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城乃是并州北部第二重要重城,其余两城分别为雁门和西河。
这三道城防,是并州面向北方的重中之重,也是并州不被南下鲜卑侵扰的根本。
第一道重城雁门,也称为雁门关,玉门关。
此处重城,乃是最接近北部匈奴鲜卑等族的城池。
古语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也可以侧面的反映出来,雁门之外,便是匈奴之地。
春风乃是中原的春风,也可以代表中原文明影响力,不过玉门关,便是玉门关外,还没有被统治的意思。
新兴和西河两道城池,布设在雁门之后。
可以说如说这三道城池被突破,基本上并州就不设防了。
因为西河之后,就是乐平,朝歌等地。
同样的,鲜卑南下,虽然侵略夺下了十处城池,可也已经如此了。
正因为前期时刻,鲜卑侵略如火,不过以夏侯渊坐镇的北部,不慌不忙,将精锐尽数撤到二线,重新整备,之后更是一举尽数屯兵在雁门新兴西河三地。
如此一来,那些鲜卑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这三地组成的联合防线。
想要围困其中兵士?这三地既然能够被称为并州的重中之重,其中屯粮自然是最多的,甚至仅次于并州皇城。
三城里面的粮草,起码可以坚持士卒两个月的时间。
而南下入侵不出五日,杨辰便带着大军赶回并州,不过十日,二十万大军随后赶到。
更不要说三城还遥相呼应,围困一城,其他两地可以率领骑兵,相互影响。
而绕过三城主动南下,更是找死。
其一,没有重城坚守,只是以战养战,掠夺小城镇村庄,危险不说,补给也不一定能够跟得上。
一旦内地五十里之内村庄全部撤出,小城池直接留下一座空城,想要以战养战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八壹中文網
至于拉出补给线,有雁门新兴西河三处重镇拦截,什么样的补给线才能稳定运输?
三地时不时的派出骑兵,简单寻找一番,就能彻底切断补给线。
绕过重城深入内陆,就是找死的行为。
也正是如此,夏侯渊的不慌不忙,放弃边缘十处小城池,将精锐尽数囤积在三处重城之内,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也是让鲜卑最厌恶的选择。
现如今,鲜卑迫切寻找并州大军,想要与其决战,而夏侯渊就是高挂免战牌,闭城不出。
此时,新兴城内,杨辰率领一万大军来此,城门处看到旗帜,不敢怠慢,也不敢轻易开门,只是赶忙叫来夏侯渊。
关键时刻,谁也不能保证是不是敌军伪装,纵然是再不可能的事情,也要一心防备着。
杨辰来到城门之前,疑惑为什么不开城门,大声喊道:“我乃并州刺史,杨辰,尔等莫不是看不到我杨字大旗,为何不速速打开城门!”
城头上有士卒朝下望,开口喊道:“不管你等是何人,也要让夏侯渊将军看过之后,另做打算!”
杨辰都快气笑了,心中也咯噔一声,大怒喝道:“速速把那夏侯渊找来,我要问一问他什么意思!”
须臾之后,只见一断臂将领上了城墙,看到杨辰,连忙高声喊道:“原来当真是主公,速速打开城门,迎接主公!”
杨辰率领大军进入城内,来到城内府邸,一屁股坐在主位上,看到夏侯渊,勃然大怒道:“夏侯渊你什么意思,怎么我许久未来,这北地三城只认你夏侯渊大人,不看我杨字大旗了?”
夏侯渊一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接连说道。
“都是末将的错,没有提前通知手下士卒。”
“不过主公,现如今正值战时,此三城乃是并州门户根本,末将唯恐有失,便下令不论是谁来,都要先行通报与我,若是我不开口,谁也不允许进城。”
“如此关键之时,请主公见谅。”
杨辰皱紧眉头,心中异样消散大半,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你起来吧。”
这件事情,倒是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那就是此时夏侯渊所说,是为了防备有鲜卑人伪装,或者有自己人反叛,到时候任意有人出入,出了岔子,丢了三城之一,谁也担待不起。
夏侯渊所作所为,倒也不能说是错,为将者小心谨慎,不犯大错,主公理应放心,杨辰听闻此话,也不好多责骂什么。
不过往大了说,就是夏侯渊手下士卒,当真成了只看夏侯渊大将脸面,不认杨字大旗。
若是如此,那杨辰可就要另做打算了。
要知道,北地三城,经过几年发展,加上并州持续小规模送兵过去,已然成了规模。
光步兵,就足有五万之中,骑兵也有了五千精锐。
若是这等规模兵力圈地自重,以三城为界,把持着鲜卑南下要道,与并州门户。
左右威慑,便可以让杨辰进退不得。
若是夏侯渊拥兵自重,以鲜卑相威胁,杨辰还真不得不短时间内供着这个祖宗。
因为夏侯渊一旦与鲜卑合作,雁门新兴西河三城丢了,加上夏侯渊手下将近六万大军,与鲜卑共计六万的兵力联合起来,杨辰应对起来也够呛。
不要忘了,杨辰手下不过才二十万兵力,就算整合了袁术的手下残部,也不过才三十余万。
看起来庞大,也定然可以平定鲜卑之乱,可是不要忘了江东孙权,荆州刘备还虎视眈眈呢。
是也,杨辰才会对夏侯渊发这么大脾气。
不过既然夏侯渊言说清楚了,杨辰短时间也就不做怀疑了。
毕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要是怀疑夏侯渊,也不至于在一年前派遣这么一个曹操手下的将领来镇守北方了。
杨辰接过茶水,喝了几口,左顾右盼看不到发现少了两人,皱眉开口问道。
“夏侯渊,李典于禁两人呢?怎么不在你左右?”
夏侯渊言道。
“主公,鲜卑南下之出,我就让李典率领一万余人,镇守西河,另命于禁率领三万人,镇守雁门,故意不在我之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