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本应与李奇寒暄两句的,可见李奇的身后跟着赵云,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想当初,赵云跟着公孙瓒的时候,刘备就与他执手相看泪眼了,只是不想做小三,便默默的忍受着一切。
好不容易盼到赵云丧主,自己还没来得及呢,又被李奇霸占了。
看赵云这眼神,似乎在说:使君,下次,下次我一定跟你。
如果刘备穿越到二十一世纪,准会埋怨自己这名字取得不好:刘备,刘备,留作备胎?
毕竟是三分天下的枭雄,喜怒不形于色,刘备在张飞的引荐下与李奇相识,更称赞道:“早听三弟所言,李县令治县有方,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李奇道:“皇叔过奖了!翼德亦在我面前时常念叨着皇叔,今日兄弟团聚,真是可喜可贺。不知关将军现在何处?”
刘备道:“二弟驻守汝南,未曾前来。”
李奇:“那就好!”
省得周仓见了把持不住。
刘备:“呃?”
李奇:“汝南是皇叔的基业,有关将军把守,自然万无一失。”
张飞道:“我这次来古城,一是接夏侯涓去汝南,这些日子也麻烦云龙了;二是兄长有一事与云龙相谈。”
刘备主动找上门来的,多半没好事。
他去徐州,陶谦嗝屁了;
他去冀州,袁绍嗝屁了;
他去荆州,刘表嗝屁了;
他去益州,刘璋也约等于嗝屁了。
他的命,很硬啊!
他现在又来了古城……
不过为了自己的后路,以及要给张飞面子,李奇客气道:“翼德言重了,未知皇叔有何见教?”
刘备道:“今曹操与袁绍再会与官渡,许都空虚,公既有忠君爱国之心,何不与我同袭许都,迎回天子?”
果然!
这货就没安什么好心!
李奇道:“不妥,不妥。”
刘备问:“有何不妥?”
因为你特么根本就打不赢!加上我也不行。
不过李奇也不好直说,便道:“曹操刚刚才任命李某为古城县令,也算是给了我一个正式的身份,我转头就偷袭他的许都,此非君子所为也。况且古城兵不满千,训练乏术,实难成事。”
张飞是个直爽人,见李奇拒绝了刘备的提议,直言道:“莫非云龙感曹贼好意,欲真心相从乎?”
李奇道:“我只想更好的为百姓服务。”
张飞问:“我在兄长面前几番推荐,兄长才约公举事,不想云龙会拒绝。那方才所言之事,汝欲告之曹贼乎?”
李奇正色道:“翼德当我何许人也?”
刘备劝张飞道:“人各有志,不必勉强。”
李奇道:“我有一言,不知皇叔愿听否?”
刘备道:“但说无妨。”
李奇道:“今闻曹操在仓亭击败袁绍,战事已成定局。若皇叔这个时候从汝南出兵许都,曹操是完全有余力回防的。”
刘备道:“我欲尽出汝南之兵,速战速决。”
李奇道:“皇叔若尽出汝南之兵,曹军却绕路后方,夺取汝南,皇叔又将如何?”
刘备无言以对,但他或许认为曹操不会轻易放弃河北的胜利果实,必将趁势而追;又或许他觉得曹操从仓亭回防许都,再由许都偷袭汝南,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最终的结果是,刘备没有听取李奇的建议,执意走了历史的老路。
李奇言语及此,刘备信与不信都与他无关了。
不过为了稳住刘备这条后路,李奇在刘备、张飞临走之时,送了一个锦囊给他:“若遇险阻,方可拆开锦囊。”
另外,刘备走的时候又拉着赵云执手相看泪眼。
刘备离开古城后,赵云问李奇道:“县令既有大志,何不从刘使君之言,趁着许都空虚,两军联手攻之?”
李奇道:“场面上的话,我刚才已经跟刘使君讲过了。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偷袭许都并不能成功。”
赵云问:“为何?”
李奇道:“河北还没打得下来,天子又在许都,曹操必救许都,回师的速度一定超乎想象的快。再则,汝南兵微将寡,分兵则兵不足,不分兵则汝南空虚,必为曹军所破。还有就是我给你说过规划,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发展自己的地盘,得找软柿子捏,而曹操已经不是我们能够撼动得了的了。”
前一番话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若刘备不听李奇之言,硬要走那历史的老路,则必败无疑。
如果一定要说这次与历史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刘备还差了一个赵云。
球了!
李奇突然想起来,刘备被曹军所围时,是赵云从后方将高览挑下了马。这次他没有了赵云,看来只有自求多福了。
却说刘备不听李奇之言,单留一个刘辟守住汝南,自引兵乘虚去攻许都。
荀彧急书告知曹操,曹操大惊,留曹洪屯兵河上虚张声势,自提大兵往汝南迎刘备。
刘备趁曹军远来疲困,先赢了一阵,曹军便挂了免战牌,无论刘军如何搦战只坚守不出。等刘备回过神来的时候,汝南已被夏侯惇攻破。
刘备叹道:“果不出李县令所料!”
后面的过程与书中所述一致,只是刘备被张郃、高览所困时,因为没有赵云,只能自己奋力拼杀,竟然杀退了高览。
明明就是顾应剑派的高手,硬要装个小奶娃:有人在的时候就爱哭,以求获得别人的帮助;没人在的时候,知道哭也没用,求生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了。
刘备这一败,又到了日常走投无路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李奇还有一个锦囊给自己,拆开了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五个大字:“荆州依刘表”。
刘备:“这字写得也忒丑了一点。”
张飞:“李云龙说什么了?”
刘备:“他劝我去荆州投靠刘表,我亦有此意,只是恐刘表不能相容。”
孙乾道:“某愿先往说之,使刘表出境而迎主公。”
刘备兵败汝南的消息传回古城,赵云心说这李奇年纪轻轻,竟然料事如神,何愁大业不成?
刚开始的时候,赵云只是见李奇把古城整理得不错,颇有仁君之范;后来又听了他的三分天下之论,又觉得他的战略眼光非常人能比。不想料敌胜负也有如此毒辣的眼光,真是世间少有的奇男子。于是,赵云对李奇更高看三分,忠诚度也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