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季汉再兴 > 第49章 徐庶病逝

第49章 徐庶病逝(1 / 1)

随着制度的改革,身为天子的刘永更加轻松了,许多的政务只要交给手下的大臣们去处理就行,自己只要最后看一看,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可以交给尚书省去执行。但是这可却苦了手下具体做事情的大臣了,尤其是尚书省的具体办事人员,常常是一件事情还没办完,另外的事情又来了,弄得尚书左右仆射郭攸之、董允苦不堪言,刘永便擢升秘书郎马秉、费承二人为尚书左右丞,并给尚书省增加了令吏、书令吏、都事共计三十人,同时大力精简机构,裁撤少府典农司等数个机构不必要的人员四十五人,全部调往安西都护府任职。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事情逐渐交给大臣去做,一些身体本就不太好的大臣也是因为政务繁重,陆续的病逝。

最让刘永有些惋惜的还是大司农杨洪。

熙汉四年十一月初九,大司农、昌凌侯杨洪在大司农官署病逝,谥成,刘永为了嘉奖杨洪之功,以杨洪长子杨成为中书舍人,次子杨安入国子监。大司农,则以靖侯庞统之弟庞林为新任大司农。在诸葛亮等人的举荐下,故广汉太守习桢之子习忠被擢升为诏令司翰林学士,随侍刘永身旁。

而曹魏、孙吴也有大臣陆续死亡。

战败于石亭的曹魏大司马曹休在十月初七便病死于合肥,十一月二十三,曹魏司徒王朗病逝于邺城。吴国那边,十月初六,吕范被孙权晋为大司马,但是印绶还没到便病死。十一月十八,吴国三代元老、老将军、奋威将军陵阳侯周泰病死、十一月二十九,在江陵的征北将军、芜湖侯徐盛因箭伤发作病死。

熙汉五年三月初三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下方的大臣一个个正襟危坐,不少的大臣都是面带倦色。

“陛下,”吏部尚书、德阳侯黄权站了出来,“今岁大汉第一次科考便要开始,吏部会同太常已经商议好了具体实施办法。”

“卿说吧!”刘永也是非常的疲惫。昨天晚上和诸葛亮等人就一些国家制度的改革讨论了一个晚上,现在朝议也是强打精神听他们说。

”臣等商议,科考实行三轮,士子皆考学儒家典籍,“黄权说出了商议的方案,”第一轮经过筛选,通过者可进入第二轮。第二轮科考,士子按照自己所长,选取考题。考题分为儒家典籍和治国之策、律法典籍、算学之术,考题由国子监的诸位大儒们与中书府、秘书监、尚书省拟定。第二轮科考未过者,称其为举子,可由吏部选用,派赴地方任职,皆需从里正等职开始。第二轮科考通过者称其为进士,进士进入第三轮,考题由陛下亲自拟定,进入第三轮的进士们,按照科考成绩由考官分列排名,前五名者,由陛下亲自决定名列。进士们通过科考,可派赴地方郡县任职,也可入御史台担任御史、都御史、或入翰林院,皆由吏部不等的分配。“

”吏部做得很好,“刘永点了点头。他本来还想把那些参加科考的士子名字盖住,以免作弊,但是为了安抚世家,只能暂时放弃,等到寒门子弟在朝中有了一定的比例后,再进行也不迟。”第一次科考在什么时候举行?“

”吏部商议的是八月初一举行,“黄权说道,”由于许多士子还不知情,需要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因而将时间放在了八月。“

”吏部尚书考虑的很周详,“刘永点了点头,看向了诸葛亮,”丞相以为呢?“

”陛下所言甚是,“诸葛亮回答道,”不过臣以为,科考开始前半月·,陛下可令金吾卫、神武军、以及羽林军配合大理寺人员维持长安城的秩序。“

”丞相所说很有道理,“刘永点了点头,又叹息着说道,“现在大理寺卿徐庶的身体不好,一直告病在家休养,大理寺的事务,大理寺少卿要多费心。”

大理寺少卿上官雝、杜祺二人拱手出列,“臣领命。”

“去岁昌凌成侯因病而亡,朕痛心不已,”刘永说道,“国朝又少了一位实心做事的老臣了。传告太医,务必使大理寺卿的身体好起来。“

从去年开始,大理寺卿徐庶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许多的事务就由上官雝、杜祺接手处理。

”大理寺卿与昭烈皇帝相识于乱世之中,“刘永接着说道,”后因母亲被曹操俘获,为了母亲不得已降于魏,但其忠心可表,诏令司传诏,封大理寺卿为襄城侯,食邑两百户。其子徐兴入翰林院。“

”陛下圣明。”群臣高呼。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拍马屁,有一部分确确实实是发自真心。他们都是老臣,就连徐庶这样归来不久的大臣都能封侯,他们也肯定会有封侯的机会。

——————

三月十七潼关右武卫大将军行辕

作为目前大汉南军最为精锐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前身是魏延在汉中精心训练的两万人,但是军制改革后,只有原本的五千人被留下来了,其余的五千人从南中庲降都督府、永安驻军抽调,部将校尉等人也被调换,每四年一轮换,但是在魏延的训练下,仍旧是最为精锐的军队,潼关附近山林密布,北有蒲坂津、南有华山、西靠华阴县,位置险要,大量的弓弩手都被布置在这里。长期在这里布置了两万军队,一万人为右武卫本部,一万人为府兵,府兵从关中、河朔选调。

