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孩子的潜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 > 第九章 不要让家长的“差一点”

第九章 不要让家长的“差一点”(1 / 1)

1.望子成龙从培养孩子主动性开始其实,孩子们有一种天生的主动性,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干一些事情的欲望,可是生活中太多的父母却都放不开手,担心孩子做不好,会伤害自己,结果他们的“好心”压制了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变得懒惰无能,处处依赖父母。父母们应该知道,孩子们从一降生到这个世上起,就充满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希望能加入到这个社会中,同别人一样能够做许多事,这是孩子寻求自立的重要过程。这种欲望便是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我们应不断地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我们应当在他们一出生时就开始这样做,并持续到他们成人为止。生育一个孩子是十个月的事,而培养一个孩子将会用一生的精力。我们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茁壮成长,我们应当用这种态度去解决和处理孩子成长时期的每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我们尽全力帮助他们发展和保持这种勇气。有一天,妈妈发现两岁的鲁尼正试着把妈妈掉在地板上的长裙塞到整理箱里,于是她开心地把鲁尼抱了起来,并决定让鲁尼做自己的助手。“宝宝,地上有一张纸,帮妈妈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去。”

“宝宝,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学习把玩具整理好,好不好?”

鲁尼上完小学后,妈妈分配给鲁尼的任务就多了许多,也不再是简单的工作。“鲁尼,你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去超市买两桶油吧!”

鲁尼中学毕业后,到纽约上大学去了,妈妈在电话里问他:“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吗?妈妈可以帮你做什么呢?”

鲁尼在电话中回答:“除了想妈妈之外,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内心真是幸福无比。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说孩子独立能力太差。比如“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言外之意,孩子不仅不如当年的父母,长到这么大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处处需要父母照顾的孩子!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一些孩子。有的孩子上了高中,甚至考入了大学,仍然缺乏应有的独立能力,报纸甚至报道过一个大学生因为无法独立生活而退学的事。同样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行为果敢,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则遇事犹豫不决呢?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教育学家指出,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随着孩子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以及能力的增强,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孩子非常希望自己尝试和参与成人的活动,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日常小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这样在以后遇到更大的挑战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交给孩子一些易完成的任务,通过劳动使其懂得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逐渐形成义务感、责任心,并且在独立完成家长交给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一位妈妈,在带3岁女儿乘车的时候,一定要把买票的钱交给女儿,让女儿帮她买票。这位妈妈的做法相当不错,买票只是很简单的事,但却会提高孩子做事的信心,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当然,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既需要父母的慈爱之心,也缺少不了严格的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对孩子的培养要从小做起。当然一开始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但生活的自理能力却是非要独立不可的。这是为孩子制定成长目标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长打算,短安排。孩子被送到幼儿园,半托或全托,孩子可能会哭闹不休,备感委屈,无论怎样,父母都要忍下来,没别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接受锻炼。其次,父母要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训练。一两岁的孩子,就可以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图书;到三四岁时,就要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系鞋带等。孩子上学后,父母要教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教孩子怎样上闹钟,怎样准备早点,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另外,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从事一些为家庭和班集体服务的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训练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要多鼓励孩子,决不要因为出了点问题而中断训练。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不要怕孩子干得慢、效果差,也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剥夺孩子从小动手的机会,为了达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目的,应该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挫折体验。总之,孩子的独立能力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和训练。2.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般来说,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是比较差的,比如我们就常听到有家长骂孩子“你竟然不做作业就跑出去玩!”

“你现在不学习,长大就得吃苦头!”

……其实孩子贪玩是天性,想让孩子努力学习,家长就应该想办法引导。比如通过陪孩子一起读书的方式来感染、教育孩子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子方法。有一个妈妈,给她6岁的儿子准备了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让孩子自己读。她的儿子是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可是他拿起书翻了不到两分钟就随随便便地把书扔到了地板上。妈妈有点生气了,就问儿子:“你不喜欢故事吗?”

“不是啊!”

儿子有点委屈地回答,“我不喜欢一个人看书!”

妈妈想了想,就坐下来陪儿子一起读书,她给孩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然后母子二人坐在书桌前,开始读那本有趣的童话书。碰到儿子不认识的字时,妈妈就把那个字写下来,把读音和意思也告诉儿子,然后看完书后再让孩子练习几遍。这位妈妈发现,这样的读书方式儿子是非常喜欢的。一年后,儿子上小学时,已经认识四千多个字,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生活中,一些父母一再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可这些孩子的家长却天天晚上围着“麻将桌”,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这样的家庭实在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进步。因此,家长们不妨向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学习,在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教”育孩子。这样做好处有很多,一是榜样作用,孩子通过和家长一起共读,学习摹仿家长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二是起到引导作用,到底如何学?通过家长的指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三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通过家长的伴读,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一个全面的、清楚的了解,便于查漏补缺。通过伴读教育可以对孩子进行为学和做人的启迪。同时,陪孩子一起学习,还可以增加家庭和睦、团结的气氛,给孩子以亲切和温暖感,这样的家庭氛围自然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琳琳是个聪明的孩子,就是学习起来心浮气躁,不是想看电视,就是偷听音乐,每天晚上学到九点半钟,可是一本书却翻不了几页。爸爸妈妈说过她几次,可14岁的琳琳脾气特倔,不但不听话,有一次还几乎和妈妈吵翻了。后来琳琳的老师给这对苦恼的父母支了个招儿:陪孩子一起学习。琳琳的父母为此特别制作了一个时间表:每天晚上5:30—6:00吃饭,6:00—7:30全家人看电视,7:30新闻联播一结束,爸爸妈妈就陪女儿一起回房间学习。爸爸妈妈每天都把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带回来做,这让琳琳觉得新鲜极了。她看看妈妈,妈妈正在专心地看报表,而爸爸则在全神贯注地画设计图,再也没有什么事能让琳琳分心了,于是她也开始低下头学习。当遇到不会的问题,她就可以问爸爸、妈妈,三个人热热闹闹地讨论一会儿,气氛特别融洽。这一年期末考试时,琳琳在年级由73名跳到了11名,在班里排在了第2名。为了感谢父母辛苦地陪她,琳琳还用自己的钱给父母每人买了条围巾。在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时,父母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行为榜样影响着孩子,对孩子起到了带动作用。比如在这个故事中,琳琳本来是个学习不专心的孩子,但在父母的感染下,她也开始低下头认真学习了。当然,这种“伴教计”还要能够持之以恒地运用下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用处的。另外,在陪孩子一起学习时,家长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家长伴读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家长在孩子的面前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摹仿家长的言行。假设家长在陪伴孩子读书时,自己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黄色书籍或武侠小说,那么自然会对孩子有坏的影响,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和成长。(2)家长对孩子的伴读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能够帮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家长每晚7:30开始和孩子一道学习,到晚上9点钟结束,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孩子每晚一到7:30,便会自觉地学习。反之,则不利于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3)家长在伴读过程中,一发现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或学习中存在的错误要及时地予以纠正。(4)家长在伴读过程中针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最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勿打骂,引起孩子的反感。要给孩子以亲和感、温暖感,使孩子感到家长的伴读是一种家庭的温馨。陪孩子学习时,千万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你只能在孩子出现错误时温和地纠正他,其余时间只要给孩子做出一个读书的榜样就好。3.别忘了参与孩子所热衷的活动孩子们通常有自己的社会活动,比如学校组织的风筝大赛、校际篮球比赛、打乒乓球等等。一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毛孩子的游戏,关我什么事儿呀!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教育学家建议父母们,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这类活动,因为你的参予就是对他们的肯定。斯科特先生从未忘记参加有孩子参与的每一项活动:市篮球联赛、运动会、学生音乐会、话剧表演——即使儿子只是演一棵树。斯科特先生是一个牙科医生,对运动一窍不通,对音乐也不大感兴趣,但他还是努力抽出时间去为儿子加油。因为他说,希望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尽量陪着他。最近一段时间,儿子迷上了制作遥控飞行器,为此,他甚至办了寄宿,专心地在学校里研究试验。每天,他都会给斯科特先生打电话,报告自己的新进展:他的飞行器反应更灵活了,飞得更远了……一天,儿子打来电话:“爸爸,明天下午就开始比赛了,来替我加油吧!”

爸爸兴高采烈地回答:“太棒了!我明天一定准时去。”

第二天,斯科特先生把诊所停业一天,上午跑到书店里找了很多遥控飞行器方面的书,又给儿子买了一组昂贵的飞机模型,下午准时赶到学校。遗憾的是,儿子那天并没有取得好名次,面对专程赶来的爸爸,孩子有点惭愧。斯科特先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书和模型递给了儿子,然后用玩笑式的威胁口吻说:“小子,看到了吗?这么贵的书和礼物都买了,你要是敢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放弃,那我绝对饶不了你!”

儿子大笑着接过礼物:“什么放弃呀!等着吧,下次第一名就是我!”

这时,他已经完全振作起来了。腾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做孩子所热衷的事情,是无比重要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品质,掌握其他与工作、生活相关的技能,你就要在参与孩子活动的过程中,用你自己的兴趣、可依赖性及独特的指导,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比如,如果你正帮助你的孩子学习表演,你自己首先应该掌握,然后才能教会孩子,进而鼓励他练习表演。如果孩子年龄稍大一些,那么你就应该带他去图书馆,找本关于表演技巧的书,看这方面的电影和录像,或者在网络中找到这方面的内容。在他厌烦或灰心丧气时,你可以建议他休息一会儿,但其后要立即投入练习。不要因为自己不感兴趣或疲劳就泄孩子的气,要他们“今天就这样吧”,或者让他们干些别的有兴趣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请记住,孩子天性顽强,有弹性,在他们沮丧泄气之时,你不鼓励他们,就等于损害了这些天生的优点。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在定向及参与程度上要稍有变化,尤其在孩子出现注意力不持久、缺乏动力等问题时更应该如此。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爱好与孩子的水平相适应。如果太难,会让许多孩子失去兴趣。如果太简单,没有一点挑战性,那么就不可能让孩子长久保持兴趣。一旦参与了孩子的活动,就要陪孩子一起坚持下去,即使孩子兴趣转移或者某些方面令人灰心丧气,也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要想使某个爱好对培养情商技能产生作用,就必须坚持半年的时间,最好更长些。应花些时间与孩子一起选择某个爱好,最好能找到某个让你们双方都很感兴趣的爱好,这样就能保证你自己也能坚持下去,从而培养孩子坚定不移的精神。鼓励孩子坚持某个爱好只是“伴教计”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要想培养孩子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颇费时间和精力。参与孩子的一次活动,做一件你和孩子都想去做的事情,也尽力找到一件需要你们共同努力的工作,譬如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家庭合作计划。家庭计划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开展家庭读书读报活动、学习写作计划,为报刊撰稿、参观博物馆或定期进行乡土旅游与异地旅游、开展家庭小收藏活动、建一座游戏室或屋外的储藏间等。有位父亲记得和儿子共同制成一个花架时的那份得意心情。他说:“4个月前我们拿着锯和木板动手开工。完工后我们互相对望,嚷道:‘哇!我们做好了!’”有位爸爸和儿子想将他们家老而旧的摩托车改头换面,他们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一起工作,预想着有一天儿子能把它作为自己的车去驾驶。在参与孩子的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将某一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循序渐进地完成它,接受指导以及正确衡量、制定并执行资金预算。从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促进各种感官的协调配合等。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孩子的过程,因此家长要抓住每一次参与孩子活动的机会,教会孩子多种技能和本领,当然还有合作和坚持的精神。4.教育孩子时态度要一致一些年轻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最好是一个宽,一个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样想是大错特错。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不但无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还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或干脆抱着侥幸心理钻空子。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有的时候是由教育理念不一致引起的。比如,妈妈规定在饭前不准喝饮料,而爸爸则觉得喝一点点没有关系。孩子由于食物的引诱,又有了爸爸的意见,所以便不再理会妈妈的规定。当妈妈批评他吃饭前仍喝可乐时,他会大声地反驳说:“爸爸说喝一点饮料没关系。”

