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快乐生活之学子情深 > 第 6 章 第3章 华东五市结伴游(续三)

第 6 章 第3章 华东五市结伴游(续三)(1 / 1)

八、乌镇品读古文化

离开周庄,23日我们来到了中国江南古文化最具代表地之一的浙江乌镇。

走近乌镇,我们随着如织的人流,沿着宽约2-3米东市河岸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走着,眼前十多米宽的河流泛着蓝色,绵绵悠悠地流淌,青瓦白墙倒映水中。乌黑色的房屋和阁楼都是临水而居,面水而居,跨水而居。一座座美丽的小水阁,架空河流之上,宛如建在水中,远看像漂在水上的小船,河水轻轻流过,仿佛小水阁也在缓缓飘摇。

深入古镇就会发现,时间仿佛在乌镇停止了,它奇迹般保留着清代江南水乡的建筑格局,河流两岸房屋林立,长廊蔽日,小桥相邻,风景一般活着的古镇,令人惊讶!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大约在6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乌镇至今保存有20多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众多的深宅大院,是旧时商贾巨富和官员隐世之处;乌镇不仅有故事,还有底子,在世界友人齐聚一堂的时候,能够欣赏一下江南水乡、感受一下中国传统古典美与传统文化是最合宜不过了。难怪一代文豪茅盾先生一生创作出那么多创世佳作。乌镇像一首抒情诗,情深深,意浓浓,激越心胸;是一部长篇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诗的情意,小说的情节,造就了文学巨匠—矛盾。

东市河上一艘艘乌蓬船缓慢地行驶,衣着朴素的船夫站在船尾眼望前方。船桨在手中悠悠地摇着,水面扩散出道道微波,坐在船上,让人感到悠闲自在。

有河就有桥,乌镇的桥主要以石板桥为主,都是拱形的,在半圆形桥洞上往往都写着桥的名字,但由于年代久远和饱经风霜,桥上雕刻的名字和花纹已模糊不清。走上石桥,迎面吹来了阵阵微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乌镇的弄堂遍布街市,而且特别的窄,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两边那一幢幢陈久的民宅和阁楼并排地通向弄堂的尽头。走在弄堂的石板路上,抬起头望望蓝天,天变得又细又长,一朵朵白云好像害羞似的,只露出一点点。我们跟着导游,品读着乌镇久远的故事:

在江南百床馆,陈列着从江浙一带收集过来的各式各样精雕细琢的古床。有一张年代最久的明代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据说该床都是用黄榉木做的,简洁大方,用料讲究;还有一张是馆中的镇馆之宝——百步千工床。该床很大,而且做工精细,如果让一个工匠来打制的话,要三年时间。普通的床有新婚夫妇床、小姐床、公子床、老年夫妻床,青年夫妻床等等,真是应有尽有。青年夫妻的床最有趣:床梁上悬着两只小鸟,而且鸟儿的翅膀是活动的。据说老人们晚上听声音,如果鸟儿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大,就说明快要抱孙子了。

在江南民俗馆,展出的是乌镇当地的民俗民风。衣俗厅,有民国三四十年代江南一带的人物穿着,从衣着服饰可判断其身份。节俗厅,展示了江浙一带过节的风俗:有贺岁拜年、元宵走桥、清明踏青、立夏称人、端午粽子、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九登高、冬至祭祖、腊月小更等等。在传统作坊区,人流最多的是蓝印花布坊,陈列了不少明清时的衣服、布料、蚊帐、头巾等物品和一些现代工艺的制品如“清明上河图”、“世纪上海”等。还能目睹到许多明清时,和更早的制作蓝印花布的工具。很多人都背依或手扶高悬的蓝花布料留影。

在江南木雕馆,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有“八仙过海”、“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有“打渔”、“斗蟋蟀”、“敲锣打鼓”等生活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松鼠吃葡萄”、“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样,刻画出了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走过东大街,来到被誉为“江南有钱人”的余榴梁先生的钱币馆。

