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190章:不谈风月

第190章:不谈风月(1 / 1)

经过大半个月的流程走下来,古建保护协会成立了。

考古专业对整个协会非常重视,苏秉琦、宿白两位考古教研室大佬都出席成立大会。

严文明、俞伟朝、高铭、吕遵锷这些专业课老师,也悉数出席表示对古建保护协会的重视。

在1978年12月,对于考古专业的师生来说,古建保护协会的成立,绝对是一件大事。

因为整个协会,考古专业77-78级两个班四十多名学生都全部加入了。

然后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会这个决定是苏亦随便起草的,后来,这玩意还惹出一些争议,学生会社团部的负责人还质疑为什么不是学生代表大会,为什么是理事会。

苏亦只能撤,这个是借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框架。

后来这个名声还是校团委领导亲自排版通过的,是北大社团第一个引用理事会制度。

因为这玩意,古建保护协会一成立就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

第一届理事会,选出来一个会长,一个副会长,一个秘书长,一个副秘书长,十一个理事,三年换一届。

首届会长,不是别人正是苏亦,副会长不是王讯,而是77级的蒋祖隶,对方是考古77班班长,选对方当副会长方便做77级的工作,剩下的秘书长跟副秘书长分别是王讯跟张新俩人。

十一个理事,除他们四人之外,剩下七个理事,都是从两个班选出来的。

此外,协会指导老师分别是宿白、俞伟朝两位先生。

苏秉琦还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讲。

主要还是提及文物保护的话题。

听过苏秉琦先生演讲的人,都会有一个感觉,就是老先生很能讲,但常常跑题,就是喜欢讲主题之外的事情。

通常开会的时候主办方给半个小时做演讲的时候,苏公讲着讲着就跑偏了,快结束之后,才讲回主题,通常就会延迟演讲时间。

这是老先生的演讲特色。

因此,国内的考古诸多会议,邀请苏秉琦讲话,通常都会留下足够的时间,不然,你懂得。

古建保护协会邀请苏秉琦先生做演讲,谁也不规定时间,苏先生想要讲多久就讲多久。

好在苏秉琦先生讲的也不多。

主要还是讲文物保护,他并不局限于古建保护方面。

一开场,苏秉琦先生就说,“我们行业里受到的考古就是挖宝的思想影响很深,常常在一些事情上表露出来并带来不良影响。那些宝贝确实好,重视它并没有错,多数外国人也欣赏它们,甚至还想购买收藏,但是不可忽视的有三点。”

哪三点?

第一,在那些宝贝四周还有许多物件,“不值钱”却有研究价值,甚至很有意义也是宝贝。

第二,遗址的周围环境,对于研究很有用处,对于我们搞科学普及也很有用。

第三,我们懂得了文物,现在需要懂得“大文物”,即那些大号的无法搬运(也不需要搬运)的文物。除了懂得文物和“大文物”,还要懂得遗址和“大遗址”。

比如,提倡大家保护古天象台,保护莲花池,保护琉璃河商周遗址的城墙遗迹,保护圆明园,保护平谷的黄帝活动遗迹,等等。

苏秉琦先生的讲话,立意很大,这应该就是他的“大文物”、“大遗址”理念。

这些概念,也不是他第一次提出来,早在十年前就有苗头了。

只不过这次讲话,再次重提而已。

当然,每一次讲话,对于苏秉琦先生来说都是一个概念完善的过程。八壹中文網

前世,读书的时候,苏秉琦先生这些概念,已经成为考古界普遍认同的概念了。

然而,在这个年代,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十年间,说大文物保护?保护得来吗?

十年过去了,现在应该到了再次呼吁的时候,师长们重视大文物保护,那么他们这些学生毕业分配到全国各地的考古文物系统,是不是也开始呼吁文物保护呢?

等他们这些走到重要领导岗位的时候,不用想都知道全国的文物保护状况会越来越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只要能够把这个概念埋入现场的学生心中,就是利国利民的壮举。

苏秉琦先生讲话完毕,轮到宿白先生讲话。

宿先生讲话就简洁很多。

主要是,苏秉琦先生讲的东西也是他要传达的东西。

最后宿先生还提议,古建保护协会不能局限于古建保护,不然不能代表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应该要做到像苏秉琦先生提及的那般,因为古建也属于不可移动的大文物。

因此,苏秉琦先生还提议古建保护协会,未来应该要改名文物保护协会。

这点,宿先生也不反对。

这就尴尬了。

苏亦只能说,自己格局小了。

最后还是苏秉琦先生打了圆场,让苏亦他们一步一步来,先从燕园古建保护开始,一步一步来,然后伸延到校外,未来还有时间,不着急。

大佬们都这样说了。

苏亦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当然,苏秉琦、宿白两位先生也只是给个意见,并不是反对古建保护协会的成立,不然,他们怎么会出席古建保护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大会。

不过改名的事情,也同步进行着。

这部分也不难,只要学社会同意,在校团委走一个流程,这事就定下来了。

难的是,应该怎么开展工作。

既然协会成立了,就要做点事情,不然,整个协会成立毫无意义,不仅对专业教研室无法交代,对校团委那边也没法交代,怎么说经费也下来了。

虽然只有几十块,但,已经足够表示上面领导对于他们这个新成立社团的重视了。

苏亦这个名义上的首任会长,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因此,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以后,苏亦就提议众人先调查一下燕园文物现状,做一个燕园文物普查。