把夫妻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错误。往往是在母亲教育或责备时,父亲站出来替儿子说话;或者是在父亲责备儿子时,母亲站出来替儿子鸣不平。这样不但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而且更重要的是助长了孩子的不听话。因为既然父亲认为母亲责备得不对,或者反过来,母亲认为父亲的责备是不对的,那么孩子当然可以不必听了。因而孩子的错误或不良习惯也就得不到纠正,时间长了,孩子会对父母的意见和责备都置若罔闻。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的态度应该保持一致,任何一方都不应出面袒护孩子,即或是一方,父亲或母亲责备的不对,另一方也不应在一方正在教育孩子时出来纠正,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争吵。这样既会损害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会伤害母子或父子感情。从而使得对方日后无法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希望很好地教育孩子,也着实费了不少的心血和时间去进行,可惜就是因为夫妻间意见不一致而导致事倍功半甚至收到相反的效果。许多父母认为,要管教孩子,必须是一个家长要“严”,另一个要“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为只有“一严一慈”、“一软一硬”,相互配合,“软硬兼施”,才能教育好孩子。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一番道理,好像这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搭配和组合。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都是父亲先打骂,母亲来说好话;有的家庭是父母严格管理,爷爷奶奶阻拦。当然,父亲对儿子比较严厉,母亲对儿子比较溺爱。有的时候可能是母亲对女儿比较严厉,父亲对女儿溺爱,这就造成了主观和客观上的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其实,红脸白脸相配合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较严厉、苛刻,另一个家长过于温和、宽容;或者一个要求特别严格,另一个又特别迁就、姑息、放任,很容易就会出现下列情形:孩子在严厉家长的面前,很老实,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有话也不敢说,有理也不敢申辩,有事也不敢做。而当着温和的家长的面,则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样的家庭教育,肯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形成不良性格。比如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作风等。夫妻态度不一致,还可使机灵的孩子学会钻空子,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并且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一些孩子就是在这种搭配组合中钻空子,出了事只告诉护着自已的一方,使家长在教育时采取迁就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在家里找到了保护伞,以致家庭教育对孩子失去了约束力。另外,这种角色的不一致,也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和彼此间的不信任。国庆节,一家三口逛商店,孩子看中了一个玩具要买,爸爸不给买,于是孩子哭闹,爸爸讲道理讲不通,孩子就躺在地上哭闹不起来。妈妈要哄,爸爸要打,妈妈心疼,就与爸爸吵起来,结果孩子没管好,夫妻俩倒弄了一肚子气。因此,夫妻在管教孩子方面,步调不一致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久而久之,还影响夫妻的感情。再者,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时出现矛盾,母亲这样说,父亲那样说,孩子就无所适从。孩子分不清谁是对的,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干脆谁的也不听,也就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做的错事。“态度不一致”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所以家长要在子女教育中扮演好角色,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教育态度必须步调一致,互相合作,否则就是无效的。卡特是一个聪明却又十分好动的孩子。父母都是研究人员,他们对卡特有着很高的期望,但教育方法不同,父亲提倡启发式教育,而母亲打几下教训教训是经常的事情。一个周末,爸爸正在院子里除草,儿子急急忙忙地跑到爸爸身边,叫喊着:“爸爸,妈妈要打我,快帮忙。”

“又为什么?”

“说我把房间弄乱了。”

“不要怕,让我和你妈妈谈谈,有我在,她不敢把你怎么样!”

卡特放心了,很得意地跑掉了。爸爸妈妈对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看法,这一点卡特早已得知,而更让卡特认为有机可乘的是爸爸愿意为自己辩护,这样卡特可以用父亲做挡箭牌,为自己的行为做掩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意见一致,相互配合,是一件憾事,而因此引起争端,使孩子能利用父母的矛盾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就更是可悲。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看法有异,并非就一定会有坏的效果,关键在于父母双方怎样处理这种分歧。对孩子的教育父母都有责任和权利,但并不等于一方可以干预另一方的决定。无论父母哪一方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暴露出矛盾,都会带来负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也会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夫妻一定要注意维护彼此的威信,绝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故意贬低另一方。即使是一方对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不能自己单方面出面更正,而是应该与对方交换意见,由他自己出面更正。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也有利于维护家长的威信。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老人喜欢袒护孩子,常常阻挠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这也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这就造成了两辈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一致。实际上,老人惯孩子,父母也是有责任的,这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和老人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与老人经常探讨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娇宠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出现了一些毛病,才发现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当,这就说明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老人带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够关心的。发现问题怎么办?要达成一致,要与老人沟通,讲清道理,耐心开导,使老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把孩子教育好。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父母在教育理念上有分歧是很自然的事,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但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5.通过提问让孩子反省自己的错误提问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很好的点拨方式,因为提问能够引起孩子的思考,让孩子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如果提问带有一定导向性的话,就可以使孩子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思考,进而顺利解决问题。妈妈给兄妹两人买了一块美味的黑巧克力,放在壁橱里,准备让孩子一起吃。五点钟,儿子放学回来了,妈妈去拿巧克力时却发现,巧克力不知道被谁偷吃了一多半,她想了想,就把小女儿叫来厨房。小女儿的表情很不安,妈妈问:“孩子,巧克力不见了一半多,你知道它们哪去了吗?”

女儿小声回答:“不知道。”

妈妈又问:“那真遗憾!或许你能给妈妈出个主意,这本来是给你和哥哥买的,每人各一半,可现在怎么办呢?”

女儿的眼睛含着泪水,低头看着地板。妈妈叹了口气说:“你认为偷吃了一大半巧克力的人,是不是还应该从那块小巧克力上再分吃一半呢?我的宝贝,你认为这公平吗?”

小女儿终于抬起了头:“妈妈,对不起,是我偷吃了巧克力!把剩下的那些都给哥哥吧,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这是可耻的,对哥哥不公平。”

妈妈用提问的方式,给小女孩以点拨,使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妈妈保证,不会再做这类的事。如果妈妈用干巴巴的说教能达到这个效果吗?只有运用这种提问式的点拨,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反省自己的错误。我国著名的儿童素质教育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也曾利用提问式的点拨法打开过孩子心中的死结。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而且性格傲慢,和别人交流时总是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他的爸爸想了很多办法,却一直不见成效。父亲没有气馁。这个孩子爱讲歪理,于是父亲心生一计,问他:“再过两年你多大?”

他烦了,大声说:“当然是18岁!你干嘛问这种白痴问题!”

爸爸说:“是啊,你是一年一年长大的,你也会成家,当你有了小孩,你也让他每天上网吗?”

他马上回答:“当然不行!”

爸爸接着说:“那你找个像你一样喜欢上网的女朋友怎么样?”

他反应更强烈:“那当然不行了!”

爸爸说:“是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女友沉迷网络,但你却这样对待你的父母,这样对吗?”

就这样,他终于敞开了心扉。谈到最后,他向爸爸承诺并把电脑封好,再也不上网了。教育学家早就指出,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诱导、点拨比强制更有效。因为无论什么事,孩子只有从心底里赞同才能做好,而巧妙运用点拨批评的教育方法,就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比如,通过多种方式和多方位提问,父母不但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使提问的过程同时成为一个点拨式教导的过程,在与孩子的一问一答中,举重若轻、自然而然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儿童心理学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实用的提问方式,家长不妨参考一下:(1)敲门砖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主要是为了引起孩子的叙述,比如“你的观点是……”然后停下来等孩子说。其特点是,你问孩子一句话,就够他说好长时间了,你需要的信息也就反馈回来了。像这样的提问还有“那你觉得……”“你感觉……”“你以为……”“你认为……”“后来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是怎么想的?”

“你还有什么意见?”

等等,生活中家长不妨自己开发。(2)体贴式提问比如孩子说他很烦,并说了一大堆对朋友和学校不满意的话。那你可以这样问他:“小朋友为什么不理你?”

“你学习有什么困难?”

“你希望妈妈怎么帮助你?”

“你还有什么要求?”

(3)重点式提问对谈话中的重要部分提出疑问:“你说根本没有希望了是什么意思?”

“你真的要放弃比赛了吗?”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

(4)重复式提问当孩子对你说了许多事和他的想法之后,你可以说:“你看我理解得对不对?你觉得是不是这么回事?”

主要是为了确认,同时传递理解和关怀,理清谈话的内容。(5)选择式提问“要独立完成呢,还是让老师再给你找个搭档?”

“你看是自己复习呢,还是让表姐帮你复习?”

“这件事情你是自己向老师讲呢,还是妈妈去和老师说?”

“你是因为他不帮助你而生气,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自责?”

这样问话的好处是,你已经把孩子回答的答案圈定了,孩子大多会从中选择一个,不会提出否定的回答。(6)封闭式提问为了快速启发孩子,达到教育目的,就要学会提问封闭性的问题。比如问:“这样做行不行?”

孩子就会对你提出的建议和看法表示明确的赞成或反对。诸如“可以吗?”

“是不是?”

“行不行?”

