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之战结束后,北方形式风云变幻,僧格林沁残余兵力一路退到了山东临清,而绵愉、奕山、奕湘、肃顺以及曾国藩等人则率部退往了济南,其部兵力准备直接撤往京畿方向,以挽救当前危局,只是清军经过这一场大败后,战马、火炮、辎重几乎全部丧失,也使得清军残军的情况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为了稳定山东地方人心,曾国藩临危受命,与山东巡抚陈庆偕一同留下训练团练,以抵御太平军的进攻。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曾经咯过血,后来身体虽然痊愈,但却一直不太健壮,这一次清军遭遇到了沉重打击,再加上沿途奔波之苦,使得曾国藩旧病复发,接连生了几日的高烧,众人急忙延请了大夫前来看望,却都束手无策。
眼看着曾国藩就要一病不起,绵愉专门派人找到了衍圣公之后孔繁灏,而孔繁灏在山东人脉关系身后,替曾国藩介绍了一位年近九十的老郎中,老郎中来给曾国藩诊了脉,开过处方,几剂药吃下去,居然起死回生了。
首发&:塔>-读小说
得此机缘,曾国藩与孔繁灏之间倒有几分关系莫逆的味道,二人互相都极为赏识,尤其是孔繁灏对于曾国藩的到来极为欢迎——原本训练团练这个事情应该落在孔繁灏的身上,山东巡抚陈庆偕不止一次派人来要求孔繁灏出山,但是孔繁灏被太平军的军威给吓到,生怕将来太平军打入山东后双方没有转圜的余地,于是死活也不肯松口。
等到曾国藩来到山东以后,孔繁灏就如同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死活要求曾国藩来负责训练山东团练,这么一来也就使得曾国藩实质上成为了山东团练的缔造者。
乱世英雄辈出,就在清军大败的当口,苗沛霖竟然在安徽宣布反清,还趁着清军北撤的功夫取了徐州,还大肆招抚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沿途义军,将势力直接延伸到了山东。
所有人都知道,破鼓万人捶,却没人预料到第一个站出来的竟然是安徽地方上的一支团练头领。
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曾国藩顿时感觉到心惊肉跳,他明白这一情况绝非偶然,天底下还有更多的野心家等着跳出来,尤其是两江集团,本身就不太靠谱——他压根就不会相信,林则徐、潘世恩这些人会给大清朝尽忠。
而这么一来,也就意味着山东将会在两面甚至三面同时承受着来自义军的压力,这也使得曾国藩心中愁绪万分,而他也得知了穆彰阿引咎辞职的消息,这一次没办法再去找老师求援,只能被动地在山东备兵备战。
曾国藩将大营设置在了济南,诸事安定后,便立刻开始着手筹办两个工厂,一是火药厂,制造火药;而另一个则是军械厂,负责制造军械,二厂皆委托杨国栋负责,唯一缺乏的银子方面,只能请求山东巡抚陈庆偕拨下二十万两银子,以做前期的准备。
然而山东巡抚陈庆偕却写来书信,声称库银已经尽数调往京城,眼下山东藩库已经没有存银,希望曾国藩能够自筹军饷。
得知这一消息后,曾国藩顿时有些气愤不过,他留在山东协办团练,却没想到无钱无人,顿时有些泄气,而就在这个时候,却有一人上前来声称能够筹到饷银。
此人来头并不算大,是前几天来投奔的万载县举人彭寿颐,此人过去在江西办过一段时间团练,只是后来随着复汉军一路攻到万载,他一路跟着溃军逃到了两江,后来打听到曾国藩在河南办团练,他就也跟着过来投靠。
塔读@-读小说
赵简同样点了点头,道:“臣明白其中轻重,对林则徐的两江练军,当围而不打,迫其自乱。若是彼辈狗急跳墙,则全力覆灭之。”
“没错。”
赵源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接过话头继续道:“眼下两江问题的关键不在两江,而是在于京城,如果京城情况不够理想,则两江必定会人心惶惶,林则徐到时候就算想守两江,也没有这个人心基础了。”
“当然,路也给他了,到底怎么走,还是只要他自己选。若是林则徐为了华夏保全江南不受战火摧毁,他想去当伪清的遗臣我也容他,到时候他的子孙后代,总是要保全一二,也算是酬谢禁鸦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