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医宋:从宋哲宗绝后开始 > 第七十五章 华太医

第七十五章 华太医(1 / 1)

疫情结束了。

当这个消息从北方传来,整个开封城一片欢呼,无论任何时代,疫情永远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柄利剑。

垂拱殿内,同样也是喜气洋洋,这场疫情已经困扰大宋两年多,如今终于结束了。

“太后娘娘洪福齐天,心系万民,北方疫情终于平息,北方百姓安然无恙。”大殿内,太医令对着高太后吹捧道。

高太后笑的合不拢嘴,心情大畅,当下大手一挥道:“本次疫情本宫满朝文武大臣调度有方,太医令群医冒死,方有今日的抗役大捷。”

“此乃太后娘娘治国有方,臣等不敢居功!”一众大臣纷纷躬身道。

高太后大手一挥道:“此次抗役之捷,所有有功之人皆有重赏。”

“多谢太后娘娘。”

众臣大喜,纷纷拜谢。

高太后想要借机笼络百官,满朝大臣趁机瓜分利益,整个朝堂如同成为一场分赃大会,所有人都满意至极。

“诸位是不是忘了此次抗役大捷最大的功臣。”

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众人不由一愣,四下张望,这才发现发声的赫然是当朝皇帝赵煦。

众臣不由一愣,赵煦可是从未再朝堂上发表政见,一直以来都当成提线木偶,如今竟然主动发声,这让他们有些愕然。

左相吕大防出面打着圆场道:“当然,此次抗役成功,陛下运筹帷幄功不可没,当为抗役最大功臣。”

“吕大人所言甚是!”一众官员纷纷点头附和道。

无论高太后实际上的权利如何滔天,然而名义上赵煦才是大宋最高领袖,要是论功,怎么也要算到赵煦头上,虽然他只是一个提线木偶。

赵煦摇头道:“朕端坐朝堂并无任何染病风险,又谈何功劳,以朕看,最大的功臣当属那些冒着风险进入疫区抗役的医者。”

“陛下教训的是!”吕大防脸色一变,然而赵煦却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让他无可辩驳,只能俯首称是。

赵煦乘胜追击道:“自古以来大役三年,百姓死伤无数,此次大役规模不输于历代大役,然而百姓却大多保全,而且提前半年结束,华医官的高温消毒之法,和酒精消毒之法更是居功甚伟,甚至为日后抗击疫情打下基础,如此大功,朝廷不可不赏。”

“华医官!”

直到此刻,高太后才想起进献酒精消毒之法的华诚,她没有想到赵煦在朝堂上两次主动发声,竟然是为同一个人请功。

当下高太后将目光投向太医令,她相信太医令会明白她的意思。

太医令脸色一变,此次抗役大捷可不是找到了良方,治好了疫情,而是利用高温消毒之法和酒精消毒之法,隔离病人,进行全面消毒,直到最后一名染上疫情之人去世为止,这才结束疫情,他根本不能抹杀华诚的功劳。

“此次抗役大捷,此二法的确是立下大功,然而华医官并未深入疫区,所以并不在封赏名单。”太医令硬着头皮道。

赵煦冷笑道:“我们远在千里之外,连献药之功都没有,又有何颜面论功行赏。”

高太后脸色难堪,赵煦此举直接将她笼络朝臣的计划全盘打乱。当下反驳道:“本宫记得华诚不过是一介少年,封为八品医官已经是破例了,再封莫非要让他进宫当太医不成,拔苗助长只会害了他,等待日后他医术大进,太医院未尝没有他一席之位。”

高太后一直信奉老成治国,其行事极为保守,自然看不惯华诚小小年纪身居高位。

“糟糕!”

李恪非心中暗呼,其他人不知道华诚,他却知道如今华医堂已经彻底击败了神医堂,华诚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开封医家第一人,甚至放眼整个大宋,也是屈指可数。

果然,赵煦哈哈一笑道:“皇祖母有所不知,你口中的一介少年,已经接连攻克了肠痈,难产之疾,掌控华佗外科神术,更是击败成名已久的薛神医,成为当之无愧的开封医届魁首。”

如果是平时赵煦定然不会公然对抗高太后,然而如今华诚的事迹给了他勇气,让他不吐不快。

满朝文武不由一震,不可思议的看着赵煦,要知道无论任何一个行业做到第一的位置都不容易,这一点吕大防可谓是深有体会,他做到大宋宰相的位置足足用了四十年之久,而华诚一介少年竟然做到了医届魁首之位,莫非大宋医家无人?

