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夏天,在航行在地中海的一艘客轮上,印度学者拉曼正在甲板上俯着身子,用简易的光学仪器对海面进行观测。他是代表印度加尔各答大学到英国牛津参加英联邦的大学会议的,还准备去英国皇家学会发表演讲。这一年,拉曼才33岁。对于拉曼来说,海水的蓝色并没有什么稀罕。他所在的马德拉斯大学,面对着本加尔海湾,他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湾里变幻的海水色彩。事实上,拉曼早在16岁时,就已熟悉以著名物理学家瑞利勋爵名字命名的瑞利定律。瑞利认为,深海的蓝色并不是海水的颜色,只不过是天空的蓝色被海水反射所致。拉曼在甲板上漫步时,一对母子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孩子问他的母亲:“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母亲回答:“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孩子好奇地问道。“因为它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孩子继续问:“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这时,在这对母子旁边的拉曼告诉男孩:“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当时,科学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瑞利勋爵的这一解释。随后,拉曼又感觉自己的解释似有欠妥。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提出来的“为什么”,都是从“已知”中去自求“未知”。作为一名科学家,拉曼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那个男孩所具有的好奇心。他自己对“海水是蓝色的”解释正是接受了科学家的结论,而没有探究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回到加尔各答后,拉曼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他决心进行实地考察。他用尼科尔棱镜观察从海面反射的光线,即可消去来自天空的蓝光,这样他看到的光应该就是海水自身的颜色。结果证实,由此看到的是比天空更深的蓝色。他又用光谱分析海水的颜色,发现海水比天空更偏蓝。可见,海水的颜色并非由天空颜色引起的,而是海水本身的一种性质。拉曼在研究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这种效应被人们统称为“拉曼效应”。这一发现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引向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殿堂。1930年,拉曼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良知的源泉。”
一切伟大而有成就的人往往喜欢思考,对自己存有疑虑的问题决不盲从权威,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直至得到一个满意和令人信服的答案。“拉曼效应”是拉曼发现的光反常散射现象。1928年2月28日下午,拉曼决定采用单色光做光源,做了一个有意义的实验。他从目测分光镜看散射光,看到在蓝光和绿光的区域里,有两根以上的尖锐亮线,每一条入射谱线都有相应的变散射线。人们开始把这种新发现的现象称为“拉曼效应”。学习的过程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你想成为拉曼那样的科学家吗?那么,你从小就要培养好奇心,激发自己思考的兴趣,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疑难点不要盲目迷信权威,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就可以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