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阁辅徐望华看来,大明已经稳定下来,完全可以在辽东和辽南开始对八旗军全面的征伐了,毕竟这才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在皇上身边那么多年,徐望华当然知道皇上的某些想法,北方的八旗军以及大清国一直都是巨大的威胁,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大明北方巨大的动荡。八一?中文?▼■网■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过去,皇上一直都没有提及征伐八旗军的事宜,而是在内阁、朝廷以及军队重组的方面耗费心思,折让徐望华感觉到奇怪了。
不仅仅是徐望华,内阁次辅周延儒,以及其他的内阁大臣,也对此表示了不理解,就连最为忙碌的左都御史文震亨,都在早朝的时候提到了征伐八旗军的事宜。
都察院的职责早就不一般,直接对皇上负责,不受内阁的节制,监督大明所有的官吏,且无凭据的弹劾与诬陷被严厉禁止,这让文震亨的压力巨大,在省府州组建都察院的分支机构,明确其职责,那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可惜皇上对这一切好像都是无动于衷的。
与此所不同的是,皇上投入巨大的精力开始对郑家军实施了诸多的改革。
第一项改革就是调整郑家军各级军官的组成,以前郑家军的各级军官,基本没有什么读书人,哪怕是秀才都很少,几乎都是从战斗厮杀之中成长和提拔起来的,可现如今皇上专门下旨,郑家军游击将军以上的军官,除非是特殊情况,今后都需要有举人以上的身份。
第二项改革就是彻底废除军户制度,军队改为招募制度,这一点彻底的改革非常的关键,可以说完全否定了大明以前的军队构建,也正是因为废除了军户制度,才能够设立七大军区。八●一?★中文?网.ww.★撤销各省的都指挥司,不过伴随废除军户制度的实施,军士的饷银也得到了充足的保证,其开销全部由朝廷直接承担。
第三项改革就是放开了军士招募的限制。鼓励有一定学识的年轻人进入到军队之中,这些人进入到军队,若是表现良好,能够得到优先提拔。
第四项改革是最为关键的改革,那就是关于文官和武官的身份事宜。大明朝廷历来都是重文轻武的,可皇上下旨,军队之中的军官若是进入到文官队伍之中,仅仅是低半级安排,譬如说正五品的游击将军,出任文官的时候,其品阶为从五品。
而且文官和武官的区分不再是牢不可破的,文官随时有可能进入到军队之中成为武官,武官也能够随时进入到文官队伍之中。
皇上同时还耗费了最大的气力整顿水师。
驻扎在蓬莱和福建的水师,其最高指挥官水师都督由郑锦鸿直接兼任。这完全出乎众人的预料,就算是郑家军诸多的总兵副总兵,都没有特别的重视水师。
皇上对军队的重塑,在朝中引了巨大的反响,反对的声音还是不少的,毕竟几百年甚至接近千年的时间过去,重文轻武已经成为了习惯。
可是皇上不为所动,坚持如此做。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初五,瑞元元年十一月初五,乾清宫。
早朝已经结束。此次的早朝,有关军队改革的事宜争执已经达到了顶峰,原因就是皇上下旨,要求在国子监培训的诸多两榜进士之中。抽调一部分成绩优秀的进士直接进入郑家军,担任郑家军的各级军官,而这些两榜进士很是想不通,不愿意进入到郑家军之中。八一★??●中文网★
当然,要说这些两榜进士抗旨不遵还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们思想上没有形成很好的认识。进入到郑家军之中,也难以承担重任。
皇上于是将内阁大臣以及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系数留下,要专门说明派遣两榜进士进入郑家军为军官的事宜了。
按照先前的安排,讲武堂正在慢慢生改变,成为专门培训郑家军各级军官的学堂,郑家军各级军官全部都要进入到正在慢慢转变职能的讲武堂培训,若是培训不能够合格的人员,不能够继续担任郑家军的各级军官。
内阁大臣以及朝中大部分的官员认为,由讲武堂培训郑家军军官就足够了,没有必须从国子监抽调两榜进士进入到郑家军之中,再说军官人选的挑选,完全可以通过武举的方式进行,说白了,两榜进士对于武官和武将的看法还是戴着有色眼镜。
郑勋睿看着诸多的大臣,语气凝重的开口了。
“朕决定对郑家军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诸位爱卿是有想法的,诸位爱卿若是想通了,下面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议论,国子监的两榜进士进入到郑家军之中,也就不会产生阻力,故而朕认为根子还是在诸位爱卿的身上,今日朕就与诸位仔细说说此事。”
“军队乃是国家只根本,没有强盛的军队,一切都无从说起,就算是我大明王朝富裕了,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手里有钱有粮了,可是没有强悍军队之保证,这样的富裕也就是昙花一现,根本不可能维持。”