这类的问话都属于封闭性的。封闭性问题在有足够说服把握的时候非常有用。谈到一定程度,你觉得孩子会说“是”、“好”、“可以”时,及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的思路就会被引到你的观点上来,并自觉按照你的意愿做。这个时候要注意,如果孩子不是口服心服,结果并不会理想,还会有隐患存在。记住,提问是为了点拨孩子,而不是斥责孩子。因此不要提一些尖锐的、让孩子感到难堪的问题。你的问题应该是温和而又能够引导孩子思考的。6.在温和的讨论中点拨孩子其实孩子有了委屈、疑难的问题时,也愿意向家长请教,孩子犯了错误时并不拒绝父母的管教,只是他们无法接受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严厉的斥责只会让孩子感到委屈难过。而家长斥责孩子的话即使再有道理,再有深意,孩子也不会去反省什么,因为他的心已经被愤怒和不平占据了。要让孩子改正错误,那么一顿严厉的斥责就够了,只不过相同的错误,孩子很可能以后还会再犯;要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培养出良好性格,那么,家长就得运用批评点拨的手段,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点拨孩子呢?教育学家认为父母的态度和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板着脸,不停地向孩子说教,那么即使父母的话字字珠玑,孩子也是听不进去的,更别说自行从中悟出道理了。因为父母的严厉态度让孩子感到害怕,父母的说教让孩子产生厌烦,这样做是根本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学家建议,父母应用温和的态度,在与孩子的探讨中启发孩子、点拨孩子。军军是个非常调皮的男孩,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后,军军总是不做作业,放下书包就跑出去玩。为此,父母总是训斥他,有时还打骂他,可他却总也不改这毛病。有时在父母的强迫下,勉强坐下来做作业,可总是不专心,而且做得马马虎虎,错误很多,父母拿他也没办法。有一天,军军的姑姑到他家来,正好看到军军妈妈因为做作业的事在训斥军军,可军军很倔强,不管妈妈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也不去做作业,气得妈妈要打他。姑姑见此情景,对军军妈妈说:“嫂子,我来和他谈谈。”

军军的姑姑是位老师,她把军军带到他的房间里,摸着他的头问:“军军,在外面玩得开心吗?”

军军说:“也不是特别开心。”

“那妈妈让你做作业,你为什么不做?”

“妈妈对我太凶了,总是骂我,我就是不做,故意气她。”

“那你觉得完成作业再去玩好,还是玩过再做作业好呢?”

军军不说话,姑姑又说:“你是不是也觉得做完作业再去玩,心里没有压力,也不用听父母的责备,会玩得更开心?”

军军点点头。“姑姑知道,军军是个懂事的孩子,聪明也爱学习,就是妈妈不催,你也会主动完成作业的,是不是?”

军军点点头,走到书桌前,打开书包,开始做作业,而且特别认真。军军妈妈由此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由于对军军粗暴的态度让孩子反感自己,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从此以后,军军的父母改变了态度,不再严厉地责备他,而是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军军变得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实,父母们都应该想到,既然想点拨孩子,就得让孩子先接受自己,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这样孩子才能接受你的想法。另外,点拨就是让孩子自觉产生正确的想法,这是需要父母诱导而不是灌输的。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故事:雷·托利刚上小学一年级,一天他从学校回到家里,心里很不高兴,他来到妈妈身边说:“妈妈,米克今天特别讨厌,我想玩什么他偏不玩什么。”

“这么说,你现在还在生米克的气,对吗?”

妈妈问。“对,我不会再把他当朋友了,我也不会再和他一起玩了。我永远都不想再见到他。”

看到妈妈在倾听自己的烦恼,托利觉得不再孤独,因为他有了诉说的对象。“你不想再见到他,仅仅是因为那件事吗?这样做会不会太冲动了?”

妈妈看着儿子说。“是啊,我现在可能太冲动了。如果我和他断绝关系,那就没有朋友一起玩了。”

托利似乎发现自己有些过分,并意识到自己因此也会受到伤害。“你并不想失去这个朋友,对吗?”

妈妈充满希望地看着他,期待他能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的,我并不想失去这个朋友,但是我很难不恨他。”

托利似乎很矛盾。“过去你也恨他吗?”

妈妈问道。托利若有所思地说:“我过去并不恨他,因为那时他什么事都依着我,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哦,你是说,米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会在每件事上都依着你了,对吗?”

妈妈从托利的谈话中知道了米克的变化。“不过,我觉得他现在更有趣了。”

托利耷拉着脑袋说。“看样子你确实更喜欢他这样。”

妈妈发现托利并不是完全否定米克的改变。“对,但是我很难不去指挥他。对此,我已经养成了习惯。如果偶尔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许我们就不会吵这么多架了。现在我觉得他并没有错。或许,妈妈,我以前可能对他太霸道了。”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温和地和儿子探讨了与朋友交往的问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妈妈为孩子的烦恼做出了提示,而孩子也在妈妈的点拨中,慢慢理清了思路,并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妈妈,托利真应该为有这样了解自己心理的妈妈而欢呼!父母以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高明的教育方法。家长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成功地运用批评点拨的教育方法,才能实现与孩子的良好沟通。(1)以温和的态度让孩子不惧怕交流父母以温和的态度对孩子,孩子在面对父母时就不会因为害怕父母而紧张、恐惧,也不会因为反感父母的训斥而产生对抗甚至仇视的心理,孩子会用一种平静的心情和父母交流,会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也只有在这种基础上,点拨才能发挥效用。(2)以温和的态度鼓励孩子说出真正的想法当父母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而父母温柔的眼神、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产生倾诉的欲望,会使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都告诉父母。(3)以温和的态度拉近亲子距离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与人交流时用什么样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如何,即使是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也不可忽视这个问题。温和的态度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温柔的眼神、微笑的表情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乐于亲近父母。批评点拨重在提示、引导,而不是灌输,因此父母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和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自觉的行动,达到教育的目的。7.艺术地批评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时,批评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批评的方式也有正确错误之分,而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因此批评孩子也一定要有艺术技巧。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是为了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良性格与不良学习态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正确运用批评的心理学原则与心理艺术,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除了批评不可过度之外,还应该忌讳以下几点:第一,对小错误揪住不放。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最优秀的,为此,他们不能忍受孩子犯错误,大到考试成绩是否理想,小到扣子是否系好,头发是否梳理成父母喜欢的发式,一切的一切,他们都要插手。事实上,只要孩子不是犯错过大,对一些不符合父母标准的小错误,父母可以加以提醒,不需要横加指责。过多地指责会使孩子常常处于无地自容的境地,尤其是在生人面前斥责孩子,对孩子的打击更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思想,如“我不行”、“我干不了”等,埋下自卑的种子。对于小错误,父母应当保留孩子的面子,做出适当的提醒。对于大错误,父母同样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防止批评过度。第二,不分青红皂白乱批评。一位工作了一天的母亲下班后,看到孩子看电视,就板着脸对孩子说:“你怎么一放学回家就看电视,你这样能够把作业做好吗?我辛苦供养你,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吗?”

孩子马上说:“妈妈,您不了解情况别乱批评,怎么能说我一回家就看电视呢?我回来已经做了一小时的作业了,我刚看了几分钟您就说我老看电视。”

他妈妈说:“你还说没看电视,太不听话了,我看你考试怎么办。考不好再跟你算账。”

母子俩为此争吵了起来。母亲批评孩子是为了使孩子专心致志做作业,批评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引得母子俩心里都不愉快,实际上也影响了孩子做作业的情绪。批评要合理,批评合理才能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接受感。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首先要把孩子不良行为的事实搞清楚,事实不清,夸大其词会使孩子产生拒绝心理。第三,批评孩子时翻旧账。一位初中学生把自行车钥匙丢了,回家后告诉了妈妈,没想到妈妈借题发挥说:“上个月叫你去买菜丢了10块钱,刚买的新圆珠笔没玩多长时间也丢了,半年前买的篮球没用多长时间也找不着了。”

本已内疚的孩子更加内疚地低下了头。一些父母批评孩子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东拉西扯,翻老账,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两年前孩子的过失都放在一块算总账。这样就冲淡了要批评过失的主题,孩子也不知道挨批评的重点是什么,让他改正什么也不清楚,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有缺点,这样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以上的批评方法常常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反效果。正如赞赏孩子是一种艺术一样,批评孩子也可以很艺术,以下是一些较为合理的批评技巧,希望能有助于家长朋友更好地管教自己的孩子。(1)语气一定要平和一边是大声哭闹的孩子,一边是严厉训斥孩子的母亲。每遇到这种情景,就让人联想起下面的一项研究。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语言研究小组与美国海军共同合作,试图从心理学角度证明《圣经》中“温和的问答可消除愤怒”这句话的真实性。这项研究最初的目的,是想调查发布命令时最合适的声音高度。他们使用电话和船上的传声筒,用各种高度的声音进行提问,结果显示,发问人的声调越高,答话人的声调就越高,否则,就相反。类似地,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布兰特所进行的研究也表明,温和的讲课方式比辩论式、演说式的讲课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这些研究给教育者一定的启示。即面对大声哭闹的孩子,若母亲也提高声音去责备,孩子的哭声只能越发尖锐。甚至可以说,母亲的高声调才是孩子大声哭叫的原因。事实上,母子间的这种争执会越来越严重,一直持续到有一方精疲力竭为止。相信大家都见过这种情形。由此我们归纳出结论,即与平时说话相比,批评孩子时更应该压低声音。低沉的声音与高亢的情绪成对比,可令人感到理性。换句话说,压低声音讲话,不仅给对方以理智的感觉,事实上也能使自己变得理智。这样,我们才能不受感情的支配,才能冷静地观察对方,引导哭叫的孩子回到理性的世界。(2)心平气和地批评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就打游戏机,他妈妈看见后就骂他一顿,结果这孩子还是照样回家之后就先玩游戏,因为他放学比他妈妈先到家,后来他妈妈也觉得总这样训斥他,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妈妈就主动和孩子谈心,并主动承认过去批评他时态度不好,同时又帮他分析玩游戏的害处。母子俩通过谈心有了共识,孩子当场表示,以后要克服回家先玩游戏的习惯。此后,孩子终于改掉了这个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批评孩子时,要心平气和、态度和蔼,这样孩子就会更容易接受些。如果粗声粗气,拍桌子瞪眼,气氛紧张,孩子往往会为应付批评,为了避免挨骂挨打而撒谎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这样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3)利用外人来批评孩子有时父母一百次的责备,莫如别人的一句话有效。有的母亲说:“我家的孩子太调皮,不能带到别人家去。”

的确,有时把孩子带到亲戚家或熟人家去时,孩子举止不礼貌,会令母亲不好意思,很为难。因为孩子知道父母在别人家不会过分批评自己。并且,往往当母亲一责备孩子时,这家人就会说:“行啦,孩子嘛,何必对他太严苛。”

这时,孩子抓住了大人的这种心理,会更加闹得起劲。在这种情况下,大人与其自己批评,不如试着问主人:“你家能允许孩子这样淘气?”

