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街边的茶馆(1 / 1)

仝显贵笑着跟仝显扬说道:“大哥,您啊当事者迷啊,我看咱家的丫头可想的明白,她是和苏文峰交朋友的,不会太关注禹家这个姓氏。我怕反而弄巧成拙,有您刚才那句就足以了。”

“还真是,没你看的明白。那就这样吧,看结果再说。”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仝维在旁边擦了把汗,终于把这关给过了。

那边,苏文峰正往约定的地方赶,地铁的通勤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他一般的出行都是地铁。苏文峰一路上都在想,到底仝丽雅会找自己什么事儿,弄的还挺正式的。

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大栅栏处在古老帝都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在国内实行经济改革后,再度成为商业中心,由于它在帝都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一成市就引来很多的知名商家进驻。

据前代《钦定令典事例》中记载,前朝尧煜七年批准的外城栅栏440座,舜熙十八年批准的内城栅栏1919座,皇城内栏196座。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保留长久,而且又大一些,而逐渐为京城所瞩目,所以,大栅栏就成为这条胡同的名称了。京城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大栅栏的设置在前几朝就有了,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就下令在帝都城内大街曲巷设立栅栏,并派士兵把守,以防盗贼。到了清代,这里已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因为买卖多,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盗贼,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也都好看,所以才叫“大栅栏”。

和仝丽雅约定的这个地儿真是不错,古香古色的一个建筑,典型的前朝时期的茶楼,大敞开的间量儿,高高的天棚,二楼的雅间离舞台也比较合适,一楼大堂还建有一个看上去相当有年代感的舞台。

茶馆的出现,先是被士族阶级和有钱阶层作为附庸风雅抒发情怀之地,经过一定的发展衍变,这才开始逐渐往普通百姓中普及,并逐渐成为一般民众在吹牛扯淡中沟通感情、密切关系的一个空间载体。

这茶馆地方不过一个方寸之地,却聚三教九流之徒,汇五方杂处之声,各色人等在此轮番表演,最终成为一个没落王朝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写意。旧魔都的十里洋场,老京城的天桥闹市,津城的三不管儿,金陵的秦淮河边都不知曾演绎过多少甜甜蜜蜜又分分合合的故事。

有很多人喜欢茶馆的氛围,在大堂内点一壶清茶,看着茶官在桌间穿梭,看袅袅升起的开水冲泡形成的白雾,看随着时光的流逝进出的客人,看夕阳下透过窗棂斜照在地上的残阳,看随着残阳漂浮的浮尘。如果图清净的就开间雅室,几位老友把门一掩,畅叙旧情,轻松惬意,几杯热腾腾的香茗入口,则更添几分世态炎凉中的温暖情谊。

茶文化不仅仅表现为茶叶本身,在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茶具上也无烙印着文化痕迹。茶具有铜、瓷、陶和紫砂制品,物件不大,但工艺精深,集书法、绘画、篆刻、造型艺术为一体,很值得茶客们把玩欣赏,并从中感受到一层特殊的韵律。闻名孙世的绍兴茶具,所以为世人所喜,这与它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无关系。

说到茶馆,不能不说茶道。这里的“道”,不只是一种烹茶饮茶的方式,还包含有一层朴素的人生哲学诠释。茶道所用器皿,与我们日常茶具很有区别,多以陶或紫砂制成,其型小而玲珑,杯不为“杯”,而称为“茶盅”。一盅所纳,仅一口而已,所以茶道在“品”而不在“喝”。

一次茶道下来,其实就是在品茗自己的人生,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人偏爱茶,而年轻人偏爱酒,因为每次品茶不用会一种茶叶贯穿始终,多根据品茶人的兴趣而有不同品种的变换,续茶时有一个量掌握,先多后少,沏出的水也就先浓后淡,这就是在品着人生。

有个说法谓:“一口润唇,二口润舌,三口润喉”——三口成一个“品”字,意思是说,在这三口之后才能真正品出茶味和茶韵。因为茶水有一个先浓后淡的烹沏过程,茶客兼有个凝神屏气的环节,入口之茶先是极苦,渐渐始觉甘甜,茶道之中孙是就有了关于人生的哲学蕴涵。

这座叫做粤桂楼茶馆的建筑和布局大都很有讲究,所以能够吸引人来,是因为这里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其建筑风格或古朴淡雅,或小巧玲珑,或临水楼台,或柳廊亭谢,置身其中,又见四时花草、鹤舞凤鸣,以及名人墨迹、图景图画等等,立时就有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

苏文峰被请进的是粤桂楼后面的一个小的院落,这里清幽小径,茶香四溢,地方不大,勉强可以接待几桌客人,而且都是隔间,私密性很好,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每个单间都可以远眺前门,近看后海,最后眼睛落到这方寸的院落里,实在是妙不可言。苏文峰还真想不到这个叫做粤桂楼的茶楼后面还有这一方天地,真是可以做到藏在闹市无人问,看来老板也是个有故事和想法的人。

苏文峰其实一进这粤桂楼就看上了这个地方,茶楼就是相互之间唠唠家常,侃侃大山,吹吹牛皮的地方,现代很多的读书人看到茶馆的好处后,又恢复到了先秦和古代文人墨客,只不过给它赋予了新的风雅;革命者和特务们把这里又当作了你死我活的战场;原来老旧的条形板凳由大师们调理下,又赋予了历史的沧桑,诉说着人来人往世态炎凉。

旧时的茶馆还多为说书艺人的谋生地,惊堂木一拍,笙箫齐鸣,歌舞升平,将生旦净末丑进行演绎,说书的先生又把上下五千年在口中演义,说到精彩处,引得茶客们拍桌子拍巴掌的暴堂叫好,人生或命运的沉重也就在这热闹中有了暂时的忘记。

仝丽雅正说着,再看苏文峰明显的走神了,本来要嗔怒一番,但是看到夕阳下,金黄色的阳光洒下,正好照在苏文峰的脸上,他沉思的表情看起来那么的舒展,文化气息很浓,他坐在那里仿佛就是一部电影,一幅画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东北风云二十年兴安岭秘闻 仙医妙手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五个反派的小团宠 战王令 从幽灵开始技能满点 我的女友是仙子 娱乐之怒喷评委全网求我写歌 离婚后成了古董富豪 都市医武至尊 入目似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