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洪武生存指南裴玄黄 > 第106章:万事俱备

第106章:万事俱备(1 / 1)

元大都,皇宫清宁殿上。

大明翰林直学士范常昂然立在殿中,面对周围或目露凶光或沉默不语或喊打喊杀或窃窃低言的元室诸臣,等等片刻,对御座上的至正帝朗声道:“陛下,三日之期已到,若无决断,外臣今日便请告辞。”

三日前,奉命出使的范常抵达元大都,当庭向至正帝提出了一系列停战条件。

总结起来三件事:献土、称臣、纳贡。

范常带来了大明洪武皇帝的口信,言称双方征伐已久,劳民伤财,因此提出了暂停交兵的方案。

第一个条件,元室不仅要放弃大明实际已经占领的所有土地,而且必须诏令关中李思齐等部、云南梁王等部向大明投降,主动献出相应领土。

再就是,如同当年宋室对辽、金那样。

俯首称臣,每年纳贡。

老朱没有对跟随自己多年的这位忠心近臣隐瞒意图,这次出使,就是为了拖住至正帝,避免元廷宗室北逃,但,即使如此,数百年之后,汉家儿郎能够反过来向曾经灭掉了中原各国的蒙人提出这等条件,范常觉得,自己就是死也值了。

却没有死。

第一次奏对,同样是这清宁殿上,不少元廷臣子都对他喊打喊杀,还有一些忠于元室的儒臣痛哭流涕地要求至正帝立刻诛杀范常,认为这是大明在行‘诛心’之策。

若是至正帝同意那些条件,元室人心立刻就要溃散,彻底无可挽救。

然而,至正帝没有同意臣下的喊打喊杀,反而在奏对之后,为了避免范常等人被伤害,专门派兵保护。

范常给了至正帝三天的时间考虑。

今天便是第三天。

这已经是闰七月的十二日。

范常是文臣,并不清楚自家皇帝陛下的全盘军事安排,但,从初五日自汴梁出发,直到今天,只看至正帝的态度,他明白,自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御座上。

体态虚胖面色浮白的至正帝身体状况明显很差,但作为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登基已是35年的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内心其实甚么都明白。

范常此来,不过是一个缓兵之计。

根据得到的消息,那放牛讨饭出身的南朝皇帝正在同时对扩廓帖木儿和关中李思齐等部用兵,当下如此作为,不过是为了避免大都同时发难。

然而,大都有能力发难么?

立国近百年,外面都说他贪图享乐,但,那些個臣子,又何尝不是如此,那里还有祖宗的勇武善战?

这时候,若能争取一些时间,那就争取一些时间。

说起此事,之前听闻明军拿下汴梁,元顺帝已经动了北巡的念头,并且做出了安排。

当下……似乎,至少短时间内,不用逃了。

因此,元顺帝也打定了一个主意。

拖!

表面上,就答应了南朝。

至正帝也幻想,希望受此大辱之后,草原儿郎能够醒悟过来,重新振作,扭转乾坤。

当下。

面对范常近乎质问的探询,内心愤懑,至正帝表面还是一副平静姿态,用汉话道:“范卿,既是南朝要议和,三日时间怎么能够?此间诸多细则,还是要慢慢商议为好!”

至正帝这话出口,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范常也是意外。

这……

这么……正中下怀么?

范常接到的老朱密令,是尽可能拖延时间,但,他也清楚,若是拖延太长,等明军打过来,自己来不及逃出城,很可能就要丢掉性命。

只是,虽然明白,范常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

留下来。

谈!

