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传奇 > 第六百零七章 一挫再挫

第六百零七章 一挫再挫(1 / 1)

甘学阔所谓的要整顿淮安码头,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是要动真格的。

漕运总督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漕运的畅通,其次才是巡抚淮北的四府三州,离开了这个前提,漕运总督就不需要设立了,漕运是保证大明南北疏通的血脉,可以说北方的运转,很大程度上面就是依靠漕运,前几年的时间,尽管北方诸多地方也遭遇到了灾荒,而且还有流寇的侵袭与后金鞑子的入侵,但因为漕运的稳定,大量的粮食通过漕运运送到北方,故而北方能够保持稳定。

如今这种稳定的局势,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漕运不畅。

甘学阔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保证漕运畅通,将大量的漕粮迅运抵北方去,接下来才有可能说到其他方面的事情,至于说废除郑勋睿在淮北确定的所有规矩,也要等到漕运畅通之后才能够动手。八壹中文網

甘学阔可不笨,从京城出,乘坐船只,沿途他都注意了运河上面运输的情况,没有现有很大的问题,而且淮安码头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那么多忙碌的商贾,这就说明大运河的运输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要不然这些商船和商贾守候在码头,难道没有事情做了,可为什么今年运送到京城以及北方的漕粮大幅度的减少,以至于京城都难以维持了,可通过大运河运送到北方的粮食还是不少,都是商贾专门运送去做生意的。

这只能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郑勋睿故意的拖延,不想将漕粮运送到京城和北方。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收集漕粮,其二就是保证漕船充足。

甘学阔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好解决的,不应该存在什么难题。

征收漕粮,只要各级的官府努力就可以了,至于说保证漕船的充足。那就需要整顿淮安码头了,凡是商船一律暂时禁止出入,保证漕船能够停靠在码头等候。

淮安府知府吴伟业和淮安府同知、山阴县知县李岩来到了总督府。

总督府在淮安府境内,更是在山阴县境内。故而知府和知县要协调漕运总督府做好漕粮的征收和储存事宜,完成移交之后,甘学阔才现漕运总督府的仓库里面,竟然没有漕粮,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秋收季节尚未完全结束,正是大量征收漕粮的时节,仓库没有漕粮的储备,难不成郑勋睿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征收漕粮是各级官府的职责,漕粮征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大运河沿线的官府,征收漕粮之后,堆积在码头,或者是装船直接运往京城和北方,第二个层次是河南等地的漕粮。官府征收之后,运抵淮安,统一集中,运往京城和北方,第三个层次就是南方的诸多官府了,征收漕粮之后,或者利用水路运往淮安,或者通过6路运往淮安,统一装船之后运往京城和北方。

秋收季节尚未完全结束,这个时候征收漕粮。问题应该不大。

漕运总督甘学阔、督催参政马士英正在总督府等候,吴伟业和李岩刚刚坐下,甘学阔就开口了。

“吴大人,李大人。你们是协助总督府征收漕粮的,本官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没有能够将漕粮征收上来。”

甘学阔尽管脸色平静,说话却是毫不客气的。

吴伟业看了看马士英和李岩,低下头没有开口。

李岩微微皱了皱眉头,开口回答了。

“大人。今岁的情况特殊,漕运总督府曾经专门催促过山阴县,不过粮食早就提前征收了,去年年底后金鞑子在北直隶肆掠,因为各路驰援的大军需要大量的粮草,内阁曾经要求漕运总督紧急调运粮草,为此漕运总督府专门给朝廷写去了奏折,言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无法征收漕粮,唯有采取借粮的办法,当时内阁同意了,故而漕运总督府要求淮安府和山阴县负责出面筹集和借道漕粮,借粮耗费了很大的气力,可今年必须要归还漕粮,秋收季节的时候,征收到的漕粮全部都归还了,目前尚有二十万石的缺口,没有能够归还。”

甘学阔感觉到一口气堵在了胸口,想却不出来,去年北直隶遭遇到后金鞑子的侵袭,的确消耗了大量的粮食,特别是后来救助北直隶各地的受灾百姓,用去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的确是从淮安运送过去的,这个情况甘学阔知道。

李岩的回答,让甘学阔无话可说,要么采取寅吃卯粮的方式,征收明年的漕粮,可这样一来,征收的进度就不好说了,毕竟是借漕粮。

“这个情况本官知道,不过漕粮运输关乎到京城和北方的稳定,漕粮还是要征收的,今年年内必须运送一百万石的漕粮到京城和北方。”