虽然许多人不会说“不允许”,但这时对方的态度也会令孩子懂得自己这样做是不受欢迎的。而且以“做客是不能这样淘气的”这种规矩来要求孩子,反而能很容易地进行礼节教育。因为孩子对他人比对自己的父母更强烈地感受到“社会”。不妨利用孩子不得不听别人的话的心理,将其带到别人家拜访,趁机积极灵活地利用别人家作为让孩子学习礼节的场所。当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事先与对方家里协调好。例如,让对方家的主人按照自己家的规矩要求孩子,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效果。(4)对孩子要责罚有度不要孩子每做错一件事就责罚他一次。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一天大概会被责罚上百次。吹毛求疵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不好的,可能会滋长孩子的对立情绪,以致形成逆反性格。因而,父母要懂得可以不挑剔的时候就不要挑剔。父母要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时,会有些什么样的行为。了解以后,就不会对孩子的某些举动过于忧虑或生气了。惩罚一定要合情合理,假如孩子偷拿了小朋友的玩具,教导孩子把东西还回去并且向小朋友道歉;假如孩子在家中乱丢东西,那么,整理东西的工作就要让孩子来做;要是孩子耍脾气,又踢又叫又捶,就要让他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直到恢复平静为止。责罚孩子的时候不要过于严苛,责罚一定不要变成虐待或是伤害,责罚的时间也不宜太长。更不要用嘲笑辱骂的方式来责罚孩子,嘲笑辱骂的字眼会长久地烙在孩子的心中,使孩子变得孤僻、易怒、彷徨和多疑。不良性格的形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孩子有不良行为发生时,就要及时制止批评,也只有及时合理的批评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8.慎始才能善终为什么专家一再强调挖掘孩子的潜能要从小从点滴抓起呢?就因为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而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性格。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注意“第一次”这个教育时机。颜颜是一个可爱的8岁小女孩,她的父母非常注意对她的性格培养。自从她会爬开始,每次摔跤,父母都不主动抱她,而是鼓励她:“自己爬起来,你真棒!”

有了第一次,不管摔得多厉害,颜颜都能自己爬起来,还会拍拍小手和衣服上的灰尘。妈妈说:她以后会遇到比摔跤更需要自己应付的事情,我希望她永远记住“我能!我会!我很棒!”

颜颜一天天长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日益强烈,吃饭、穿袜子、戴帽子……什么事情她都要自己试一试。尽管几乎每次父母都要“返工”,花的时间比直接代办多得多,但如果第一次不给她自己试的机会,无异于剥夺了孩子学习、实践的权利。有一次,妈妈带她去修鞋。鞋匠给顾客准备了一张小凳子,颜颜坐在凳子边儿上,拍拍空出的一大半地儿:“妈妈坐这儿!”

妈妈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修鞋的老师傅夸道:“嗬,这么小就知道心疼人了,真不错!”

颜颜一听,又得意又害羞,小脸都红了。这是颜颜第一次会心疼妈妈,也是第一次听到“心疼人,不错!”

这个评价,以后再要她为别人做什么,一提“心疼人”她就很乐意。颜颜个子高,所以每次出去玩儿,父母都鼓励她不要大人抱,自己走。一次去动物园前,爸爸先和颜颜讲好条件让她自己走,可一下车,颜颜习惯性地说:“爸爸……爸爸要……”颜颜的父亲蹲下来,故意问她:“你要干什么啊?”

颜颜涨红了脸,仿佛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十分不情愿地说:“爸爸……牵着!”

面对孩子的童稚,颜颜的父亲立刻意识到她第一次表现出控制意志的能力,是个了不起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美,于是颜颜走得更来劲儿了。孩子刚上小学时,第一次放学回来,父母就不失时机地告诉她,放学后,第一件事就应该是写作业,学习完后才能玩。所以孩子从上学到现在,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学习完再玩”已经成了孩子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学习完后,将桌椅、书包整理好,睡觉前看几页课外书等习惯,也已经成了颜颜生活的乐章中不可缺少的音符。这一切都源于做父母的“第一次”的指导,所以,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而对孩子第一次的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及时纠正。一天,颜颜的奶奶买西瓜回来复秤,生气地说:“这个混蛋,少了2两!”

在旁边玩的颜颜听到了,不一会儿就用上了:“西瓜是混蛋!”

大家都觉得好玩,哈哈大笑,颜颜就把大人的笑当成了夸奖,后来这个词就怎么也改不了了。看,第一次的坏影响多可怕!从颜颜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几个第一次,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以后是否会依赖这个行为模式一直走下去,关键就在于他第一次得到的外界回应如何。因此,父母们在培养孩子好性格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第一次。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试想,如果绳索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缠好,即使你再缠上100道绳索,也只能越缠越歪。因此,要先打好基础,注重第一次或前几次良好行为出现后的鼓励和强化,以及不良行为出现后的教育与矫正。这样,在每天缠上新的“绳索”的时候,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比方说,小孩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看大人的反应,大人这个时候千万别笑,如果你笑,还夸他“孩子真聪明,嘴巴真巧”,这孩子第二次还骂,而且会骂得更厉害。小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的后果,他只关心大人的反应。所以对孩子的第一次骂人,最好的反应就是不理他,没有一个人理他,冷淡他,让孩子自讨没趣,他就会明白:“这不是好事情,别人都不喜欢。”

以后也就不会故意去强化这种行为了。教育家陈鹤琴对此曾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种种坏的习惯和不良的性格,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把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好。所以,对于第一次的动作,做父母和教师的要格外留意指导,以免错误。”

“第一次”是养成良好习惯、良好性格的开端,“第一次”也是形成不良习惯的开始,因此父母们必须把握好第一次的教育,只有慎始才能善终。错题本的奥秘瓦特出生在苏格兰一个技工家庭,爸爸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普通家庭妇女。由于他小时候体质很弱,经常头痛感冒,小毛病不断,所以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还没有把他送进学校,就在家中由母亲教他。这样过了上学年龄好几年,瓦特才被送进学校。由于身体差,比他小几岁的孩子和他个儿差不多。瓦特从小就很聪明,尤其是钻研问题到了入痴入迷的程度。6岁那年的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见瓦特拿着粉笔在火炉旁的地上乱画,就对他父亲说:“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还爱在地上乱画?”

瓦特的父亲笑着答道:“你仔细看看我儿子画什么吧!”

客人走近一看,发现瓦特在地上画了许多圆圈,真还有点名堂,而且标示得很细致,还在上面标着计算的数据和文字。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瓦特答得又快又好,客人感到很吃惊,瓦特的父母也为他感到高兴。瓦特从小爱细心观察,喜欢独立思考。有一次,瓦特在姑妈家吃晚饭,吃到一半,厨房传来“噗噗”的声音,他跑到厨房一看,原来炉子上的水烧开了,蒸汽把壶盖顶得噗噗直响。奇怪!那些热气怎么能把盖子不停地往上推呢?这一现象吸引了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觉得太奇怪了,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壶盖,在炉旁待了很长时间,想了很久,忘了吃饭。姑妈看见了,说他是“傻孩子”。可谁想得到,这个“傻孩子”后来发明蒸汽机,就是从这件事受到启发的呀!后来,瓦特进入本城的学校学习,由于他刻苦钻研,各门功课都很优秀,数学成绩特别好。他制作了一个数学错题本,每当在作业或考试时,出现了错题,他都把它记录在错题本上,然后在错题的下面写明出错的原因和准确的答案。但因身体不好,他没毕业就退学了,只得在家里坚持自学。瓦特自学的日子也没有把他的错题本丢掉,他始终坚持将错题作记录。就这样,他学习了天文学、化学、物理学、解剖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还有拉丁文、德文、法文和意大利文。17岁那年,他出去当学徒,又通过自学学会了制造罗盘等仪器。通过多年的自学和不懈努力地动手实践,他最终发明了蒸汽机。瓦特是个勤于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他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博览群书且动手实践,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最终成功发明了蒸汽机。他的成功在于:始终对自然科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然的奥秘。以师为友英国著名化学家拉姆塞上中学时的个子很高,所以排座位时,总被排到后面。他的性格十分内向,上课不爱回答问题,课下也不爱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上初级中学都快半年了,有的老师一句话都没和他说过。他成绩平平,在班里也不突出。除了班主任,其他老师几乎都不知道他的名字。由于近视的原因,拉姆塞被班主任调到了第一排的最边上。这一位置,是老师在讲课之余最愿意待的地方。调整座位后的第一节课是地理课,老师很快注意到他。老师调侃道:“怎么今天头排坐着一位高人呢!我提的第一个问题就由你来回答吧!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你叫什么呢?”