余榴梁1942年出生于乌镇,现定居上海。40年中他收藏了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钱币25000多种,其中金属币21000多种,纸币3000多种,花钱1100多种,进入钱币馆就犹如进入了“万国银行”。在这展出一枚南宋时期的“大宋河山”古钱。,十分珍贵,是开炉钱中的一种;开炉钱是指历代钱局在正式铸造前,先精工铸制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发行数量相当少,江南地区偶而有发现,但从来没有批量发现;据传“大宋河山”当时存世仅五枚,其它四枚或早已流落国外,或湮灭不知所终。在橱壁上展示有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纸币,这些纸币当时只作省内内部发行所用,出省就毫无价值,相当于地方粮票;其中一张新疆银行发行的面额最大的六千万元,但在当时只可换来一个大饼,可叹民国时期是何等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来乌镇,茅盾故居是必看的。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他以创造进步文化为已任,辛勤笔耕60余年,为祖国留下了1000多万字的不朽作品。

茅盾1896年7月4日出生于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文学成就的铸成,首先得归于他的母亲。5岁时母亲就开始向他教授当时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说》和从《正蒙必读》中抄下来的《天文歌略》,还有一本历史读物《史鉴节要》,激发了他对文学的热情。他的中学是在湖州、嘉兴、杭州念的,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1916年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7年在隐居上海期间第一次用矛盾笔名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幻灭》,后游历日本,1929年6月在日本完成小说《虹》。在文学创作中,他屡发乌镇作小说的故事,甚至到了不肯割爱的程度。1932年6月发表《林家铺子》;1933年1月发表《子夜》。之后又发表了《多角关系》、《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秋收》、《残冬》等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1981年3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乌镇与古文化和文学渊源密切的还有夏同善翰林第(肖家厅)。说起夏同善,没有一定史学研究的人肯定会陌生,但提起《杨乃武与小白菜》,这宗清朝同治年间发生在江浙一带的屈打成招、官官相护引发的冤假错案及其影视作品,很多人却都非常熟悉。而夏同善就是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的二十七名官员中的首要官员。

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岁时就过世了,父亲续娶了乌镇肖家的小姐肖氏。在他十五、十六岁时,因家道中落,其父弃儒经商,夏同善随继母住于肖家。他舅舅肖仪斌藏书颇丰,夏同善又酷爱读书,每日手不释卷而懒于酒酱铺的事务。夏老夫人对夏同善视如己出,她非旦不责怪,反而认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馆请老师教授。由此夏同善学问大进,科举连连告捷,在二十五岁时考取进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一八七六年,夏同善会同二十七名官员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颂,乌镇的乡绅为敬重他,出资将肖家厅扩建成了翰林第。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翰林第中还有一间小白菜曾住过的房子,被称之为“白菜楼”。那么小白菜怎么会住在这里呢?据说,当年“杨葛”冤案昭雪后,裕亲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员近百名被革去顶戴花翎?于是他命刑部带小白菜来面察,小白菜虽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丽质,裕亲王顿起同情之心,便问她有什么要求,小白菜见裕亲王问就说了:她曾在狱中许下一个愿,谁帮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谁一辈子。裕亲王一听就为难了,因为慈禧已经下了谕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却余生,可自己刚才话已出口又很难收回,可怎么办才好呢?思虑片刻他就想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他让小白菜到乌镇去伺候夏同善的继母亲夏老夫人三个月,三个月后再进庵堂,以还其心愿。但这段时间必须是不见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据说翰林第的后门与长廊就是为了使小白菜“不见天日”而修筑的。

九、西湖美景有渊源

2008年6月的西湖之游,是由于去厦门参加kjb组织的培训,回来时没有买到厦门至龙嘉机场的返程票,改道中转杭州萧山机场,在杭州逗留一天有幸游览的。时隔八年故地重游,西湖更加靓丽,景色更加宜人。