甘学阔说完之后,吴伟业跟着开口了。

“大人,去岁年底借的漕粮的确还有二十万石没有归还,账目尚在府衙,大人可随时查阅,若是有问题,下官甘愿接受任何的惩处,大人要求征收漕粮,下官的确危难,若是能够将二十万石借来的粮食即使归还,下官和李大人还能够想办法再次借到粮食。。。”

吴伟业还没有说完,甘学阔的脸色就变化了。

“今年尚需运送一百万石漕粮到京城,怎么可能继续归还二十万石粮食,总督府已经拿不出来一石粮食,如此岂不是耽误了大事。”

这个时候,马士英也开口了。

“甘大人,吴大人和李大人说的是实情,去岁内阁督促漕运总督府,因为大运河冰冻,采用了6路运输的方式,运送了一百八十万石漕粮,全部都是借来的,今年必须要归还的。”

押运参政粟建成进入到了书房。

“粟大人,这漕船的准备和押运的事宜,可否准备好了。”

粟建成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神情。

“大人,情况是这样的,郑大人到淮安来之前,淮安驻扎了一万五千漕运兵丁,他们负责押运漕粮,不过漕运兵丁的消耗太大,郑大人感觉到难以应对,为了节约开支,能够将更多的漕粮运送到京城和北方,故而将漕运兵丁悉数遣散,一部分去了南京的京营,还有一部分转入到漕船的上面,从事漕运事宜,如今郑大人离开了淮安,这护卫漕运的兵丁,一时间无法找到,还要请大人出面协调。”

甘学阔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

他是以户部尚书的职衔兼任漕运总督的,调集兵丁的事宜,乃是兵部负责,他是不能够也不敢插手这里面的事宜的。

护卫漕运,至少需要近一万的兵丁,一时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军士,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养活这些兵丁,是需要不少银子的,短时间之内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银子。

勉强压制了怒火,甘学阔再次开口了。

“漕船是否准备妥当了。”

“禀大人,下官想方设法找到了一部分的漕船,一共有三十艘。”

甘学阔终于忍不住了,三十艘的漕船,按照每艘漕船运送五百石粮食计算,一次就是能够运送一万五千石粮食,从淮安到京城,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每月运送一万五千石漕粮,就算是不停歇,按照十个月的时间计算,也就是能够运送十五万石漕粮。

“难道说漕船也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粟建成倒是不着急,慢慢开口解释了。

“大人,以前漕船都是总督府直接管辖,每年总督府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郑大人后来立下了规矩,总督府需要节约开销,不再固定漕船的数目,需要运送漕粮的时候,让大量的商船承担运送任务,可每次运送之后结算,故而总督府管辖的漕船,数量很少。”

“听你这么说,如今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啊。”

“的确可以,可需要大人下令,同时确定下来每艘商船的报酬,下官才敢去招募商船运送漕粮。”

“那你说说,招募一艘商船,需要多少的银子。”

“下官记得分为三种,大型商船是五十两银子,中型商船是四十两银子,小型商船是三十两银子。”

甘学阔的脸色再次白,雇佣这么多的商船,需要大笔的银子,可这些银子从什么地方拿出来,仅仅依靠漕运总督府,根本没有办法。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甘学阔好像是无头苍蝇,漕粮、漕船以及押运的兵丁,全部都没有能够落实,为此他还专门到淮安府衙、山阴县衙,看到的情况的确是没有粮食,而且商贾还时不时的到县衙和府衙,催要当初借出去的粮食。

陷入一团乱麻的甘学阔,终于感受到自身的幼稚了,想想郑勋睿的能力,想想人家能够在几年的时间之内,将整个的淮北治理的井井有条,哪里是他短时间之内能够改变的,要是想着在这里用强,恐怕后面的结局会更加的糟糕。

一个可怕的景象出现在甘学阔的脑海里面,一方面淮北完全按照郑勋睿确定的模式展下去,一方面漕运无法进行,他要承当这个巨大的责任。

一再的遭受挫败,甘学阔陷入到苦思之中,他该如何摆脱这样的局面。(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变身优雅女神 深渊卡牌 大秦:寒门小娇妻君夜 汉末武圣 变身之九尾狐仙 假太监:我为女帝打天下炒扎粉加肉 风起南宋 我的妹妹叫雏田 明末:从零开始造反神武之战 1640四海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