文物保护,做的第一个就是文物现状调查。这活,苏亦在广州实习的时候,就没少干,回到北大,继续带领着考古专业两个班的学生继续干,一点问题都没有。

想要做燕园文物调查,就应该知道燕园是怎么来的。

这部分,肯定就要涉及到燕大的历史。

燕大是有好几所教会学校合并起来的,当时的燕大,男女分校,分别在北京东南的盔甲厂和东城灯市口的佟府夹道两个狭窄的校舍里,校舍简陋,经费短缺,环境极差。

甚至,学校太乱了,一时半会都没有办法聘请到校长,建立新校址就是司徒雷登答应就任燕大校长的条件之一。

意思就是说,要不建新校址,这个破学校的校长我也不当了。

于是,才有来后的燕园诞生。

当然,司徒雷登选择燕园作为燕大的新校址,也是有巧合的成分。

当年,政局混乱,土地产权变更严重。

1912年溥仪退位,国府按照优待皇室条例保全了一部分皇家地产,但是还有很多地产,要么被收归国有,要么属于落魄贵族等待被出手,这就为燕大的校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燕大先后找了十多处地方,其中,司徒雷登最为中意的两个地方,一是月坛庙地产,就是后来月坛公园附近。

司徒雷登很喜欢这块地。

但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却发现他根本就买不了。

这个地方,大部分属于农民所有,还有不少农田,想要买地就要做农民的工作。

这种基层工作,最为繁琐。

北洋政府的法律程序没完没了,各部门相互拉扯推诿,当然,这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当时,外国人在华活动越来越敏感,从政府到民间要把土地卖给外国人都无比谨慎。

司徒雷登想要买,都买不动。

另外一处,就是动物园地产,当时,冯玉祥的客卿王铁珊跟教会走得比较近,他为燕大找了一个新地。

位于西直门外,是傅恒三子康安贝子的私人圆邸的继园,也就是现在的动物园所在地。

这块地,司徒雷登也很满意。

位置跟景观都很不错,一百多亩的土地,要价15000墨西哥鹰洋,墨西哥鹰洋,就是墨西哥银园,也叫墨银,这玩意,后世一度被炒得很热,被争相收藏。

晚清民国年间,外国银元输入中国者,属墨西哥鹰洋最多。在中国南部、中部各省流通非常广泛,几乎成为主币。上海的外国银行发行纸币,在民国八年(1919)以前都以墨西哥鹰洋为兑换标准。

现代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墨西哥鹰洋,也就是带墨西哥国徽的银元,大多数还是从祥林嫂这个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把多年积攒的工钱,换了多块鹰洋,到寺庙里捐献了门槛这段故事开始。鹰洋其实在民国成了以前的清朝,已经在中国流通了很久,由于成色品质很高,流通量非常大。直到民国成立,开始自己铸造俗称的“袁大头和孙小头”后,鹰洋仍然在国内并行流通了很久。

差不过一块大洋差不多现在的600到800元。

其实这样的估算也不准确,因为它没啥估算标准,按照购买力来算的,一万五的鹰洋就可以在北京购买一百亩的土地,这就是好几百亿了吧。

当然,按照民国的物价跟低价,并没有那么夸张。

甚至当年,在井冈山,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还铸造了“工字鹰洋”,这也是革命政权第一次发行自己的货币,可算是今天人民币的最早前身。

跑题了,说回动物园地产,这块地最终也买不成,五四以后,国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将一块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皮公然卖给外国人,跟卖国贼差不多,一不小心就激起民愤,最终,这块地也买不成。

司徒雷登一开始是打算在城内买地的,然而,城内买地比他预料之中的还要困难,举步维艰,那咋办?

城内买不了地,去城外买呗。

自从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京城外省官吏大部分都是在城外购买地皮当自己墓地,然后时间久了,京城近郊到处都是那种无人认领,破败失修的墓地。

有点类似于乱坟岗。

司徒雷登之所以把目光放在燕园这块地,完全就是巧合。

因为隔壁就是用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学校,一次他到清华园做客,有朋友就提议他购买清华园对面的那一块地。

最终,司徒雷登就开始带人过来考察了。

事实证明,燕园这块地,比司徒雷登预想中的还要好,恰好在去颐和园的马路边,距离城区只有五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一眼望去,西山美景映入眼帘。

西山可是一个好地方,都是都是古代庙宇跟宫殿,慢慢的中国文化的底蕴。

事实证明,老外也讲究中国风水这一套。

这么好的一块地,司徒雷登一眼相中,就决定要购买。跟之前的两处地产一样,外国人想要在中国买地都要经过中间人,找了关系,还真的有人可以跟陕西督军陈树藩说上话。

嗯,燕大购买的地皮,一开始就是废弃的睿王园,恰好就是陈树藩的避暑山庄跟祠堂。

按说这样的大军阀,他不缺钱。

然而,真实情况是陈树藩很缺钱,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几天之间,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陈树藩失去靠山。为了保住地位,他又派亲信携重礼奔走张作霖、曹锟门下,改投直、奉军阀。

啥是重礼啊?

当然是大洋了。

因此,司徒雷登去陕西见陈树藩的时候,他就以六万银元的售价把这块地产卖给燕大,此外,他还捐出买地的三分之一钱款作为奖学金,为啥这么干?想要博得美名,获得教会的支持,后面再说。

不过陈树藩这块地,只有四十英亩,后来,燕大这边又逐渐购买附近几个荒废的花园跟空地,使得总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四倍多。

其实,当初燕大之所以购买这块地,除了西山风景秀丽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有传言,北大要从沙滩红楼前往玉泉山,这样一来,北大、清华、加上燕大,就形成聚集,完全可以蹭清华北大的的知名度了。

了解这段历史,就知道,当年燕大建校之初,也并不容易的。

编写燕大建筑史,这些史料都是要收集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至尊天帝 千术 重生商业巨子 都市超级医圣 缓缓爱琴海e雪海 夺魄令 都市大反派系统 重生之牛气人生 四合院:听说你们都有系统? 废柴逆袭,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