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桂兰和江定国就这么一路咬着耳朵,走出了病房。
护士想叫住他们嘱咐几句,都叫不住。
然,她刚转身,江定国忽然朝她冲过来,把小护士吓了一大跳:“你……你要干什么啊?”
“护士姐姐,那个……等三号床的江璃醒了,可千万别告诉他我们来过了,有什么事你们直接嘱咐她就行了,医生说了,她没大毛病,能自己下床……”
“但是她……”
“哎呀!”江定国双手合十作出请求的姿势:“我的好姐姐,我求求你,不然我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咯……”
小护士:“可她马上就该醒了啊!”
“那我得赶紧走了,被她看见可完了。好姐姐,记着我的话,可别告诉她我们来过了!”说完,江定国就一溜烟的逃走了。
小护士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但这种事她也不是没见过,领导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家属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抛弃的病人的情况,在医院其实挺常见的。
她刚才听见一点这母子俩的对话,这种连贫血都害怕,不想给病人买猪肝和肉,所以逃跑的刻薄母亲,真算是刻薄里出挑的了。
看她儿子那肥头大耳的样子,说她没亏待女儿,是人都不会相信。
她缓了缓神,重新走进病房,见江璃已经睁开了眼睛,她连忙说:“你醒了,现在感觉怎么样?”
江璃依旧脸色疲惫,低声问:“我这是怎么了?”
小护士:“你是中暑晕倒了,经过血检发现你贫血,给你吊的是葡萄糖。”
“哦。”江璃点点头:“我觉得还是有点晕,想再躺一会儿。”
小护士:“好的。”
说完话,江璃又闭上眼睛。
这具身体实在太虚弱了,她必须好好休息一下。
身体是在休息,可她的识海里已经开始接受这个世界的剧情。
刚才来看她的这对母子,齐桂兰和江定国,是原身江璃的亲生母亲和弟弟。
原身江璃六岁那年,她的父亲就意外身亡。
那年江定国才一岁。
江海去世之前,对原身十分宠爱,但齐桂兰骨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很重,一直不看中女儿,还没江定国的时候,她就因为总抱怨江海对原身太好。
江海也曾经试图开导她,改变她的老思想,无奈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在她的脑子根深蒂固,怎么说她都瞧不起丫头。
最后为了家庭和睦,江海只能尽力安抚女儿,每次原身感觉到委屈的时候,他就习惯性的为齐桂兰说好话,诉说她的不容易。
原身被江海教育的很好,她没有对齐桂兰没有丝毫的怨恨,反而怜惜她的不容易。
江海去世之后,原身总记得说父亲生前说的,要努力学习,做新青年,将来为祖国做贡献。还有弟弟出生后,她就是姐姐了,要照顾弟弟,要帮着爸爸妈妈一起照顾这个国家。
她努力学习,像新生的初芽般吸取新文化,新知识。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除了必要的开销她尽量不找齐桂兰多要一分钱,每天放学后,就早早回家,帮着齐桂兰做家务,照顾江定国。
可齐桂兰对江定国的溺爱,是原身没有见过的,她很没有安全感,她也想要家,她也想要爱,久而久之她所认定对这个家的责任里,多了一些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讨好。
只要她把弟弟照顾好,妈妈就不会发脾气。
只要她把好吃的好玩的让给弟弟,妈妈就不会说她自私,没个大的样。
只要看到弟弟好,妈妈的心情就好,有时候甚至对她还有笑脸。
原身靠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凭着优秀的成绩,毕业还被安排到了市局的宣传部工作。
她参加工作没多久,齐桂兰开始给她相亲,她选女婿的标准最简单,不看长相,不看经历,不看人品,有钱就行。
原身受了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看书,她对爱情有着最纯洁最美好的向往,自然看不上她妈给他介绍的人。
她顶着巨大的压力,终于在二十七岁那年等到了她后来的丈夫唐启胜,唐启胜是钢铁工厂的工程师,比原身还大两岁,不仅长相周正,人品也好。
两人算是一见钟情,确定恋爱关系一年不到就结婚了。
但结婚后,原身依然被齐桂兰捏的死死的。
她自己的的工资,家里的东西全都被她拿去补贴娘家,唐启胜自然心里不舒服,夫妻俩之间的矛盾也因为齐桂兰的贪得无厌和挑拨离间越来越大,终于在他们的女儿唐小锋八岁那年离了婚。
离婚的时候,齐桂兰怂恿原身不要女儿,这样方便她以后二婚,虽然原身觉得齐桂兰说的有道理,也是为她考虑,可几经挣扎和犹豫,她还是舍不得,决定自己带女儿。
她平时工作忙,唐小锋跟在齐桂兰和江定国身边经常受委屈,挨饿受冻不说,还经常动辄打骂,可原身念着妈妈和弟弟对自己偶尔的那一点点好,加上自己确实没功夫带孩子,她只能教育女儿,外婆年纪大,舅舅身体不好,她是戴着红领巾的先锋队小队员,要体谅和照顾他们。
后来,全国在大力推行雷(lei)锋精神教育,原身作为宣传部的干部,不仅把口号挂在嘴边,平时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雷(lei)锋精神。
动不动就给女儿洗脑,整天歪理邪说,让她不要计较别人给了她什么,要多反省自己给国家和人民创造了什么……
久而久之,唐小锋还真觉得按这个方向来想问题做事情,心里轻松多了,平时自己受的委屈都不算什么了,因为每次她帮助了别人,人家都是笑容满面的感谢她,还会夸她是活雷(lei)锋,大好人。
每次母女俩聊起“为人民服务”,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兴奋的说个不停。
原身甚至要求女儿每天要做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帮同学扫地也行,扶老人过马路也可以……
唐小锋毕业那年,她受到“上(shang)山(shan)下(xia)乡(xiang)”政策精神的鼓舞,立刻就报了名。
那时候,别的家里但凡有点能力的,都会尽力不让自家孩子背井离乡受这个罪。
但原身不同,她不仅不心疼,还很支持女儿下乡锻炼,帮助落后地区的人民。
在她看来,比起扶老人过马路什么的,这是大善举,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