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时代之1983 > 第132章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求月票】

第132章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求月票】(1 / 1)

新闻媒体上开始出现了关于大国崛起这个话题的相关讨论和文章,不过这些媒体大多都是地方或小型的报纸刊物,那些国家级的报纸并没有参合进来。10八一中7文ww亅w.亅8冂1凵z乄w.com八壹中文網

虽然《读者文摘》的这个描述大国崛起的点子很棒很应景,那篇《海洋时代》确实写的不错,也经受得住历史专家的考证,得到了史学界的一致好评,可是谁知道戈文接下来写的文章怎么样?

毕竟戈文的年纪那么小,就算他本人看过的相关历史书籍再怎么多、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再怎么多,分析一个国家兴衰如此庞大和宏观的研究也绝对会力有不逮吧。要知道那么多的历史专家、社会学者都无法写出如此煌煌巨著,他一个小年轻——他可以吗?

万一名不符其实,此时要是追捧他的话,那到时候岂不是自己摔自己的耳光?自己变着法子损坏自己的名誉吗?

基于此诸如《光明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等国家级的报纸刊物虽然对于这个在社会上轰动了的话题眼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是他们依然把持住了自己的底线,除了刊登几篇读者来信外,并没有大肆张扬的讨论这个话题。

这或许就是大报的顽固和保守吧。

……

因为答应了郑元续的请求,戈文的日子顿时变得更加的忙碌了。

在接过郑元续的电话之后,他除了将早已写好的大国崛起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小国大业》寄往《读者文摘》编辑部之外,就开始了辛苦的赶稿历程。

巴金的家中、自己的家中、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第二期的朦胧诗大展组稿活动,戈文已经不再亲自亲为了,他能做的,他想做的都已经做到了。于是剩下的工作戈文直接下放给了林一铭,由林一铭来负总责。

毕竟林一铭也是《收获》杂志社的见习编辑,这一次的经历权当作让他熟悉审稿编辑的锻炼,再说还有顾城、李长征等一大帮子人的帮助,相信林一铭一定会把这个工作做好的。

前世的这部《大国崛起》的纪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一共九个自公元15oo年前后曾经或者正在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大国先后崛起的故事。而戈文也会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撰写大国崛起这个系列的文章的。

《读者文摘》已经刊登了讲述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文章《海洋时代》。而描述荷兰崛起的文章《小国大业》也在《读者文摘》未表《海洋时代》时就已经完成,所以戈文接下来就要完成讲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六个国家崛起的文章。

就如那些大报所担心的那样,这对于戈文来说确实不是轻松的任务。

不过双方担心的事情却是截然不同。那些大报担心和疑虑的是戈文能不能将这个大国崛起的系列文章写好,他们倾向于戈文没有这样的实力;而戈文担心的则是怎么才能够将这个大国崛起的文章写得更好、更完美。

前世中央电视台的这部《大国崛起》纪录片是由来自中外的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关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各国知名学者和前政要共同拟题、共同讨论确定的。

此外。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等专家也提供了自己的观点与思考,这无形中提升了纪录片的学术水准。

再加上北京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们和社科院的世界史研究所专家们的倾囊而动,可以说这部纪录片是中国当代群体精英们学术智慧的体现和结晶,代表着中国精英对世界的认识。

可就算如此,前世关于这部《大国崛起》纪录片的争论依然非常之多。

因为资讯和传媒的达。这部纪录片中的很多不足和缺陷都被挑剔的读者一一指责了出来,很多观众认为这部纪录片是很好,但是它仍然可以做的更好!

戈文同样如此认为!