这是拉姆塞自从上初中以来,第一次和地理老师说话。老师都习惯性地站在第一排的边上,随便问学生一些学习情况。自从坐到前排后,拉姆塞就成了老师询问的对象。为了在老师提问时不难堪,拉姆塞比平时努力多了。上课时也不像以前那样爱走神了,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他可不敢掉以轻心。就这样,拉姆塞慢慢地和老师熟识了,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有一位老师甚至都把他当做知心朋友来看待了。拉姆塞的学习抓得更紧了,不仅是地理课,其他功课都很快提高了。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个同学都想和老师的关系好一些,但大都苦于找不到和老师接近的办法。其实,把自己的座位调到第一排,整天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就会引起老师对自己的注意。时间久了,和老师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第一个足球1940年,球王贝利出生在巴西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家里人爱称他为地科。靠从事职业足球获得微薄收入来维持全家生计的父亲,希望小地科长大后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而母亲打心眼里不愿儿子长大了去踢那可恶的足球。小贝利的父亲外号叫堂丁奥,他球技高超,很有声望,但运气很不照顾他,所以一直没机会出人头地。当时,在特雷斯·科拉索斯这种小地方,在一个小足球俱乐部里当职业运动员的收入非常微薄,要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养活一家人了。父亲堂丁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刚刚降生的儿子身上,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子承父业”。贝利4岁那年,父亲加盟圣保罗州包鲁体育俱乐部,全家人也随之迁到了包鲁市。这里便成了贝利的第二个故乡。家庭的搬迁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使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本来包鲁体育俱乐部答应给堂丁奥再找一份差事,以弥补他经济上的窘迫,结果未能兑现。这里无亲无故,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贝利的父母为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四处奔波,日夜操劳,但全家人还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他们住在一间破旧不堪的小木屋里,一下雨,屋顶就像筛子底似的漏个不停,而且最惨的是漏水的地方经常变动,躲也没处躲。因此,一遇雨天,一家人晚上就别想睡个好觉。刚刚懂事的贝利渐渐地明白了贫困是怎么回事,但年幼的贝利还不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孩子的天性使他有些淘气和调皮,只要肚子不太饿,他就非常快活、开心。4岁的时候,在父亲的熏陶下,他深深地爱上了足球,学着父亲的样子玩起足球来。玩足球首先得有一只足球。一只足球对有钱人来说是区区小事,但对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但贝利有的是办法,强烈的踢球愿望使贝利和小伙伴们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做了一只足球。他们找来一只最大的袜子,在里面塞满破布和旧报纸,然后尽量捏成球形,最后在外面用绳子扎紧。“足球”有了。至于运动鞋,贝利是想也不敢想的。他就光着脚,把他家住的那条街——鲁宾斯阿鲁达路当地球场,兴致勃勃地和小伙伴们踢起来。尽管这条路凹凸不平,尘土飞扬,但他们却把它当做平展宽阔的绿茵场,踢得劲头十足,不知疲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球越踢越精,袜子里面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球”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时光在脚下流逝,一晃3年过去了。贝利7岁那年,瘦弱的肩上开始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他的一位好朋友帮他做了一个精致结实的皮鞋箱,舅舅给他买了必要的工具和鞋油。小贝利单枪匹马来到火车站,成了一个擦鞋童。擦皮鞋是又苦又累的差事。一天下来,小贝利有些疲惫不堪。但他没有忘记心爱的足球。有一天,他在足球场外踢椰子壳,被一位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个孩子踢得十分专注,就主动送了他一只足球。从此,贝利踢得更卖力气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将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水桶里。8岁那年,贝利踏进了学校的大门。贝利在入学以后,每天放学后,还得带上工具赶到火车站去擦皮鞋,把赚来的钱全部交给家里,补贴家里的开支。贝利的学习成绩虽然不那么让人称道,但球却踢得越来越引人瞩目。在这里,他获得了以后全世界都为之倾倒的名字——贝利。有一天,有人偶然喊了他一声“贝利”,从此,他那“地科”的昵称就不再被人提起。至于贝利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说不清。后来他回忆道:“我只知道我9岁前后,凡认识我的人都叫我‘贝利’。”

贝利来到国家队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他在训练时,非常注重交流。例如,在发角球时,贝利就多次提醒队友要注意抢第一落点,并大声喊出他发出角球的落点,而队友也对贝利的角球提出一定的要求。有了这样的交流,贝利在训练中角球战术的成功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做好自己的事,学好自己的课,这是很多人的做人原则。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与别人交换意见,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线电通信的鼻祖小马可尼出生在意大利波隆那一个风景如画的农庄里,家境比较富裕。农庄里藏书很丰富,马可尼每天早晨洗漱过了,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歪着脖子紧靠窗边认真地看书,直到妈妈喊他吃饭,才记起肚子饿了。就这样,没多长时间,他就把所有的藏书都看了,这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并增长了广博的知识。马可尼想亲自动手搞实验,他在阁楼上专门辟了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最初,他想把空气中的某种杂质提取出来,但未能获得成功。继而他又把兴趣转到空气本身。他想:空气传播声音可能同水波传播原理是一样的。为了探索这个问题,他研读了赫兹的电波论著。马可尼在波隆那大学就读时,受意大利物理学家奥古斯特·利热的启发,对空间通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有线电报架设起来非常费力,而且不能跨越海洋。如果能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电报,那该多好啊!从此以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空间通讯的实验上,虽然屡屡碰壁,但他并不灰心,依然信心百倍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研究。母亲十分担心,怕他累坏了身体,但他毫不在乎,始终如一地从事着研究工作。终于有一天,他欣喜若狂地把母亲拉到阁楼上,让她欣赏自己的“伟大发明”——他亲手试制的第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的雏形。母亲惊异地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没有电线竟会听见吱吱的响声?!”

他自豪地回答说:“我不是早就跟你讲过,我要发明无线电传音嘛!”

母亲为他的成功感到高兴和自豪,给了马可尼一千美元,鼓励他继续奋斗下去。实验的规模越来越大,费用也越来越繁多。马可尼不得不请求意大利政府资助。而当时的意大利权贵们对他这个无名小卒的研究只是付之一笑,把他的方案束之高阁。他只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信的形式,告诉给英国的勃利斯爵士,希望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尊重并爱惜人才的勃利斯爵士当即把他邀请到英国。从此马可尼便正式踏上了从事空间通讯实验的艰难历程。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要想学好数理化,并不容易。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有很多技巧,其中动手做实验就很关键。半夜练琴肖邦是世界著名钢琴家,他的母亲朱斯蒂娜是一位很有名的钢琴家。她每天都教肖邦的姐姐露易莎弹钢琴,因为肖邦年龄较小,母亲就暂时没有教他,但他非常想学弹钢琴。在一个秋天的深夜里,肖邦的父亲被一阵钢琴声惊醒。“奇怪,这么晚了,谁在楼下琴房弹琴呢?”

然后他把妻子朱斯蒂娜唤醒。“大概是露易莎吧?我去看看。”

朱斯蒂娜匆匆忙忙走下楼,想叫露易莎睡觉。不料一看,吃惊得差一点儿叫起来。她万万没有想到,弹钢琴的,竟是肖邦,而且弹得相当不错。“是谁教你弹钢琴的?”

母亲轻轻走到肖邦跟前,小声问道。“是我自己学的。你教姐姐弹琴时,我就在旁边听,听着听着就记住了。”

肖邦回答。肖邦的母亲两眼激动得泪花直闪,亲亲儿子的小脸蛋,说:“好孩子,你能不能再弹一遍,让妈妈听听?”

肖邦高兴地说:“可以呀!”

他把双手轻轻地放在键盘上,开始弹奏起一首著名的小奏鸣曲。朱斯蒂娜听着听着,竟说不出话来。肖邦只是靠耳朵听,凭脑子记,没有人教,弹出的音调和节奏就这么好,更可贵的是还没有弹错一个音,这简直是奇迹!朱斯蒂娜这时在心里深深自责起来:“肖邦一直要求跟姐姐一起学钢琴,我却因为他年纪太小,没有同意。真是差一点儿误了儿子的前程啊!”

想到这里,朱斯蒂娜把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说:“孩子,从明天起妈妈就开始教你弹钢琴,你以后不要再在夜里偷偷起来弹钢琴了。”

肖邦听了,高兴地搂着妈妈的脖子亲了又亲。肖邦长大了一些,母亲就把他送到了学校。在学校里学钢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学生较多,钢琴老师根本就照顾不过来。白天,老师把要讲授的知识都传授下去。肖邦刚开始感到很吃力,但很快他就体会到: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晚上复习起来就很容易,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会忘记。从此,在课堂上,无论同学们怎样打闹,肖邦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课。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师。全神贯注地听课,也是学习中的一个细节。课堂的45分钟把握不好,就不会有好成绩。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全神贯注地听课。父亲的一封信布拉格从小家里穷,父母省吃俭用,尽最大努力供他上了学。小时布拉格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深知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非常刻苦认真,成绩也出类拔萃。后来他被学校保送进了威廉皇家学院。在这所学院里读书的大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可是布拉格衣衫破旧,有很多处补丁,拖着一双破旧大皮鞋。那些富家子弟,见他这套装束,不仅经常讥讽他,拿他开心,甚至有人说他这双破皮鞋是偷来的。布拉格是个人穷志不短的孩子,他无法忍受那些富家子弟对自己的侮辱及人格侵犯,想找机会揍这些家伙一顿,教训教训他们。可他清楚地知道,一旦和这些孩子打起架来,触犯了校规,倒霉的一定还是自己这个穷孩子。他一忍再忍,尽力克制自己,以免不冷静招惹是非。然而,流言蜚语却越传越厉害,很快传到了学校领导的耳朵里。一天,他突然被召到学监的办公室。他一进门,就发现那个老学监,面孔板得铁青,双唇紧闭,两只眼睛射出锐利、威逼的目光,死死盯在他那双大得不合脚的破皮鞋上。布拉格明白了,他镇定自若,不慌不忙挺胸走到学监面前,把右手伸进怀里掏出一张折得起了毛的纸片,交给了学监。学监接过纸片,打开来细细地看。随着他目光在纸片上的移动,他那铁青的面色逐渐消失。看完之后,他的脸上竟然绽开了笑容,并轻拍着布拉格的肩膀,表示歉意。学监也被深深地感动,说不出话来了。而蒙受极大侮辱的布拉格,再也忍不住了,哇地一声哭了起来。他哭得那么伤心,他要把埋在心头已久的委屈和积愤完全发泄出来。这一张纸片,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儿呀,我希望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破皮鞋,你穿在脚上合适。我抱着这样的希望:等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布拉格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来自家庭的穷困和富家孩子的凌辱不仅没有压倒他,反而使他变得更坚强了。他决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穷人争口气。他的勤奋和努力,换来了优异的成绩,被保荐到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在剑桥大学一年一度的数理比赛中,他总是成绩优异,独占鳌头。他酷爱物理,数学成绩也很突出,那时他得的数学奖状甚至比物理奖还要多。1886年,当他担任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数学兼物理学教授时,只有24岁。也正是在这里,布拉格开始了对放射性的研究。贫穷并不等于人品。被贫穷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幼时的布拉格是那种贫穷在骨头中能长出金子的人,一双破皮鞋像父亲的叮咛时刻告诫自己: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只有刻苦努力地学习才是自己唯一的前途所在。因疑而问范特霍夫出生在荷兰鹿特丹市。他从小就是一个好动脑筋、爱学习的好孩子。一个春天的下午,阳光灿烂,微风习习,公园里有一对小伙伴,一个在滑梯上上下下尽情地玩耍,另一个却坐在一边的草地上,捧着一本小画册,眼睛盯着书本皱着眉头,在努力地思考着什么问题。“喂,范特霍夫,别老是看书,玩一会儿吧!”

