个状元,竟然是永琪一手教出来的。
送走李季元三人之后,乾隆不知不觉走到了永和宫门口,今日知画带了绵亿进宫,愉妃貌似挺开心的,她们三人在里面说笑。
看样子,愉妃似乎已经释怀永琪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