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看点资料,明天见。
……
中国国家博物馆(英文:nationalmuseumof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博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3年末,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100余万件,展厅48个。
国博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游客接待量达到537万人次,2013年达到745万人次。
2018年3月,国博取消纸质门票,观众持身份证即可直接进入参观。2019年4月10日重装开馆。国博同时还宣布了4月11日将在国博举办的三场活动——“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与使命”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大英博物馆卷》新书首发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原有建筑建于1959年,是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紧邻紫禁城。2004年初,共有包括福斯特、kpf、oma以及赫尔佐格德梅隆等事务所在内的10家著名国际建筑事务所获邀参与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竞赛,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gmp)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参赛,并最终在第二轮胜出,赢得了项目的设计委托。
最初的设计构想为拆除现存博物馆建筑的中央大厅部分,以黄铜板作为外饰面的“飘浮屋顶”覆盖于原中央大厅被拆除后产生的巨大的空间—当时称之为“博物馆广场”的上方将旧建筑和扩建部分连为一体。
博物馆的主要展览空间位于巨大的屋面之下、博物馆广场之上,享有眺望北京城内各名胜景观的美好视野。
在所有10个方案中,我们的方案是对原有建筑拆除最少的,不仅保留了北、西、南3个主要立面,而且也保留了大部分东立面;在新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代、简洁的手法与老馆形成对比。
这种对新旧建筑的处理手法是欧洲建筑师通行的做法,无论是伦敦大英博物馆,还是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改扩建,建筑师均采用了强烈对比的方式来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
新建筑通过具有时代特征的材料、色彩、构造等留下当今时代的痕迹,而不是“修新如旧”。但这种在对比和协调关系中更加偏重对比反差的手法在方案深化阶段受到了中国建筑专家的质疑。
当时,北京几个重要的公共建筑以突兀的造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和批评,大家担心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会重蹈覆辙。
在接下来的多轮对话交流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进行一个处于如此重要位置的历史性建筑的设计时,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中国人以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哲学思想来理解、接受这个建筑,而中国文化是非常讲究和谐与协调的;同时,作为有5000年灿烂文化的国家需要在展示自己文明的殿堂中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传统,新馆应该是中国的、现代的、符合一个文明古国和世界强国地位的。为此,设计小组对老馆和紫禁城进行了多次仔细的参观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创作的灵感。通过与馆方以及中方专家的合作对话,反复论证,方案几易其稿,最终确定了设计目标—扩建部分应与保留建筑协调一致,与此同时新旧建筑形象一目了然,从而展现建筑本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变。
原有建筑南翼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北翼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两座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布局上被一分为二,泾渭分明。改扩建工程的目的为通过一个置于中央的空间元素将两个功能区合二为一,促成一个宏伟庄严的综合体—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条长达260m艺术走廊作为建筑的中央交通空间贯通南北。长廊正中位置扩展成为一座主入口大厅(即西大厅),原有建筑的柱廊大门得以保留,加强了国家博物馆与其正对的天安门广场之间的联系。主入口大厅的面积与中标方案相比有所减小,这个建筑面积达8840m2的大厅可作为门厅以及多功能厅使用,同时结合设置了各种为参观者服务的功能设施,如咖啡厅、休息室、书店、纪念品出售以及卫生间等。
主入口大厅的内部立面设计依据中国古代建筑“一屋三分”的理念发展而来。一个石材基座托起木质结构的墙面,其上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藻井”模式。地面和基座各层墙面的铺装采用了产自国内的花岗岩,与艺术走廊内的木材墙面相得益彰,在赋予主入口大厅磅礴气势的同时又营造出了一个舒适温馨的空间氛围。
国家博物馆的主入口位于西侧,主入口大厅在原有建筑南北入口之间首次建立了联系。这个巨大中轴长廊为参观者清晰地界定了方向,并由此连接了整座博物馆近2万m2的公共空间。主入口大厅的规模符合天安门广场以及博物馆建筑本身的宏大尺度,这里预计每年将迎接800~1000万名参观者。