说起西湖,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打磨了许多年,白玉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把明珠抢走了,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连在一起,沙洲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诞生了。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咏诗赞美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来西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雷峰塔。雷锋塔原名黄妃塔,为杭州创始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俶所建。当年吴越国王膝下无子,便到灵隐寺求子。主持点化他,需建金塔一座。钱听后甚为忧虑,便说到:举全国之力建金塔一座可也!但劳民伤财寡人不愿也!主持乐道:此“经”塔非彼“金”塔,此为经书之塔。所以雷峰塔的每块塔砖都是由杭州灵隐寺监制,并刻有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塔建次年,有一黄姓妃子为钱产下一子。故此塔命名为黄妃塔。但时过境迁,很多人忘记了其旧名。便取塔下雷公山之名为此塔名。得名:雷锋塔。

现在看到的雷峰塔是在旧塔的遗址上于2000—2002年,耗资1点5亿人民币新建的。新塔既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又具有内部完全现代化的全钢结构,外墙包铜,分为七层,地下两层为古塔残存遗迹,地上五层。塔内还有电梯直到塔顶。塔高61点9米。可不要小看61点9米这个数字,它不是随随便便得出来的。当时在重新建塔的时候,专家们反复论证了塔的高度,为什么呢?因为塔的高度要和西湖周边的景观相协调,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于是呢,在西湖东、南、西、北各设了四个观察点,在建塔的位置放置了一个热气球,通过观测反复计算塔的高度,结果计算出的高度就是61点9米。后来有人把这个高度拿出与以前旧塔资料的高度相对比,结果居然没差多少。可见以前古人建塔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塔的高度要和西湖周边景观相协调了。

那么为什么要耗巨资新建雷峰塔呢?因为雷峰塔倒了吗。好好的一座雷峰塔怎么就倒了呢?历史上,雷峰塔曾于明代嘉靖年间先后遭过两次火焚。一为倭寇入侵,怀疑内有明朝伏兵,放火烧塔;二为杭州地方官员为免倭寇藏身,放火焚塔。经历了两次火焚之后,雷峰塔塔体通红,身影斜歪,如同老衲一般遥遥欲堕。另外,雷峰塔的倒塌还与中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白蛇传》有关,传说白娘子就困于塔下。杭州所产丝绸全世界最好,原因丝是最好的,但吐丝的蚕非常娇贵,怕风怕光死亡率极高。于是蚕农们便想起了雷峰塔既然能够镇住白娘子这条大白蛇,一定也能够镇住家中的小白蛇(蚕宝宝),所以很多蚕农想尽办法偷盗雷峰塔砖供奉于蚕室之中。这样一来,你抽一块我抽一块,时间一长不倒才怪。时至今日,杭州农村尚有此习俗。黑市上,一块塔砖卖到一万块。

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雷峰塔轰然倒下,白娘子出。这被鲁迅认为标志了压迫中国两千年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时代的彻底结束。为此他写了《论雷锋塔的倒塌》。文中把白娘子比作以前中国的妇女,把雷峰塔比作压在中国妇女头上的封建□□礼教。所以鲁迅先生说雷峰塔倒的好啊,雷峰塔倒后呢中国妇女就翻身解放了。现在确实如此啊。

白娘子的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蛇传》故事的形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南宋建炎末年,工部司为修城墙看中了雷峰塔塔砖,派兵丁来拆墙,兵丁拆塔的台阶石时,突然有一条白色巨蟒,口吐红信,绕台阶环游,吓得兵丁再也不敢拆了。灵蛇护塔功不可没,然而,当时的道士、僧人和民间说书人都把灵蛇说成妖。明朝万历年间冯梦龙编纂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通俗白话小说),把白娘子写成了害人的蛇妖;到清朝乾隆年间陈六龙将《白蛇传》故事改写成《雷峰塔传奇》,并搬上戏曲舞台,白娘子从此变成善良、治病救人、追求爱情并有强烈反抗精神的蛇仙。新中国成立后,《白蛇传》经戏曲家田汉等艺术大师进一步改编并搬上京剧、越剧等舞台:

