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的教授们其实是看不起这些所谓的文艺工作者的,让他们来参加这些聚会,一方面显示文化人包容兼蓄的胸怀,另一方面呢,这些人可以提高聚会的质量,唱个曲啊拉个琴什么的,再有就是多一个表演节目不冷场的“戏子”多好。更阴暗的是想听听他们那个圈子里乌七八糟的新闻,来衬托文化人们的清高。
而往往这些曲艺界的人都对这些有文化人参加的聚会趋之若鹜,因为他们想得到文化界的认可,特别想融入这个圈子里,他们不像文化人自古就被历朝历代朝廷重视,而他们是艺人,其实是种非常自卑的表现,他们的前辈由于时代的问题,大部分在旧朝时,都是在帝都天桥、津城南市或者金陵夫子庙等等他们认为的“低贱”之地出身的,即使后来的很多大家从底子上讲都是问题,所以这些人骨子里是卑微的,总认为真正读书的人看不起他们。
其实他们不知道,越是这样这些所谓的文化人越看不起他们,想当初曲艺界的那些个前辈,又是哪个文化大家不给面子,比如享誉全国的马三爷,在津城举办告别演出时,那真是万人空巷,偌大的体育场坐满了观众,当时没有现在那么好的收音设备,现场效果很不好,但是没有观众有意见,马老含着泪自问:“我值吗?”,“值!”好几万人回答了他。
再比如说我们的国家立国之战时,到高丽慰问前线战士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家四爷,被敌人飞机扫射牺牲在了回国的路上,当时津城送行的人高达80多万,市长亲自扶灵,那时的相声演员是何等的荣耀。
又比如说还是那场立国之战,给前线捐赠了一架飞机的豫剧名家常老,更别说同样捐赠了飞机,名满全球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老板和周老板这些角儿,他们唱的那是民族戏曲,那种情怀叫荡气回肠,那时的戏曲和曲艺是何等的风光,又怎么会让读书人看不起呢?
只不过是现在的这些曲艺人玩命的想进入文化人的圈子罢了,可是进去容易,想被认可和接受就难了。这天底下都是同样的理儿,你只要有本事,那你肯定会被认可,要是你身上根本就没有值得称道的玩意儿,谁还看的起你。
而那些真正读过大书的人,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研究学问的人,这些文艺工作者是没有机会接触的,而他们认为的文化人充其量是哗众取宠的一些人,而往往这些人生活在明面上,社会的出镜率也高,工作呢不是这个大学就是那个研究院的,所以追捧的人就多,造成了社会认为这些人就是我们国家的精英分子,对他们有着盲目的崇拜,这些文艺圈的人也不能免俗。
在何玉伟刻意奉承下以及江坤的有意无意间,在座的这些教授们可是喝了不少,真有那好事的,等酒局散场后,回到家仗着酒劲,在网上找到了苏文峰在火器营儿唱《探清水河》和仝家寿宴表演的视频,一帧一帧的看起来。
这位京都大学文学院的赵贤教授这点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唱功没问题,你说多专业,他还真说不出子丑寅卯来,那就不能批判,因为自己不懂啊。不是自己专业的,但是自己的长项是笔杆子啊,那就从自己能写的看起,就这么着,那就是从那些歌词来写,从苏文峰这个人来写。
歌词中有荷花万字的词这是典型的烟花之地用词啊,差评!
歌词中有蓝靛厂火器营儿住着个松老三这是旗人啊,差评!
歌词中有两口子卖大烟,这是宣传旧朝的思维啊,差评!
歌词中有二更里什么小六把墙爬,这是宣传偷情啊,差评!
歌词中有三更里什么的,这是宣传色情啊,差评!
歌手穿了件长袍这都什么年代了,这是复辟,差评!
歌词中有什么仝仁堂本是老药铺,这是陈词,差评!
歌词中有什么福禄寿喜,这是滥调,差评!
歌词中有很多旧朝的东西,这是开历史倒车,差评!
