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少东家,是互相认识的机会。不是一起开哭丧大会。若是袁蓁蓁泉下有知,一向爱热闹的她也不喜欢看到好好的聚会变成哭丧大会。于是他们很快都收了情绪,自我介绍。然后楚清歌便一个姨,一个叔的喊过去,甚至还有喊阿伯和阿爷的。不过楚清歌和他们全部认识才发现,这些留下来的“最忠心党”大部分都是弱势群体,比如寡妇,天生有疾的男人,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可袁蓁蓁当年用人,肯定不是看对方弱不弱势的。所以,即便袁蓁蓁是一个厉害人物,也终究是凡人,会输给现实和人心。那些曾经跟着袁蓁蓁做事的,不那么弱势的人,最后都离开独立门户。或者叛变了。难怪盈袖姑姑说,剩下的这些人之所以留下来,或者能被她们后面收拢。一是没有更好的去处,二是感恩。这些弱势群体,比起正常的人,确实更容易对救下他们,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袁蓁蓁感激,也确实更难在这个世道生存,不如抱团,回归集体。不过不管他们是什么情况,能留下来,给现在的楚清歌做事,楚清歌还是高兴的。毕竟这些人“弱势”是“弱势”了些,但都是人才,还是那种十分难得的人才。比如瞎眼老三,在玉石头雕刻方面,简直可以被成为大家了。其他比如肖二娘,朱三娘这些,也是在各自擅长的方面做得非常不错的。不然袁蓁蓁也不会让他们做店主坊主,暗香和盈袖收拢他们后,也不会暗中蓄积那么多财富了,虽然这些财富,大部分都留在了陈阳县……哎,不能想,一想就容易心塞。楚清歌和朱三娘他们简单人认识后,暗香和盈袖就回来了,“小小姐。”
她们一回来就得到了守门的知会,说楚清歌来了。“你怎么来了?”
暗香问道,“是来问我们店铺的事吗?”
“嗯。”
楚清歌道,“陆家那边预算不够,只买下了三间铺子。”
一间已经租给了李老板开酱店,剩下两间,虽然都可以租给暗香她们。但明显是不够的。光是刚刚楚清歌认识的店主就有七八位,这些人后面对应的就是七八家店。更别说肖二娘时候开绣坊的,绣坊需要的地方更多。还有朱三娘,她和她相公老刘是酿酒的,在陈阳县酿的闻香来,远近闻名。不给他们重新弄个酒坊,简直对不起他们两口子的手艺。“小小姐放心,我们今日出去,就是为了这事的。”
暗香和盈袖都是袁蓁蓁当初的“总助”,得力干将,做事怎么可能不想在楚清歌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