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畴山,位于沐山山脉北麓的连绵群山之中,其地理位置东临阳川,南接青岩,是很多人秋游散心的旅游胜地之一。据传此山有峡谷幽深,藤林缠绕,山泉争涌,群瀑齐飞等景点。在圣辉学院自发组织的秋游活动之中,旌畴山是首选之地。由于学校里报名的人数众多,所以分散成了几波,去往不同的地方。而在左天瑞有意的安排之下,几十个男女学员,连着左天瑞、余休和叶青虹等一行人,去往旌畴山。左天瑞的有意为之,叶青虹也没有多说什么,人数众多还真就不适合靠近余休,也只有这种几十人的队伍,才能观察余休的行为,去寻找蛛丝马迹。她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自然看出左天瑞打的什么主意,她也期盼着,能有机会看一下余休的出手,来证明她心中的猜想。如果余休真的就是那黑袍少年,她会带着余休进入国家专业地方去培养,来发挥最大价值。当然这个最大价值是对国家的最大价值,至于余休,她也有自信能够说服他。贺震自从去村头的铁匠铺做学徒,整个就开始不修边幅起来,整天穿得破破烂烂,也整天弄得灰头土脸。活脱就是一个村里的懒汉形象。当余休告诉他要去秋游的时候,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余休去哪他就去哪。为了这,他还好好整理了自己一番。当余休领着贺震第一次出现在那几十个秋游的同学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看贺震。贺震没有什么像样的衣服,上次从灵托国出来,衣服有些破损,他后来自己用针线补了补,看上去就有点土里土气的。再加上长时间的打铁生活,使得他整个透露着浓浓的乡村气息。虽然余休和贺震不觉得什么,外貌服饰只是一个人的符号,但大家好像都很排斥这种“土味”感,虽然大家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但很多人觉得自己有了文化,有了高贵的灵魂,就已经和这种土里土气的乡巴佬不是一类人了。那左天瑞、石文乐等几个人还夸张的围着贺震转了几圈,赞扬贺震有着朴素的高贵品质,但话里话外,怎么都透着一种嘲笑的意味。贺震没有理会他们的嘲弄,在他看来,一群孩子,不值得去计较什么。左天瑞几人看到贺震如此淡定,也顿觉无趣,心中感叹,真是什么人结交什么人,能和余休走到一起的,也绝不会是一个像自己这样有品位的人(他自己这么觉得)。众人在收拾停当之后,就起身往旌畴山进发。清晨的旌畴山,半笼在一片薄薄的云雾之中,好像一幅虚幻仙境般的泼墨山水,朦胧而又空灵。山势曲折蜿蜒,峰峦挺拔俊秀。山风吹拂,山间的雾气四下飞散,从晨雾的隔隙间露出群山浓郁的苍黛,影影绰绰中,有几只如黑点的山鸟在穿云破雾。群山之上遍布着黄波罗、白桦、水曲柳、红杉等各色植被。由于深秋的季节,植被间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的翠绿,有的枯黄,使得整个群山,呈现出一片色彩斑斓的光景,而夹杂在其中的枫叶,似被霜染一般,红胜二月春花。余休和贺震两个人,都是那种学习和修炼的狂魔一般的人物,就拿余休来说,来到这个世界,还真没有好好领略这个世界的美景,来到此处,感觉像是到了重彩的画卷之中,心情无比的舒畅清爽。而贺震,当初一直是亡命生涯,后来在铁匠铺这段时间的沉淀,内心宁静了好多,看到这秀丽的山川景色,自然也是心旷神怡。二人跟着其他人一路往上,不断的这里瞅瞅那里逛逛,像是好奇宝宝一样。自从贺震的出现,叶青虹心中就猛地一震,心中百分百确定,余休就是黑袍少年了。当时那少年去救场,本就是冲着一个瓮城之中的剑术高手去的,从屏幕里看,那高手也是不大的年纪,就如同眼前这个贺震一样。上山的阶梯多为木质结构的栈道,依山壁搭建,蜿蜒的山路几经曲折,延伸几座山峦,在雾气中隐匿不见。山门不远处,是一个几亩见方的清潭,潭水清澈幽深,四周垂柳成林。潭中可见成群的游鱼,流动嬉戏。走得近了,似被游人所惊,俶尔远逝。朝阳初升,阳光照在潭水之上,映射出粼粼的波光,随着波纹的荡漾,令人目眩。余休和贺震好像对很多的植物和动物都了解的不多,这就让叶青虹很是奇怪,贺震他不了解,那余休可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他也说休学回家务农,怎么会对自然界的东西不知道呢?叶青虹借着给余休和贺震答疑解惑的由头,和两个人走在了一起,她也在细细观察着贺震。那贺震虽然穿着土里土气,但浑身却透着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如果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其形象就会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一样,别人就算拿刀走到他的身后,他也丝毫不会有感应。但是贺震不同,他虽然全神贯注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但是身边所有人的变换位置,他都能了然于胸。很多人呼朋唤友都需要从人群中观望和寻找,但是余休无论在他背后走到什么位置,他回头的时候,都能第一时间朝向余休刚好在的位置。这是一种自保的本能反应,可能就连贺震自己都没有察觉,但叶青虹知道,只有长期经历生死搏杀的人,才会有这种通身是眼的感应力。叶青虹就在想,一个恐怖的死灵法师,再加上一个剑术超绝的高手,如果真的能为炎黄效力,加以培养,那么国家在世界的统治力,就会更上一层楼,甚至要超过法玛帝国。只是,叶青虹现在有点犹豫,该不该向高层透露这两个人的存在?如果两个人不愿意入身军队,那岂不是弄巧成拙?还有,如果国家得不到这两个人,又会不会杀人灭口?叶青虹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只有绝对永恒的利益。当一个人对于集体产生威胁的时候,那么就需要斩草除根;如果一个人对于集体能提供帮助的时候,那就需要加以利用。理性告诉她,这个发现需要向父亲,或者高层汇报;可感性告诉她,如果真就这么做了,真就会失去这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