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言谈文明举止礼貌,大人喜欢不说,无形中还会提升气质,养成尊重他人的品格,所以父母在这方面不应以等闲视之。谷小南的爸爸妈妈都是国家干部,家境非常好。她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因此,她的举止言谈中常常对什么事都表现出瞧不起、不屑一顾的样子,俨然是一位骄傲的公主。在一个星期天,谷小南穿戴整齐,准备跟着爸爸妈妈去看望姥姥。刚一走进电梯,值守在电梯的阿姨就热情地招呼:“小南,今儿又去哪儿玩啊?”
小南把头偏向一边,没吭声。妈妈赶紧回答说:“去看望姥姥。”
出了电梯后,妈妈对小南说:“女儿,你怎么不理人呢?”
小南说:“她只是一个看电梯的,凭什么问我干吗去?我为什么要向她汇报我干什么去呢?”
爸爸说:“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人家跟你主动打招呼,你作为小辈当然更应该跟她打招呼才对,不理人是没礼貌的表现。”
在此之前,爸爸妈妈已经注意到小南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小南的奶奶从农村来住了几天,小南竟然嫌奶奶土气总是躲得远远的,从外面回来也从不主动问奶奶好。不光对奶奶、电梯工阿姨这样的人,家里来客人小南经常表现得特别没有礼貌,有时还冒出一两句粗俗的骂人话,让爸爸妈妈很尴尬。其实对于小南的问题,父母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平时自己就待人不大礼貌,或者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做法。如果坐视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人见人厌的人。礼貌的语言是一个人最好的介绍信。礼貌的语言是尊重他人的标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与人交往中,礼貌得体的语言可以使人如沐春风,因而愿意与你交往;而不拘小节,言语粗俗,则会让人心生不满,厌而远之。孩子从小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因为人际关系往往决定我们的前途和命运。只有礼节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以父母要从品格与礼仪两方面同时去规范孩子,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成为有修养的人。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首先要教育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待人真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尊重他人,树立起关心帮助他人,与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思想;克服冷漠、孤傲、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其次,父母不仅教育,还要注意对孩子平时的训练和强化,使孩子举止文雅,热情大方,懂礼貌,重仪表。这样经过不断地训练,便会欣喜地看到孩子真的长大了,孩子只有懂得和做到这些,才真正证明他掌握了最初的交往技能,懂得了初步的社会行为规范。这是孩子们交往能力发展最理想的前奏。礼貌绝不仅仅是一些刻板的虚假客套,它是一个人修养和品位的体现,是他内心世界的表征。哲学家认为,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想显示强大的手段,反过来,和蔼可亲则是一个人充实和自信的表现。孩子只要懂得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文明礼仪,都会在不同的场合显现出他不同凡响的一面,为他今后的立身处世打下坚实的品格基础。(1)父母应以身作则,净化家庭语言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父母而形成的。因此父母在家庭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不讲粗话脏话,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孩子起表率作用。(2)配合学校运用规章制度教育孩子。平时父母应配合学校用《小学生手册》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条例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并让孩子对同班同学或同桌同学提出要求,对孩子自身进行监督,一发现讲粗话脏话,同学之间就互相善意地给予指出。(3)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摩擦。多数情况下,孩子讲粗话脏话是对自己受到伤害后的一种宣泄反应,如被人触犯时往往会用粗话脏话骂人。父母平时就要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与他人的摩擦,让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随时都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应该学会宽容,不要为一些小事而生气,同时更注意不能用粗话来攻击同学。(4)坚持要求讲粗话脏话的孩子检讨。当孩子讲粗话脏话后,父母要严肃地批评、教育他。批评时可以向孩子提出:为什么要讲粗话脏话?不用讲粗话脏话的方式“还击”行不行?讲粗话脏话能解决什么问题?被骂者会产生什么态度和采取什么手段报复?等等。让孩子认识到讲粗话脏话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加深矛盾而影响团结,从而促使孩子主动向被骂者道歉认错,以达到团结的目的。这样,父母坚持数次,孩子也会改掉讲粗话脏话的不良习惯。做文明之人,就要做文明事,使用文明的语言,就要懂礼貌,明事理。真正有修养的人都是懂礼貌的人,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做事先做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其事业能否成功的基础所在。没有修养的人,无论学识多么渊博,也是不受人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