坐在滑梯上的小男孩发现了他的小伙伴,就大叫起来。“不,我正在想一个问题呢,等我想通了再和你玩。”

坐在草地上的小范特霍夫却不急。他抬起头来,面对着耀眼的阳光,眯着眼睛对他的伙伴解释。“又是想问题,每次都这样。”

汤米很不高兴地嘀咕着,从滑梯上滑下来,走到范特霍夫面前,一屁股坐下来,说,“说给我听听吧,这次又是什么问题?”

范特霍夫听见汤米的问话很是高兴。因为这下子可不是他一个人在思考了,而且,汤米很聪明,每次他把问题提出来,汤米总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解决,或者替他做个挺满意的回答。想到这里,便放心大胆地说起他的问题来:“我在想为什么铁锅、铁锁、铁管这些用铁做的东西总是容易锈,原来是亮亮的银白色的,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黑色的,表面再也不光滑了,可是钥匙就不会。”

说完,他双眼盯住汤米,好像看着他就能看出答案来似的。汤米也迷糊了,他皱了皱眉说:“我也不知道,问问我爸爸吧。”

范特霍夫无奈,只好跑去找汤米的爸爸,他向汤米的爸爸讲了一遍他的疑问,这位瘦瘦的老头眯起眼看了看他,便开始解释说:“这是一种化学反应,铁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而生成另一种东西,也就是你说的黑黑的东西,它叫氧化铁,而里面的还是铁,所以磨去了最外面的一层,里面还是银白色的铁。而钥匙是用锌金属制作的,它不容易和氧气起反应,加上钥匙经常和锁接触,即使生成了细微的一些其他物质,也会在频繁的摩擦中被磨掉,所以钥匙不容易变颜色。”

范特霍夫从此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会起反应,而变成另一种东西。它们是怎么起的反应呢?是有人在暗中帮助它们吗?还有,静止的东西又怎么分,哪个性质活泼些?这些问题都使他困惑极了。可是,汤米的爸爸说要知道这些,得认真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才能明白这些道理。否则,别人解释给你听,你也听不懂。从小学到中学,范特霍夫对每一个疑惑都从不放松。每遇到一个问题,他都从不放过,一定要追寻出答案为止。正是由于他有这种追根究底的好习惯,所以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总难免遇到疑难问题,不妨多问问同学和老师,直到弄懂为止。如果心中的疑难积累多了,学习就会掉队了。最大的敌人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里。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到处乱涂乱画,画他所看到的,画他所想象的。小罗丹如此喜欢画画,所以每一次过生日时,父母都特意买一些绘画的铅笔送给他。他特别喜欢这些小礼物,有了它们以及父母的鼓励小罗丹画得更起劲了。姐姐看他这么爱画画,而且功底很好,就鼓励并支持他上学深造。可家里没有钱交学费,怎么办呢?姐姐通过辛苦打听,找到一所免费的工艺美术学校。罗丹14岁那年,在姐姐的帮助下,考上了这所学校,从此开始了正规学校的学习生涯。这所学校主要是培养技工和工艺人才。小罗丹想成为美术家,而工艺美术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并不合他的胃口。只是因为这所学校免费,跟美术也有关系,所以,小罗丹还是非常高兴地去上学了。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小罗丹上完课,就跑到世界著名的罗浮宫,观看和临摹罗浮宫内的那些名画。他第一次看见这些名画时,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他被那些大师笔下的名画震撼了,他握紧自己的双手,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他们画得多好啊!你的水平差远了,你一定要努力呀!”

每天在罗浮宫观看和临摹,大大开阔了罗丹的艺术视野和鉴赏水平,也坚定了他把画画好的信心。小罗丹学习非常自觉而且刻苦。他除了上好每一堂课,还给自己增加作业量。课余时间,他总是带着画本,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看见什么,就画什么。有一次罗丹画着画着来到一个水池边,但他自己一点都不知道,直到“扑通”一声整个掉在水池里,画笔和画纸撒了一池,旁边的人不知是怎么回事,纷纷在一旁看热闹。罗丹费了好大劲才从水池里爬上来。学校里有的同学贪玩,不好好学习,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想: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多么可惜!在课堂上,罗丹也是提问题最多的学生。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马上向老师提出来。老师也被他这种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每当罗丹提问时,老师都会耐心做出回答。罗丹深信:不懂装懂是学习中最大的敌人。因此,每当遇到不会的问题,他都坦率地说出来,从不留在心里。时间老人是公平的,它没有让罗丹的努力付之东流。他刻苦勤奋,不屈不挠,一生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艺术雕塑,被全世界所敬仰。有很多人为了面子,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说出来,这对学习是很有害处的。因此,我们要坦率地将问题讲出来,不要不懂装懂。善意的帮助范仲淹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朱氏,范仲淹也因此改名叫朱说。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少年范仲淹懂得学习的重要,本来就有远大志向的他决定不依靠任何人,通过自己的刻苦读书来成就一番事业。他十多岁时辞别母亲,孤身一人来到应天府,跟随戚同文老师学习。戚老师有很多学生,有些学生家境富裕,整天穿着时髦漂亮的衣服,结伴在外面闲逛,范仲淹却衣着朴素,甚至一件衣服有多处补丁。他对游玩也没有兴趣,只是争分夺秒地读书。他深深知道时间的可贵和紧迫,总是刻苦努力地学习。范仲淹不依靠家里,生活过得很艰辛,但是凭着超人的毅力,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冬天到了,很多人都躲在暖和的被窝里睡大觉。而范仲淹却手不释卷地学习,困倦的时候,范仲淹就用寒冷刺骨的冰水洗脸,保持清醒;他没有钱去大吃大喝,每天只用稀粥匆匆填饱肚子,然后马上就去学习。天气寒冷,稀粥冻成硬块,很难下咽,他却吃得很香。有位同学的父亲很同情范仲淹,也着实佩服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就送了一些可口的饭菜给他。一会儿后,这位同学的父亲去收拾碗筷时,发现饭菜还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范仲淹仍在大口大口地喝着稀粥。同学的父亲很恼火,就质问范仲淹:“你为什么不领受别人对你的好意呢?”

范仲淹诚恳地回答:“先生,我难道不知道这些香气扑鼻的菜肴比稀粥好吃吗?但是我买不起这种饭菜,如果这一次我吃了您送的菜,以后我就不会觉得稀粥可口了,再吃饭的时候就会挑肥拣瘦,再说,艰苦的生活会更加磨炼我的意志。”

一席话说得那位同学的父亲更加佩服范仲淹了。范仲淹以这样的毅力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终于考取了进士,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同时,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才华震惊了世人。范仲淹身世坎坷,家境贫寒,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逆境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学习的欲望。他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最终他克服了所有困难,学有所成,实现了梦想,成为人人敬仰的大文学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范仲淹的成功,完全是他长期虚心学习和刻苦实践得来的。朱可夫的“讨饭袋”朱可夫是前苏联杰出的战略家。他小的时候,看到人家三四岁的孩子都上学了,也向父母提出了上学的要求。这对贫穷的夫妇虽然经常吃饭都很困难,可是对孩子上学的事还是很关心。他们已经把朱可夫的姐姐送进了学校,现在,儿子要求上学,他们没多考虑就答应了。新生开学的日子到了,同村与朱可夫一起上学的有五个孩子。他们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比朱可夫家好一点。上学的第一天,父母都为孩子们买来了新书包,只有朱可夫背的是妈妈用粗麻布缝的布口袋,难看的很。这个布口袋表面上看起来,很像讨饭的叫花子背的布口袋。朱可夫背上这个布袋,走在同学们中间,浑身不自在。他平时聪明机灵,乐于助人,在孩子们当中很有威信。这一次,他觉得太丢面子了。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了,朱可夫一个人独自回了家。回家后,朱可夫把布袋子往地上狠狠一摔,生气地对妈妈说:“我再也不背这讨饭的布口袋了。”

妈妈见儿子如此生气,没有责怪儿子,而是耐心地告诉他,书包是用来装书的,书包好坏和学习成绩没有关系。如果背上一只好书包,而考试的成绩却只得2分、3分,那也不是一个好学生。相反,背的是个讨饭袋,学习成绩却是5分,那才是好样的。朱可夫听懂了妈妈的话,从此安安心心地上学了。他知道父母挣钱养活一家人不容易。此后,这个穷孩子没有再提书包的事,而是一直背着这个“讨饭袋”上学。刻苦学习换来了好的成绩。在阶段小考中,朱可夫的算术、俄文都得了5分。当朱可夫拿着成绩单回家后,母亲问儿子,那书包与学习成绩有关系吗?朱可夫默不作声,只是腼腆地看着母亲。他早就承认自己错了。而那些背新书包上学的孩子,考试成绩都不如朱可夫,其中一个只得了2分。同学们当然不服气。他们说,这是小考,什么也不算,等到了期末大考时再见高低。这些孩子也许随便说一说,而朱可夫却记在心里。他要在期末考试时也拿5分。学校对期末考试非常重视,不仅张榜公布考分,而且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成绩公布出来了,朱可夫名列全班第一,学校奖励了他一个作业本和一支铅笔。这是他第一次凭自己的能力挣得物质奖励。朱可夫非常高兴,他把本子和铅笔带回家,献给了父母。勤学刻苦的朱可夫,在家乡的教会小学读了4年书。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眼里,他是个好学生。在4年的小学生活中,他年年都获得一张奖状。他家那黑糊糊的泥墙上,唯一的装饰就是朱可夫上学时获得的奖状。那红绿相间的奖状,在父母眼里比什么艺术品都漂亮。物质上的暂时贫穷和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和思想上的贫穷,少年朱可夫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不计较外在的东西,而注重自己内质的变化。正因为明确了学习目的,使朱可夫把学习知识作为自己奋斗的唯一目标。不被书本所累李叔同是学识渊博的佛学家。他年轻时想学禅,找到了一位著名的禅师。禅师开导他很长时间,李叔同还是找不到入门的路径。于是,禅师端起茶壶,朝他面前的茶碗里倒茶。茶碗已经斟满茶水,禅师还在不住地倒。李叔同终于忍不住,提醒说:“师父,您别倒了!茶杯已经装不下了。”

禅师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对他说:“是啊,装不下了。你也是这样,要想学到禅的奥妙,就必须把头脑清理出来,把充塞其中的幻象和杂念清除出去。”