博物馆空间以当代建筑语言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崭新的诠释,大厅内的宽大台阶让人联想到仅咫尺之遥的紫禁城宫殿之前的巨大基座。老馆建筑面对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入口及柱廊被保留下来,而新建部分采用一组纤细挺拔的方柱刻画出国家博物馆庄严的形象:这里借鉴了中国古代庙堂和宫殿建筑檐柱的营造法式,立柱由横梁相连接,屋面安置于其上。西立面立柱与屋面之间结构模仿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式中的“斗”,对向外伸出的屋檐起到了支承作用。这里的“斗”是一种轻盈的支承构件,由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为,与之间的方形垫木为斗。
主入口南北两侧呈对称状设有两个庭院,不仅是对老馆原有庭院的继承,也为新建部分特别是“艺术走廊”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
博物馆的屋顶由略带弧度的古铜色金属铝板覆盖,是对紫禁城宫殿群和老馆建筑金黄色琉璃瓦屋面的重新演绎。
建筑屋顶的叠加退阶设计借鉴紫禁城殿宇重檐庑顶,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天安门广场西侧人民大会堂的屋面样式,但其局部细节与建筑材料均富有时代特色。
新馆主入口采用镂空花纹铜门,令人联想到中国古典建筑纹饰优美的木扇窗棂,日光通过其间缝隙漫射入室内,营造出氤氲、深邃的空间氛围。
国家博物馆中将展出的艺术藏品将多达100多万件,大门上的镂空纹饰灵感便来源于其中一件重要的古代青铜文物。
此外,各种精美的图案装饰还用在了博物馆内的护栏造型上。博物馆面临长安街的北翼建筑中设有《复兴之路》展,南翼建筑内设管理职能和图书馆。主要的陈列空间位于新建建筑中,首层+4.5m为中央大厅,2、3、4层分南北展区,每区各有4个展厅,每个展厅面积约800m2。
凭借大面积的玻璃窗,展厅可以举办有自然光线的展览。同时,通过可移动的遮光系统可以满足全人工照明的展览要求。
观众通过一个序厅到达展厅,序厅里是对相连的4个展厅展览内容的介绍,观众也可以在这里领取资料,或购买展览入场券。
在展厅的另外一边而且紧靠着展厅设置了库房、器材库以及货梯,这部分功能完全独立于观众流线。
这里还设置了进入展厅的内部入口。鉴于大部分展览都是临时展,这样的展厅平面设计保证了在搭展和拆展期间只需关闭相关展厅即可,而不会影响到观众的交通和活动。地下1层(-6m)在同样平面位置设置了南、北两个大展厅,并各自带有1个序厅。
这两个大展厅可以互相连接,目前,这两个展厅里设置了常设展览《古代中国》。依据展厅空间灵活性的要求,展厅保证了最小5.25m的净高。同时,在不同楼层的展厅采用了不同的吊顶及铺地材料。
这样既可以选择在用材考究的展厅里举办隆重的展览;也可以在具有工作室、车间特征的展厅内举办其它个性化的展览。
整个国家博物馆共有48个展厅,展览面积约6万m2。
位于中区首层的中央大厅内可举办重要展览开幕式以及重大国事活动。中央大厅之下为国家博物馆剧场,这是一座设有固定阶梯式座椅的活动大厅,其内声学效果不仅可满足一般学术讲座的要求,还可举办古典音乐会以及其他戏剧演出。
基座层(即地下1层)和底层(地下2层)内设有博物馆工作间、储藏室以及地下停车库。
木材、石材和金属3种材质的搭配在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塑造上被贯彻始终,赋予了建筑独特的形象特征,令人印象深刻。具有重大意义的空间则通过特别的装饰材料加以强调:位于西入口处的中央大厅和下1层的国家博物馆剧场均以符合声学技术标准的红色墙幔进行了装饰;中央大厅之上的“玉厅”内,以可回收玻璃制成的亚光饰面板通过背投光源,创造出独有的空间个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是展示古老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的窗口。设计对老馆最大程度地保留体现出了国家博物馆对待历史的基本态度,新馆的建筑设计没有采用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简单复制,而是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出发,力图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建筑。
新老建筑的和谐共生恰恰体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的形象。
……
努力把中国国家博物馆建设成为“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馆方向,也应当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体系的构.筑方向。
“我以为,用文物展示我国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责任;用文物展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胸怀;用文物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义务”。通过2001~2008年的8年努力,中国国家博物馆完成了“十.五”规划展览项目,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色的陈列理念。在8年的展览实践中,我们以边疆文明系列、世界文明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系列、艺术系列等类别,集中地展示了中国和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些系列展览在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8年的展览实践,我们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展示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历史与艺术的殿堂,有了深刻的认知。我以为,构筑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的陈列体系应该强调整体性,突出独特性,重视时代性。这--陈列体系,在形式.上由基本陈列、常设陈列、专题展(包括捐赠展与特别展览).国际交流展所组成,在内容上注重营造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古代文明相辉映、中国经典艺术与世界经典艺术相媲美的展示氛围,从而最终达到体现历史与艺术并茂的效果,使广大观众站在中国了解世界,深刻地认识世界中的中国,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