南天门前,王母娘娘与南极仙翁、吕洞宾等众仙在举行蟠桃会,遥看人间,发现一座新塔金光万道热闹非凡,吸引着众仙前来观看。南极仙翁告诉王母娘娘,此塔叫雷峰塔。而那天,白娘子的美丽也吸引了王母娘娘的注意,问此仙女是何来历,南极仙翁把白娘子成仙的前因后果述说了一遍,白娘子这才知道自己成仙的原由,勾起了她下凡人间天堂杭州找许仙报恩的想法。

原来有一天,吕洞宾变成一个卖汤圆的老头,一面欣赏西湖风景,一面拉开嗓门叫卖:“吃汤圆喽!吃汤圆喽!大汤圆一个铜钱买3个,小汤圆三个铜钱买一个。”大家见大汤圆便宜,都争着买。有个人抱着3岁娃挤进,可是大团圆早已卖光了,他只好摸出3个铜钱,买了一个小汤圆给娃吃。不料这娃吃了汤圆以后,竟三天三夜不吃东西。这可把阿爸急得要命,抱着小娃到断桥来寻找那个卖汤圆的老头。

吕洞宾笑着抱起小娃,走上断桥,猛不丁倒拎起来,喝声:“出来!”奇怪?那三天前吞下去的汤圆,竟原个地从他的小嘴里吐了出来。

小汤圆“咕噜噜”滚下西湖去了。正在断桥底下修炼的一条白蛇和一只乌龟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白蛇颈长,一张嘴就把小汤圆吞进了肚里。那乌龟气不过,就和白蛇打起架来,它们两个都修炼了五百年,本领原来差不多,因为白蛇吃了这颗小汤圆,它是颗仙丹,又增添了五百年的修炼功夫,因此打败了乌龟。

转眼过了十八年,白蛇一直想寻找那个吐汤圆的人,她变成了一个姑娘,那个好看呀,像刚出水的白莲花,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白娘子。

这天,白娘子走到西湖的苏堤上,看见有个老叫花子拎着一条小青蛇在叫卖,那小青蛇见了她,摆头甩尾,眼里噙满泪珠,白娘子觉得它怪可怜的,就把它买了下来。

白娘子把青蛇捧到湖边,放到水里,湖里忽然冒起一股青烟,青蛇变成了青衣青裙的小姑娘,取名小青,她认白娘子做了姐姐,跟着她一块做伴。

白娘子和小青沿着白堤寻到断桥边,忽见有个后生蹲在大柳枝上看耍把戏,白娘子仔细一看,他正是当年吐汤圆的小娃,心里不禁一阵高兴。这才演绎出了白娘子、许仙、小青、乌龟精法海之间善恶抗争,追求爱情的千古绝唱…

西湖的湖心及周边,还有许多好看的景点。像三潭印月、湖心亭、苏堤、白堤、断桥、长桥、孤山、灵隐寺、岳王庙等等。就像《梦别西湖》描写的那样:西湖象一首情歌,唱尽了流年的佳人;西湖象一件信物,牵尽了心海的波澜;西湖象一个故事,写尽了青春的爱情;西湖象一场电影,演尽了惬意的梦境…

十、体验宋城千古情

游完西湖,我们来到最能体现杭州历史古城韵味的宋城。

景区门外,首先看到一幢雄伟的南宋城门耸立眼前,城墙上“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八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能在短短一天时间畅游杭州千年历史?这可能是每位游客心存的疑惑。

进入景区大门,在一个及其宽敞的大厅,我们和所有游客一样,穿上景区发放的色彩各异的宋代服饰向宋城进发:一条条古色古香的街市展现眼前。这是根椐明代著名的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复建的清明上河街,在这里可以买到杭州的特色小玩意,品尝到杭州的特色小吃,仿佛穿越在繁华的南宋闹市之中。

来到天堂胜景古城楼边,有一棵千年古樟树特别惹眼。枝繁叶茂的树上挂满了红布条。旁边一块木制牌扁,记录着这棵树的来历:

北宋末年,金军来犯,攻破汴京,掠走二帝。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史称宋高宗,后因抗金不利,败走江南。

