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还不成熟(1 / 1)

“我们就是用这个卡栓插入炮尾侧面的这个洞口实现闭气的。”

陈烈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个卡栓。

那个卡栓是铜质的,并不是规则的长方形,而是呈不规则的梯形。

卡栓插入炮尾的正面是和炮孔完全垂直成九十度的,但是卡栓的背面则有一定的角度。

“王爷你看!”

大总管将卡栓往炮底侧面的一个洞口插了进去。

插进去以后一旋转,卡栓的卡尺就卡在洞口的内部了。

然后他开始转动卡栓上面的大转柄,将卡栓的主体部分和卡栓的卡尺分离,将卡栓主体往洞口的深处压迫。

由于卡栓主体的背面是倾斜的,卡栓主体越往洞口内部压迫,背面就会和洞口内壁之间产生越大的压力,将卡栓的正面紧紧压在炮管的底部。

这样一来,炮管的后部就被卡栓密封起来了。

铜是一种具有相当弹性的金属。

炮手转柄驱动内部的螺杆将卡栓往炮底压迫,虽然人力作用在转柄上的力气并不大。

但是由杠杆原理转换,最后作用在卡栓上面的力量就非常巨大了,足以将卡栓牢牢地压在炮管底部。

而这种密封方法下,大炮开火时候作用在卡栓上面的力量并不会将卡栓喷出来。

因为发射药的扩张力产生的力是直接往后面作用的,而卡栓是从侧面插入的,紧紧压进洞口,往后压的作用力和卡栓的进出方向是垂直的。

这种密封方式和十九世纪晚期的克虏伯后装炮密封方式是原理一样的。

它比英式的阿姆斯特朗后装炮巧妙一些,加工的难度也低一些。

当然实际的克虏伯炮的科技水平更高一些,炮栓的结构更复杂。

陈烈觉得以现在的工业水平,发展克虏伯炮还不成熟。

而使用大总管的这种简单密封方式,后装炮可以实现相当程度的密封。

后装炮的发展也是逐渐前进的,并不是一蹴而就。

实际上明末广泛使用的弗朗机炮也是一种颇实用的后装炮,当然这种炮密封性较差,射程有限。

陈烈又点了点头,问道:“怎么击发呢?”

大总管用手指着炮尾的一个小洞说道:“我们还是使用雷酸汞做击发药,我们把雷汞和黑火药做成了一个管状击发药筒。”

“开火的时候将这个药筒插在击发孔上,一拉击发绳,雷汞点燃黑火药,就把炮管内的发射药点燃了。”

陈烈挥手说道:“射一发试试!”

大总管大喊得令,和几个炮兵一起打开了炮管,将锥形的铅弹和袋装的黑火药塞进了炮尾。

然后大总管将卡栓插进了炮尾的洞口,旋转转柄将炮尾密封起来。

同时另一个炮手装上了击发火药筒。

“三!”

“二!”

“一!”

“开火!”

“轰”一声,这门小炮向靶区喷出了火舌。

炮尾喷出了巨大的白色烟雾,让陈烈的视线受到很大的阻碍。

陈烈往旁边走了几步,透过烟雾看了看,发现一百米外的靶子被击倒了。

陈烈说道:“打更远的目标试试!”

大总管和炮手们赶紧调整炮口,又开始装弹上药。

在三个炮手的配合下,这门六磅的小炮大概每十五秒就能完成一次装弹,速度明显强于前装炮。

火炮向更远的靶子开火,命中率相当的可观。

这后装炮内部同样有膛线,在精度上没有什么问题。

最远可以打三里外的目标。

陈烈观察着后装炮,琢磨了一会儿。

“有些漏气......”

大总管摸了摸脑袋说道:“王爷,多多少少有一点点漏气,但是我们会想办法改进的。”

陈烈说道:“不过你们可以先把这种炮装到坦克上去,我们的坦克现在还没有攻击性武器,急需要你们的后装炮装备。”

大总管听到这话,眼睛一亮。

“王爷,这么说我们的后装炮能用?”

