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小了说,此举叫目无王法、徇私舞弊。
往大了说,此举乃分裂南北、意图谋反!
刘伯温将散出去的念头收回来,凝视着宋濂。
如果对方没有说谎的话,监管如此严格,后面的人是如何将南方学子全部安排进前几十名?
刘伯温在元廷当过官,对于官路的条条框框颇有见解。
如果真的让他处理这件事情,他摸索一番,说不定真的能找出些门道。
但现在凭空瞎想,刘伯温也想不出来。
否则,他就真成算命的神棍了。
见刘伯温不说话,还一脸‘呆傻’的低头准备面圣。
宋濂急忙拉住刘伯温的衣袖:“刘大人!你我这么多年的交情,你可要帮帮我啊!我没有徇私舞弊啊!”
“唉,宋公,现在要看陛下怎么想......”八壹中文網
宋濂瞬间面如死灰,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搞不好回不去了!
历朝历代,在皇帝开设的恩科徇私舞弊,怎么会有好下场?
皇宫大门打开,几个小太监高声唱‘进’。
刘伯温看着皇宫敞开的大门,如同看见一阵深渊巨口。
暗道:“首届科举,还是恩科,便遇见这样的事情,一个处理不好,便是一件天大的祸事,从主考官到考官,甚至到闹事的学子,恐怕一个都讨不到好.....”
刘伯温看着周围熟悉的各位大臣,瞬间将自己的身形隐匿在人群中。
他的爵位乃是诚意伯,官职乃是从四品巡查驱邪督御史。
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实权不小,能节制各地驱邪使。
大明开国勋贵的爵位划分为公、侯、伯。
诚意伯,自然是个伯爵。
如果说刘伯温原来还对这个伯爵职位感到十分不满意,现在他实在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奉天殿,文臣齐聚一堂。
李善长、宋濂、胡惟庸三人齐刷刷跪倒在奉天殿正中间。
其余诸臣站在旁边,丝毫不敢多言,双眼就没有离开过地面。
不知道地上到底有多少好看的风景。
朱元璋面前的案桌上,没有往日那般堆积如山的奏折。
反而堆积着满满的科考卷宗。
老朱面不改色的盯着三人,三人脑袋额头间,冷汗淋漓!
李善长心中止不住的暗骂,别让老夫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
若是老夫...还能活着走出奉天殿,绝对要把你们碎尸万段!
李善长将深埋的目光,分给了站在一旁看戏的小金乌。
如果说谁能提供一线生机,谁能抚平皇帝的愤怒,绝对不是什么朝廷重臣,而是其貌非常扬的小金乌。
有关国运的论调,李善长得知了一些首尾。
抵抗黑龙时,朱元璋展露出来的神迹,大家都看在眼中。
据说,能做到那种地步,便是依靠了国运神器。
李善长的希望便放在哪国运神器中。
大搞杀戮,应该会导致国运衰弱吧?
跪了不知道多久,奉天殿依旧静悄悄,三人脚下已经被汗珠沾湿。
“恩科啊,大明首次科举,便被涅米呢三人搞成这样!”
老朱冰冷的声音从龙椅之上传来,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全是冰冷。
自从国运实质化后,老朱的威严水涨船高。
“榜单三十六人,全是南方学子!甚至前五六十人全是南方学子。”
“难道,我大明没有北方学子吗?”
“难道我大明,只有半壁江山吗?”
果然,刘伯温心中暗道,陛下果然将此次科考舞弊与分裂大明南北联系上了!
跪在地上的三人瞬间心头巨跳!
这个罪名他们担待不起啊!
哪怕舞弊的人不是他们,纵容外人舞弊,那也是罪孽深重啊!
“你们三人抬起头来,说吧,谁搅乱了我大明的科考。”
老朱虎目死死盯着抬头的三人,三人感觉头皮发麻。
“回禀陛下,我等绝无徇私舞弊之举!”
“考试之际,身份、籍贯、姓名根本看不到!考官能看到的只有答卷!”
“请陛下严查!”
“呵。”老朱冷哼一声,没有继续吓唬三人。
他倒是不觉得这件事情是李善长或胡惟庸做的。
很简单,没有理由。
至于宋濂?算了吧,一个教书的老儒,哪有这种手段?
而且,李善长即便有谋划,他不至于急着把自己搭进去!
老朱虽然是皇帝,但他从来不觉得科考是他自己的事情。
科考事关天下学子的选才,比老朱关注科考的人多了。
要不是拱卫司将放榜、闹事学子的事情上报给他,他还在宫里研究如何赚取国运、如何使用国运呢。
想起国运,老朱眼底闪过一丝隐忧。
这件丑事,不会导致国运跌落吧?
他也感觉有些头疼,若说真的没人徇私舞弊,谁又能将前几十名学子,全部划定在一个区域?
难道真的是江浙一代的学子太过于厉害?
可再厉害,也该有个限度吧?
还是说....杀气陡然闪过老朱的脑海。
还是说其他的考官勾连串通?
“来人,将李善长、胡惟庸、宋濂压入大牢,其余诸臣不得离开奉天殿半步!”
老朱命令小太监将各个考卷分给其他的朝臣。
“你们给咱好好看这些卷子,给咱评出一个一二三四来,谁敢交头接耳,哼!”
“不批阅完毕,谁也不许离开,晚饭便在宫内吃吧!”
老朱说完,便起身离开了龙椅,等候诸臣的批阅结果。
而在奉天殿的横梁之上,叶相正拿着平板电脑,认真的记录着内容。
【影响国运的因素】
【方向:文】
【当前测试因素:文运、文臣、科考、学子】
叶相依旧坚持目标,继续测试国运的发展情况。
说实话,叶相对于国运的认知很有限。
大明所谓国运重器、气运王朝,全是随便弄出来的东西。
如何干扰、促进、衰退.....国运,叶相没有丝毫经验。
如果按照小说漫画中的办法,只要做出些许有害国运的事宜,就会造成国运跌落。
那国运未免有些太过于脆弱了吧?
如果真的得出,国运特别容易被影响的结论。
叶相说不定要考虑放弃国运开发了。
但是现在的大明国运,还有研究的价值,比方说随着科考而逐渐展开的文运。
这又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