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吧,究竟是这么一回事情?这样的好事情为什么就白白的便宜了那些商人?”
看到了冯宁之后官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官家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若非是冯宁当初没有给自己说这里边的利润有多大,官家也不至于把这个什么所谓的经营权放手给那些商会。
“官家,且听我解释的,想必您也是不了解这里边的情况,而且有人传话也是传错了,虽说这次筹措到了如此多的银子,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商会爱国爱君,至于说特许经营权这件事情固然有影响,但是影响绝对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应当说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瞪了一眼杨戬之后冯宁微微的说道,必须从某种意义上面淡化这件事情,官家掉入钱眼里边绝对不是啥好事,虽说从自己募资的那一刻开始就多半知道了人家官家说不定会眼红,但是却没有想到官家眼红的竟然如此之快,快的甚至是自己都差点没有反应过来。
“哦,按照你这样说你还是有理了是不是?难不成你觉得朕是那种好蒙蔽的人吗?虽说朕不是商人,但是朕也知道那些商人都是唯利是图之人,什么君父之心都是假的,这些人的心中从来都是只有利益没有君上的,你若是没有出卖重利给他们,他们如何能掏银子?”
李喆虽然很多的事情上面多少会犯糊涂,但是很显然人家在金钱这方面的事情上面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商人是什么人家李喆也是有这自己独特的认识,不需要冯宁额外的解释什么东西。
冯宁摊了摊手,旋即准备给官家算一笔账,很显然官家对于冯宁的算账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兴趣,毕竟在官家的眼中冯宁出卖了原来应当是自己的钱,只不过冯宁的一通解释下来却还是让官家颇有几分的感觉了。
对于某些忽悠的话术冯宁自然是驾轻就熟,毕竟之前自己是做律师的,靠自己的嘴皮子吃饭的人,若是没有几分精明头脑的话估计在就被乱刃分尸或者饿死街头了。
首先官家绝对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毕竟说起来官家这么说都是朝廷的主人,文朝的天子,放眼全局这才是官家需要做的事情,幸福集团虽然可以垄断,也可以获利甚大,但是天子应当有天子赚钱的方式,税赋的增加百姓的富裕才是天子最好的赚钱的办法。
其次幸福集团现在是刚起步阶段,多幸福超市、幸福地产已经开始破土动工,这时候是幸福集团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别看幸福集团虽然手中掌握的资金不少,但是用钱的地方也是不少,如果盲目的扩张,刻意的追求扩张速度和扩张的范围那么最终的结果是资金压力无限的增加从而拖垮幸福集团。
李喆和杨戬两个人显然都是被冯宁说的一愣一愣的人,俗话说得好正所谓是术业有专攻,显然这两个人都不是从事商业这一行的人,冯宁虽然也不是,但是经历过后世商业大爆炸的时候,专业术语层出不穷,后世虽然算不上什么,不过这个世界确实算是掌握知识最多的人。
李喆原本生气的就是如此赚钱的事情冯宁竟然轻而易举的拱手让人,这其中李喆自然认为人家冯宁肯定是收了那些商人的好处,生气的是冯宁利用自己的信用竟然欺骗自己,不过现在看起来自己好似想多了,按照冯宁的想法想象也是挺有道理的,毕竟君主要做的事情就应伟正光。
“好了,你先起来了,纵然有如此多的理由,但是实现你也应当给朕说明白才行,这次若非杨戬及时的告诉朕,朕还不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有多么的赚钱。”
内心之中虽然算是原谅了冯宁,但是你若是说人家李喆嘴里边却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如此多的银子被商人拿走,就算是一个不爱财的皇帝都觉得心疼,更加不用说李喆这样爱财的皇帝了。
对此冯宁有些无语,因为对此冯宁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应当说什么好,虽然自己说的很简单,但是税赋的增加绝对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能是一年的时间,也可能是几年的时间,虽说这是正道,但是花费的时间绝对很长,况且从自己角度来看文朝的税赋还是有问题。
税法上面来说文朝虽然商业发展,但是朝廷对于商业的征税并不是很高,和历代的王朝一样,文朝重视的也是农业税,这其实也就是客观上面造成了商业发达的文朝税赋虽然不少,但是却也是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多。
遇到一个守成或者节俭的皇帝或许也是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但是偏偏咱们的官家并不是这样一个皇帝,不仅仅奢靡而且还是好大喜功,对于大夏的战争也是不少,如此的皇帝再加上一个如此的税法,不缺钱才是一个怪事情。
但是这样的事情自己却又不能直接的说出来,因为自己的根基不稳,涉及的人数和范围真的太大了,如果自己说出来那么造成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自己都承担不了,接受不起的后果。
冯宁走了出去,望着冯宁的背影显然李喆略有所思,一边的杨戬有些发愣,这冯宁算是过关了么?看起来这冯宁还是有几分的本事,天子震怒之下都能过关,此人若是成为自己对头那么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杨戬?朕叫了你好几声了,你在发愣什么?”
