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417章 首个垃圾处理厂建成

第417章 首个垃圾处理厂建成(1 / 1)

几乎所有的增长都来自于龙翰汽车。  ……  华夏国去年全年GDP达到了两百七十万亿华夏币(四十一万亿米金)。  相较于去年只增长百分之三左右。  这已经是几十年来华夏国增长的最低的一年了。  华夏国内的中低端产业链转移到了国外。  国内经济缺乏经济增长点。  总体增长乏力。  ……  米联邦欧系联盟等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也持续低迷。  发展中国家则经济逐渐看好。  ……  一月。  洁龙公司在建的某大型垃圾处理厂建设成功。  转而开始从官方回收垃圾。  这些垃圾进入垃圾处理厂后。  进行分类处理。  分类由神龙的大数据进行控制。  这里的分类将会更加的精细。  几乎可以分类出一切可回收的垃圾。  最后再将不可利用的厨余垃圾送到焚烧中心进行焚烧。  焚烧后的残余飞灰将被加工成水泥。  洁龙公司的目标是将垃圾当中的资源利用回收率提升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最后再将这些可回收资源加工成原物料出手。  争取垃圾回收资源最大化。  同时洁龙公司也提供上门收垃圾服务。  不过上门以后会按重量收取垃圾收取费。  这是一种全新的服务。  可以让人足不出户的就把家里的垃圾拉走。  而这一切都是由机器人完成。  ……  当洁龙公司的机器人投入工作以后。  相关消息顿时上了全球新闻热搜。  当人们看到有机器人主动上楼拎垃圾的时候  自然是非常的好奇。  似乎机器人大时代就这么悄悄的到来了。  有人认为机器人参与垃圾回收方便了大众。  也有人认为机器人参与垃圾回收争抢了人类的工作机会。  毕竟垃圾处理产业也牵扯到很多就业问题。  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机器人参与垃圾处理是一种生活上的便利。  毕竟处理垃圾的工作让正常人讨厌。  如果能交给机器人来解决。  自然会方便的多。  关键是机器人能直接上门收垃圾。  这点普通人还是难以做到的。  而且机器人力量大。  处理一些建筑垃圾非常的方便。  关键是价格比人工要便宜的多。  一时之间全球都在热烈的讨论机器人参与人类的工作的话题。  ……  似乎是看到了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不少公司找到了龙翰科技想要订购服务类的专用机器人。  在很多公司看来机器人收垃圾实在是有点浪费。  不如去做点更有意义的工作。  但苏翰却不想由此引起发机器人与人类的矛盾。  不过机器人产业早晚会走向人类社会。  但怎么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苏翰召开了公司高层会议。  决定谈一谈关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问题。  苏翰道:“这次把你们都找来,是想谈谈机器人的事情。现在不少公司找我们订购专用的服务类机器人。机器人的需求一直都在,不用说你们也知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就是机器人的作用是替代人类的。如果我们把机器人推向市场,肯定会影响人类的就业问题。现在社会上找一份工作实话说也不容易。如果把机器人推向劳动力市场,自然会让很多人失去工作,这样难免会影响我们龙翰科技的口碑。  实话说咱们龙翰科技并不缺钱。按理说没有必要进入机器人领域。但我始终相信机器人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要怎么确定这个方向。现在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人闻言也是互相看了看。  实话说都不知道怎么说好。  机器人肯定是好东西。  工作时间长。  还不休息。  但问题是大量使用机器人肯定会代替人工。  尤其是那种简单重复的工作。  毕竟小白机器人到底有多智能。  这里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程旭道:“其实机器人也不仅仅是我们公司在生产。全球生产机器人的公司有很多。现在全球各大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关灯工厂也不仅仅只有咱们。而且龙翰汽车的智龙系统也算是机器人吧!投入社会以后也没看到大家有什么反感?”

陆海斌道:“智龙系统和小白机器人根本就不一样。智龙系统只是负责驾驶。就算没有智龙系统也是有人要驾驶的。从逻辑上来说并没有出现谁替换谁的问题。智龙系统的出现,只是让驾驶变得更加简单了而已。  而小白机器人是能够完全替代那些简单重复的工作的。譬如服务员、保安、客服、非技术性的岗位等等。  关键是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并不是谁都能考上九八五二一一那种名校并且最后还能从事研发工作的。”

潘驰道:“其实我也觉得把机器人全面推向市场是弊大于利的。因为人的优势是可以消费,而生产的目的又是服务于消费。而一个没有消费能力的市场,那么制造就没有意义了。机器人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消费能力。那么就算机器人能生产更加廉价的产品又要卖给谁呢?工作都没有了?谁又要买呢?”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谁都知道是消费需求支撑了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  没有消费的社会。  生产岂不是没有了意义?  程旭想了想,道:“其实也不应该完全这么想。我觉得机器人的优势在于生产力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代表了人可以用有限的资金享受更多的产品。这对提升社会消费能力是有帮助的。至于大家担心的消费能力下降的问题。  完全可以通过政策来调整。  好像咱们推出的出租车系统。  为了不替代司机的工作。  咱们公司制定的规则是只有国家注册过的出租汽车司机才能使用智龙系统用于商业驾驶。  卡车司机也是同理。  这样智能驾驶也享受到了。  工作不也保住了吗。  我觉得咱们的机器人也可以参考这个模式。  譬如说咱们打算推出一款家政机器人。  那么这台机器人就必须绑定一个登记在册的家政人员的身份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星殇:第二地球 星战修真英雄 一个山里小子的世界战争 获得主角能力的我只想过平凡生活 末路不孤 树劫 重归神明 猎场 来自神河 诸天纵横之渣渣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