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神豪重铸世界体系 > 第141章 乱成了一片

第141章 乱成了一片(1 / 1)

调头往来路退去。

明军杀得眼红手热,哪里愿意放鞑子这样跑了,七万明军追着五万清军跑,死咬着不放。

明军正追着,一支五千人的清军马甲兵杀进了明军阵列中,和明军死战在一起。

清军的马甲兵战力出色,一个人对上两个明军也不吃亏。

明军被这支马甲兵一拦,再无法去追逐其他逃跑的清军。

四万多清军越跑越远,渐渐跑到了相对安全的距离之外。

马甲兵和逐渐压上来的明军死战了一刻钟,被明军团团包围,死伤惨重,短短一刻钟就折了一千多人。

看到时候差不多了,马甲兵们挥舞兵器突围而出,在明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也朝北方逃去。

半个多月后,太子朱慈烺率领众多官员来到了大笔山前线,带来了升赏有功之士的圣旨和赏赐。

这次大战斩获很多,崇祯龙颜大悦,给出的升赏很重,涉及人数很多。

尤其是陈烈,这次升为了侯爵。

侯爵的册封仪式本该在紫禁城中隆重举行,但如今前线战事未完,陈烈作为中流砥柱不能轻离前线。

所以朱由检派太子亲至前线,来给陈烈册封,并给诸将升赏。

洪承畴的中军大帐中,首先接受圣旨的是蓟辽总督洪承畴。

其次升赏的是众武官。

武官们受赏完毕,最后才是这次升赏的重头戏,册封陈烈为运河侯。

典礼一开始,太子朱慈烺就迈步走到了大帐中央,代表天子威仪立在正中。

众文官立在太子两侧,操作册封典礼。

经过繁琐的礼仪,陈烈终于被册封了侯爵。

清军皇帐,皇太极面对八旗满洲一众贵族,脸色阴沉。

皇太极心情低沉,各个旗主,贝勒同样心情低落。

这一次的大战,打得实在是太难看了。

自萨尔浒大战以来,大清兵征战四方凯歌高奏,何曾输得这么惨过!

十万大清兵杀入辽西,如今只剩下八万多人,就连豫亲王多铎,都战死了。

不仅如此,皇太极花两年时间打造的火铳兵,被视为王牌的汉军旗,也败给了陈烈。

这三万火铳兵是皇太极的心血,几乎耗尽了大清这三年来的人力物力才建成。

皇太极三年的心血,化为泡影。

孔有德此时跪在皇太极面前,哭得涕泪横流。

他用力在地上磕头,把头皮都磕出血来,大声喊道:“奴才辜负了皇上的信任,没有把火铳兵带好!奴才罪该万死!”

皇太极看了看孔有德,叹了口气。

许久,皇太极才缓缓说道:“火铳兵斗不过陈烈,不是你的错。”

孔有德如蒙大赦,又在地上磕了几个头,跪伏不起。

“接下来数年,我们要想方设法广造红夷大炮。”

“将来若是有二百门红夷大炮助战,我大清何愁不能打败陈烈!”

孔有德跪在地上,大声喊道:“皇上圣明!”

“然而在大炮造成之前,我大清依赖的,只能是骑射!”

“此番锦州决战,可胜不可败!”

“全国总动员,满洲和蒙古十六岁以上男丁全部征召,一定把大明打垮!”

送走了太子和京官,陈烈和诸将回到大帐中,议论军情。

如今陈烈已经是侯爵,洪承畴不敢托大,让陈烈坐在上首,自己陪坐在下面。

虽然洪承畴是蓟辽总督,有统辖诸将的职权,但是陈烈的爵位实在太大,洪承畴如今是压不住陈烈了。

洪承畴坐在下首,咳嗽了一声说道:“如今大笔山久攻不下,诸位有何计策?”

