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在某些方面来说,这就是韦恩-格林伯格的集大成之作!”
影片正式开始的瞬间,坐在一起的三位著名影评人,托德-麦卡锡忽然低声对身边的大卫-登比说道。
他的话也随着大荧幕上的光亮,传入了身边的两位影评人耳中。与他们二人不同,托德-麦卡锡参加了所有内部试映,可以说是对《无间行者》反复拉片,票房上电影会不会爆发他不清楚,但他有信心,这部片子绝对会受到所有主流媒体和奖项的认可。
大幕上的黑暗没持续几秒,漆黑的画面中只有一行字母:韦恩-格林伯格作品!随后瞬间亮起,画面中出现混乱的街头,一群男人在疯狂地追打。
“我不希望成为环境的产物,相反,我希望环境能为我左右!”
一阵独白,随着波士顿混乱的街头响起,追打的人群,无动于衷的警察,飞速开走的警车,以及突兀出现的一个大大“no”。
独白还在安静的影厅中继续。“很多年前,我们拥有一座教堂,那仅是表示我们彼此团结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在,我不清楚,它很可笑,它正向你灌输仇恨。”
更加很乱的街头画面还在继续,独白者一闪而过,随即出现更多的警察,和喧闹的人群。
在持续不间断的独白中画面一转,镜头给到了波士顿这座城市的全景。“哥伦布骑士,是真正的意大利强硬派,他们在城市中开辟了自己的地盘。”
频繁转换的镜头再次变幻,杰克-尼克尔森饰演的黑帮头子,从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段镜头随着独白,并没有任何神神叨叨的意味,反而让现场的所有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这个阴影中出现的老头,就是独白中所说的那位在城市中,开辟了自己地盘的人物。
“20年前,爱尔兰人连工作都找不到,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安稳的生活,这就是那些“黑鬼们”没有意识到的!如果说,我对那些“黑鬼们”有什么成见的话,那就是这个了!”
“没人会施舍你!你得自己争取!”
影片的画面在独白结束后立刻变的明亮,所有人都清楚,影片就要进入故事了。
“斯蒂文,韦恩这是在开什么玩笑?!”正在聚精会神观看影片的乔治-卢卡斯,忽然回过头,凑近老伙计的耳边诧异的说道:“他这段独白,会毁了自己在有色人种群体中的所有优势!”
在如今的好莱坞有个奇怪的现象,让圈内人无比妒忌的现象,那就是身为白的不能在白的白人,韦恩竟然在有色群体中,拥有堪称恐怖的号召力。
早在他第一步影片《忌日快乐》开始,这种情况就已经出现了苗头,第二年上映的《逃出绝命镇》,把这种另类的现象推到了顶峰。
现在这部片子的开头,忽然出现了明晃晃的蔑视称呼,立刻引起了乔治-卢卡斯的注意。
“别急,老伙计,往下看吧。”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露出了笑容,就像是一个恶作剧得逞的小孩。“相信我,看到后面你就会发现,这点蔑称连皮毛都算不上!”
来这里观看电影之前,犹太老好人故意没告诉对方,这部电影中的一切,要知道,当第一次自己观看内部试映时,也被影片的尺度吓了一跳。
与韦恩之前所谓的大尺度作品相比,这部片子简直就像是在放飞自我,他不记得片中具体出现了多少脏话,因为几乎每句台词都有,根本没法去具体统计,但是他敢保证,以f打头的那个单词,出现的次数绝不少于二百次以下。
“不可思议......”
乔治-卢卡斯在喃喃自语中,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电影上。
人们看这部片子之前,一度把电影想象成了充满灰色色调,可正片开始后却截然相反,在欢快的背景音乐当中,镜头画面明亮无比,如果不说的话,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部大尺度黑帮片。
故事就在这种明快的节奏里,进入了主题。在波士顿这座城市南部,黑帮头子弗兰克-卡斯特罗正处于鼎盛时期,雄霸一方的他是警方的眼中钉。
一家餐厅里面,弗兰克-卡斯特罗遇到了年仅十四岁的科林。这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老谋深算的黑帮头子,决定培养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他并没有让这个孩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反而将他培养成了一个警察。
与此同时,生于贫困街区的另一个少年比利,和自己的父亲在机场打工赚钱,因为没有钱交保护费,父亲就被街区的黑帮头子活活打死。
经历了这一切的比利就此决定,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警察,亲手逮捕杀死自己父亲的弗兰克-卡斯特罗。
时光飞逝,这两个完全不同命运的少年,各自长大成人并考入了警校。在随后的毕业典礼上面,同时成为了一名警务人员,从这里开始,两个人的命运开始出现不同的转折。
野心勃勃的科林,因为有着黑帮的暗中帮忙,在几次歼灭黑帮团伙行动中立功之后,很快就升职到了特别调查组的警司。
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名警官,但是他在暗地里面,依然听命与弗兰克-卡斯特罗。
与发展顺利的科林不同,比利的家庭非常特殊,可以说除了他自己之外,几乎所有的亲戚都是犯罪者,就因为这,他想成为一名警察的举动,让警方产生了怀疑。
比利在上司的设计中,一步步迈入他们设计好的计划中,上司的冷嘲热讽,让曾有过底层生活的比利非常不爽,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警察,但在上司的强压之下,也只能选择服从命令,去做一个卧底。
于是,警方的计划顺利得逞,比利,将会是他们打通弗兰克-卡斯特罗黑帮组织的关键。
想进入黑帮团伙,就必须需要一个合理的身份,所以比利进入监狱,成为了一名罪犯,而出狱后,他那个贩卖违禁品的表哥,就成为了他打入黑帮团伙的关键点。
“果然是集大成之作!”
