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帆也顶不住周芷柔不住的撒娇,连连应声道:“好好好,本王跟你说。”
林帆沉思了一下道:“其实楚国也没有传言中那般野蛮,楚国与中原交往日久,早已与我大魏几无差别,只不过是保留了许多当地特有的习俗罢了。”
“至于巫医之类的东西。”林帆有些无奈道,“我们大魏也依旧有人请道士做法,柔儿你不也常常去相国寺祈福吗?”
“那种东西和相国寺能一样吗?”周芷柔辩解说。
“怎么不一样。”林帆挑眉道,“现在楚国这种巫医几乎和我们这边的道士、和尚都是一样的。”
“那楚国也不靠巫医治病了?”周芷柔好奇道。
“自然,那么大的国家要是一直光靠巫医跳大神治病那早就亡了。”林帆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周芷柔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道:“臣妾倒是听说楚女个个都柔情似水,王爷在边境多年就没有想着找个机会一亲芳泽吗?”
林帆白了周芷柔一眼道:“兵者,国家大事,身为统帅怎么可能在外面寻花问柳?”
周芷柔撇了撇嘴道:“王爷不许哄臣妾,臣妾可听说那些在外的将领一个个都风流成性,常召女子进军营。”
林帆刮了刮周芷柔的鼻子,道:“少在外面听这些风言风语,将领在外领兵对刺杀之事防备甚紧,怎么可能带不明身份的人进军营呢?”
“哦~”周芷柔撇撇嘴道,“那王爷以后在外领兵可千万注意安全,别让那些女刺客近身。”
林帆有些好笑,答道:“放心,日后我都不会出外领兵了,也不会让女刺客近身的。”
“王爷真的不打算出外领兵了吗?”
“自然。”林帆点点头道,“我现在也有些厌倦戎马生涯了,日后只想多抽点时间和柔儿厮守。”
说着,林帆将周芷柔揽在怀里,两人一起静静地享受着这刻温情。
“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王爷,宫里司礼监一位公公来府上,说有极要紧的事情,太后现下要马上召王爷进宫。”
屋外传来林一的声音。
林帆有些蹙眉,眼下宴会刚刚结束,一般都是默许官员回府休息的。
这个时候急着相召,怕是出了什么大事。
林帆安抚周芷柔几句,便出去前厅。
林帆在前厅见到来人,确是司礼监太监,常在太后身边侍候。
那个太监见了林帆行了一礼,声音略带急促道:“太后诏命,传摄政王即刻进宫。摄政王快快收拾一下便进宫吧。”
林帆皱着眉头问道:“出了什么事,竟然这般急着召见?”
那个太监微微抬头扫视了一圈侍候的人。
林帆示意林一带着侍候的人都下去。
等到前厅只剩林帆二人,那太监才低声道:“南方传来战报,邢尚书大败,叛军携大胜之势接连攻克城池,现在是实力大涨,波及多个郡县了。”
“什么?”林帆大惊失色,南方的流民竟然打败了邢道荣率领的五万精锐。
“还请摄政王快快启程吧。”
来不及多想,林帆也不敢耽搁,立即带上林一等侍卫跟着这个太监一同进宫。
……
到了垂拱殿外,太后身边的大太监金英已经等在了门口。
见了林帆,金英道:“摄政王可算是到了,太后已在殿内等着王爷了,吩咐了王爷不必通传,快些进殿吧。”
林帆进了殿便看到太后封清淑和几位大臣坐在座位上,脸色都略带阴沉。
封清淑看见林帆,脸上勉强带上一丝笑意道:“摄政王先坐下,等一会儿人到齐了,再行商议。”
林帆强压下自己发问的欲望,先坐在自己座位上。
不多时,一些朝廷重臣也都纷纷齐聚垂拱殿。
封清淑示意周宁海将一封邸报传阅给垂拱殿内的大臣们。
看完邸报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脸色黑如锅底。
林帆接过邸报,打开一看,内容倒并不曲折。
刑部尚书率领禁军五万,同时收集了九江郡及其他郡县的士卒近十万人,合计十五万大军进攻南方起义军。一开始南方起义军只占据人数优势却群龙无首、不通军事,被邢道荣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被剿灭。
邢道荣率领大军势如破竹,也渐渐地开始骄傲自满,轻视这支起义军。
后来起义军中有两个九江郡人陈胜、吴广,胸怀大志,便假借鱼腹藏信“陈胜王”,又在半夜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让九江当地的民众都相信陈胜会带领他们一起重归楚国,反抗魏国的统治。
之后,陈胜、吴广两人不断收容被邢道荣击溃的起义军,并且招收九江有意反抗的楚民,秘密训练军队。之后在大泽乡设伏,邢道荣所率魏军轻率进军,最终大败,十五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陈胜、吴广所率起义军改称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一边联络楚国朝廷想要回归楚国,同时一边还在不断地攻击魏国的其他郡县,扩大势力。
林帆看完这个消息,满脑子堆满了问号,这大魏,要亡了呀!
见众人都传阅完南方传来的邸报,封清淑略带沉重问道:“不知诸位如何看南方之局势?”
垂拱殿一时之间有些安静,众人被南方战败的消息给弄得手足无措,一时也无人出声。
“摄政王可有何主意?”
封清淑环视一圈,目光落在了林帆身上,诚恳地发问道。
林帆脑子还一直在飞速运转,大魏要亡了,我的美好生活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
听到封清淑的发问,林帆“噌”地一声站起来,大声道:“剿灭,必须立马派兵剿灭!”
“九江郡的叛乱一旦扩大,势必会让楚国窥视我大魏,我大魏必须表现出坚定的立场,让楚国不敢侵入我国!”林帆无比坚定道。
户部尚书夏原吉皱着眉头道:“可是朝廷的钱粮已经不足了,恐怕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动兵,还是寻求机会更加缓和地解决叛军吧。”
右相公叔平却摇头道:“若是让叛军不断攻城掠地只怕会造成更大的破坏,酿成大患。”
兵部右侍郎陈吉辅也道:“平叛确实宜急不宜缓,眼下叛军刚刚大胜,想要招安怕是难上加难。”
左都御史虞世南、兵部左侍郎尚吉等也都赞同进一步出兵。
见朝臣们大多同意平叛,封清淑便开口道:
“不知朝中哪位将大将可领兵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