诸将对视了一阵,都没有说话。

大笔山工事修得这么完备,能有什么办法。

陈烈实在懒得看明军在大笔山下面浪费时间了,便点头说道:“明日,本侯率军攻山。”

洪承畴虽然接了天子密诏,轻易不让陈烈出马。

但是如今陈烈位高权重,洪承畴哪里敢指挥陈烈。

陈烈既然说要出马攻山,洪承畴也不敢拦着他。

抚了抚胡须,洪承畴说道:“既然如此,我等就在后方看运河侯攻山。”

陈烈笑了笑,没有说话。

第二天一早,陈烈把七十门重炮拖了出来,快速朝大笔山山下行去。

多尔衮在山头上摆了十三门大炮,其中七门是小炮,六门是重炮。

看到陈烈的炮车往山脚下行进,山顶的五门重炮开火了。

在炮兵端掉山头的火炮阵地之前,前方的射击位置太危险。

陈烈没有冲到山脚下去,而是站在几里外用令旗指挥。

陈烈听到一片轰隆声从山头传来,然后六发炮弹就从山头射了下来,向陈烈的炮兵射去。

不过清军的第一轮炮火准头不行,没有一发炮弹命中目标。

陈烈的炮车快速往前机动,往前走了两里,山上的六门重炮又打了两轮。

清军的第二轮炮击又打空了。

直到第三轮炮击,多尔衮的重炮才打中一辆陈烈的炮车,把那辆炮车打烂了,砸死了两匹驮马一个炮兵。

“传令,用开花弹反击!”

清军在山顶上修的炮台十分讲究,充分利用了山势,实际上是在山顶上挖了几个浅洞把大炮放在洞里。

山上的大炮只要有校正兵,就可以利用山势把大炮藏了起来,在浅洞里朝山下射击。

而山下的大炮仰攻炮台时候,炮弹会被炮台外面的土地拦住,根本无法直射炮台。

当然,对于陈烈来说,这也不是个问题。

既然无法直射实心弹,就抛射开花弹好了。

炮兵们根据山顶上射出来的炮弹推算出了炮台的位置,将大炮的炮口高高扬起,开始朝山顶抛射开花弹。

只听到一片轰隆声响起,六十九门大炮吐出火舌,将六十九颗开花弹射向了山顶。

炮弹射入了山顶上的平台中,纷纷炸响,在山头上炸出一团团火花。

清军炮手可以在开花弹落地后躲避,大炮却无法躲避。

只一轮炮击,六门重炮就被炸毁了四门。

不仅重炮被炸毁,两门轻型红夷大炮也被乱炸的开花弹炸坏。

多尔衮脸色发白,暗道这陈烈的开花弹也太猛了。

山上仅存的两门重炮进行了反击,朝山下射了两炮,却没有击中任何目标。

过了一分钟,又有六十九颗开花弹飞了上来。

这一次炮弹射得更准,起码有十几颗炮弹落在了两门重炮所在的炮台里。

多尔衮的炮手们乱成一锅粥,撒腿狂奔,纷纷跑到没有炮弹的地方趴下躲避。

只听到一片轰隆隆爆炸声,十几发开花弹在炮台里面爆炸了。

六门珍贵的重型红夷大炮一下子就被陈烈端掉了,多尔衮有些心痛。

山下的大炮打了两轮端掉了山上的重炮,陈烈的炮兵统治了战场,可以任意朝大笔山上的目标进行射击了。

炮兵们端掉了山上的炮台后,开始朝大笔山这个堡垒进行轰炸。

易守难攻的大笔山在大炮面前失去了其防御作用,守在大笔山上面的清军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清兵的士气一泻千里。

山上的清军被炸了几轮后,乱成了一片。

众将领没见过陈烈炮轰清军的场景,此时用望远镜观察炮轰大笔山,看得是胆战心惊。

陈烈的炮兵太犀利了,这样轰炸,山上的清军哪里还有什么士气可言。

朝山上炮轰了两个小时,炸得清军胆战心惊,陈烈开始组织士兵攻山了。

大笔山上满是壕沟和高台,虽然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山顶,但走那条小路的话要面对整座小山的清军火力打击。