还真是难为了这位赵贤教授,仗着酒劲愣是在视频里找出了很多他认为站得住脚的理由,洋洋洒洒的写成好几千字,孙是后来轰动网络的一篇文章出炉了,他借着酒劲发送到网上。
这位被围脖认证过的京都大学教授,一发表这篇《是时代的悲哀,还是道德的沦丧》的文章,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
赵贤的文章一一列举了苏文峰唱曲中的问题,说这不是相声演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偏离文艺工作者路线的,是历史的倒退,是对这些年来极力把相声和曲艺中的糟粕去除的那些艺术家们的亵渎,是对文明相声的挑战,必须打倒。
刚开始,众多的网友都不明白,这是发生了怎样的反社会,反人类的事情,才能引得京都大学堂堂的大教授在网络上进行批判啊,但是当人们看到文章的内容和链接的视频后,很多人的表情非常的困惑,好像这视频中的表演没毛病啊,要说有,那就是这视频上的演员很帅气,穿着长袍看起来很仙。
“这是哪啊,看着像是京都呢,有大大解惑吗?”
“这好像是京都西郊的火器营吧。”
“那这曲子是真应景儿。”
“这曲子真好听,听着不是外国的。”
“小哥哥真好,人好,歌好。”
其实网络是快节奏的,虽然有记忆但是记忆非常的短,本来苏文峰的火器营儿的演唱视频,都已经被其他的事件冲淡了,而且流行的圈子也不同,非常的有限。
但是这位赵贤教授又把这视频给翻出来,无形中给苏文峰又做了一波广告,而且是在关注“京都大学教授赵贤”的这个圈子里,这样就有很多的大学生及学者们看到了苏文峰的演唱视频。这时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候,但是大部分人从欣赏文艺的角度上看,苏文峰的演唱是无可挑剔的。
但是曲协和曲艺团官方对这篇文章点了赞,而且很多的曲艺界的人在看到江坤、何玉伟、李青等圈内领导或名人点赞后,也跟着转发和评论了。这时网络上有很多的喷子开始了表演,这些人有的为了流量,有的为了博人眼球,有的为了经济收入等等不一而足。
“这是正义的要战胜邪恶的时刻。加油,赵教授。”
“这样媚俗的曲子还能公然的演出,就是对艺术的亵渎。”
“建议曲艺团好好地抓下精神文明建设。”
“对这样的害群之马一定要把他清理出去。”
。。。
这样的言论充斥着网络,这些人都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判断能力,他们看到是鲜明的京都大学教授,代表着先进的文化,代表着应该遵循的文明,代表着时代的强音,这些有文化的人是不会错的。
所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讨伐苏文峰的队伍里,顿时苏文峰在网络上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
这时的何玉伟已经看到了网上的文章,心中暗道:“还是读过大书的人厉害啊,这文章写得诛心啊,人都说舌头底下压死人,我看着文人笔下也能写死人呐。可千万别得罪文人,连叫他们惦记上都不行。”
江坤更是高兴,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时代的胜利,这是正义的必然,所以号召曲协会员们进行点赞和转发,倒是让很多的曲艺界的人们知道了有这么个孩子唱的曲儿不错。
马上就有蜂巢的粉丝看到了这篇文章,把文章转给了仝丽雅,这位大小姐的脾气准备开车去京都大学去堵赵贤,后来转念一想,这样容易给苏文峰招黑。
现在仝丽雅可是蜂巢的大主管,她马上把赵贤文章链接发到了蜂巢运营群里,没等几分钟可就炸了锅了,这些个大小姐们的能量可是空前强大的,她们开始行动起来了。
孟凡鑫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教坊村的村部里,看到苏文峰在和几位上岁数的人谈着什么,不时的用笔在本子上写着,时不时的还叫大爷重新哼几句,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他的手机,开启了录制功能,把这些都录了下来。
“哎呦,少爷您这真是稳坐钓鱼台啊,网络上把你都快骂化了,您这还唱着呢。”
“这是怎么茬,孟头。您看我有功夫上网吗?手机这不占着了吗。”苏文峰赶紧把手机关了,和几位大爷说了声就跟着孟凡鑫走出了村部。
引着孟凡鑫往柳应琴家走去,一边将手机网络打开,输入自己的名字,马上在好几个贴吧里看到了被置顶的赵贤文章,他一目十行的看完,愤怒的火焰在胸中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