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筝途 > 三十二 败也萧何

三十二 败也萧何(1 / 1)

陈千禾和周小津的再次会面是在次年春末夏初,画安的蓝花楹长廊已经开满蓝紫色烟霭般的花朵,慕名前来打卡的网红和游客挤满了整条街,令这座闽南小城霎时间热闹非常。真是最美人间四月天,游人如织花多媚。

虽是几个月未见真人,但陈千禾却是每日里和周小津汇报行程的,令周小津可喜的是,陈千禾重新拾起了丢掉的闽筝技艺,她先是在陈玉春教授的指导下,将丢掉的古筝童子功重新捡回来,又跟着爷爷重新系统学习闽筝,还在爷爷带领下,去拜访了几位在榕州生活工作的闽筝师父,其中就有闽筝第五代传人的佼佼者省邮电艺术团的古筝首席沈月老师,和“南乡筝馆”馆主张顺。

再次踏上画安小城,陈千禾已是古筝人的身份,并参加了张广军的首张闽南筝有声专辑发布会。

“爷爷他身体不太好,所以这次没有同来,但让我带了他的祝贺来。”作品签售会的时候,陈千禾将手中购买的几张cd放到对张广军面前,说道。

张广军一边在cd上签字,一边笑着对陈千禾说:“我送你就好了,你怎么还亲自购买呢?”

张广军又询问了陈玉春的腿伤,陈千禾说:“只要闽南筝能好,爷爷的心情就好,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就好了。”张广军点点头,觉得陈千禾言之有理。他朝陈千禾身后的队伍看了看,排队等着他签字的筝友除了画安本地的闽筝爱好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潮州等地赶来支持的,也是有心了,这让张广军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在张广军目光一瞥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周小津,张广军不由一喜。上次唐天齐的古筝音乐会之后,张广军自然也就知道了周小津的身份,没想到这孩子竟从西京赶来支持他的发布会,但张广军接下来是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约好的记者也从榕州赶来,他只能拜托陈千禾代替他招待一下周小津先。

张广军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千禾和周小津哪也没去,就坐在会场观众席的位置上,听张广军的采访。

舞台上,记者问张广军作为闽南筝演奏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能聊一聊闽南筝演奏技艺的独到之处,以及与其他筝派的迥异之处吗?

张广军说,中国古筝因为不同的流传地域和风格特色被细分成为了九大流派,九大流派除了在地域上的流传分布不同之外,每个筝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曲目、演奏技巧和行腔做韵手法,风格迥异,这是因为筝派的产生和当地的地方音乐、风俗习惯、语言都息息相关,闽南筝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北方的筝派可以比作豪放粗犷的烈酒,那么闽南筝就像闽南人喜欢喝的功夫茶,细腻婉约、清新淡雅,值得慢慢细品。

张广军还表示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原汉人就逐渐南迁,同样也把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带到了闽南和岭南地区,并且与当地的文化逐渐融合,所以闽南文化实际上来自于中原地区文化和古闽越文化的融合,同样闽南筝也是跟随中原文化的南迁而扎根在闽南地区的,它的风格既保留了北方中原文化的古朴典雅,又具有南方的清新婉约,从目前流传下来的一百多首闽筝曲溯源考察结果来看,闽南筝的风格极具诗人的文雅气质,闽南筝曲目很多都是来自于古代音乐,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时期的一些民歌小调,在几百年的时间当中不断融合,流传至今。

接下来,张广军又从演奏曲目和从演奏技法方面,阐述了闽南筝的独特风格,闽南筝的演奏采用传统的扎桩弹法,弹奏时的手型也有着古风古韵的好听名字,叫“倒垂莲”,又称“半空彩凤”,顾名思义就是演奏时手型像一朵倒垂的莲花,采用这种传统手型,能让弹出来的音色饱满厚重古朴。而闽南筝这种“右手主声、左手主韵、以韵补声”的行腔做韵手法,给人蜻蜓点水的轻盈效果,和闽南人的语言习惯也不无关系……

舞台上,张广军侃侃而谈,对于专业,他已经有着颇深的修为与研究,他也坦言,业内都知道目前闽南筝的传承是不容乐观的,他的这张《见阳春》有声专辑也只是为闽筝传承略见一点绵薄之力罢了,至于闽筝的未来与发展,要如何破除眼前的困境,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课题,需要交给几代闽筝人共同去面对和破解,甚至需要政府层面的干预和强制拯救、扶持,或许闽筝的发扬光大还有一线生机。

话题陡然沉重了,舞台下,作为张广军的授业师傅之一,张阿弟的笑容敛去了。

当年,张广军先是跟随西京的曲灵教授学秦筝,尔后由于考上了闽省的大学,学习、工作、生活重心都转到了榕州,继而拜了陈玉春教授为师,专心学闽筝,又考虑到闽筝是民间艺术,便征求了陈教授的意见,来到画安定居,潜心向张阿弟等闽筝传承人学习闽筝。

张广军已经依靠强大自觉,在闽筝传承事业上,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了,可是闽筝传承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队伍亟需壮大。如何壮大呢?即便是张阿弟这样有分量的闽筝师父,心里也没有明晰的答案,申报非遗只是迈出的第一步,之后呢?