前世这部《大国崛起》的纪录片每一集的时间基本都在45分钟左右,有些国家需要介绍的内容比较多时,就使用了两集分别介绍。而实际上,无论是45分钟还是9o分钟,都无法将一个国家几百年的兴衰事无巨细地表现完整。

所以前世《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不可避免的就会在叙述的过程中对历史事实有所取舍,这个是很正常的情况,只是取舍的方面和内容要抓住主干,不能随便的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取舍掉。

而前世这部《大国崛起》所极力回避的战争、侵略战争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一点也是戈文无法认同的。

戈文认为人类的历史是由一次次的战争连接起来的。而历史的记录也表明。人类历史上全球都处于和平状态的时间相比有战争的时间则少之又少,自公元15oo年以来崛起的大国也都无一例外的进行过对外战争甚至通过对外战争进行崛起,而前世的那部《大国崛起》的纪录片似乎对此相当忽视。

就算前世这部《大国崛起》不是一部以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纪录片,它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是在单纯讲述历史事实而不是对历史的硬性评价。可是既然要让公众对历史有个真实的了解,要引对自己国家崛起的思考,那这方面的历史就不能够随便的抹杀或者是回避,这是立场问题,这是原则问题。

所以,戈文就需要自己去搜集这方面的历史资料。他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把这一块的历史向所有的读者坦白出来——

有些东西是不能被简化的,有些历史是不能够被忽略的。

不然就会对读者造成误导,这个年代国内观众少有外国生活的经验,更难以接触外国的资料。无法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如果对国内的读者进行“一边倒”的灌输。其观点被众多国内读者所接受,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至于其他,戈文还是打算按照前世那部纪录片的思想叙述,毕竟他只是一个人。只是一个正在努力提高自己能力和知识的穿越者,他不可能一个人就写出胜过前世近百位专家相互讨论得出的观点的文章来。

当然涉及到8o年代之后的历史,戈文并不打算写,他又不是傻子,也无意去做先知。只是在文章中提出一点隐隐约约的判断和推理——那就足够了。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能够看得更远一点。

……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台重达3o吨、占地16o平方米的计算机,虽然这台计算机的实际功能还不如今天的一些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却象征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由此美国率先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

而这必将是美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级大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它在科研和开上的投入仍居世界位,相当于其他最富裕的西方七国的总和。

使美国保持创新活力的,还有它的四千多所大学和7o%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美国所拥有的全世界最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使它获得了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而当今的世界,经过二战后六十年的展,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正在全面到来。

……

1945年4月,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了四届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去世了。五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新任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已经获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当时的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美国在战后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它还向世界5o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o世纪后期,成为一个级大国。

……

……

戈文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终于把关于美国崛起的《危局新政》写完了。

这一篇文章在写的过程中让戈文感到格外的费劲,这是因为他在这篇文章中泄露了很多天机。

戈文预言了信息时代的到来,预言了计算机带给人们的改变。预言了互联网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甚至戈文在这篇文章中明确的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展为标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触动更多的中国人,能够触动更多的专业学者和专家去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必须要迎头赶上,如此才有望真正的崛起!

戈文放下钢笔,看着眼前摊开的稿纸,心中默默的期待着。

至此囊括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一共九个国家的展历程的大国崛起系列文章终于全部完成。

戈文所写的这个大国崛起的系列文章,总共分为十一篇文章,除了英国和美国分上下两篇之外,其他各国都是一篇文章就交代了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

虽然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消耗了这么久的精力,可是戈文依然知道自己结合后世那部纪录片所写成的文章,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偏颇,可是这已经是他所能够写的最最完美的作品了。

同样戈文也相信自己所写的这个系列的文章对于目前的中国、对于目前的中国人民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是值得一读的。

本来前世那个《大国崛起》的纪录片还有第十二集《大道行思》。这一集是专门的结篇和反思,不过戈文并不打算将这一篇写出来。

一个国家的崛起绝对不会是仅仅因为一个因素,必然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才造成了大国的真正崛起。

戈文写大国崛起这个系列文章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大家从西方世界的崛起过程中思考一些东西,所以什么结论什么反思之类的。就留给读者们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思考,自己没有必要代庖越俎。

所有文章在写的时候,戈文的思维一直是清楚的,可是在写的过程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痛苦的旅程。不过这一段痛苦的旅程终于走到了终点。而此时已经是12月的3号了。

12月份的期刊市场依旧硝烟弥漫。而在这场无声的战场之上,身为一个作者的戈文,依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12月的《收获》杂志刊登了朦胧诗诗展的第二期,也是最后一期。

