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真的不想做贤王啊 > 第117章 查看卷宗

第117章 查看卷宗(1 / 1)

第二日,林帆劳累了一夜,本来打算再安安稳稳地在府上再闲散一日,但是想到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去做,最后林帆还是无可奈何地起床准备去文渊阁。

别了周芷柔,林帆又骑着骏马往文渊阁中去,但是走到半道上,林帆遇到了吏部的衙门,林帆仔细想了想,又停下了脚步。

昨夜还想着要去查一下西南世家子弟都在何处任职,包括九江郡那些官员都是出身哪里,有没有什么疑点。

念及于此,林帆便准备去吏部中查看一下卷宗,正好摸鱼……啊不,想来文渊阁的政事也不多,就让左右仆射处理就是了。

林帆带着侍卫拨马便向着吏部衙门前去。

吏部门前的守卫问清林帆的身份也不敢阻拦,领着林帆进了吏部的衙门。

林帆被引着进入吏部的大堂,吏部的一个小吏进来对林帆说道:“摄政王,大人们都还没到,摄政王不如就先在堂上先坐一下,王尚书应该就快到了。”

林帆反倒是饶有兴趣地问道:“王尚书一般都是什么时候来上衙啊?”

“这个,这个。”那个小吏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答道:“王尚书应该来得比较早,应该很快就会到了。”

见到这个小吏局促不安的样子,林帆也不再继续为难他,挥挥手让他下去。

那个小吏如蒙大赦,立马退出了吏部的大堂。

林帆看着那小吏的样子,不禁有些嘀咕,我平常也挺和善的呀,怎么这个小吏这么怕我呢?

林帆自己不知道,他的凶名一直在诸国内流传,包括魏国的百姓和官吏,提起朔方军是满心的自豪,提及林帆则是畏惧为主,甚至还一直流传着林帆喜食人脑等传言。

而且原身一直以来也是严刑峻法,所以很多人对林帆都是十分畏惧。

林帆抛开这个问题不管,倒是琢磨起自己一直以来是不是上衙的时间太早了,像王文这种还在壮年的官员都比他上衙要晚。

正当林帆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吏部尚书王文走进了吏部的大堂。

显然王文已经在外面得到了小吏的通传,见到林帆坐在吏部大堂上毫不吃惊。

王文面色不改地对林帆行礼道:“见过摄政王,不知摄政王到吏部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办吗?”

显然王文也是一个干脆利落的人,一点不拖泥带水,直接对林帆发问。

林帆见状也是懒得打什么官腔,回了一礼,说道:“本王想要查一下南方各郡县官员的任职情况,尤其是九江郡的情况。”

王文干脆地回答道:“好,那下官这就命人去仓库中取卷宗来。”

林帆连忙补充道:“本王要的是近二十年以来的所有情况。”

王文这个时候脸上终于是微微有了些情绪的波动,问道:“王爷不是想要查南方军粮的案子嘛,为何要近二十年以来所有的卷宗?”

“这王尚书就不必问了。”林帆答道,“本王自然有用处,王尚书还是派人去取就是,对了,再派一些精明的干吏来,本王有用。”

王文微微皱眉,马上就是京察,吏部这个时候正是政务最繁忙的时候,偏偏这个时候林帆来这里要查这些卷宗。

不过闹得沸沸扬扬的军粮一案,王文也知晓,又不能阻拦或者是拒绝,王文还是无奈地吩咐下去。

然后吏部的官吏就搬着大袋大袋的卷宗到了吏部的大堂。

林帆对着调出的十来个小吏说道:“你等现在就翻阅这些卷宗,将这些卷宗里面每一个郡县的每一任官员的信息都摘抄出来。”

说着,林帆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了自己弄的表格,对这些小吏说道:“将这些官吏的籍贯、任期、出身、官位、重要的政绩填在这些表格里。”

“你们就照着这些表格再弄出一些来,然后把这些官吏的信息都填进去,记住,千万不要遗漏了。”

林帆看着堂前的小吏的问道:“可都清楚了?”

“是。”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明白了,反正一个个都是躬身应是,林帆也不再多管,反正时间倒还充裕,弄不好接着弄就是了。

林帆就坐在吏部大堂的主位上,开始悠闲地喝起茶来。

吏部尚书王文倒是拿起了林帆制作的表格,啧啧称奇道:“摄政王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看起来倒是有些意思啊。”

作为常年管理卷宗,和大量杂乱的信息打交道的人,王文一眼就发现了这其中的好处。

以往吏部整理官吏的信息都十分费劲,倒也曾经试图用摘抄精简的信息来总结,只不过那种方法容易被人舞弊,所以最后还是弃用了。

倒是林帆拿出的这个法子,定下了各种指标,然后总结各种情况,易于去对比官吏的优劣,让王文是眼前一亮。

王文捋着自己的胡须说道:“就是这个法子还有一个缺点,让一些有特殊功绩的人才容易被埋没。”

“不知道摄政王可有法子去解决其中的问题?”王文颇为期待的问道。

若是真的能将这个方法成形,吏部每年管理官员升贬调动也能轻松很多。

“哦。”林帆有些无所谓地说道,“没有什么两全的法子,不过也不需要。”

见王文脸上有些不解,林帆解释道:“选拔官吏只要在大的方向上是正确的就可以了,细节上就算是遗漏了一两个怪才也无伤大雅。”

王文听完,想了想,直接道:“摄政王怎么能这般说,为国选才怎么能这般草率,我等自然要尽力做到最好才是。”

“是是是,王大人所言甚是。”林帆也是不想跟王文争辩。

大魏要是真的选出来的都是能臣,就算真的漏掉几个人才也能大治。

反过来,要是在选拔上一直留下一些门路,给那些所谓的“奇才”、“怪才”也不见得是好事,最后说不准是哪家的王孙贵胄上位。

可见在有些事情上死板一点,为了杜绝舞弊,牺牲一点点所谓的灵活性也不见得是坏事。

当然了,很明显王尚书对林帆的这一套理论不太感冒,林帆也乐得不去跟王文多说什么,就自顾自的在吏部的大堂上喝茶、发呆。

林帆这个时候也理解了很多人都爱品茶了,实在是空闲的时间太多,又不能做别的,也就只能品品茶。

做了几个月的摄政王,林帆对茶的品鉴能力也是大幅上升。

林帆发现还是太后封清淑赐下的御茶最好,其次就是右相公叔平的茶,这两处茶叶最好,其他的都要差许多。

终于,当林帆在吏部的大堂上待了一个多时辰,喝下了四壶茶,三盘点心,还招呼吏部的小吏接着续茶的时候,王文终于忍不住了。

王文忍无可忍道:“摄政王就没有政务要处理了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 乱世不凡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晋砺 史上第一败家子墨书 人在三国:开局杀敌爆奖励! 山贼奶爸的幸福生活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凝暮黄云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王爷,王妃又恃宠而骄了大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