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手里拥有至少3万吨的黄金储备。八≥一中文≧w≦w≦w﹤.≦8<1≤z≦w≤.com根据最新的情况显示,中国经济正在慢慢恢复,我们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中国有能力大量进口国外的商品。”
“对美国而言,如果能够开启中美贸易,只要我们能占有中国三分之一的粮食市场,那就意味着为一亿人口提供粮食,这会让美国的农业立刻恢复起来。中国在进行大规模的电力和基础建设,这对我们的电力设备制造,机械制造,甚至工程施工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
“如果能跟中国进行全面贸易,我敢断言,美国将很快走出目前的经济困境,再次恢复到三年前的经济状态。”
美国国会中,罗斯福总统坐在轮椅上慷慨激昂,他大肆唱高中国经济,把中国放在关乎美国经济能不能复苏的关键位置。
“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美国能不能恢复过去的尊严,能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放弃无谓的感情,能不能放开我们的胸怀,去接纳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国家。”
“当然就像各位尊敬的议员所说,我们自然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国家尊严,因此我们需要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建立贸易关系,但是我们也需要中国的尊重,我想这一点对于中国也一样,美国不能忽视中国,中国也一定不能忽视美国。”
“我要求得到国会授权,在不损及美国国家尊严的情况下,展开跟中国的外交谈判。”
罗斯福结束演讲,得到了长达十多分钟的掌声,显然他征服了国会议员。
真的是如此吗?
在之前长达半年的时间内,罗斯福就开始暖场,不断的在各种场合表关于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言论,这种言论夹杂在罗斯福行政的过程中,随着罗斯福新政慢慢收到效果,美国的失业率大大降低。罗斯福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多,他的观点也就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可这不是他得到国会议员支持的最大因素,因为美国这些国会议员,虽然一个个都是由民众选出来的。可是至少有一半跟大资本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他们是打着国民的名义,为资本家服务的,一点都不冤枉他们。
但是如果说他们就是资本家的走狗,那就太小看政治的复杂性了。要么是别有用心的煽动性宣传,要么就是无知之徒的自我幻想。
交换、合作和收买,这才是美国政治生态的基本规则,美国议员绝不是资本家的走狗,当然也不是平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私心的个人而已,虽然不排除有个别不受任何影响的理想主义者,可是大多数在政坛摸爬滚打的老家伙,怎么可能一辈子维持这种理想。
因此这些政客心里十分清楚,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推动一下对资本家有利的国家政策,既无伤大雅,还收获颇丰,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他们毕竟是靠着平民的选票上来的,他们至少要在表面上维护平民的利益,因此绝不会冒着终结政治前途的风险,堂而皇之的为资本家服务,因此罗斯福如果不能拿出充足的理由,他们是绝对不会冒险帮助罗斯福的。
可是罗斯福经过半年多的宣传,至少表面上制造了一种大家都已经接受了中国。大家都能为了经济利益而暂时放弃对中国的恶感,所以他们就可以投票支持一下罗斯福了,毕竟跟中国交流,对美国资本家太重要的。不提别人,光是洛克菲勒财团,就能让他们的油井再次流出黄金。
压制了摩根财团之后,洛克菲勒财团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势力中毫无争议的大佬,国会中为他们服务的国会议员不知道有多少,只要不引起民众的抗议。这些国会议员会要不犹豫替洛克菲勒投出他们至关重要的一票。
于是罗斯福的跟中国谈判的议案,获得高票通过,接着股市对此反馈很好,股市在低迷中如同吸了一口大烟一样,难得的猛涨了一次,只不过在闭市的时候,又再次跌落到开盘的时候。
之后是各大报纸纷纷报道这一消息,而且大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其中有多少报纸是拿了财团的润笔费,那就只有那些主编和记着知道了,普通民众只知道,如果能跟中国建立关系,他们的工作就有保证了,他们的工资就能上涨了,反正报纸是这么说的,他们的议员是这么说的,至于是不是真的,他们怎么知道。
就这样罗斯福获得了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进行谈判的权力,很快他们就通过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出了邀请,打算在伦敦,就中国建立关系展开谈判,而且要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各种遗留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
这段时间罗斯福十分积极的推动跟中国建立关系的谈判,相对美国来说,中国对这件事非常平淡,中国官方从来没有回应过美国的态度,民间也丝毫不关心美国人,就好像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中国人根本就不关注外界。
中国人更关心的是国家复兴展公署,是渤海隧道,是长江三峡,是国家电网,是中国进行的一项项级国家工程,关心的是日本人在建造军舰,是西伯利亚在生战争,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不过是一个距离最遥远的一个陌生国度罢了。
作为一个列强,美国对中国近代的影响,远比不上英法,也比不上德国和日本,比不上俄罗斯帝国,只有一个排华法案那还是生在美国国内的事情,如果不是当年杨潮、潘训等政治人物故意挑起来,也许中国老百姓一百年都不会注意到。
这种情况十分诡异,似乎展中美关系,是美国人剃头挑子一头热,中国人毫不在乎,让美国人松口气的是,中国政府正式回应了美国的谈判要求。答应派出外交团队,前往伦敦进行谈判。
然后中国的报纸才开始关注起了这件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