一众大臣不由将目光投向太医令,只见太医令满脸苦涩的点了点头。

百官一片哗然,然而听到华诚的事迹却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再现华佗神术,开膛破肚治疗肠痈,这种传说中的绝技竟然出现在大宋实现,简直是令人咂舌。

“以利相诱,有违医者仁心,绝非君子之道,此乃利欲熏心之人,绝不可以重用,还请太后明察。”太医令怒斥道。

“利欲熏心,可是为何朕听说华医堂收费公平,问诊费仅仅是传统医者的十分之一,而且无论贫富一律平等,而且推行以工代药,让无钱看病的患者家属打扫街道,以达到医城之壮举。”赵煦反驳道。

“医城!”

文武百官不由沉默,开封城肉眼可见的变得整洁,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尤其是北方疫情蔓延,医城的创意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早有不少官员上奏垂拱殿,让医城之举再大唐各地推广。

“沽名钓誉之辈,妄图效仿董杏林之举,东施效颦。”太医令不可置否道。

赵煦冷笑道:“东施效颦?华佗神术还是东施效颦?根治肠痈也是东施效颦?朕倒希望天下出现越来越多的东施效颦之人,如此一来,天下之人病有所医。”

然而太医令一咬牙道:“华诚的确是医术不凡,然而他走的却是医道歧路,妄图想要变法医家。”

“变法!”

满朝顿时一片死寂,这两个词可谓是朝堂的禁忌,曾经大宋朝堂因为变法已经弄得四分五裂,到现在依旧余痛不断。

赵煦脸色一变,立即反驳道:“医道歧路,我倒认为华诚走的是正道,太宗皇帝曾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华诚承诺和天下医者共医家,推行三医政策,依我看,此人颇有太宗遗风。”

“医坊、医保,医老!”

当一众朝堂听到华诚对医者的改革,不由脸色古怪,按照华诚的计划,医者的待遇简直是比官员还要丰厚。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刹那间,一众官员的心中浮现出范仲淹的名言,原本这句话仅仅是老生常谈罢了,而如今他们这句话即将成为现实,毕竟就连大宋官员也没有这个三个待遇。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华诚却触及了高太后的底线,因为高太后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变法,当初宋神宗变法,高太后就极力反对,等到宋神宗死了之后,高太后垂帘听政,直接重用守旧派,彻底废除新法,这一次,华诚在医家的变法无论多么成功,都会引起高太后的反感。

“传旨,华医堂华诚抗役有功,升七品太医,在太医署听宣。”

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高太后竟然重赏了华诚,还将其调任太医署。

“太后莫非是老糊涂了。”太医令不由一愣,心中暗道。八壹中文網

然而最为了解的高太后的吕大防却明白,高太后绝非是老糊涂了,但也的确是老了。

要说皇家之怅,最让人心痛的就要数宋神宗丧子之痛,赵煦并非是宋神宗长子,而是第六个儿子,在其前面五个哥哥全部夭折,在其后又夭折了三个弟弟。

宋朝历朝历代皆有后宫子女夭折之痛,又岂能不需要神医,华诚重现华佗神术,已经有了神医之相,高太后放下成见,重用华诚,可谓是明智之举。

然而高太后此举未尝没有私心,她历经三朝,早已经垂垂老矣,身体大不如以前,然而世人无不贪生恶死,高太后此举未尝没有为自己考虑的打算。

毕竟她也老了,重病缠身,一个少年神医在侧,也是有备无患,历代多少帝王都逃不过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倒行逆施,而高太后想来也不例外,为此竟然不惜违背心中对变法的厌恶,封赏华诚,将其留在太医署,可见其真的老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西域第一都护 亮剑之开局带领一个营 红楼琏二爷桃李不谙春风 明末草头王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三国之战神潘凤 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帝国大闲人 大顺小吏 抗战之我的团长是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