在这一期的《收获》上,涌现出了更多的朦胧诗作品和更多的朦胧诗诗人,而在民间,一场轰轰烈烈、势如破竹的诗歌浪潮已经在全国浩浩荡荡的掀起了狂潮。

而针对朦胧诗、针对戈文的那篇《崛起的诗群》的争论依然在持续,可是因为《收获》的态度,已经有很多报纸、杂志不再抗拒朦胧诗作品,优秀的朦胧诗作品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在公开刊物上表了。

而随着《收获》朦胧诗诗展的结束。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朦胧诗大展的组稿工作进入了尾声。

虽然断断续续的依然有一些诗人的稿件投寄过来,不过相信当那些朦胧诗诗人们看到12月《收获》杂志在诗展最后的结束语,会停止他们疯狂的给戈文投寄诗稿的举动的。

而那些帮忙的复旦大学诗歌协会的同学、那些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热心的年轻诗人们也都开始66续续的离开。

这一个多月来的日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永不磨灭的记忆,就是在戈文和林一铭的家中,他们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狂欢,虽然劳累,却充满了满足。那没日没夜的繁忙工作,洗涤的并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的灵魂得到了一种升华。

在最后的告别宴会上,所有的人都哭了。不分男女,不分朦胧诗诗人还是诗歌爱好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场欢乐、这场无形中的学习恐怕以后都不可能在经历到了。

看着面前相互拥抱着哭泣告别的众人。戈文的心中同样有些伤感,不过他还是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然后他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大声的说道:

朋友们,兄弟姐妹们,大家没必要哭泣。这并不永不相见,今天的离别正是为了以后的相见!

我想请大家牢牢的记住1983年的11月和12月!

在这一个多半月的时间里,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因为朦胧诗大展而聚集在了一起。

就是我们这些满腔热忱、无所畏惧的年轻人促成了中国现代诗诗歌历史上的第一次规模巨大的集结!

就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引导,这个国家终于正视起朦胧诗、正视起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心声!

我们一定会铭刻在现代诗歌史上!

我们一定会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我们的影像!

这样的作为,这样的事迹,足以让我们一辈子自豪。

所以我们不需要哭泣!不需要流泪!我们应该大声的叫,放声的笑!

……

戈文说完这番告白之后,就一口饮尽了高举的酒杯,然后他开始轻轻的唱和了起来:“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而听到了戈文的话,其他人也都将自己面前的酒杯一口干下,然后随着戈文的歌声,大声的唱了起来。

歌声悠扬,飘出了他们所在的包间,飘到了热闹的马路上,飘上了中华大地的高空,久久不散。

……

在离别的时刻,每一个人都紧紧相拥,挥手送别了那些远去的身影,戈文的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结束了!

一场朦胧诗诗展,以公开表的方式将中国青年诗歌中最具异端的作品和言论,展览于公众面前。

事实证明了它巨大的破坏力——无论其刻意诡谲的想象、审判文明的胆气、攻诘世俗的恶毒,以及艺术上狰狞而瘦弱的面孔,在言论的意义上,过了战前弥漫欧洲的先锋艺术,并比肩于六十年代美国文化异变。

不管朦胧诗今后的走向会如何,不管这一次的朦胧诗诗展在后世的现代诗歌史上会有什么样的评价,它都必将留给了后人一个巨大的影像,它证明了在1983年,在中国,朦胧诗有着如此盛大的声势,有着如此热闹的景象!

而这一切都起源于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热忱!

*******************

这个月打算争取全勤,所以每天的更新保底五千字,爆另算。

另外,这几天一张月票算两张,大家手中要是有月票的话,就投给叛儿吧!

最后多谢那些一直不离不弃的兄弟们!你们的支持是叛儿前进的动力!(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正义会变强 重回1988:开局抢婚巨富狂飙砍大树 [傲慢与偏见]尘世玫瑰 金融弑猎者 重生1987:从卖假酒走向巅峰 勇毅笃行郑勇平郑炳辉 旗下艺人塌房,我只好亲自出道了 原来科技和修仙是一回事 医尊 我的天选人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