电影已经开始了大概十八分钟,一直专心致志观影的大卫-登比,却忽然长出了一口气,把目光从大荧幕上收了回来,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另一个著名影评人,托德-麦卡锡。
等对方疑惑的看向自己时,他却忽然改了口,用低沉的声音缓慢的说道:“不,不能说是集大成之作,这样说还是太过偏颇了,应该说是大师之作!”
听到他感叹的托德-麦卡锡忽然笑了,同为中生代的知名影评人,他的表情就像是在说自己看懂的秘密,终于被另外的同行发现了。“你也发现了,对吧?”
两个人之间低声的交流,同时也引起了另一侧的肯尼斯-图兰的注意,不过她没有开口说些什么,有些事情他还拿不太准,此时更想要听听这位纽约同行的看法。
“是的,发现了。”
大卫-登比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仅从这开头的十八分钟里,他发现了被百分之九十普通观众忽略的厉害之处,不然他也不会由衷的表示,这部片子的开头,是大师之作!
发现身边的两位同行都看着自己,大卫-登比也没犹豫,观察了一下周围专心观影的影迷,刻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说道:“是对称,这是一个大师级导演的最大炫技,炫技却又能为影片故事服务,非常难得。
在电影前面这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我看到了韦恩-格林伯格作为一个影片导演,展现出来的强大控制力!也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编剧,大师级的故事安排能力,以及看到了剪辑师道恩-斯科特,在剪辑上开启的新维度。”
说到这他咽下一口口水,稍稍停顿后,继续说道:“白底矩形是科林,灰底是比例。从色彩变化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无间行者》开场这些交叉对称的宏观叙事结构。
科林的成长经历、警校经历,比利的警校经历、成长经历。在叙事手法的对称上,科林的成长经历采用的是直接描写,比利的成长经历则是通过人物对白来展现的间接描写。
直接、间接描写的对应使用,既避免了人物塑造形式的重复,也为人物刻画的重点做了区分,即科林的刻画重点是,科林是在黑帮老大弗兰克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
而比利与离异父母的成长经历则不再是重点,重点在后面“照顾母亲”、“拒绝叔叔资助”、“母亲葬礼”三个情节……”
“嘿,man,能不能安静一点!”
正当他说的起劲,身边的两位同行也听的入神时,他们身后却突然想起了一声愤怒的低吼。
这时大卫-登比才反应过来,自己越说越兴奋,不可避免的没控制住自己的声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身后的其他人观影。
他明白,普通观众才不会在乎自己说的那些玩意儿,他们更在乎观影时的感受。
面对指责,大卫-登比带着歉意的笑容,向身后的影迷点了点头,一只手在自己的嘴边,做了一个拉拉链的手势。
虽然这个话题,刚刚只说到了一半,肯尼斯-图兰却看向了第一排座位中间,若有所思的微微笑了起来。
在他的心中,韦恩制作这部片子的目的很功利,纯粹就是奔着那做小金人去的,没想到电影从专业角度来看,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本来嘛,大部分圈内人的想法都差不多,《逃出绝命镇》因为年龄等原因,没拿。《小丑》因为碰到了《辛德勒的名单》等原因,又没拿。现在这部《无间行者》,就算拍的狗屎一样,拿奖的概率也不会小。
现在看来,韦恩从来都没有想过敷衍,这部《无间行者》仅看开头,绝对称得上是大师之作,配的上任何奖项和赞美。
不过,光有一个完美的开头可还不够,影片的完整性同样重要,所以他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继续放映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