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发下三道旨意的消息瞬间便在京都传开了。人们在感叹林益一家乌鸦变凤凰之时,也在感恩皇帝爱护臣子的一片苦心。不过这百人百口,千人千面,要想做到统一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李惊天也没有想到,只是自己为拉拢董卓和林益的手段,却被好事者说成是自己爱慕林月娘,想接进宫来为妃,又怕后宫和群臣反对,便出此下策。还有人说自己与那林家娘子不清不楚,林益就是靠着这个上位的。
李惊天听到消息的时候,也是颇为震惊。此事的背后肯定有人指使,究竟是谁居然能做出这样肮脏的事情,真是耸人听闻。大多数百姓都是愚昧的,并没有分辨消息真假的能力,谁的话他们都会信。反正是市井闲话,哪儿说哪儿了。
但他们不知道,就是这样的闲话,会对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随着假话的越说越多,越传越广,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已经没有人在乎了。大部分人虽有不满的情绪,也只能在市井中说说,但是有一个人可不一样。
“陛下,吴仁信一案为何不让臣参加审讯?”
“你这是在怪朕?”
“微臣不敢。”
“知道不敢便好。”
此人正是将吴仁信缉拿归案的宋希仁。他倒也不是争功之人,只是想将吴仁信绳之以法。让他得到报应。况且他是京兆府尹,有权审理此案。但是皇帝陛下一纸诏书,命刑部将吴仁信提走,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
他便亲自进宫,向皇帝问个清楚。这宋希仁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是个开封府尹,就敢公然抗上。即便是老皇帝有不对的地方,他也敢秉笔直书,犯颜直谏。幸亏老皇帝爱才,也想给杨昭留下几个忠臣,直臣。要不然他现在早就在黄泉路上迎接老皇帝了。
“不让你审案,是朕决定的。”
“微臣愚钝,请陛下详说。”宋希仁不明白,皇帝为何要这样,难道是担心自己不能秉公执法?
“你可知道这吴仁信背后是谁?”
“张弘范,石敬瑭。”
“他们二人的背后是谁?”
“秦桧?”
"你知道就好,你杀了他们的人,他们岂能放过你?
“微臣不惧死。”
“愚蠢。”
李惊天简直快疯了,难道这忠臣都是这样一根筋吗?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凡事都得变通,以他们这样的人,若是不改变的话很难在官场之上生存下去。若是放在老皇帝年轻的时候,就凭他刚才的话,便已经人头落地了。
“你要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朕这是保全你。朕知道你不怕死,但是朕怕。新朝刚立,正是你建功立业之时。与钟山国的江山和天下一统相比,你的一时之气算得了什么。凡事要三思而行,多为朝廷想想。”
李惊天知道,要想达到目的便只能向这块木头直截了当的说话。自己好不容易认识了这“京城三杰”,他们之中但凡任何一人出现了危险,都不仅仅是自己的损失,是朝廷的损失,钟山国的损失。
“陛下的良苦用心,臣明白了。臣一定谨遵陛下的教诲。”听了皇帝的话,宋希仁才明白,终究是自己的格局小了,皇帝看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是未来的社稷,未来的天下。而自己要做的,是同皇帝一起,营造着天下。
“你与王汝贤和林益是否熟悉?”
“我等三人虽只有数面之缘,但互相仰慕,情同莫逆。”
“有些话朕不方便说,希望你能开导一下他们两位。朕之所以让你去说,是因为你是三人中最能审时度势的人,也是最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的人。这些话若是从这朕的口中说出,恐怕寒了他们的一腔热血。”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
“既然你都懂了,朕便不多说了。”
李惊天明白,若是想澄清寰宇,匡扶天下,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万万不行的,必须寻找很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他是真的很怕这三个愣头青凭着一腔热血与三大派系硬杠,最后着了对方的道。
现在的钟山国,还不是李惊天的天下。一大半的权力掌握在这帮奸臣手中。自己现在即便将他们一网打尽,那然后呢?谁能顶替他们的位置?国家失去了正常的运转,立时便会大乱,百姓在老皇帝的治下受了那么多的苦,难保他们不会将怨气,全部撒在自己的身上。
他只能继续寻找像王汝贤、宋希仁、林益这样的人才。才能一步一步将他们消灭掉。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他必须比任何人都冷静。
“陛下,鳌中堂要将吴仁信凌迟,按他杀人的数量,割满五千刀。”千雪向他禀告道。
凌迟?这真的太可怕了。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将犯人绑在柱子上,刽子手用锋利的小刀,将受刑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
共需要用3357刀,只有让犯人在最后一刀割完之后死去,才算是凌迟成功。而鳌拜要将吴仁信割满五千刀,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刑部衙门传喻京城百姓,若是会有人受到吴仁信的迫害,可来到刑场,生食其肉。
李惊天听完,顿时便冷汗直冒。杀人不过头点地,怎么可以用这样的刑罚。自己答应过鳌拜,让他选择刑罚。现在即便是不同意也无可奈何了。要怪便只能怪这吴仁信平日杀生太多,也该有此报。
“宋希仁,若是你来审判,会如何刑治吴仁信?”
“午门之外,明正典刑。”
“鳌拜的判罚,是否妥当?”
“鳌大人毕竟是苦主,他的心情臣可以理解。只是..........”
“只是太狠毒了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件事不管最终如何处理,朕都不能参与。不只是为了鳌拜,也是为了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