听了此言,李叔同当下恍然大悟。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要想多学一些东西,就要及时将充斥在大脑中的杂念去除。这样就能腾出地方,容纳新知识了。敢思敢想的戴震在封建社会大都实行科举制度,用考试的方式,在考生中选取文武官员。而科举考试所读的书都有规定,其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被认为是主要经典,南宋学者朱熹曾著有《四书集注》,对这四种书作了详细的注释,是读书人的必修课。可是,清代雍正年间,在安徽南部的休宁县,有一个十岁的孩子戴震,对这部书提出了大胆的疑问。有一天,塾师在教《大学》,其中一篇朱熹注释道:“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戴震马上置疑地想:曾子是孔子的门生,记下先生的话,这或可信;曾子之意,未必讲出,他的门人怎么知道而能记下?而且,朱熹生于南宋,距离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有两千年左右时间,他又是怎么知道这些文字记载的来源的呢?从此他就发挥自己的钻研精神,不盲目信从,最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敢思敢想可以说是一种钻研的形式,学会科学地汲取书中的营养,把别人的东西化为己用。不要拘泥于前人的空论,要敢于思考,提出疑虑,找到正确的答案和思想。劣等生丘吉尔是二战时期英国的杰出首相,他诞生于英国牛津郡的一个贵族世家。他是一个早产儿,先天不足,身体虚弱,发育也很慢。小时候,他还有口吃的毛病。在贵族子弟学校——哈罗公读学校读书期间,丘吉尔曾是班上的劣等生。他从小厌恶读书,一心向往将来成为一名军人。由于知识学得少,经过4次考试他才考取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军事学院毕业之后,丘吉尔曾作为军事观察员到过古巴,后以记者身份在驻印度西北边境上的英军中工作。在印度期间,他醒悟到自己早年荒废了学业,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太可怜了,从今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

丘吉尔一旦觉悟,立即写信请亲友给他寄来各种书籍,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他不顾印度的炎热酷暑,利用休息时间坚持学习。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积累了各方面的知识,后来他又去埃及参加了基契纳勋爵统率下的骑兵团。1899年英南战争爆发后,他又以《晨邮报》记者身份奔赴南非,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经常深入前线。在一次战斗中,他被俘,后来侥幸逃脱,回到英国。此后他写了好几本记述他在海外冒险经历的书,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1901年,丘吉尔作为保守党人被选入议会,进入政界。3年后因持不同政见脱离保守党,加入自由党。1906年大选时,他又一次被选入议会,此后,他又成为保守党成员,历任英国政府殖民部次官、贸易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军需大臣、陆军和空军大臣、殖民大臣、财政大臣等要职。1929年工党上台后,丘吉尔离开政界,当了3年爱丁堡大学校长,并致力于业余写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德国疯狂侵略欧洲各国,战局急转直下。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下台,丘吉尔临危受命,65岁时肩负起英国战时首相和三军最高统帅的重任。作为战时首相,丘吉尔始终以坚定的信心指挥了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他在上任之初,通过公开演说鼓舞了本国同胞,他的雄辩言词振奋了民族精神。纳粹德国战败后不久,1945年7月丘吉尔离开政治舞台。下台后的丘吉尔又致力于写作,陆续出版了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部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洋洋巨著,受到了世界上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高度评价。他在序言中还写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殷切地希望,新的一代能够纠正以前的一些错误,把遗漏的知识补上来,从而根据人类的需要和光荣,控制住正在展开的可怕的未来景象。”

反省和自我批评是一面镜子,能迅速地照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学习中的知识空缺。把遗漏的功课补上来,不要留尾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狄尔斯悬崖禁步早在童年时代,狄尔斯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勤于思索的孩子,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入学校读书后,他就表现出数学方面的天分。他的心算能力特别强,计算速度之快让老师大为惊讶!然而狄尔斯最喜欢的还是化学,他和弟弟常常想方设法,用土办法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每成功一次,都使他对奇妙无穷的化学世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狄尔斯进入大学以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佩服他,老师们常常夸奖他赞扬他,家长对他更是十分宠爱。因此,狄尔斯变得骄傲自大了,甚至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天才。他渐渐疏远了同学和老师,很少和他人研究问题。加上他内向的性格,很快成了一个“孤家寡人”。这一切,使狄尔斯感到非常苦恼。有几次,他决心要改掉这个坏毛病,然而,坏毛病一旦改起来并非容易之事,所以老师和同学们仍然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狄尔斯灰心了,于是又产生了自暴自弃和自卑的思想,甚至想离开学校,不再继续深造了。正当他徘徊苦闷的时候,他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学识渊博、教育有方的费雪教授。他觉得狄尔斯是个好苗子,需要正确的指点和帮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把狄尔斯找来,决定先给他猛击一掌。他尖锐而又诚恳地对狄尔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一定要谦虚谨慎,虚心好学,学习成绩再好也没有半点值得骄傲自大的。你所知道的只不过是一点皮毛,你那种骄傲的表现,恰恰反映出自己的愚蠢与无知。”

狄尔斯先是心里一震,继而想开口争辩,但终于默默不语,用心听着这位严师的教导。费雪又进一步指出:“即便是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只有这样,你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出更大的成绩。”

费雪教授的当头棒喝,使狄尔斯开始清醒了,狄尔斯的心扉终于被打开。他决心改正错误,重新开始。狄尔斯当了费雪教授的助手以后,更加勤奋刻苦了。这时费雪又告诫他说:“不学则罢,既学就必专必精。在实验室里一定要养成多看、多问、多动手的习惯,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这些语重心长的教导,一直铭刻在狄尔斯的心中。他决心不辜负导师的期望,在追随费雪的岁月里,他作出了很多贡献。狄尔斯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他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事实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所以他总是脚踏实地埋头于实验,尽量地把实验结果做得使人心服口服,无懈可击。人们称他为杰出的实验家。他所编著的《有机化学导论》于1907年出版,到1962年已经再版19次了。该书资料翔实,论述系统而精确,是有机化学中一本重要的教科书。世界无限大,不要做井底蛙。不要因自己的成绩上进了就产生骄傲心理,忽视了学习,应接受老师严厉的批评。其实,骄傲的表现恰恰反映出自己的无知和愚蠢。让姐姐惊讶的普希金俄国19世纪的诗人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这个家庭并没有给他多少亲情和温暖,他的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他文艺爱好的由来,几乎都是在听保姆讲故事中慢慢培养的。普希金五六岁时,最喜欢听保姆讲故事了。白天,小普希金坐在保姆身边,两只小手托着腮,眼睛盯着保姆讲故事的双唇,边听边思考。晚上,小普希金躺在床上,眨着眼睛,一边看保姆干家务活,一边听她讲生动有趣故事。那时的普希金认为保姆真了不起,肚子里的故事真多,天上的星星呀,地下的魔鬼呀,水里的妖怪呀,她全知道。只要保姆一有空暇他就缠着她讲故事,保姆讲的故事,大大丰富了普希金的想象力,使他产生了要自己编故事的念头。有一天,他乘家人午睡的时候,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心里想:“我也要写个好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姐姐和父亲都大吃一惊!”

说干就干,他找出父亲用的纸和笔,趴在书桌上,认真地写起来。他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了整整一个午休的时间,写了一个小故事,取名叫《机灵的窃贼》。“我也能写故事了!”

他拿着写好的故事,高兴地跑出去,正巧碰到刚午休起来的姐姐。他马上拿给姐姐看,说:“姐姐,你看,这是我写的!”

本来满心欢喜想得到姐姐的赞许,不料,姐姐看过后,说:“什么呀宝贝,还是你自己拿回去看吧!”

姐姐不欣赏,小普希金一点也不泄气,他发誓要写出让姐姐看了感到惊讶的东西。从此以后,他开始认真读书了,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只要一有空,他就到父亲的书房里去看书。有时,他夜里也悄悄爬起来,跑到书房,继续看书,一看就是一个通宵。他把父亲书房里的书看完,就去向别人借。普希金边学习边练习写作,终于写出了让姐姐惊讶的作品,成为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普希金为了能写出好的作品,认真读书,有时深更半夜也要跑到父亲的书房看书,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普希金的勤奋与不间断的努力,使他博览群书,最终以自然、深刻、不乏美丽的作品风格立足文坛,给俄罗斯文学留下了可贵的遗产。普希金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诗人,与他刻苦勤奋地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普希金的经历告诉我们:对立志于业余创作的同学来说,写作是很辛苦的,重在平时多练笔,只有笔底功夫练扎实了,才能写出有分量的文章。同桌乔伊娜是称雄世界的田径女“飞人”。她小的时候,由于家庭的原因,总是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有一次,乔伊娜又转学了。这次,她转学来到的是一所学风严谨的学校。初来乍到的不安和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她在最初的几天里,总是感到局促不安。和新同学相处不知怎么办才好,有的同学目光中含着疑虑,有的同学目光中带着探寻。但乔伊娜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她懂得和同学融洽相处的重要性。于是乔伊娜从同桌琼斯开始进行她的“友情策略”,此后琼斯便兼职做了乔伊娜的“辅导员”兼校园导游。没多久,班级的学习制度、干部结构,学校的教学方案、成长历史,各个科目老师的趣闻及班内每位同学的嗜好,校园里的“风土人情”就被乔伊娜知晓得差不多了。同时,因为琼斯的帮助,乔伊娜了解到了班内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她又从邻桌做起,慢慢地开拓她的友谊地盘。这样,乔伊娜的热情大方和广泛的爱好充分发挥了威力。没多久,同学们就完全接纳了乔伊娜。伸出援助的手比尔·盖茨是闻名世界的微软公司董事长。他上中学的时候,因为车祸住院了。已经在医院的病房里躺了一个月了,比尔·盖茨整天与白衣白褂、药液、来苏水、石膏绷带打交道。他远离了热闹的校园和可亲可爱的老师同学,加上自身的伤痛,比尔·盖茨很是难过。不过,好在好朋友杰克每天一放学就来医院看望比尔·盖茨,帮他补习功课,给他讲一些校园趣事。渐渐地,比尔·盖茨的脸上有了笑容,而身体也慢慢地康复起来。终于有一天,同学们看到杰克扶着比尔·盖茨一起来上课了。不久以后,校园里又到处都洒满了他们欢快的笑声。给人一份爱心,自己也能产生一份温情,在学习生活中,你帮助同学解决疑惑,同学也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一份丰厚的回报。不被别人左右三毛上中学时是一个异常敏感、心思细腻的女孩,喜欢小心翼翼地揣摩每一个同学的心思,久而久之,她觉得同学的一举一动都别有用心。这种在乎别人心理活动的毛病,使她总是生活在诚惶诚恐之中,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而同学们也因此不敢与她接近,与她说笑,生怕又让她误会什么。莫文鑫和三毛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在和朋友们的友好交往中,她总能保持一种正常的心态,来回穿梭于她和朋友之间,显得从容而游刃有余。她最得意的就是她对待朋友观点的态度。莫文鑫的好友徐娅这样评价她:“她很真实,你和她交往或进行交流时,会感觉到她的这种真实的魅力。”

