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未来几个月能不能吃饱,可是这好事儿落得他们头上了,看起来是板上钉钉了,那就好!
而且最重要的是,只需要红薯藤种植,那底下的红薯不就是能分点来吃嘛!
饿不死,目前四个月的余粮大家还是有的,大不了吃野菜,也能熬过去。
只要熬过去,那就是丰衣足食的未来啊,有了希望,谁都熬得过去,而且还能一跃成为整个大安国最独特的存在之二。
当然,第一就是平安村,那是宋福宝家住的村子,做第一,没得说。
“那好,大家有劲儿往一处使,那就好办多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咱们肯定能做好的,对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育苗,张家的暖房只有一间,稻谷已经不够用了,这红薯这么多,需要在烟山村找一间暖房,你们谁家有装了火炕但是又能空出来育苗的房间吗?”
宋福宝发问,众人都开始思考起来。
有的人在思考谁家有,有的人在思考自家能不能腾出来。
这时,人群里一个老妇人在后面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红着脸,搓着双手问出来了,“那个,世子爷,我想问问,如果腾出来,有,有报酬嘛,能不能给几十文的柴火钱,现在大家家里剩下的柴火都不多了,去买的话也没有什么银子。”
她越说脸越红,很是不好意思。
毕竟,这都是官府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计做这么多事,要一间房间种个苗子还要收银子实在是臊得慌。
宋福宝开始已经预料好有人会问给不给报酬这件事,就算官府不给她也会自己出的,因为肯定不多,且应该给。
可实在是没有想到问的居然是柴火钱。
冬日的柴火对于她现在来说不贵,花费半个月也就不到一两银子,但这对于还没实现吃饭自由的老妇人来说,怕是好几年的收入。
她,有些感动,又和孟玄烨对视一眼,才回答,“官府应该会给补贴,不过老奶奶您要是家里可以腾出来,这柴火,可以由我来买就行了,这公家的事情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承担呢。”
有这份心,就说明这个人多半是靠谱的,就不得了了。
听见这话,其他村民们也纷纷表态。
“我家没有空屋了,一共就两间有火炕的屋子,上有老,下有小,都不行,实在是腾不出来,不过我可以捐出一捆柴来。”
“我家也可以,之前特意多买了一捆,咱们大家谁家有的,能拿出来的,都可以多少凑一点,不信半个月时间都熬不过去。”
“没错,刚才福宝就说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咱们一起努力,齐心协力,肯定能成,来年丰收年,大家都能过上吃饱穿暖人人羡慕的好日子。”
……
气氛越来越高调,老太太也是连忙答应下来,“知道了知道了,现在算下来柴火差不多够了,不过我一个老妇人整天守着守半个月也遭不住,村长……”
“这事儿后面我来安排,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熬着,大家分下来,每个人按人头两个时辰,全村轮流一遍重复,还是很轻松的。”
郑威急忙回复,早就想好了处理办法。
毕竟现在天寒地冻,没啥农活不说,能守在火炕屋里烧火,多好的事情,没得拒绝的。
全村人都表示同意,宋福宝没想到事情处理得这么顺利,站起身来,“那就好,谢谢大家的配合,那我和世子大人就先回去了,明日把种子送过来,咱们一起开始育种。”
“有劳各位!”孟玄烨虽然依旧是高冷的面庞,说出来的话威严中又柔和,大家受宠若惊,纷纷拜谢回去。
慌里慌张的把二人送上马车,等着马车开始走了,他们才一起欢呼起来,甚至唱起来民调山歌。
马车里宋福宝都听笑了,除了种地能赚银子,这或许也就是意义所在吧。
回到宋家,宋福宝抓住红薯们研究起来,该怎么埋进土里,多深,日常护理,情况注意都写了一页纸出来。
后来又想到是系统出品基本不会出问题,种哪儿都是野蛮生长,也就把纸张藏起来了,又想到村民们大多不识字,干脆画了种植过程示意图出来。
凑成了一本小册子,取名:《红薯种植技术与方法》,然后让其他人看,试试就看图能不能准确的种植红薯出来。
结果有80%的准确率,宋福宝又稍微修改了一下,分出六十斤红薯装出来,等着次日去隔壁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