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318章 木牛流马M3

第318章 木牛流马M3(1 / 1)

因为龙翰科技的火箭技术进步也太快了。  甚至比华夏国或者说比全球都快。  如果华夏国有这技术底蕴,还用那些老旧设备送人上太空干什么。  有好的不用,用孬的,这不是找虐吗。  全球各大媒体都想亲自采访苏翰。  但都被苏翰给拒绝了。  他可没时间应付这些记者。  反正是爱信不信。  就在火龙H2测试成功的以后。  新型全流量高压补燃循环分级燃烧发动机设计图纸完成设计。  自从苏翰带队统筹以后。  设计方案几乎是全线突破。  虽然设计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只要问苏翰。  苏翰自然有自己的解决方法。  设计当然也是一天一个样。  之前三个月还没有头绪原型机设计图。  苏翰接手后才两个月就搞定了。  不得不说速度是快的惊人。  当然这也和神龙强大的软件模拟能力有关。  神龙的沉浸式模拟技术,可以让发动机在电脑设计阶段,就经受住方针模拟的考验。  而这种考验几乎和真正的试车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这也让发动机的设计图在设计阶段就能发现一切问题。  这也大大提升了研发速度。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苏翰。  因为一切问题在他这都不是问题。  毕竟他脑中的新款发动机已经是成品了。  这次不过是重新制造一次。  自然算不得有什么大的难度。  但苏翰在研发团队的核心地位这会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哪怕是尹成海这个时候对苏翰也是不服不行了。  怪不得都说老板是天才中的天才。  现在看来这评语是一点都不过分。  苏翰给新型发动机定名为:雷龙L1。  ……  七月。  搞定了雷龙L1的图纸。  原型机的生产就可以正式上马了。  这个时候的浩瀚公司已经在交付火龙H1的订单。  而且陆续完成了火龙H1原型机和H2原型机的生产。  团队在原型机的生产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更何况新型发动机原型机的整机只有火龙H2的一半。  虽然设计更加精良,但体积小了,生产难度也下降不少。  苏翰要求团队从设计阶段就能做到发动机必须能规格化生产。  尽量用更少的部件,完成更复杂的结构。  这么做当然是为了以后可以批量生产了。  想要完成太空行走。  一台发动机肯定是不行。  想要更大的推力必须多台并联。  如果体积都像火龙H2那么庞大。  根本就放不下那么多的发动机。  所以火箭发动机的提及自然是越小越好。  苏翰希望还是能尽快完成3D打印机的研发。  发动机的壳体可以直接打印出来。  那样的话火箭发动机的生产速度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  搞定了雷龙发动机。  苏翰又丢下手中的工作。  跑回去和连珊珊怀孕去了。  连珊珊这会也是急的不行。  因为她已经三十五了。  再不怀孕就三十六了。  不管是连珊珊自己,还是连茂坤和曹莉都是急的不行。,  苏翰当然也知道。  他也是打算尽快完成发动机设计图以后,赶回去搞定连珊珊怀孕的事情。  研发团队这边还有新的工作。  还要继续改良雷龙发动机。  因为苏翰的目标是制造一款单喷嘴,但总推力不下于RD180的发动机。  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完成载人登月。  毕竟地月转移轨道的距离太远,需要送更多的有效载荷,还需要更大的推力的火箭。  更何况苏翰计划的是,将一二级火箭全部回收。  那么有效荷载要非常的大。  反正还有麻烦事情一大堆。  不过这些事情也只能等到连珊珊成功怀孕以后再说了。  ……  八月。  悬停火箭箭体小蜻蜓X1设计成功。  小蜻蜓X1是专门用来悬停测试用的。  苏翰计划制造三个不同规格的小蜻蜓X1用来多次测试火箭悬停技术。  苏翰的目标是飞跃卡门线然后成功回收。  不过今年是不太可能了。  只能等明年再说了。  不过今年要进行多次进行悬停测试。  因为神龙还需要更多的大数据才能完善自己的火箭模拟系统。  那么悬停测试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调频激光雷达扫描仪查机器人原型机也生产成功。  该机器人拥有攀爬功能,可以在火箭箭体上爬来爬去……搭配调频激光雷达扫描仪,检查起箭体瑕疵。  对于一台可以在火箭箭体上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的机器人来说。  检查工作不要太简单。  箭体团队对这个机器人都非常的喜欢。  大家决定给它起名叫:劳模L1。  ……  木牛流马M3试生产成功。  相对于前几个版本。  这版本的M3更换了更新更好的微型电机。  不管是功耗,还是电机性能,以及灵活性都大幅提升。  其实木牛流马M2相关单位就订购了一些。  送到了高原地区做测试。  M2续航里程达到了五十公里。  巡航半径达到了二十五公里。  虽然没有马匹速度快,但耐力还算可以,关键是负重大,搬运两百五十公斤东西,翻山越岭还是非常方便的。  如果不搬运东西,巡航半径会增加,能到三十多公里,基本上可以覆盖一个巡逻队的巡航半径。  关键是没有电了以后会自己跑回去充电非常的方便。  一般巡逻队都是搭配马匹使用。  战士骑马M2托重物就是速度慢了点。  不管怎么样木牛流马M2在巡逻队的口碑当中还是不错的。  升级以后的木牛流马M3.  采用全新钙离子变色龙试验电池的样品包。  电池容量提升了三倍。  达到了1.15KWh/kg。  新型M3采用碳纤维和合金钢。  重量下降到了三百五十公斤(电池两百公斤)。  最大负重五百公斤以上。  满电状态下可以连续运行二十四小时。  最大时速每小时十公里。  续航里程达到了二百公里。  续航半径达到了一百公里。  更重要的是木牛流马M2携带了一个叫:竹蜻蜓Z1的小型四旋翼无人机。  竹蜻蜓飞行速度达到六十公里每小时。  采用全新钙离子变色龙电池的竹蜻蜓,续航时长达到了两小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获得主角能力的我只想过平凡生活 诸天纵横之渣渣的崛起 猎场 末路不孤 树劫 星战修真英雄 来自神河 重归神明 一个山里小子的世界战争 星殇:第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