徐娅举了一个她和莫文鑫交往的例子。在学校举办外语口语大赛上,莫文鑫第一个走上讲台,用地道的英文讲述平民对前总统林肯的评价。在上台之前,莫文鑫把演讲稿拿给徐娅好好参考,徐娅认为加那么多俚语在里面会破坏演讲稿主题的严肃性。莫文鑫对她的话只是不作理会,径直朝讲台上走去。事实证明莫文鑫的做法是对的,俚语的加入非但没有影响到演讲主题,反而增加了整个演讲过程的活泼气氛。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你必须拥有自己真实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而不能被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所左右。做一个有思想、有自己独特处世方式的人,你会发现自己更有魅力!试着去改变吧!不要太不把自己当回事,有时候你的观点是很好的,也是很容易被别人接受的。努力去表现自己,没人会说你不合群!当一次最好的听众玛格丽特·米切尔是美国著名作家。在她还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就知道她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新学期一开始,同学们便发现活泼开朗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突然之间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变化好朋友伊丽莎白当然看在了眼里,热心的伊丽莎白总想让以前活泼开朗、笑语飞扬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再回到大家中间,于是就想找机会和米切尔谈心。有一天伊丽莎白在图书馆借书时,正巧遇见玛格丽特·米切尔刚从里面走出来,于是早有准备的伊丽莎白便央求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门口等她一下,待她借了书后一起走。路过花园时又恳求玛格丽特·米切尔和自己再坐一会儿,玛格丽特·米切尔也预感到了什么,便笑着说:“你有什么事,就说吧,不要再绕弯子了!”

伊丽莎白见自己的心事被识破,便直接对玛格丽特·米切尔讲了对她的疑问,“为什么开学后总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样子?”

立刻,阴郁的神情又回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脸上。停了一会儿,玛格丽特·米切尔才说:“我爸妈现在总是吵架闹矛盾,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怎么会呢!你父母的感情不是一直很好吗,什么原因?”

伊丽莎白惊讶地问道。“是呀,以前我也一直为我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优秀的父母而骄傲。但现在不知为什么他们一直在吵架,好像是爸爸要离开我们,到英国去工作。”

玛格丽特·米切尔苦恼地说。“怎么会这么严重呢,玛格丽特·米切尔,你先让爸爸不要以过于强硬的方式和你妈妈谈论这件事情,然后再做妈妈的工作,有你陪着她,让你爸爸继续他的事业。”

“我爸爸的这次机会来之不易,他也很想出去感受一下国外的工作方式。我一直想劝他们一下,可每次见他们针锋相对争吵时,话到嘴边又不敢说了。”

玛格丽特·米切尔接着说。“你一定要尝试一下,不要让你父母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伊丽莎白认真地说。“那好吧,伊丽莎白,谢谢你,让我把憋了那么久的话说了出来,否则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伊丽莎白笑笑说:“大家是朋友嘛,就要互相帮助,你说对吗?”

当你的同学有了苦恼,需要倾诉时,你要寻找机会让自己做一次最好的听众,让他或她敞开心扉,把心中积压的苦恼和泪水一起倾泻出来,并时时表现出深有同感,即使他流出眼泪也不要阻止。此时,简朴的话语、默默地注视就能减轻同学的烦恼。告诉他: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吧,这时,同学一定将你当做最好的朋友看待。喜欢军演游戏的少年夏尔·戴高乐,1890年11月22日出生于法国里尔外祖母的住宅中。祖父是个颇有造诣的历史学家。祖母是个文学家,发表过多部作品。夏尔的父亲兄弟三人,一个是诗人和凯尔特人问题研究专家,一个是昆虫学家,戴高乐的父亲亨利·戴高乐则是教授和校长。这个家庭充满着民族责任感。当普法战争爆发、法国面临失败时,亨利·戴高乐毅然参加了国民自卫队。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包围时,他担任陆军少尉,率领一排人参加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他负了伤。战后,他为此获得了一枚勋章。儿子夏尔懂事之后,把这枚勋章当成宝贝。亨利·戴高乐有五个孩子。在五个孩子中,夏尔排行老二。他身材修长,眼睛很大,经常低垂着眼皮,但神态中透着聪明和坚韧。在几个孩子中,戴高乐最忠实地体现了父亲的思想。少年戴高乐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爱国倾向。他很小的年纪,就开始关心法国的前途和命运。他非常爱看法国历史人物中描写英雄的故事,戴高乐家在多尔多涅河谷有一处房子。每当暑假,全家人就到那里去度假。亨利要求每个孩子各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去,只能带一本。其他的孩子都选娱乐性质的书籍,而戴高乐却选择了《法国史》。他要全面了解法国,包括她的过去和现实。戴高乐从小生性好斗。他细高的个子,有用不完的力气,总是天天在外忙得不亦乐乎!尽管他很敬重自己的父母,也听他们的话,但好斗的性格使他经常招惹是非。一旦惹事,他就要受到父母的指责甚至体罚。虽然亨利·戴高乐夫妇很有教养,但是也时常被戴高乐的顽皮好斗惹下的事端所激怒,气愤之中也难免对戴高乐加以体罚。少年的游戏,不仅能够反映出人的个性,也能看出他们的志向。夏尔少年时期,和许多男孩子一样,喜欢玩战争游戏。在游戏中,夏尔总是要求参加者像真打仗一样,要服从命令,坚决战斗到底,只能自我牺牲,而不能出卖战友和情报。有一次,他和几个孩子又在玩战争游戏。小弟弟皮埃尔负责送情报。夏尔担任司令官。他的要求是,一旦被敌人抓住,就要立即把写有情报的纸吞掉,而不能让敌人得到它。游戏开始了。负责传送情报的弟弟皮埃尔果然被“敌人”俘虏了。慌乱之中的皮埃尔,忘记了“司令官”的命令。当“敌人”准备拷打他时,他立即把情报交给了“敌人”。皮埃尔被“敌人”放了回去。“司令官”夏尔大怒,说他叛变了,就把小弟弟当做“叛徒”揍了一顿。受了委屈的小弟弟跑到母亲那里告状说:“司令官把我给打痛了。”

母亲问:“哪个司令官?”

皮埃尔指着一起回家的夏尔说:“就是他。”

母亲听了之后,又好气又好笑不知怎么办才好。在战斗游戏中,戴高乐经常把自己装扮成将军,还自称是常胜将军。到了十几岁,夏尔就长得和成人的个子差不多高了。由于身高的优势,再加上他有主意,惯于发号施令,很受孩子们的拥戴,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孩子们的头儿。在游戏中他当司令或将军,孩子们都认可了。有一次,他化了装,挺起胸脯,迈着方步,去敲自己家的大门。他憋粗了声音,对前来开门的母亲声称:“是戴高乐先生家吗?我是费德尔布将军,前来拜访先生。”

在屋里的母亲听到这声音感到莫名其妙。母亲打开大门,发现又是二儿子捣蛋后,很不耐烦地责骂了他,因为他开这种玩笑已不是第一次了。在夏尔的主张下,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德法战争的游戏。在游戏中,哥哥格扎维埃的角色是充当德国皇帝。后来他觉得老当德国皇帝不好玩了,就提出要换法国国王当一当。可是,他一提出这个要求就被夏尔坚决地反驳了回去。夏尔高声说:“法国是我的,不允许你到这里来当国王。你只能在德国当皇帝。”

不管哥哥格扎维埃怎样要求,夏尔坚决不答应。戴高乐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为他日后走入政坛确定了奋斗方向,为建立法兰西共和国作出贡献奠定了基础。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孩子从游戏中能领悟到什么是尊严、人格、团队精神以及失败带来的耻辱。因此,恳求家长不要阻止孩子正当的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示弱,离同学更近阿里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却五音不全,他的鸭嗓唱起歌来不把人吓得半死,也要把人震晕,可在联欢会上,他却主动请缨要来一曲苏联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结果一曲下来,同学们早已抱头捂耳,女同学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有位同学对阿里说:“我再也不能听苏联的歌了,听见、看见关于苏联的音乐立马就联想起你的重量级鸭嗓整死同学们的惨状!”

从此,“重级鸭嗓”便成了阿里的代名词了,但阿里也因此更加受大家欢迎了,并和同学们融洽相处。我们有时会把“任何事都要追求完美”作为目标,但这个“完美”会让同学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反而会让同学感到你很好亲近。使他们在人格尊严上有了一种平衡的感觉,从而,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喜欢老师纽约一家杂志社的一位主编沃克先生说,他每天拿起送到他桌上的数十篇小说稿件只要读几段,就能感觉出作者是否喜欢别人,关心别人的感受。“如果作者不喜欢别人和读者,也就是说不热爱生活,他就不会关心别人的感受。”

他说,“读者也一定不会喜欢他的小说,当然他的稿件就不会被采用了。”

沃克先生在校园生活中是个成绩不怎么突出的孩子,由于老师认为他天资不错,加以引导,倾注了许多心血,从而使沃克变成了优秀的学生。沃克喜欢自己的作文老师之后,在交往中自然地流露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意。这种喜欢老师的意识和作用是很微妙的。沃克刚开始试着把老师想象成自己喜爱的明星、自己最爱戴的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那样地光彩照人,令人回味无穷;她的一言一语都是那样地悦耳动听。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沃克从不隐瞒自己喜欢老师的感情,喜欢就说出来。有一次,沃克在走廊上遇到漂亮的作文老师,敬了个礼,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您的眼睛真漂亮,要是我能和您一样有双漂亮的眼睛就好了。”

“您笑的时候很像梦露,太美了。”

年轻漂亮的作文老师高兴地说:“沃克,谢谢你。把我当做你的朋友吧,让我们共同学习,尤其是提高你的写作水平。”

在以后的学习中,沃克开始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刊,坚持写日记,他的写作水平进步很快,有些作文在班上作范文通读。想办法找到老师的优点和长处,确切地说,是找到老师身上那些令我们喜欢的部分,我们就有可能慢慢地真心喜欢上老师以及他所教的课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乡村野花香 关于重生后的老婆嫌弃我是个穷鬼这件事小三姥爷 上门龙婿鸿兴哒哒 都市,我有百亿属性点 重生九零之野性时代彬可乐 刚下山就被女神骗去领证了作者萧忆情 神医出狱,开局赌石暴涨100亿 靠做海王在修仙界登顶 从1963开始 直播鉴宝:宝友你很不对劲啊夜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