一日,高宗逃到杭州地界,因所率队伍被金兵打败,只身一人躲进一片树林,自觉大势已去,便解衣带在一棵樟树上自尽,他把头伸进绳套,身子刚悬起来,只听“咔嚓”一声,绳子没断,树枝断了。高宗接好绳带,第二次把头伸进去,又是“咔嚓”一声,绳子没断,树枝断了。高宗皇帝摸着摔痛的屁股顿悟:此乃天不灭我也!忙向樟树深施一礼。此时,失散的宋军人马赶了过来,于是高宗率领文武百官定都杭州,使宋朝又延续了151年,史称南宋。高宗上吊的那棵樟树,就是眼前这棵古樟树。

“想当年靖康之耻,赵氏皇族如惊弓之鸟一路南逃。为何会偏偏选择杭州落脚呢?可能就是因宋高宗赵构一路逃来,逃的太累,不想再走了。更重要的是,杭州太美,太让人留连,不愿再走了。赵构这一留,就把大宋的历史与杭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著名导演黄巧玲编导的大型舞台剧《宋城千古情》,使我们如身临其境般看到了美如天堂的杭州人间风景,领略到了原汁原味的大宋文化:

舞台上细雨朦朦,芳草凄凄,杨柳依依,桃红柳绿,仿佛置身于眼杭州最美的阳春三月天。一位位妙龄少女,热情奔放,妖艳动人。她们个个面带薄纱,任你细品细看却始终不识其真面目。接着出现新的场面: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之上通过借伞还伞相会。但是人妖之恋,是为世人所不容的,镇江金山寺的法海长老,将许仙骗上金山寺。白娘子为救相公,调西湖水,水漫金山,由于当时身怀六甲,被法海打败关进了雷锋塔。当演到这一幕时,舞台上出现了弘伟的金山寺,奔流的西湖水从金山寺上滚滚而下,金山寺下水雾蒙蒙。前所未见的壮观场景,再现了蛇妖大战的弘伟场面。陈萍在耳边窃窃私语:“那次你发信息说你爱我,现在还爱吗?”我:“爱,当然爱,永远爱。”陈萍:“发自内心的?”我:“发自内心的。”陈萍:“这还差不多。”我:“兄妹之情的那种爱。”陈萍:“讨厌…”我:“我说的不对吗?逝去的不会再回来了,但爱心不能变;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更不能变。如果我变了,你会像瞧不起你前夫一样瞧不起我。”陈萍:“你变了,变得更可爱了,现在像你这样的男人真的不多了。”我:“那是你没有遇见。”陈萍:“遇见了还没珍惜…”我:“那时的我也确实不够优秀,不够成熟,根本配不上你。”陈萍:“嫂子对你好吗?”我:“好,非常好。”陈萍:“嫂子的命真好。”

接下来看到的是抗金将领岳飞的故事。岳飞以一已之力,支起南宋将倒的大厦,最后被宋高宗赵构杀害。但岳飞却成了万古敬仰的民族英雄。在表演到岳飞抗金之时,南宋将士骑着骏马从台上奔驰,战炮隆隆。再现了那一出荡气回肠的动人场景。

再后来演出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的结局最为精彩:蝴蝶纷飞,两个人也化做蝴蝶在舞台的上方双双飞走。那场惊险的表演,谁都会怀疑是不是真的?难道演员真的会变成蝴蝶飞吗?亲眼所见,真的是演员在舞台的高空翻飞。据说有一年四月,为了表演这一场《化蝶》,一位出演祝英台的演员不幸掉下牺牲了。这台表演也整整停了三个月,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祝英台的征选,最后才在选定了新的祝英台后,游客才又能看到《化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满级大佬她不想当团宠 离婚当天,植物人老公醒后狂宠我慕汐醉 异界入侵:全能千金强势归来瞳小兮 重生后,病娇摄政王被我按头宠云之君 农家俏寡妇:给五个孩子当娘 离婚吧别耽误我嫁给首富 重生之医品嫡妃 真千金眼眸一红,大佬们杀疯了苹果大红大紫 穿成短命女配后,救赎反派大佬 钓系玩家死遁后,病娇原主黑化了墨阳小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