……

汴梁。

还是上次释放热气球那个四周土岗围绕的坳子里。

轰——

轰——

两声引起大地震颤的巨响之后,站在数百丈外土岗顶部的老朱连忙举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

只见刚刚爆炸之处,一大一小两个土坑。

不由心中惊叹。

两个土坑,都是同样的10斤火药炸出。

既然是一大一小,两种火药,当然不一样,炸出了大坑的那个,内里加了白糖。

这是老朱近些日子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研读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送来那本《化学》得到的成果。

那孩子在明州,一直在编写各种书籍。

之前还说,为了避免他分心,还有不断完善修订的需要,暂时就不送来了,不过,不间断的通信,或者信中,或者日志,日常编写了甚么,都有提及。

比如为了帮助那华高生儿子编写的一本《科学育儿手册》,老朱见朱塬在信中提及,有些兴趣,但不大。

然而,对于《化学》一本,听那孩子在日志里简单讲述了一番,老朱就特意吩咐,把这本书送过来。

再然后,老朱只觉得,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向自己打开了。

原来,这世间万物,就只是各种基础元素的组合。

原来,那金属冶炼,就只是各种各样所谓的还原反应。

原来,这火药爆炸,也不过是瞬间的气体膨胀。

……

就是根据书中随意提及的,火药里加一些白糖,能够增强爆炸威力,而且,道理也解释的浅显易懂。

那白糖,主要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火药爆炸过程中,一同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两者都是气体,因此,更多的气体,就会产生更大的冲击波。

老朱让同样受到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启发特意成立的正五品火器司去做实验,看看效果。

当下,看着坳子里那因为加了白糖明显比旁边大了许多的土坑,老朱却有些咬牙。

恁是神奇的秘方啊,怎就不早些献上来?

不过,老朱想想又很快消气。

就像那本《化学》里提及的种种,或许,对于那孩子来说,就只是几百年后的司空见惯,既然见惯了,也就不觉得特别,没甚么特别的,那里能想到要特意献上来?

这让老朱又有些好奇。

不知道那孩子脑子里还有多少几百年后的‘司空见惯’,反正,几个月来,朱塬给出的诸多种种,在老朱看来,都是耳目一新。

再就是当下。

各军都已部署完毕,其中计划发挥重要作用的火药,火器司也已经配备了足足六万斤,全部都悄悄分配给了各军。

现在,总不能再把那些个火药都收回来,重新掺上白糖罢?

老朱这边正想着,一身尘土的火器司郎中韩预踉踉跄跄地跑上土坡,顾不得见礼就迫不及待道:“主上,这……这……竟是如此神奇,是何道理?”

道理?

老朱顿了下,还是没打算告诉韩预。

不是不信任这位臣子,而是……同样是从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那里得到的一个概念,技术封锁。

老朱已经悄悄打定主意。

其他数学、物理之类的学问,或许还能广泛传播,这《化学》一道,必须严格守秘。至少,明确各种保密章程之前,绝对不能随随便便让外人知晓。

将来要教习传播,也必须严格甄选出身清白的学子。

当下,面对韩预的探询,老朱没有回答,只是道:“你无需多问,只要再研究研究,这……配比,加几成白糖,威力最大?”说着示意坳中大坑:“就以此做实验,尽快把最好方子调处来。”

对比实验,也是《化学》中随意提及。

事情非常简单,但,就如一层窗户纸,没人戳开,那屋子里的东西,就谁也看不见。

韩预见皇帝陛下没有解释,没敢多问,只是拱手答应。

老朱想想又道:“给你五日时间,就照坳子里这配比,至少调出五千斤出来,尽快送去沧州。”

已经送去前线那些,老朱知道,不容易更改。

毕竟火药调配,还是有诸多门道的,老朱特意了解过,并不是说只要往火药里倒入白糖即可。但,将来攻城之际,炸开大都城墙的关键一环,或可使用这全新调配出的白糖火药。

关于炸开城墙,火器司也已经做出了详细的方案,还有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的建议。