熙汉五年朔望朝上,刘永推动并且恢复了由建信侯刘敬给高祖皇帝制定的‘强本弱末’的国策,从剑南道迁移十万户百姓至关内道、京畿道,从河朔之地以及陇右道将河朔之地、陇右道的羌、氐、鲜卑诸族南迁至剑南道各郡县拆分安置,同时鲜卑诸族的青壮男丁被大量的选用入永安以及潼关等地的军队之中。而南中各族也被强行北迁至河朔、陇右道的郡县。

与此同时,剑南道的世族豪强也被强行迁籍至关中,当然为了安抚他们,刘永从这些被迁籍的世家中选拔了优秀子弟进入国子监,有几个特别优秀的还入职尚书省和秘书监任职。

作为南军一卫的大将军,季汉仅有的几位公爵之一,右武卫大将军、义阳县公魏延的地位无疑是非常尊贵的。在国朝武将之中,也就只有最受信任的真定郡公、兵部尚书赵云的地位在他之上,其他的人不论是马岱还是吴懿等人,都不能与他相比。

右武卫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一支精锐军队,论战斗力,不比右骁骑卫这样的骑兵差,甚至还要强于右骁骑卫。

“大将军,”右武卫前军将军、右武卫将军都亭侯爨习对魏延说道,“我前军斥候来报,伪魏征西大将军张郃调派五千人在靠近潼关三十里处屯田,同时伪魏河南尹所属的屯田卒也已经补充完毕,正在进行春耕,我们后军是不是也要开始?”

“当然要开始,”魏延点了点头,“传令集结而来的一万府兵和后军一起,进行今年的屯田,前军斥候向伪魏河南尹、并州等三处方向撒出三分之二的斥候卒,务必掌握对面的动静。还有,请绣衣卫的诸位配合行动,有什么紧急事情立刻汇报。”

“是。”爨习点了点头。

“还有啊!”魏延又补充道,“派人告知驻防武关的左武卫大将军高翔,左武卫的府兵也要开始屯田,斥候也要撒出三分之二,确保武关以外六十里伪魏大军没有动静,一切都要按照之前的做好,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这些对魏延等人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自打两边停战后,汉魏两军就在潼关、武关一线长久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二十三天前,右武卫右军将军皇甫昱就奉魏延的将令带着右军所部两千人以及三千府兵,五千人大张旗鼓的出潼关操练,引得魏军将军张虎带着一万人在其附近监视者,汉军操练,魏军也操练,反正就是不让对方休息,始终保持在紧绷的状态之中。

十天前,魏军从并州出动水军战船六十艘以及弓弩手五千,在大河上演练,魏延就令水军出蒲板津,也大张旗鼓的操练。

—————————

四月初九长安城襄城侯府

刘永在千牛卫和金吾卫的护卫下,急匆匆的赶来了徐庶的府邸。

刚刚的刘永正准备下榻椒房殿,宦者令王道带着丞相诸葛亮进了椒房殿,说是大理寺卿徐庶病危了。

急匆匆的走进了徐庶的房间,徐庶长子徐兴跪在徐庶的床前伺候着,徐庶府上大大小小的奴仆、家臣都在。

“父亲,”徐兴呼唤着自己的父亲,“父亲,陛下来了。”

徐庶慢慢地把眼睛睁开,看到刘永非常的激动,刘永来到徐庶床边坐了下来。

“徐公,朕来了。”刘永看着这个油尽灯枯的老臣,知道现在不是说安慰的话,“你有什么要告诉朕的吗?”

“陛……陛下,”徐庶激动的说着,“臣自归来后,感念陛下恩德,蒙陛下不弃,授臣大理寺卿之职,管辖国朝律法,臣本想用尽余生,以报陛下和昭烈皇帝知遇之恩,但……但天不假年,上天不给臣时间,让臣无法报答陛下之恩德,饮恨无穷!”

说着,徐庶指了指桌上,“臣…………臣已无力所说,臣为国朝律法的制定的些许建议,皆在桌上的遗奏之中。”

徐兴立马将父亲的遗奏拿了过来,刘永接过遗奏,徐庶接着说道,“臣与昭烈皇帝相识于孝愍皇帝建安六年的战乱之中,蒙昭烈皇帝不弃,委以重任。后因臣…………臣之母亲被曹操所掳,臣不得不委身侍贼。又蒙陛下不弃,以伪魏诸俘虏之将,换臣等归来,并委以重任,臣感激涕零。”

说完了,徐庶又看向了儿子,“兴儿,你记住,要替为父尽忠,以报陛下之恩德。”

“父亲,孩儿都记住了。”徐兴也是泪流满面。

“好,好啊!”徐庶看着欣慰的看着儿子,又准备和刘永说些什么,但再也坚持不住了,头一偏,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父亲。”徐兴大哭,徐府内的家臣、家人也都是哭了起来。

看着这个离开的老臣,又看了看他最后的遗奏,刘永有些复杂,开口道,“传诏,大理寺卿离世,朕甚哀之,其令太常等选一美谥以赞其功。”

“臣等奉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全民国主:朕率大秦横扫八荒 三国麴义传 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 朕只想做个昏君只是大虾米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 南明大丈夫 叫我万岁爷 超级领队 大唐最狂暴君 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门劫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