“南宋和北宋的惨痛教训,诸位爱卿都应该明白,也正是从这方面考虑,朕才下定决心建设好郑家军。”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是流传民间多年的俗语,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更是形容了军士素质之底下,为什么会形成如此之认识,也就是朝廷认为当兵的只要能够冲锋陷阵杀敌就可以了,不需要有什么学识,这就导致了军士素质低下。”
“我大明王朝开国三百余年了,这样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军户制度更是让军士的素质低下,军队之中识字之人极少,千人之中难以挑选出来一人,就连军士自身都认为,学识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只要能够冲锋杀敌就可以了。”
“真的是如此吗,朕看这样的认识大错特错,极其的愚蠢,天启和崇祯年间,杀良冒功的情形屡屡出现,流寇肆掠的时候,老百姓甚至支持流寇、痛恨朝廷大军,这也导致流寇不断的展壮大,最后甚至杀入到京城,逼迫先皇自缢身亡。”
“军队需要有军魂,军士需要有素质,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情形,绝非是什么好事情,军士一旦没有素质,没有军纪军规的约束,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侵害百姓利益,无恶不作,导致军队整体素质下降,真正到了冲锋厮杀的时候,就是一盘散沙。”
“郑家军组建的时候,订立了严格的军纪军规,现如今这些军纪军规已经成为郑家军的军魂,这样的军魂必须延续和展下去,可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提升军士个人的素质,能够做到这一点,郑家军就能够长时间的强盛下去。”
“郑家军承担的还有数不清的任务,北方有八旗军和蒙古部落,海外有诸多的蛮夷,这些都需要郑家军的将士去打败和彻底征服,或许十年,或许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朝廷如何维持郑家军强悍的战斗力,其中之一就是提升军官和军士的素质。”
“盛唐时期的军队,威震四方,令人不敢侧视,其原因无非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作战,对于军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其二是充足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为军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其三就是军官军士的素质极高,军士主要由良家子弟和品行良好的读书人组成,他们有着很不错的学识,有着极强的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如此高素质的军士,必然组成作战勇敢、意志顽强的军队。”
“反面的例子也很明显,那就是元朝的军队,其战斗力极其强悍,可谓纵横四海无敌手,可惜元朝统一中原之后,其统治仅仅维持了不到九十年,就轰然倒塌了,这里面原因众多,军队素质低下也是主要原因,纵横四海的军队,在最后不堪一击,令人警醒。”
“我大明天启和崇祯年间,军队素质低下也是明显的,这些诸位爱卿都是知道的。”
“军队乃国之重器,朕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军士不需要任何的学识,随便一个大老粗都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军士。”
“当然,朕的意思并非说寻常的军士也要学识满腹,那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可军官之素质是绝不能够马虎的,军官必须要有很好的学识。”
“大明王朝已经慢慢稳定下来,如此情况之下,朕和朝廷对郑家军之要求就更高了,郑家军的各级军官,必须是高素质之人才,能文能武,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说,郑家军的高级军官在综合能力方面,甚至要强于朝廷之中的文臣。”
“朕已经做出了决定,这一点不能够改变,先是内阁大臣、三品以上的官员,认识方面必须要统一,今后六部的侍郎、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其他的官员,进入到郑家军为军官之调整,或许会成为常态,而郑家军军官进入朝中为官的事情,也一样会时常的出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