将来攻城,选对了地方,首先要填壕,其次,又要反过来挖坑,需要将火药塞入尽可能的密闭空间。

老朱当下也明白,这也是为了发挥火药的最大威力,毕竟越是密闭,那甚么……气体膨胀,造成的冲击反而越大。

至于药量,试过几次,又结合大都城墙的具体细节,老朱觉得,一次填入2500斤,最保险。

让火器司紧急配出5000斤,可以用两次。

吩咐过后,老朱又让韩预重新实验对比了两次,都是一大一小。

因为明白其中道理,几次反复,老朱也就不再多看,大营里还有诸多事情要处理。

回到营中,已经是傍晚。

这是闰七月的十五日。

首先看到了范常从大都送来的消息,至正帝竟然要和他好好谈细节,这让老朱既意外又不意外,或许,那边也是想要拖着罢。

另外,还有两幅画像。

至正帝父子的最新素描画像,这是跟随范常一同前往大都的一位画师所做,确认与已经分发各军的画像差距不大,老朱就放下心来。

交代一番信使,让对方连夜返回大都,传信给范常,老朱一边吃着晚饭,一边继续处理公务。

莱州那边也来了消息。

万事俱备,只欠一阵东南风。

这也让人无奈。

这一仗,天时实在重要。

莱州那边一天等不到东南风,各军也只能耐心等待。

老朱也询问过,纯靠人力划船度过海湾,有没有可行性?

答案是有。

问题是,这样速度会很慢,因此可能导致一个结果,大军还没有在直沽登岸,事情就已经暴露。消息一旦过早传回大都,就要徒增变数。

因此,必须是突袭。

等一阵强劲的东南风,最好一天之内,最多不超过两天,将数百艘大小船只全部送到直沽海港。

按照莱州那边的规划,到时候,船只搁浅甚么的都不顾,第一时间登岸,直奔北方各个隘口。

事情再被发现,消息送去大都,需要一天,至正帝得到了消息,正常情况下,果断逃离的可能性不大,只要拖延一天,就算常遇春部骑兵还没有拿下居庸关等隘口,至少也已经堵住了诸多关隘。

再然后,同时从沧州和直沽向大都奔袭的步军三到四日时间集结大都城下,计划二十万大军将大都团团围住,至正帝也将插翅难飞。

再再一次地捋过全盘规划,即使明白其中变数,老朱还是越发期盼。

甚至打算明天举办一场祭祀。

祭一祭四方诸神,保佑大军此次行动一切顺利。

随后关注西线。

冯胜还在与王保保胶着,老朱很满意,只要那边稳住,就是一功。

再就是关中。

李思齐等部实在是太不经打,傅友德率军一度逼近了长安,因为既定的策略,又不得不主动退回。

老朱对此有些遗憾。

若是能一鼓作气拿下那座汉唐旧都,也是不错。不过,当下,还是以大都为重。如果拿下了长安,战线拖长,这边无法及时补充兵力,才是麻烦。

处理完军事,才转向民政。

金陵那边,最近起了一场大火,好在及时扑救,没有大碍。

中书的解释是天旱缘故。

老朱有些怀疑,但,当下也不适合深究,只是给拱卫司下令,仔细查一查,确保没有内情。

然后,就是天灾。

淮东各地的旱灾还在持续,很多地方已经确定会绝收,朝廷从中书到地方已经组织了多次祈雨,没有效果。

老朱已经知道了雨是怎么来的,也知道不太可能有效果。

不过,还是批示,继续求。

毕竟……神鬼之事,还是要信一信的,要不然,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是怎么来的?之前曾经试探问起,那孩子都没有否认这世间有超常之力。

再然后,苏州府等地,雨水过度,淹没良田。

只隔了一条江啊!

老朱对苏州是有心结的,相比其他地方,苏州赋税最重,不过,既然事情已经过去,斟酌一番,还是决定蠲免。

当下北伐关键时刻,后方绝对不能出乱子。

再然后,就是一封弹劾。

弹劾自己宝贝二十三世孙的,简单一个理由,聚敛太过。

不过,这位松江府的地方按察,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希望营海司能够维持今年夏汛的保底政策,明年继续收购民间鱼获。

老朱稍稍考虑,直接让人把这份弹劾送去了明州。

让朱塬自己看着处理。

对于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老朱很放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文元双刃 大明:开局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 最商 狂凤重生之废柴逆天妃 无良皇帝 大唐好驸马 神宋之史上最帅许仙 续盛唐 大秦之召唤群雄