对于这个问题,同样坐在会场聆听张广军采访的陈千禾心里却有十分明晰的答案,闽筝是民间艺术,曾经的辉煌得益于它是一门民间艺术,如今的没落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了。

如果如今的闽筝也能像山东筝、河南筝、秦筝、浙江筝等古筝流派那样,在各大音乐学院都有自己的传承人,掌握着话语权,便能利用音乐学院的舞台为流派的传承、发展、壮大提供肥沃土壤,所以归根结底,闽筝作为一门民间艺术的传承缺乏了学院派的鼎力支持,在功利色彩浓厚的当下社会,紧紧依靠精神自觉,是很难支撑一门民间艺术走向长远的,被历史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陈千禾内心燃起一股叫“斗志”的火焰,她想要接受这个挑战,想要从爷爷手里接过“闽筝掌门人”这面旗帜,闽南人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不知何时在这个闽省姑娘身上被激发了出来。

陈千禾看到前排张阿弟师傅身边三十来岁的女士有些面熟,似乎在榕州家里见过,便探身拍了拍张阿弟的肩膀,笑着和他打招呼。

张阿弟扭头,见身后一个笑吟吟的小姑娘,一时没认出陈千禾来,陈千禾自报了家门。张阿弟一拍脑袋,怪自己竟然连陈玉春的宝贝孙女都没认出来,忙向一旁的年轻女士介绍陈千禾,那年轻女士热情伸过手来和陈千禾打招呼,自我介绍说:“我叫杨帆,和你爷爷可是同事。”

原来是闽省师大音乐学院的硕士生导师杨帆博士。

怪不得陈千禾觉得她面善,她的确去陈家拜访过陈玉春教授,为的是对闽南筝开展细致的田野考察,试图记录闽南筝的历史现状、传承人等,是立志要为闽南筝全面画像的人。

杨帆博士也是为张广军的《见阳春》专辑专程来画安的,不过也不全为此事而来,她的闽南筝田野考察项目已经开始付诸行动,画安是诸多曾经流传闽南筝的闽南诸县的第一站,张阿弟是她要采访的闽南筝传承人的第一人,也不知田野考察全程跑下来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原来民间依然坚守着关注闽南筝,依靠一己之力为闽南筝事业鞠躬尽瘁的人士,这让陈千禾十分感动,诚恳要求加入杨帆博士的田野考察行动,杨帆博士欣然应允。

一旁,周小津说:“这趟考察带上我一起吧!”

杨帆博士看着陈千禾身旁那个好看的年轻人,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陈千禾介绍说他就是“秦筝领军人”周川老先生的孙子,秦筝第三代传人周小津,杨帆博士立即对周小津表示了热烈欢迎。

在古筝九大流派里,闽筝和秦筝的发展历史可谓大相径庭,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秦筝已经在西秦大地濒临绝响,而如今秦筝的发展是异军突起,甚至为中华筝走向世界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反观闽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闽南筝派,高手云集,人才济济,画安小城更是闽南筝的盛地,与经济利益和政府要求无关,闽南人对筝文化无比热爱,展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自信,他们自发自觉传承筝艺,技术炉火纯青,呈现出了家庭式、宗族式或堂会式的薪传发展,在画安等闽南小城还涌现出了为人津津乐道的闽南筝几大家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张家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李家筝、“闲居逸韵”的吴家筝、“心本无生因境有”的许家筝、“抱朴守静”的沈家筝、“合静清远”的陈家筝、“守道而行的汤家筝”等,何以到了当下,一大古筝流派竟然没落至此?

时也运也?

周小津和杨帆博士都想知道答案,而陈千禾却是希望通过跟随杨帆博士的田野考察,不仅要找到根由,还要寻求良机。

一趟旅程就这么开始,第一站来到张阿弟的家里,这里是“张家筝”的集散地,然而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却不是古筝,而是张阿弟的中医药门店。

张阿弟不但是“张家筝”传人,亦是中医传人,中华文化的传统与传统,在同一人、同一个地方碰撞融合。

空气里是袅袅中药香,内室有铮铮淙淙的古筝乐音飘出,还伴随病人的欢笑声,倒叫人疑心此处不是诊所,倒是一处人间仙境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亡国父皇偷读我心后,支棱起来了 重生之我想和你在一起 回到八零年代当富婆 亡国父皇偷读我心后,支棱起来了红豆煮水 前夫不孕不育?被霍少抱走日日宠失望的面包糠 穿越七零找个兵哥哥当老公 钻石男神抱回家 二卖茴夏 天才剑修师妹她沉迷炼丹 天才剑修师妹她沉迷炼丹何慕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