唯一现实的攻山办法是用长梯架在壕沟上爬上去。

明军此前已经造好了许多长梯子,此时陈烈拿来用就是了。

陈烈的兵马冲到大笔山山脚的第一个高台前,准备攻打这个高台。

士兵攻坚之前,炮兵先对这个小高台进行了炮火覆盖。

不仅有六十九门重炮进行轰炸,八十门六磅轻炮也拖了上来进行火力压制。

六磅炮要抵近到一里以内才能射击,这样就会进入山顶上清军轻型红夷大炮的射程。

不过清军的轻炮只射了两轮就被陈烈的重炮端掉了,什么都没打中。

一百四十九门大炮全部移到大笔山山脚下一里处,抵近瞄准。

分别使用开花弹和实心弹,朝士兵准备攀爬的高台进行地毯式轰炸。

打了两轮后,这个平台上清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没有一个人还敢据险防守。

士兵们兵不血刃地爬上了第一个高台。

爬上第一个高台后,士兵们用步枪对准了山上更高的其他高台,看见清军露头就射击。

清军被大炮炸得胆气已丧,在山上乱成了一片,要不是被明军团团围住早就弃山逃了。

陈烈的兵马爬上高台后,山上只有零零星星的清兵往下攻击,大多数清军都趴在地上躲避炮弹,不敢冒头。

炮兵们则对准了士兵们要攻打的下一座高台射击。

后排的士兵们则用步枪朝山上反抗的清兵射击,瓦解清兵反抗的意志。

攻坚的士兵们举着手榴弹和火把爬梯子,爬到高台外面时候,就两个士兵合作点燃手榴弹,往高台里面扔去。

即便是个别清兵躲在高台边缘的土墙后面准备负隅顽抗,也会被这些手榴弹炸死。

士兵们一层一层地往山上推进,伤亡极小。

山上的六千清军守军基本上只有逃跑的份,根本没有组织过一次像样的反击。

从下午攻到傍晚,士兵们已经打了半山腰。

要不是天色已经暗下来,士兵们能直接攻上山顶。

这个时代的晚上漆黑一片,作战极为困难。

所以陈烈傍晚时候推进到半山腰后,就不再往上强攻。

相信明天再攻一天,就能拿下大笔山。

子时天色最暗的时候,陈烈已经在营帐里睡下了,却突然听到一片喊杀声。

陈烈跑出营寨,发现附近并没有战斗,喊杀声都是从大笔山北面传来的。

半天,才有一个洪承畴的传令兵跑了过来。

传令兵跑到陈烈面前跪了下去,说道:“侯爷,多尔衮弃了大笔山,率领六千鞑子从山北突围而出,乘夜色往锦州方向逃去了!”

多尔衮弃大笔山北逃。

大笔山上面一片狼藉,陈烈率兵搜山,找到了五百多具鞑子尸体,割了首级。

拔掉了大笔山这个山垒,山海关到锦州之间的四百里道路就全部打通了。

明军十五万大军士气如虹,往锦州支援过去。

清军大军就在附近,明军穿戴着盔甲行军,放出去无数斥候,走得很慢,从大笔山到锦州四十里走了两天。

清军在大笔山新败,士气低迷,不敢和明军接战,撤了锦州的包围往义州逃去。

义州在锦州城北五十里,是鞑子这一年来的屯兵之处。

鞑子盘踞在义州不愿离去,似乎还在打着什么主意。

不管清军如何打算,明军至少解除了锦州的包围。

达成了此番大战的战略目的,解围锦州。

大军到达锦州后,发现城外到处都是清军挖掘的壕沟,修筑的高墙。

锦州的城墙上,满是红夷大炮轰炸后的坑洞。

锦州被鞑子铁桶般围了四个月,当真是处境艰难。

也就是鞑子大炮太少。

如果鞑子能有一百门重炮,就要把锦州城墙打垮了。

明军大军在城外扎营,建设营寨。

修好了营寨后,诸将骑马入锦州。

走到城南三里,陈烈看到前锋总兵官祖大寿率领锦州官民浩浩荡荡列在城外的道路上,迎接援军的到来。

看到陈烈的仪仗,祖大寿赶紧迎了上去,一揖及地喊道:“前锋总兵祖大寿见过运河侯!”

“运河侯千里援锦一路杀敌,我代得救的锦州一城百姓谢过运河侯!”

祖大寿说完这话,他身后几千百姓纷纷跪在地上,朝陈烈行礼。

在祖大寿的引导下,众人横穿锦州城,进入总兵府。

总兵府大堂里,酒过三巡。

洪承畴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鞑子并未退去,据我们的细作回报,鞑子似乎还在增兵,要举国攻来。”

“不消说,还有最后一场决战要打!”

“如今我大军齐聚锦州城。”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王者归来赵洞庭颖儿 网游:我的箭能无限叠加暴击! 我的次元缘交群 逍遥小帝王 听见秋光 梦幻抗日 何遇 人在民国:开局手表换巡洋舰 网游之杀手生涯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txt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