陈烈笑了笑,说道:“勉强能用,先凑合着用吧。”

“参与研制的工匠每人赏银子一百两,领导赏二百两。”

“大总管,你赏五百两,要是气密性以后得到改进,还有更多的重赏!”

波斯帝国首都大不里士的皇宫内,六个身份尊贵的人坐在一起,在讨论一件足以决定整个中亚和印度生死的大事。

首先开口的是来自土耳其的柯普吕律,这个奥斯曼土耳其的首相,是众人中唯一一个持怀疑态度的人。

“如果我们打败陈烈,土耳其得到的利益十分有限。”

“你们说我们可以在印度南部得到和土耳其不接壤的土地,但这些土地管理上会有许多问题。”

“那里的居民是印度教的土著,那里气候炎热,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

殿堂中的翻译立即开始转译,将土耳其人的话转译为荷兰语和波斯语。

听到柯普吕律的话,波斯帝国的皇帝阿巴斯二世冷笑了一声。

柯普吕律一张口就说利益有限,显然这是摆明了态度要更多的好处。

土耳其人总是那么精明,让人感觉他们不像是一个帝国的官员,而像是亚欧大陆交汇处的商人。

印度贾坎德邦的王公巴尔迪普听到柯普吕律的话,担心地皱紧了眉头。

在这次四方势力联合的会谈中,印度诸邦王公是地位最低的人。

巴尔迪普作为印度王公们的总代表,还能坐在阿巴斯二世的地毯上。

他身后另外两个印度王公却只能跪坐在地砖上。

然而无论波斯皇帝如何冷遇他们,他们依然只能卑贱地跪坐在下首,等待其他三方势力作出左右印度的决定。

因为他们没有退路。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已经战死,印度北方大贵族的二十万主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

而陈烈的兵马在东面疯狂扩张,眼看就要攻入印度。

印度就像是一个失去了所有防备的美貌女子,面对着陈烈这个凶悍的侵犯者。

印度的王公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到波斯来求援。

波斯皇帝阿巴斯二世给了他们希望,阿巴斯二世成功召集了土耳其的首相和荷兰的总督,举办了这次至关重要的四方会谈。

现在就看印度的王公们能不能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希望了。

巴尔迪普谦卑地朝柯普吕律鞠了一躬,问道:“睿智的奥斯曼首相,那么奥斯曼希望得到什么呢?”

柯普吕律听到这话冷笑了一声,说道:“奥斯曼需要的是利益!”

“王公殿下,我们需要更低的风险和更可观的利益。”

巴尔迪普听到这句话脸上一白,和身后的两个同僚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有些惶恐,不知道印度贵族需要付出多少利益,才能说动柯普吕律加入保卫印度的战争。

阿巴斯二世看着惶恐的印度王公们,哈哈大笑。

“如果土耳其对印度的领土没有兴趣的话,我们波斯愿意管理这辽阔的土地,成为整个印度的主人。”

“如果波斯的战士们能够成为印度领地上的贵族,我想他们都会很满意的。”

阿巴斯二世一句话就夺取了整个印度,柯普吕律眯着眼睛看了阿巴斯二世一眼,等待阿巴斯二世的下文。

阿巴斯二世继续说道:“而土耳其可以得到印度所有王公的全部财富!”

听到这句话,巴尔迪普脸上一白。

阿巴斯二世代替印度大小贵族们做主,将他们所有的金银和财富全部送给土耳其了。

柯普吕律眯着眼睛,仍然没有说话。

阿巴斯二世笑道:“这个数字,是三千万索拉普。”

听到这个数字,柯普吕律眼睛一睁,双手不自觉地合了起来。

索拉普是波斯萨非皇朝的银币,十分沉重。

如果按照明国的度量衡,一个索拉普大概是二两三钱重。

一千五百万索拉普相当于六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是印度所有王公的积蓄,相当于奥斯曼帝国十几年的总赋税。

即便是对于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这也是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诱饵。