突然间还在发愣的杨戬听到了李喆有些生气的声音,转头却发觉李喆在怒目冲冲的看着自己,见到这样的场景之后杨戬哪里还敢想人家冯宁什么事情,唯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跪下来磕头认错,毕竟自己可没有人家冯宁那样的巧舌如簧,官家生气了一不小心自己一切就都没有了。
走出了寝宫的冯宁抬头看了看天,虽说暂时的雨停了,但是天空之中丝毫就没有半分放晴的感觉,整个天还是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气氛,好似随时准备在下一场瓢泼大雨一般。
河堤之上,工部侍郎周凯带着人沿河巡查,连日的暴雨对于汴河来说简直就是异常灾难。
情况看起来比自己想想之中要严重的很多,如今天空算是短暂的停雨了,这本身是一个抢修的绝对好机会,只不过人手了资金上面都是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首先从人手上面来说,因为征发的比较突然,而且连日暴雨也是组绝了部分的道路,故而周边的徭役还是没有即使的到达,资金上面朝廷没钱,纵然是自己有天大的能耐还能莫名其妙的变出来钱不成?周凯面对的困局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些。
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说周凯可以说已经是朝中诸位衮衮大臣抛弃的对象了,很简单那就是周凯太不会‘做人’了。
工部和户部的事情难道这十年以来就是没有察觉的人吗?显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说出来呢?一方面便是收受了那些人的好处,另外的一方面或许就是顾忌自己的前途。
耿直之人必然不会被朝廷所容纳,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说出来这件事情等于事实上面得罪了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这样的后果必然是前途的覆灭,在其他官员的眼中百姓能值几个钱?反正出了事情能撇清自己的关系就行了,真正忧心百姓的能有几人?
事情或许就是这样的残酷,周凯从一开始就是想到了有这样的结果,只不过却不曾想到的是如今已经事到临头了竟然还有人从这件事情里边从中作梗,那些人难道真的不害怕抄家灭族的大罪吗?
愤怒的周凯质问着自己身边的两个小吏,只不过这两个小吏自然也是说不出来一个所以然,朝廷大事和他们的距离确实有些远,周凯的愤怒在他们的眼中看起来或许就是一些无望的挣扎吧。
眼看着乌云重新开始聚集,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的时候,只听到远处似乎有些人声嘈杂的样子,由远及近,会看到了乌泱泱的人群似乎都是冲着堤坝而来。
只见到为首的一个年轻男子穿着蓑衣带着雨帽,穿着雨靴,一副重装模样的打扮,似乎对于淋雨十分的害怕一般,从身形上面周凯并不能看出来这人是什么人。
事实印证了周凯的结果,果然这些人是过来帮忙的,乌泱泱的人看不见边际,这些人面带着兴奋,似乎在做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一般,这显然和现在河堤上面愁眉苦脸的杂役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官工部侍郎拜见大人,不知大人是何人?”
看到这个年轻男人站在了自己的面前,工部侍郎周凯急忙施礼道。
“兵部巡河御史冯宁。”
冯宁淡淡的说道,对于这个愣头青一样的周凯,其实冯宁已经是早有耳闻了,对于这人佩服是很佩服,但是却也并不愿意和这样的人过多的接触,傻是会传染的,冯宁只希望自己变聪明,可不希望自己被人家傻里傻气的感染了。
听到了冯宁的自我介绍之后刚刚还是满面春风的周凯如今笑不出声音来了,按照自己是朝廷的正三品的官员,而冯宁只不过是朝廷五品的官员,应当是冯宁冲着自己行礼而不是自己率先行礼,这冯宁真的是好没有规矩。
周凯有些想发怒,不过转念想想这时也不是发怒的时候,毕竟现在的情势危急,冯宁是来愿意帮助自己为数不多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最好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这周凯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莽撞,看起来还是有一些分寸的,冯宁的心中暗暗的想到。
“不知冯大人从何处找到的这些人?这些人可算是帮了大忙了,我代表汴京的百姓感谢大人。”
看了看冯宁之后这次周凯是真心实意的对着冯宁行礼,不说别的,这次的人真的太有必要了,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很显然河道上面将会变得异常的艰难。
“不用谢我,其实这些人不过是花钱雇佣来的。”
看到了一脸诚意感谢自己的周凯之后冯宁说道,只不过当听到了冯宁的话之后周凯的脸色一变。
其实之前周凯并不是没有想到雇佣的办法,徭役一时之间人手不够只能雇佣,但是周凯算了一笔账,如今到自己的款项修河尚且有些艰难,哪里还有银子雇佣他人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显然周凯在这种无钱无人的情况之下只能傻傻的等待了。
这群人怕不是有几千上万的人,冯宁哪里来的钱雇佣这么多的人?难不成人家想要找自己要钱?
看着冯宁一脸笑意之后周凯越发的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还是有着极大的可能。
“周大人切莫多想,这些人的工钱我依然早已经付清了,断然没有一分一毫的亏欠,也不至于让你帮我掏银子。”
看到了周凯现在的模样之后冯宁不禁有点发笑,想下也是,这么多人需要花费多少的银子?估计就算真的把周凯拆了买零件都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吧?怪不得人家紧张,紧张的也是很有道理的。
“冯大人这是哪里的话,冯大人言重了。”
听到冯宁的话之后明显的周凯松了一口气,给了钱就好,不用自己给钱而且还能帮助自己修河堤,这样的事情自然人家周凯不会拒绝的,不过不得不佩服人家冯宁财力的强大,这么多人一天要消耗多少钱粮,人家冯宁都有能力拿出来。
果然拿钱办事和服徭役的人还是有区别的,同样的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冯宁这边的人多而且干事还是相当的积极,至于说原本河堤上面的那些杂役明显就和人家这群人相差很远了,这倒也不能怪这群人,一来毕竟没钱能赚,二来坚持的时间也不短了,如今有了新鲜血液有了能摸鱼的机会,人家自然也是要休息一下、摸摸鱼,毕竟这是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