关键时刻,巴尔迪普猛地一躬身,说道:“印度的所有贵族愿意凑出这笔钱,作为雇佣二十万奥斯曼军队的报酬。”

巴尔迪普没有选择,陈烈的军队已经在缅甸磨刀霍霍。

如果奥斯曼和波斯不能联手打败陈烈,印度所有的贵族都将家破人亡。

现在他们可以接受波斯的统治,可以交出他们全部的财富,只要能保住他们的邦国,一切都好商量。

柯普吕律显然是被印度人的慷慨打动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然而就我所知,陈烈的装备实在太先进,这不是用人数可以弥补的。“

奥斯曼的首相还在犹豫。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库恩突然站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这个欧洲使者。

库恩说道:”如果陈烈占领印度,荷兰的损失将是惨重的。”

“荷兰将失去香料和肉桂的垄断贸易,要知道我们东印度公司已经失去了巴达维亚,失去了倭国贸易,失去了福尔摩沙,失去了整个爪哇群岛。”

“我们如果再失去印度的香料和斯里兰卡的肉桂,我们的东印度公司就会解散。“

”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诸位显贵们,荷兰的损失是可以承受的。”

“而你们,如果你们坐视陈烈吞并印度,你们的损失是无法承受的。“

“陈烈的力量是横扫一切的,如果你们失去印度,你们很快就会失去整个中亚。”

“陈烈的军队跨过印度攻打中亚只需要三年的时间。”

“如果你们不能在印度阻止陈烈的扩张,那么你们的国家都会在几年之内灭亡。”

阿巴斯二世没有说话。

库恩说的一切他当然清楚,印度如果灭亡,下一个就必然是波斯。

然后波斯西边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会顶不住。

陈烈就像是几百年前的蒙古帝国一样势不可挡,如果印度不能阻止陈烈,那整个中亚都会被黄种人统治。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奥斯曼有没有意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

奥斯曼首相柯普吕律仍然在犹豫:”然而我们并不是陈烈的对手!“

库恩大声说道:”荷兰将援助你们!”

“荷兰、英国已经和葡萄牙停战,我们现在有大量的闲置武器。”

“包括带瞄准镜的福尔摩沙式步枪,包括曲射炮,甚至是线膛炮。”

“我代表荷兰和英国,愿意将这些不逊色于陈烈的武器卖给你们。”

“印度人出钱,你们得到武器,上战场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利益战斗!”

“战斗还是灭亡,这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柯普吕律搓动着食指和拇指。

许久,他才说道:“除了和你们联合起来,奥斯曼似乎已经没有选择了。”

陈烈蹲在机床厂的地面上,看着那两台测量电力情况的仪器。

这仪器是电力实验室最新的产品。

一台是测电流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要测量的绝缘电线盘在铁芯上盘成一个线圈。

让这个线圈形成一定的磁力,带动旁边一根铁质的指针旋转。

经过的电流越强,形成的电磁场越强,指针就会更大程度偏离零刻度,在标尺上指示出现在的电流强度。

另一个是测电压的,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主电线旁边形成一个小型电流回路。

主电线中的电压越强,小型电流回路中的电压相对就更强,形成的电流就更强。

在小型电流回路上制作一个测电流的指针表,就可以测量主电线的电压高低了。

如今陈烈已经将自己掌握的物理学知识全部写成了教材在大学传授。

这些物理学知识中当然也包括电学知识。

基本上,大学的电学水平在后世电学专业大一、大二的水平,制造这样的仪表自然不在话下。

陈烈仔细看着仪表上的指针,发现此时的电流很稳定。

陈烈看了看站在一边的电学专家,问道:“教授,为什么这里的电流远比火电站的电流稳定?”

教授拱手答道:“回王爷的话,这里的电是水电站发出来的,我们在水电站控制了出水的速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次元缘交群 逍遥小帝王 人在民国:开局手表换巡洋舰 听见秋光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txt八零 何遇 梦幻抗日 网游之杀手生涯 网游:我的箭能无限叠加暴击! 王者归来赵洞庭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